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搜索書籍︰
  HOT︰ 極品飛仙

第二十九節 本初稱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鳳穿殘漢 | 作者︰黑色柳丁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漢建安三年(198年),秋九月,有玉璽自天外飛入鄴城袁府,席間文臣武將皆駭然,頂禮膜拜之。www.biquge001.com稍後主簿耿包出列進諫袁紹,“宜應天人,稱尊號。” 耿包此話一出立即引來了沮授與田豐的攻擊。沮授當眾指責耿包,“妖言惑眾。”田豐更是嚴詞要求袁紹誅殺耿包以儆效尤。

    怎奈何,相比沮授、田豐的激烈反對。在場的絕大多數文臣武將都選擇了附議耿包的進言。袁尚更是取出了早已準備多時的《勸進賦》,與逢紀、審配等心腹一同游說袁紹“順應天命,去漢代之”。甚至于作為袁譚一派的郭圖等人也出乎意料地加入了勸進的隊伍之中。手持玉璽的袁紹雖被眾僚屬的一片歌功頌德奉承得恨不得立馬就黃袍加身,但有些戲碼終究還是要做足的。于是乎,袁紹當場就呵斥了一番耿包與袁尚等人,並當眾收起了那枚“從天而降”的玉璽。

    然而稍微有點眼力見的人都看得出袁紹此舉只是在以退為進而已。畢竟他並沒有治耿包與袁尚等人的罪,更沒有像田豐說的那樣殺耿包明志,或是當眾宣稱要將玉璽送交許都。有了袁紹如此表態,其麾下的僚屬自然是更加不遺余力地為其稱帝造勢。而沮授、田豐等反對者的呼聲則如泥牛入海悄無聲息。

    眼瞅著勸自己稱帝的呼聲越來越高,袁紹終于在“半推半就”之下,于當年冬十月初,在鄴城升壇受璽綬,即皇帝位。燎祭天地、岳瀆,定國號為“陳”,改元“永定”,大赦天下。其實依照鄴城所在位置,袁紹本該定國號為“魏”才對。不過其麾下的謀士指出。周武王滅商朝以後,為存先世之後,封舜的後代媯滿于陳。而媯滿的十三世孫陳大夫轅濤涂正是袁姓的始祖。也是汝南袁氏的始祖。袁紹為了彰顯自己是舜帝的後裔,出身高于劉漢,便以媯滿的封地“陳”為國號。

    袁紹在登基稱帝的同時。倒也沒忘大肆封賞自己的親眷僚屬。三個兒子之中。袁譚被封為平原王,袁熙被封為廣陽王,袁尚被封為中山王。就連一直沒有公開露面的袁術,也被封做了安國王。至于逢紀、審配、文丑、顏良等等勸進的有功之臣也各按資歷封了三公九卿、大將軍。而于吉作為化外仙人自然是不能接受世俗官職,因此袁紹便授予其國師的封號,並命其常伴左右出謀劃策。

    于吉能以國師的身份充當國相之職,在大多數人眼里雖有些意外。不過深知“天降玉璽”內幕的人都知曉于吉才是袁紹稱帝的首推功臣。話說,袁紹在得到玉璽之初。曾有心讓耿包出面勸進試探一下部下們的態度。卻被聞訊的袁尚出面阻止了。袁尚提醒父親袁紹說,歷來開國的帝王登基都會有祥瑞出現。袁紹要想服眾自然也得有“受命于天”的證據才行。而仙師于吉正是能為他找來證據之人。袁紹一听覺得兒子說得很有道理,加之之前于吉曾在易京城下上演過“山崩地裂”之術。于是袁紹便將造勢之事托付給了于吉來進行。

    于吉授命之後也沒有讓袁紹失望。在短短的三個月時間里。就先後為袁紹“求”來了,異石事件、黑龍事件以及天降玉璽事件。依照于吉的說法。前兩樁是袁紹感動上天後,上天下的旨意。至于“天降玉璽”則是他所施的一種法術。當然于吉所謂的“法術”,其實只是些障眼的魔術而已。可在不懂機關的人眼中卻像是傳說中的魔法一般令人炫目,從而達到了袁紹想要的效果。

    不過值得玩味的是,袁紹此番並沒有單單只封賞有功之臣。對于一些反對他稱帝的名士,袁紹顯得出乎意料的大方。像是沮授與田豐雖從始至終都竭力反對袁紹稱帝,可袁紹還是極其鄭重地授予沮授司空一職,並任命田豐為太常。

    然而在袁紹登基那天,田豐卻依舊沒給袁紹面子,以抱病為由拒不出席儀式。而沮授雖鐵青著臉參加了登基大典,但在大典結束後,他卻將自己的家產分給了沮氏族人,並兀自感嘆,“勢存則威無不加,勢亡則不保一身,哀哉!”

    田豐的不合作態度以及沮授那不祥的預言,事後都傳到了袁紹的耳朵里。袁紹雖惱二人不識時務,但眼下的他剛剛登基不久,為了彰顯自己作為帝王的大度,暫時也就沒治二人的罪。此外站在袁紹目前的立場上來說,登基稱帝只是完成了一個形式而已。真正要開創秦皇漢武之基業,還需一城一池地攻城掠地才行。因此在稱帝後的第三日,袁紹便讓謀士陳琳執筆寫下檄文,向天下宣布,其已挑選精兵十萬,良馬萬匹,即將南下攻打許都。

    袁紹稱帝的消息連同陳琳的檄文一經傳到許都,漢庭上下頓時為之震動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特別是好不容易坐穩了一年多龍椅的劉協,在得知袁紹即將南下以陳代漢後,氣急之下竟當堂拍案而起大聲怒斥,“先是袁術!再是袁紹!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竟如此報答聖恩。”

    由于此時的曹操還自徐州回許都的半途之中,因此面對袁紹的咄咄逼人架勢,以及年輕天子的震怒,大多數臣子都顯得無所適從。綏靖的氣氛更是彌漫了整個朝堂。卻見大匠孔融就率先出列向劉協勸解道,“陛下息怒。袁氏兄弟早有不臣之心,如今只是圖窮匕見而已。不過袁紹之勢遠大于袁術。故臣以為陛下還是應該先避其鋒芒再圖對策。”

    孔融雖沒有言明,可他所謂的“避其鋒芒”,不外乎就是將天子的御駕遷離許都。而這一招對于漢室公卿來說早已是習以為常,因此不少人都在底下頷首附和。畢竟漢庭可沒少被李嗟任鞅本K涎甲恿骼恕6巰碌腦 蓯盜υ渡跤詰背醯睦嗟熱耍 旱塾鐘惺裁蠢磧剎話甕擾藶罰br />
    不過作為作為曹操在朝堂上的代理人,荀 剎荒莧玫絞值暮渮掖篤煬駝餉捶勺摺5 タ湟凰Α3雋邢蚩茲謖敕嫦嘍緣潰 昂撾 芷浞婷 吭 茉劫猿頻郟  分敝負渮醫 健9蝕嗽 苣舷虜 茄俺5鬧詈鈧  譴蠛河 嬖艏淶墓劍”菹律砦 熳尤糝蕩松來嬙鮒 市納巳粗 猓 煜輪詈  綰慰創  咳綰慰創菹攏俊br />
    劉協正值血氣方剛的年紀被荀 鞜艘患ゃT倭 氳階約河啄曄北煥嗟熱飼系鎂游薅ㄋ娜兆櫻 喚謂4蠛鵲潰 敗髑浼宜檔檬牽 拚獯尉煥  磯跡∪粲腥送慫跚蠛汀S腥鞜稅福 br />
    言罷劉協揮劍斬斷了案牘一角看,同時也斬斷了孔融等人想要遷都的意見。既然天子不肯遷都,那在場的文武大臣只得另謀打算。而所謂的另謀打算不外乎是向外求援。這不。孔融這頭才退下。國舅董承便跟著又出列進言道,“陛下既有心堅守許都,應立即下旨征召各路諸侯來許都保駕。恕臣直言以曹司空的兵力尚不足以抵擋袁逆大軍。”

    董承的進言再一次博得了在場公卿大臣的們的附和。畢竟曹操與袁紹間的實力差距那是眾人有目共睹的。更何況有傳言說袁紹身邊有一個擅長施法請神的活神仙。此人之前還曾做法請來黃帝顯靈助袁紹攻破易京城。面對這樣一個棘手的對手,漢庭不向外求助才怪。

    荀 奐 杏柙 苣舷攣 梢淥詈釗冑磯跡 揮砂底怎酒鵒嗣紀貳K淙卉 渤腥喜懿俚氖盜Σ患霸 埽  釁淥詈罾蔥磯家膊 患鎂湍芴岣吆渮業氖盜ΑP脛 背踉 芫蘭 髀分詈釤址Е 恐 倍加腥爍骰徹硤ャ6窀髀分詈 砸迅髯願罹菸 螅 綰位崳 ︰渮彝 男 ΑE率塹絞焙蛞恢絞й枷氯ュ 欣吹牟皇敲擻選6且蝗夯 恰br />
    且就在荀 蛩閽俅尾黨舛 兄 保 輝胝駒謁悅嫻拇蠓蛭饉毒骨老紉徊匠雋蟹窬齙潰 氨菹氯肌6裨 苤皇切檎派啤2 揮新示舷隆3家暈﹥裰 祿故怯Ω玫炔芩究棧匭磯賈 笤僮齠 帷!br />
    荀 投 卸濟幌氳轎饉對謖獾笨諢崽娌懿偎禱埃 輝級 囟枷蚱渫度Х司 鵲哪抗狻?晌饉度聰緣檬 痔谷弧T謁蠢幢W『渮沂且磺械那疤帷K運指畔蛄跣 緣潰 氨菹碌蔽裰 保 Ψ 魷 撓胊 嬲敕嫦嘍浴4佣奈樅科 錳煜氯酥 渮也攀鞘 諤斕惱場!br />
    “吳卿言之有理。”劉協心悅誠服地點了點頭接受了吳碩的意見,繼而又環視了一番朝堂詢問道,“那位卿家願書此文?”

    “臣願一試。”孔融出列請命道。

    劉協雖對孔融剛才意圖遷都的態度有所不滿,但對孔融的文筆還是十分佩服的。于是便欣然頷首道,“有勞孔卿也。”

    這一頭劉協方在朝堂上統一意見,那一邊正在班師回朝路上的曹操也收到了來自袁紹的檄文。雖說這一次曹操收到檄文時並沒有頭痛,也沒有臥床不起。不過當他在帥帳之中讀完全文之後,還是忍不住對陳琳的文采大加贊賞。

    只可惜並不是所有人都像曹操這樣身處險境,還是不是地要文青一把。在場的眾文臣武將在听罷袁紹送來的檄文之後,絕大多數人都面沉若水。而新近投靠曹操的下邳名士周逵,更是懷揣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向曹操進言道,“司空,袁紹地廣兵強,有田豐、許攸這樣的智士為他出謀劃策,審配、逢紀這樣的忠臣為他辦事,顏良、文這樣的勇將為他統領軍隊。如此強敵怕是難以應付啊。”

    周逵的話語雖有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之嫌。包括曹操在內的在場每一個人都無法反駁他的論調。畢竟兩方實力上的差距是明擺在那里的。不過正當現場的氣氛逐漸凝重頹然之時,坐在曹操身旁的謀主荀攸,卻面色如常地向曹操拱手進言道,“主公與諸君莫要憂心。依攸看來袁紹此人不足畏懼。”

    曹操听荀攸如此一說,眼中頓時閃過了一絲光芒,繼而故作不解地問道,“公達何出此言?”

    荀攸環視了一番在場的文武同僚,悠然伸出四根手指侃侃而談道,“在攸看來,公有四勝,紹有四敗。紹貌外寬而內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達不拘,唯才所宜,此度勝也。紹遲重少決,失在後機,公能斷大事,應變無方,此謀勝也。紹御軍寬緩,法令不立,士卒雖寡,其實難用,公法令既明,賞罰必行,士卒雖寡,皆爭致死,此武勝也。紹憑世資,從容飾智,以收名譽,故士之寡能好問者多歸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誠心不為虛美,行己謹儉,而與有功者無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實之士咸原為用,此德勝也。”

    “好個四勝四敗!公達之言真是令操茅塞頓開。”曹操听罷荀攸所言當即撫掌大笑道。其實曹操本人對袁紹的了解遠勝于荀攸。因此他並不像周逵等人那般畏懼袁紹如虎狼。只是同樣的話由曹操本人說出,與由手下的幕僚說出,那完全是兩碼事。因此荀攸這番話語在曹操听來簡直就如天籟之音,直說到了他心坎里。而在場的其他文臣武將亦被荀攸的一席話激起了斗志。

    不過荀攸顯然並不滿足于用四勝四敗說來鼓舞士氣,卻見他在坦然接受曹操的夸贊之後,又探身向曹操進言道,“主公,有道是,兵者詭道也。而今袁紹雖沒有南下,可主公卻可不費一兵一卒先發制人。”

    “先發制人?還請先生教曹某。”曹操听荀攸有先發制人之計,不由興致勃勃地探出身子詢問道。而在場的曹營文武更是一個個豎起了耳朵想要听听這位荀軍師有何妙計不動用大軍而達到先發制人的目的。

    在眾人好奇地目光注視之下,這一次荀攸伸出了三根指頭,逐一分析道,“袁紹身邊共有三大助力,一為謀主沮授、田豐;二為大將麴義;三為附庸蔡吉。沮授、田豐多智剛直,但昌犯上司;麴義能征善戰,但功高震主;蔡吉實力不凡,但心懷叵測。以袁紹猜忌刻薄而缺少威信的為人,主公可先從此三人下手,斷其手足!”

    為了劇情需要將文若先生的“四勝四敗”說,按在公達先生身上鳥~~~反正兩個都姓荀,還是叔佷嘛~~~呵呵~~~(未完待續)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399xs.com 399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802858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