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ps︰獻上萬字大章,將荊州、交州戰事終結,接下來恢復單一視角情節!給各位書友閱讀帶來不便,小弟深感愧疚,今日再加更兩章!望各位兄弟多多支持!!!
    文丑听得埋伏皆定,頓時大喜,當即言道︰“好!如此一來,那馬孟起必死無疑,傳令下去,命各部將士,今夜三更隨我一同偷襲馬軍營寨!”
    “諾!小人領命!”那斥候一拱手,當即接令而退,去執行文丑吩咐之事。
www.biquge001.com
    至于在另一邊,馬軍營寨,馬超連攻淳化兩陣,一平一敗,加之余糧所剩無幾,軍心愈來愈是不穩,馬超回營後,一直眉頭深鎖,臉色黑沉得似乎能滴出水來。
    文丑威猛堅韌,淳化城守備森嚴,軍中存糧將近,眼前形勢可謂是對涼州軍萬般不利,馬超無計可施,心中難免暴躁。
    這時,馬超的帳篷忽然打開,馬岱、馬鐵皆是臉色凝重地走進帳內。
    “三弟,軍中糧食還可維持幾天?”
    “最多七天!兄長,我軍連日戰況不利,軍士士氣低落,若是七天之內不能攻破淳化,軍中必生變故!”
    “七天!”馬超重重地吼了一聲,原先他欲要效仿項羽之破釜沉舟,這想法是好,但事實卻並非如他所料。
    馬超不是項羽,而文丑在智謀上比之甦角雖強不了多少,但其有賈詡這個毒士指點,若是馬超當真不留余地,將退路盡斷。只會逼得兵士造反。
    原因無他。項羽破釜沉舟。驚嚇甦角,甦角自亂陣腳,因而楚軍能看到生還的希望,因此拼死去殺。
    而若是馬超亦破釜沉舟,文丑根本不會有半點驚嚇,只會引軍據城死守,馬軍見無生還希望,當然會有兵變。
    “兄長。若是此刻我等當機立斷,即刻退軍,這七日糧食,只要謹慎而用,足夠我軍趕往長安!”
    忽然,馬鐵在一旁低聲弱弱地勸道。
    “你!!!”馬超獅目猛地暴瞪而起,怒火洶涌,正想呵斥馬鐵,卻忽然止住了口,因為他發覺馬鐵之言。實乃目前最為妥當之法。
    “哎,是我小覷了文丑。小覷了賈詡,若我早听你等意見,趕往長安,合兩軍之力,當下西涼大軍早就攻略京兆大半城縣!”
    馬超終究還是收住了怒火,連連色變後,更是嘆聲自責而道。
    “兄長,勝負乃兵家常事,呂軍于關中僅有七八萬兵馬,如今一半入了北地,時下左馮翊、京兆頂多只有四萬兵馬,我等于此牽制大半呂軍,那麼伯父攻往長安所受壓力將大減!”
    “且伯父身邊又有龐令明這員悍將,此時長安大有可能已被伯父攻下,我等此時趕去,及時和伯父大軍會合,無需多日便能攻下整個京兆!”
    “其後,西涼大軍再來攻伐左馮翊,到時大軍無兵糧之憂,且兄長和龐令明聯手,文丑必死,于此,左馮翊必破無疑,還望兄長當機立斷,早日決定撤軍事宜!”
    馬岱先是安慰馬超,然後又與他各做分析,馬超一邊在听,緊繃的臉色亦隨之放松起來。
    少頃,馬超臉色一定,頷首而道︰“岱弟所言有理,傳令下去,命各部人馬收拾行裝,今夜一更時分,趁夜撤退!”
    馬岱、馬鐵臉色一喜,當下接令退去,兩人走出賬外,各做安排,不在話下。
    ........................
    就在此時,司馬懿踏步而來,眼中神光四射,曹仁見狀,仿佛猜到司馬懿已經察覺到諸葛亮的計策,心里不禁一喜,連忙起身問道。
    “莫非軍師已有良策?”
    司馬懿神色一凝,重重頷首,拱手作揖說道︰“今日懿在此寨內巡視一遍,發覺寨內毫無輜重車隊駛過的痕跡,如此看來,諸葛亮一開始就並無打算與我軍在此對戰,早就做好隨時撤軍的準備!”
    曹仁聞言,眉頭微微一皺,仿佛察覺到什麼,凝聲問道︰“軍師言下之意是?”
    “諸葛亮前番駐軍于此,全為阻撓我軍進程,為偷襲宛城的兵馬爭取時間!”
    “這?縱使宛城兵力空虛,但亦有八千兵士把守,即使面對萬人兵馬強攻,至少亦要半月才能攻克,況且諸葛亮才智過人,豈能料不到我等會在途中調派兵馬馳援宛城,以防萬一,他此舉實在莽撞!”
    曹仁听言,臉色大變,不過很快又反駁而道,司馬懿雙目一眯,搖首凝聲喝道︰“非也!諸葛亮並非莽撞,而是出奇制勝,他料定我等對其所有忌憚,進軍必定謹慎緩慢,于是將大部分兵馬交由一悍將統領,火速往宛城進發偷襲!”
    “同時再派剩余兵馬,在新野境界抵擋些許時日,據先前細作回報,新野城大概有三萬余兵力,前番我等見彼軍僅有不到兩萬兵馬,也就是說偷襲宛城的兵馬足有一萬五千,如此一來,等我軍殺到新野城下,宛城早已丟失!”
    曹仁听得不禁惶急起來,失聲呼道︰“宛城一失,我軍後路盡斷,軍心必然大亂,豈有不敗之理,宛城萬萬不能失,軍師可有計策,力挽狂瀾?”
    其實宛城不能丟失,對于曹仁來說,還有一個私人的原因,那就是曹純,曹純乃曹仁族弟,是其至親血脈,時下曹純已經馳援宛城,若是曹純入城而守,覆巢之下,其又豈能獨存!
    司馬懿目光剎地一凝,冷言而道︰“若要力挽狂瀾,亦非不可,我有一計,可使劉備、諸葛亮死無葬身之地!”
    “計從安出?軍師快快道來!”曹仁雙目剎地瞪大,臉色狂涌喜色,急急又問。
    不過司馬懿接下來卻是說出了一番令曹仁心驚膽跳地話語。
    “諸葛亮竟然劍走偏鋒。如此冒險。我等不妨將計就計。棄宛城,狂攻新野!新野城只有不到兩萬兵力把守,只要都督下令,讓八萬曹軍背水一戰,不戰則殺,硬取圍攻新野,新野城半月之內,必然失守。到時,劉備、諸葛亮之輩,皆成都督階下囚!”
    司馬懿心中只有‘大業’,此計出得可謂是冷酷無情,他明知李典、程昱、曹純落入險境,危在旦夕,但卻仍然置之不理,反而要利用此點,達成他所想要的目的!
    曹仁听得滿臉駭然,望著司馬懿陰鷙的目光。只覺得不寒而栗!
    少頃,曹仁終于反應過來。怒火頓涌,厲聲喝道︰“司馬仲達,你可知宛城之內可有李典、程昱、曹純等忠義之士,他們知得宛城至關重要,不可丟失,必然死守不棄,為我軍拼死堅守,直至城破之時,若宛城當真丟失,李典、程昱、曹純等人必死無疑,你焉忍相棄?!!”
    司馬懿面對曹仁的呵斥,面不改色,雙目直視著曹仁的虎目,冷聲說道︰“劉備乃世間梟雄,昔年挫敗連連,皆因麾下無出謀劃策之人,此番得之諸葛亮這般曠世大賢,又有荊州作為根基,崛起之勢,不可擋也!”
    “若是不趁其未有成勢之前,盡快鏟除,等他羽翼豐滿,魏王一統天下之霸業,便是遙遙無期,都督,魏王皇圖霸業皆在你一念之間啊!”
    司馬懿此言一落,曹仁如遭雷轟,整個人頓時失神,司馬懿緩緩地閉起雙目,心中嘆了一口氣,諸葛亮此人實在太過恐怖,若非如此,司馬懿亦不會出此狠計。
    司馬懿心知,縱使曹仁依計行事,攻克新野,助曹操鏟除劉備、諸葛亮這兩員心腹大患,但曹操亦絕不會對他有絲毫感激之情,畢竟曹純乃曹氏之人,曹操甚至可能會加恨于他。
    同時曹仁、夏侯兄弟等人亦會對他司馬懿心懷怨恨,到時,司馬懿可能仕途盡毀。
    不過,司馬懿在獻上此策時,已經過深思熟慮,若是劉備、諸葛亮一除,他便向曹操請辭,藏于幕府,等時機成熟再現世。
    司馬懿素來極擅隱忍,內心堅韌,他為不引起曹操的忌憚,故意隱沒才能,讓郭嘉獨霸曹操麾下第一謀臣。
    他與郭嘉不同,郭嘉雖然放蕩不羈,但為人忠直,甚至可以說是愚忠之人,曹操絕不會對郭嘉起疑,而他現今雖無反意,但他生性並不如郭嘉那般忠直,曹操亦發覺這點,加之司馬懿家世顯赫,曹操與其說是用他,還不如說是在監控于他,故而司馬懿在曹操麾下,從不敢與其余重臣深交。
    曹仁仿佛在做著極度痛苦的抉擇,腦上青筋條條凸起,皓齒死死咬著,有時還會向司馬懿投以恨意目光。
    司馬懿閉目養神,靜立一處,從剛才一席言語之後,他再無張口影響曹仁的思緒。
    不知過了多久,曹仁雙眼赤紅,一字一頓而道︰“劉備、諸葛亮不過鼠輩耳!魏王坐擁雄兵數十萬,豈會懼哉,軍師不必過慮,待魏王整頓兵馬,必會揮兵數十萬南下荊州,區區鼠輩若敢相攔,亦是以卵擊石,螳臂擋車!”
    司馬懿听言,身體一顫,心中嘆了一口氣,曹仁謹慎心細,統兵有道,用兵不凡,但距離完美的帥才,卻還缺了一點,那就是無情!
    “竟然都督心意已定,懿不敢再有阻擾,還望都督令大軍早日起動,趕回宛城,以保萬一!”
    曹仁冷酷著面色,微微頷首,司馬懿說罷作禮告辭而去,出得大帳,司馬懿感覺每一步都頗為沉重,曹仁拒絕他壯士斷臂的狠計,放棄了殲滅劉備、諸葛亮的大好時機,未來時勢若何,又將超出其預計。
    同時,劉軍斥候查探得八萬曹軍忽然撤離,急忙趕往新野城來稟報,且說劉備收軍回到新野城後,心中盡是忐忑不安,關羽、魏延等將亦是坐立難安。
    原因無他,時下新野城內兵力空虛,僅有不到兩萬,而就在新野城十里之外,可有著足足八萬曹軍,若是曹軍傾覆來攻。半月之內。新野必會被踏為平地!
    不過諸葛亮卻與眾人迥然不同。他臉上帶著一抹平靜的淡笑,輕輕拂動手中鵝毛扇,驀然間,他那抹淡笑緩緩變得燦爛起來,輕聲而道。
    “是時候回來了!”諸葛亮此言一落,劉備、關羽等人紛紛變色,劉備剛欲張口去問。
    忽然有一斥候快步踏來,跪地稟道︰“報!八萬曹軍已連夜撤離新野境界。正往宛城趕回!”
    “哈哈哈...撤軍了,果如孔明所料,當真撤軍了,孔明你真乃神人也!”劉備大喜過望,頗為失態地大笑起來。
    關羽、魏延相視一眼,眼中盡是驚異之色,諸葛亮從容不迫,緩緩起身作揖而道︰“曹子孝撤軍而走,新野之危已除,主公此時不派兵馬追擊。更待何時?”
    “哈哈哈...軍師所言甚是!”劉備頷首而應,遂向關羽、魏延連發軍令。關羽、魏延即領命而去。
    卻說在數日前,曹純領曹仁之令,率五千龍虎騎火速趕回宛城,曹純催軍速進,剛趕到宛城境界。
    猝然間一聲炮響,左右路側,無數弓弦聲如同暴雨落地齊齊迸發而響,曹純心中大驚,回過神來時,發覺左右盡是箭潮。
    曹純連忙揮槍抵擋,擊落無數箭矢,但饒是如此,這箭潮實在過密,來得又是忽然,曹純身上被射中數箭,而曹純所率兵馬,更被射傷了千余人。
    “撤!快撤!!”
    曹純厲聲大喝,立即縱馬飛奔,欲要逃出射程範圍,其部屬連忙緊跟,左右伏軍又連發數輪箭潮,射殺近二千余曹軍。
    就在此時,前頭忽然有一彪一千人左右的兵馬攔路沖出,為首之將,正是劉備麾下大將趙雲。
    趙雲圓瞪英目,策馬飆飛而出,徑直往曹純殺去,曹純驚魂未定,又見趙雲殺來,倉促應對。
    只見趙雲手中龍膽亮銀槍,快如閃電,往曹純心窩便刺,曹純急閃,只見龍膽亮銀槍貼著曹純身體一沖而過。
    曹純嚇出了一身冷汗,連忙提槍往趙雲面門便刺,趙雲迅疾抽回龍膽亮銀槍,拈槍抵住。
    此時,趙雲所引部屬齊齊殺來,曹純不敢戀戰,硬是退開,殺出一條血路逃脫而去,趙雲引兵與殘剩的曹軍廝殺,又剿滅了近千人,其余隨曹純逃脫的曹軍龍虎騎僅有不到一千五百騎。
    曹純受到伏擊,逃到一處隱秘的林口後,見後方未有追兵,速整兵馬,此刻的曹純,灰頭土臉,兵甲不齊,甚是狼狽。
    周邊的龍虎騎個個臉上皆帶有余悸,曹純沉著臉色,心想他剛到宛城境界,就遭到劉軍的埋伏,那果然如司馬懿所料,諸葛亮派兵偷襲宛城。
    眼下他兵馬損失大半,趕往宛城,已無大用,曹純想定後,遂令兵馬繞路返回新野境界,通知曹仁宛城之事。
    曹純星夜趕路,三日後,忽見前頭風塵大作,曹純眺眼望去,正見己軍旌旗,曹純當即大喜,連忙策馬沖去。
    曹仁正引兵前行,忽見有一隊殘兵沖來,曹仁眉頭一皺,忽然心里起了一絲不祥預感,遂令前軍停住。
    曹純的身影漸漸變得清晰,曹仁見其如此狼狽,只覺那不祥預感當即應驗了大半,心里不覺急了起來,疾聲呼問道。
    “純弟你為何在此!難道宛城...”曹仁見曹純身體無恙,頓時心下一松,不過還是擔憂問道。
    “兄長不必慌張,宛城應還未失,我數日前,正率兵趕回宛城救援,哪知剛到宛城境界,便遭遇到趙雲的伏擊,兵馬損失大半,眼下宛城定正遭彼軍猛攻,都督快快救援,否則宛城危矣!”
    曹純連忙告之前事,曹仁听得臉色連連大變,此時整支曹軍,都似乎籠罩在極度不安的情緒之內。
    唯有司馬懿尚能保持冷靜,司馬懿速出言安撫曹仁,曹仁稍稍止住慌張,遂令大軍加速進發,望宛城火速趕去。
    且說此時在宛城城下,一萬五千多劉軍兵馬,在張飛、文丑率領之下重重圍住宛城,宛城已被猛攻足有十余日,城內八千守軍死傷大半,眼看不需多久,宛城即將被劉軍攻破。
    李典見形勢已極。無計可施。速來找程昱商議。
    “宛城必不能失。否則都督大軍後路被斷,必然軍心大亂,眼下宛城被彼軍重重圍住,難以派發斥候通報,這該如何是好?”
    而此時程昱亦是臉色冷寒,眉頭深鎖,沉思良久後,才張口說道︰“李將軍無需擔憂。軍師才智過人,若揮軍殺到新野,見迎擊彼軍兵力甚少,必能發覺其中詭異,到時即會遣兵趕回宛城援救!”
    李典一听,心中定了幾分,重重頷首應道︰“程中郎所言甚是,在救軍未動之前,我必死守宛城!”
    李典說罷,與程昱對視一眼。便急急離開,前往城頭安排守備之事。李典剛走,程昱卻又臉色一變,雙眼盡是唏噓、無奈。
    “只怕那司馬仲達欲棄我等,不過諸葛亮這般了得,必是魏王將來心腹大患,不可不急除之,司馬仲達若真如此,亦是合理!”
    程昱想畢,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隨即閉起雙眼,此時宛城被劉軍兵馬重重圍死,即使程昱要逃,亦是九死一生。
    次日,張飛、趙雲二將又再率兵發起猛攻,整座宛城被一萬五千劉軍的人潮殺得搖搖欲倒。
    張飛見宛城久攻不下,當即傳令各營將領︰“若今日之內,不並力破城,皆斬!”
    張飛、趙雲二將,皆親自至城下,督諸軍搬土運石,填壕塞塹,李典指揮城上守軍硬擋,城上矢石如雨,有兩員劉軍裨將畏避而回,張飛怒聲大喝,提槍刺死于城下,隨後更是親自下馬接土填坑。
    于此,劉軍大小將士無不向前,軍威大振,宛城連日遭到劉軍狂攻,四面城牆滿目蒼夷,破爛不堪。
    加之守軍兵少,在劉軍如此猛攻之下,城上守軍漸漸抵敵不住,張飛率一部人馬奮勇爭先上城,斬關落鎖,大隊兵馬瞬間擁入。
    程昱見宛城已無法把守,速趕去尋找李典,李典雙目赤紅,手上槍支舞得密不透風,血染戰袍,程昱見到李典,看他全身血腥濃烈,心中不覺一陣驚駭。
    “李將軍快快撤去,宛城已無法把守!”程昱嘶聲大吼,曹純尚不願退。
    程昱無奈,命令數員將校強硬將李典拉走,程昱早前已有安排,命兵士驅趕百姓到南門,待程昱帶著百余從騎還有李典趕到南門,立即令兵士打開城門,然後驅趕百姓涌出。
    宛城百姓在一柄柄刀槍的威脅下,驚慌失措地向城外沖去,在南門城外的劉軍,忽見城門大開,正是大喜,準備一擁而入。
    卻未有料到,無數百姓竟然從城門內沖出,一時間,南門劉軍大亂,被百姓沖得混亂無比。
    因早前諸葛亮嚴令,不得傷害宛城百姓,那統領南門兵馬的劉軍將校當即不敢令兵士對沖來的百姓出手。
    程昱趁著劉軍大亂,率領百余從騎從南門沖出,眼見就要趁亂逃脫而去,就在此時,三聲響亮的弓弦聲一連發起。
    只見三根迅疾無影的箭矢沖飛而來,一箭射向程昱,兩箭射向李典。
    程昱嚇了一驚,正是不知所措時,他身側一員曹軍部將怒喝一聲,縱馬向前竟然用自己的軀體抵住這根箭矢。
    箭矢透體而過,那曹軍部將落馬而死,至于另一邊,李典提槍刺破一箭,另一箭避之不及,正中其右臂,李典慘喝一聲,周邊兵士連忙擁護著他死沖而出。
    而剛才發箭之人,正是趙雲,趙雲目光冷寒,立馬帶領著一隊騎兵沖前截殺,趙雲一邊在追,同時手上弓弦連拉不停。
    護在李典、程昱身邊的曹軍將士,拼死而擋,眼看趙雲箭無虛發,箭箭必能射殺一人,李典、程昱身邊人馬愈來愈少,正要被追上之時。
    猝然間,前方風塵大作,隨後便見許褚咬牙切齒,虎目盡是怒火,率一部騎軍沖在最前,如同一頭暴怒的巨虎,張牙舞爪徑直撲向趙雲。
    趙雲臉色一緊,連忙收回大弓,提槍迎擊,電光火石之間,許褚赫然殺至,虎頭大刀奮力一砍,如有破山裂海之勢,趙雲提槍擋住,‘砰’的一聲巨響,火花迸色。
    趙雲臉色一變,暗道這廝力勁恐怖。許褚嘶聲大喝。如同聲聲虎嘯。震人心扉,手中虎頭大刀狂劈猛砍不停。
    一時間,趙雲被殺得只能一味據守,隨之許褚所領的龍虎騎殺至,趙雲見勢不妙,連忙撥馬撤離。
    許褚引兵掩殺,殺得趙雲部屬大亂,四處逃離。程昱一見許褚,又驚又喜,忙驅軍趕去。
    許褚接住程昱、李典,見兩人身上都有傷勢,怒火暴盛,立馬又提刀殺入人潮,直往趙雲追去,緊接著曹仁大軍壓上,夏侯 誚 艽康冉 饕 渴舴呷磺俺濉 br />
    張飛剛得宛城不久。卻見城外忽然沖來無數曹兵,心中焦慮無比。忙親率兵馬出城抵擋。
    張飛縱馬出城,夏侯 誚 艽咳 負跬 狽 胱萋 悠鶉 鬮淦魃畢蛘歐傘 br />
    張飛扯著雷公般的大嗓子怒喝一聲,不懼反迎,與夏侯、曹、于三將旋轉廝殺起來,張飛不愧為頂級猛男,鐵槍出得又快又猛,又刁又急,硬是殺得夏侯、曹、于三將未能佔得絲毫便宜。
    另一邊,許褚正急追趙雲,趙雲被許褚追得滿肚子的晦氣,忽然轉後來殺,殺了一陣,許褚攻勢猛烈,趙雲被逼得又是退走。
    許褚虎目一瞪,驟然從腰間袋子里拿出數塊鐵彈,這些鐵彈被曹操笑稱為‘沒羽箭’,許褚一手抓起三顆沒羽箭,朝著趙雲背後就扔。
    趙雲感覺到背後狂風襲來,回頭一望,只見三道如同迅光般的物體正往自己射來,趙雲連忙驅身去避,躲開兩顆沒羽箭,但最後一顆卻是避之不及,被打中頭盔。
    趙雲痛喝一聲,墜落馬下,許褚加鞭策馬飛來,手起刀落,正欲砍死趙雲,未料趙雲不知從哪里來的力量,及時抓起龍膽亮銀槍,迅疾擋住了許褚劈落的虎頭大刀。
    許褚一沖而過,趙雲速速翻身,臉色警戒地望著許褚,與此同時,就在曹、劉兩軍拼死廝殺之時。
    在曹軍後方,又是一陣風塵飛卷,只見關羽、魏延兩將,率兩部人馬倏然殺至。
    在後軍正指揮兵馬的曹仁頓時一驚,關羽策馬揮刀,破開人潮,如入無人之境,正往曹仁殺來。
    李典忍著傷勢,忙提槍沖去抵擋,司馬懿急叫曹仁退走,曹仁回過神來,引一部人馬往一路退開。
    關羽急攻李典,兩人殺了十幾合,李典抵擋不住,在兵士擁護下得以逃脫,魏延引領另一軍往曹軍右翼殺去,正遇著許褚、趙雲在戰。
    “文長,這廝端的厲害,趕快過來助戰,你我齊攻此人!”趙雲呼喝一聲,魏延听畢立即縱馬殺去。
    許褚見勢不妙,不等魏延趕來,迸發全力強攻趙雲,蕩開陣腳策馬逃開,趙雲、魏延二將緊追在後,在曹軍人潮內瘋狂沖殺,殺得曹軍兵士慘叫不止。
    與此同時,于禁見戰況不妙,後軍、中軍皆遇襲擊,正是大亂,于禁不敢再做久戰,速叫夏侯 艽扛峽焱俗摺 br />
    夏侯 艽刻 裕 悅統 換鰨 瓶 歐桑 萋沓防耄 誚 喑沒 章硤涌 歐繕鋇謎 切似穡 睦錕仙幔 弁鄞蠼校 游杼 梗 艚餱飛弊湃 br />
    曹仁見勢如此,心知敗局已定,立馬各派快騎,令人吹起號角,傳令撤軍,號角聲一起,各部曹軍兵士再無戰意,齊齊瘋狂逃去。
    曹將韓浩逃之不及,被關羽拍馬追上,一刀砍落馬下,許褚死戰趙雲、魏延二將,殺開一條血路逃去。
    張飛追殺夏侯、曹、于三將,三將奮勇抵擋,亦是逃脫,劉軍將校引軍在後掩殺,混殺至天明,方才收兵。
    此戰之後,宛城方圓十里之外,遍地尸體,血流成河,曹仁近九萬兵馬損傷大半,兵敗將亡,收拾殘軍,望豫州連夜奔去。
    至此,曹操派遣征伐荊州的十萬大軍,在諸葛亮連番計策之下,連連敗北,僅剩六萬余殘兵得以逃生。
    劉軍取得宛城,正欲派人傳去捷報,哪知諸葛亮所派的人已帶著數車酒食來到宛城,一來是賀喜犒勞,二來是傳達諸葛亮的軍令。
    諸葛亮令趙雲、魏延二將率八千兵馬據守宛城,提防曹操,其余兵馬歇息過後。皆回襄陽城。
    ........................
    卻說。步 好言安撫了賴恭一番。待到了夜深之時,大軍整編完畢,賴恭引五千兵馬往交趾火速進攻,而步 則引三千兵馬往交趾城外十里之地,設下埋伏。
    賴恭引軍一路奔行,剛至交趾城下,正欲令麾下兵馬狂攻,須臾。左右兩邊炮聲突起,只見左路士黃有,右路張F迅猛殺來。
    賴恭兵馬無備,頓時大亂,被士黃有、張F兩支兵馬左右夾擊,殺得潰散狂逃,賴恭胡亂廝殺,見時勢不妙,正欲撥馬奪路而逃。
    就在此時,士黃有手持一柄大刀赫然殺至賴恭身前。賴恭嚇了一跳,倉促迎戰。數合之後,賴恭自知不敵,連忙策馬逃開。
    只是賴恭逃不到半里,張F持一桿長槍飛馬迎殺而來,賴恭拔馬回身,又見士黃有奔突而來,賴恭見前後都有悍將來殺,頓時嚇得魂飛魄散,手足無措。
    “惡賊,受死!”
    “賴恭,交州之亂,全因你故,今日必用你項上頭顱,來祭我士家枉死兵馬!”張F、士黃有一前一後扯聲大呼,瞬間飛至賴恭面前。
    張F先至,挺槍就刺,賴恭急揮刀擋住,這時士黃有趕到,大刀猛劈,正中賴恭後背。
    賴恭慘叫一聲,飛身離馬,張F趁機往賴恭的身體,連點數槍,賴恭慘叫連連,墜落在地時,已是死絕。
    賴恭一死,其部眾頓時戰意盡失,丟盔棄甲地往四處死命逃竄,張F、士黃有分兵掩殺,賴兵欲降,張F、士黃有皆不肯受,欲要將之屠盡。
    就在此時,一彪人馬忽從旁側火速殺出,正迎住士黃有追殺賴兵的兵馬,士黃有的兵馬追得正急,忽遇到一彪人馬截殺,頓時陣勢大亂。
    只見那隊人馬內,一小將猝然殺出,揮刀拍馬飆飛,往士黃有迅猛殺來,士黃有見那小將年幼,心里輕視,未做防備,揮刀往其頭顱便砍。
    哪知那小將甚是靈敏,驅身一避,避過士黃有的大刀,同時怒喝一聲︰“死來!”
    話音剛落,小將手中長刀便已劈到了士黃有的面門,士黃有雙目暴瞪,滿臉的不可思議,仿佛不相信自己竟會死在一個名不經傳的小將手中。
    小將英眉直豎,持刀一壓,士黃有尸體便是墜落馬下,士黃有身邊從騎,見士黃有被殺,皆懷恨來殺,卻被小將奮勇殺散。
    小將將士黃有首級割下,一手提住,扯聲大喝︰“你等大將已被我呂子明所殺,你等還不快快投降!”
    此言一落,士兵听後無不驚駭慌張,正不知是戰是降時,一員大將怒聲暴喝,往呂蒙飛殺而來。
    呂蒙連忙持刀抵住,與那將廝殺一起,那大將正是張F,原來他聞听士黃有被殺,勃然大怒,即棄了追殺賴恭的兵馬,轉來殺呂蒙,欲要為士黃有報仇。
    別看呂蒙年少,他的武藝卻是不俗,所使刀法頗為精妙,且經歷戰陣數十場,張F與他戰了數十合,未得絲毫便宜。
    呂蒙腦念電轉,忽然一刀蕩開張F襲來的槍支,撥馬便逃,張F在後緊追而去,哪知呂蒙猝然回身,向張F殺出一招回馬刀!
    “死!”呂蒙暴喝一聲,只見大刀如迅雷暴飛,直砍向張F的面門。
    張F身體墜落,頭顱開裂,呂蒙下馬裊其首級,遂將士黃有首級掛在左側,張F首級掛在右側,策馬扯聲大喝,在亂軍中四處飛走。
    士黃有、張F部眾聞得其大將已被擊斃,即失戰意,紛紛倒戈投降,此時步 方才引一部兵馬趕來,忽聞得士黃有、張F已被軍中部將所殺,大驚失色,連忙問向左右。
    “可知是誰人擊殺士、張二人?”
    “啟稟參軍,擊殺敵將者,乃是呂蒙呂將軍!”
    “竟是子明?難怪那大都督如此盛贊此子,此子果然不同凡響,年紀輕輕,已能于萬軍之中連取敵將首級,日後定能成為一員勇將!”
    步 驚嘆一聲,隨後速引兵馬趕至戰場,又見士黃有、張F兵馬大部分都已倒戈受降,步 又問左右,左右報之。說呂蒙將士黃有、張F首級懸掛馬上。飛走四處。士、黃兵馬見其大將已死,因而紛紛投降。
    “這呂子明不但勇猛,還有謀智,看來日後他甚至有可能成為一員難得之帥才!”步 心中腹誹一陣,即令兵士收編士、張降兵,同時又將賴恭的兵馬收編。
    當步 得知賴恭已被士黃有、張F兩人所殺,步 臉色一變,口中喃喃。隱隱听得步 大概是說,是他害死了賴恭。
    其實步 才智也頗為不凡,當步 听聞賴恭的兵馬受到埋伏時,就立刻猜到這定是周瑜借刀殺人之計。
    那時,步 心中雖有惱怒,但亦明白周瑜為何要殺賴恭,步 亦只好先壓住惱怒,速派兵馬趁兩軍激戰之時,進往襲擊。
    之後,步 令人厚葬賴恭。同時命呂蒙引兵強攻交趾,交趾此時兵力空虛。呂蒙不日便將交趾攻克。
    另一邊,士燮還未知腹地交趾已被江東軍所奪,其弟士黃有還有大將張F皆被江東將領所殺,自士黃有引軍離去,士燮與江東軍連日交戰數陣,兩軍各有傷亡,正是陷入僵局。
    士燮正是等候士黃有傳來捷報,哪知在數日後,士黃有一隊殘兵歸來,竟報之交趾已失,士黃有、張F皆死。
    士燮當場嚇得一陣呆滯,帳下諸將皆是一臉絕望,羅朗達見大勢已去,出席跪地拜道︰“主公,交趾已失,我軍兵敗將亡,已無力抵抗江東大軍,還望主公心系交州百姓,降于江東,免于戰禍!”
    羅朗達此言一出,士燮麾下不少將士,皆有心動,正欲紛紛出言附和,就在此時,士燮臉色忽地變得極為扭曲,忿然起身,指著羅朗達怒斥罵道。
    “情勢至此,全因你之過失,若非你先前多說吳巨不義,我豈會錯殺吳巨,讓江東軍有機可乘,當下,你竟敢在此大發讒言,要我投降江東,實乃當誅汝心,你定是早與江東私通,左右,還不快快將這逆臣給我拖出去斬了!”
    “主公,冤枉啊,我忠心耿耿,從無異心,天地可鑒!”羅朗達臉色剎地變得極為慘淡,痛聲呼道。
    此時此刻,士燮又豈會再信他,冷酷著臉色,死死地盯著羅朗達被兵士拖出帳外。
    羅朗達一直在大喊冤枉,士燮毫無反應,直至帳外那揮刀割肉聲遽然響起,士燮才冷然發言。
    “我士家世居此處,江東孫氏野心磅礡,侵我土地,殺我兄弟,我與江東孫氏絕不兩立,有我無他,若有人再敢勸降,便如那羅朗達逆賊,斬立決!”
    士燮話語中充滿濃烈的殺氣,听得帳下諸將個個都不禁一陣哆嗦,不寒而栗,之後,士燮又與眾人商議。
    其弟士壹出言而諫道︰“周公瑾謀智之高,我等萬萬不可與其硬戰,戰則中他詭計,彼江東軍遠來勞苦,兄長何不暫且撤軍,回至南海!”
    “那時聚合四處異族精兵來助,兄長在交州素來與這些異族友善禮待,深得異族民心,兄長若在南海振臂一呼,必然能得數萬異族精兵來投!”
    “哈哈...二弟之言大妙,當即刻依行”士燮一听,頓時大喜,即令各部兵馬,當夜棄寨急歸南海郡。
    哪知周瑜早一日收到步 捷報,料到士燮定會撤軍,于是在其退路安下埋伏。
    士燮軍正撤退之間,忽然喊聲大起,左有陳武,右有潘璋,兩路兵馬殺出,截斷歸路。
    背後周泰引軍飛殺而來,前後夾攻,士燮兵大敗潰散,士燮引部將死戰得脫,望一處山脈而逃,背後三路江東兵馬死死追殺不放。
    士燮正奔走之間,前面喊聲大起,一彪軍攔住,為首大將正是江東大將韓當,士燮見了大驚,幾乎崩潰。
    韓當見得士家兄弟,當即連發箭矢,士燮驚慌失措之下,當即被射落馬下。
    士壹見得兄長慘死,眼目盡裂,勃然大怒,竟不顧一切瘋狂來殺韓當,不過,韓當乃是一流猛將,豈是士壹可比,戰不數合,便被韓當一刀砍落馬下。
    其後,各路江東軍趕到,士軍見主將已死,大勢已去,紛紛跪地請降,周瑜笑容可掬,好言安撫,盡收降兵,至此,交州落入江東囊中。(未完待續。。)()()()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