<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張 (?-231)字yV(亦有記載為“俊V”,《三國演義》中注其字雋V)[注],河間 (今河北任丘北)人。
www.biquge001.com三國時期魏國名將,官至征西車騎將軍。謚曰壯侯。
張 是三國時期魏國的著名將領,魏國的“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張 、徐晃)之一。
他先後跟隨韓馥、袁紹。官渡之戰中,張 率部投降了曹操,為曹操平定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時,正是張 在街亭擊敗了蜀國大將馬謖,挽狂瀾于既倒。
陳壽于《三國志》中評價張 “以巧變為稱”。
[注]︰
y(j n)︰古同“俊”。
《康熙字典》載︰《集韻》同俊。《左傳•莊十一年》得y曰克。《正義》勝也。戰勝其師,獲得其雄y者。 又異也。《左傳•昭十二年》晉伯瑕曰︰壺何為焉,其以中y也。《注》言投壺中,不足為y異。 又卓特也。《世說》王澄曰︰兄似道,而神鋒太y。 通作雋。
雋(j n)(ju n)︰同“y”。
音(j n)時同“俊”,音(ju n)時意為“鳥肉肥美,味道好,引申為意味深長︰∼永(指言語、詩文)。”
(另,若按此處記載,則《三國演義》中將其字注為雋V也並非錯誤,而讀音應為“j n”。)
[編輯本段]簡明歷史傳記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張 (邢國洲飾)張 是三國時期魏國名將,原是袁紹的河部將,在官渡戰時成為曹操部下,後列為“五子良將”之一。先從韓馥,後韓馥敗,轉投袁紹,在與公孫瓚的交戰中多有功勞。官渡之戰時,張 受郭圖陷害,率眾投降于曹操,得以重用,隨曹操平定北方,遠征烏桓,平馬超,滅張魯,多有戰功。後來,張 隨夏侯淵駐守漢中,在夏侯淵被殺後暫代主帥,維持敗兵殘局。魏明帝時期,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張 奉命救援隴右,在街亭大敗蜀將馬謖,迫使諸葛亮撤兵;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張 隨司馬懿前往相拒。後諸葛亮糧盡退兵,張 追至木門,與諸葛亮軍交戰,被飛矢射中右膝而亡。
[191年],袁紹取冀州,韓馥戰敗,張 率兵歸附袁紹,任校尉,對抗公孫瓚。後來,公孫瓚被擊敗,張 功勞很大,升為寧國中郎將。
[200年],曹袁兩軍對峙于官渡,袁紹派淳于瓊率萬余人護送軍糧,屯于烏巢。曹操留將守營,親自率兵偷襲烏巢。張 認為曹操兵精,淳于瓊必敗,應迅速去救援,而袁紹的謀士郭圖卻建議進攻曹操的大本營。袁紹采納了郭圖的建議,張 勸阻,袁紹不听,只派輕騎去救烏巢,而派重兵去進攻曹操的大本營,結果不能夠攻下。很快,烏巢兵敗,消息傳來,袁軍軍心動搖。郭圖聞訊後大為羞愧,為推卸責任,誣讒張 不賣力作戰,失敗後還出言不遜。張 心中害怕,與將軍高覽憤而投奔曹操。曹操聞張 來降,十分高興,將此事比作微子去殷、韓信歸漢,于是拜張 為偏將軍,封都亭侯,授予他部隊,隨軍作戰。由此看出,張 是個極有謀略並深知軍機的將才,不負“巧變”之名。
[204年],張 隨曹操攻克鄴城,大敗袁尚。次年,又隨曹操在南皮消滅袁譚勢力。
[207年],曹操遠征烏桓,張 與張遼共為先鋒。戰後,張 因功升為平狄將軍。後來,張 又參加了征討管承,征討陳蘭、梅成等人的作戰。
[211年],馬超、韓遂叛亂,張 隨曹操出征,在渭南大破關中軍。繼而,張 率軍圍攻安定,擊降楊秋。
[214年],馬超在張魯支持下,卷土重來。張 跟隨夏侯淵擊敗馬超,並平定了宋建的叛亂。
215年],曹操親率大軍進攻漢中,從散關入,派張率五千步兵在前開道,一直到陽平。張魯投降,曹操回軍,留張 與夏侯淵、徐晃等守漢中,以拒劉備。同年,張 率兵南下進攻巴西郡,欲遷徙當地百姓到漢中。劉備派征虜將軍張飛為巴西郡太守,抗擊張 。張 軍進至岩渠,被張飛擊敗。這次張 和張飛相持五十余日,後來張飛利用有利地形,切斷張 的前後聯系,使他孤立無援,終于將其打敗。張 損失較大,僅帶幾十人逃亡。但《三國演義》中說張飛用醉酒法誘使張 出戰的情節確是虛構的。
[218年],劉備進攻漢中,屯于陽平,夏侯淵、張 、徐晃等率軍迎擊,張 負責防守廣石。劉備親自率精兵萬余人,分為十部,夜間猛攻張 。張 親自率兵與蜀軍進行搏斗,劉備不能攻克。次年,魏軍主帥夏侯淵在定軍山戰死,曹軍大敗,張 同敗軍一起退守陽平關東。司馬郭淮和督軍杜襲收斂散卒,推舉張 繼夏侯淵為魏軍主帥。張 出任,指揮士兵,布置營寨,軍心安定。劉備欲渡漢水來攻,見魏軍在漢水以北列陣相迎,劉備于是放棄渡河,隔水相持。不久,曹操遣使令張 假節。後來,曹操親自進攻漢中,不能取勝,于是撤出漢中的部隊,令張 屯兵于陳倉。
[220年],曹丕即位,任命張 為左將軍,進封都鄉侯。不久,曹丕稱帝,又進封張 為 侯,隨即命令張 跟隨曹真征討安定的胡羌,之後與曹真一同進朝朝見。
[223年],張 同夏侯尚一起進攻江陵。張 別督諸軍渡江,攻取洲上屯塢,擊敗孫盛屯塢里的主力部隊萬余人,又是大功一件。
[227年],魏明帝曹奔次唬 培A奉命屯兵荊州,與司馬懿進攻孫權部將劉阿等人,追至祁**戰,擊敗吳軍。
[228年],蜀相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南安、天水、安定三郡響應。魏明帝曹奔誘培A位特進,使督諸軍,與蜀將馬謖戰于街亭。馬謖依守南山,下不據城,被張 截斷水源,殺得大敗。繼而,張 又平定了三郡的反叛。魏明帝曹畢綸 謂閉培A,增加食邑1000戶,前後一共4300戶。司馬懿在荊州訓練水軍,欲從沔江順流進入長江伐吳,魏明帝曹泵 鈁培A率關中諸軍去荊州接受調度。張 到達荊州後,正值冬天水淺,大船無法通行,于是又回軍屯駐方城。同年年底,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出散關圍陳倉。魏明帝曹奔閉姓培A進京,把三萬士兵交給他指揮,並派遣武衛、虎賁等侍衛保護張 。魏明帝還親至河南城置相酒送,問張 能不能來得及救援陳倉,張 判斷諸葛亮軍沒有糧草,一定不能持久,便回答等援軍趕到時,諸葛亮已經退走。張 率軍連夜趕到南鄭,諸葛亮果然退軍,于是奉詔還于京都,被拜為征西車騎將軍。
[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張 隨司馬懿前往相拒。後諸葛亮糧盡退兵,張 追至木門,與諸葛亮軍交戰,被飛矢射中右膝,死亡,被謚為壯侯,兒子張雄繼嗣。由于張 前後征戰有功,魏明帝分張 的食邑,封張 的四個兒子為列侯,封他的幼子為關內侯。
張 通曉應變之術,擅長布置營寨,預料戰勢、地形,一向準確,即使諸葛亮都對他有所顧忌。張 雖為武將,卻喜歡儒士,曾推薦同鄉的卑湛,被皇帝下詔嘉獎,將張 比作愛好儒學的東漢大將祭遵,並將卑湛提升為博士。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