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秦嘉是桓帝年間的詩人漢之風氣雄健奮發,奔放直爽,士民多不掩飾追求功利享樂的願望,慨嘆人生短暫的詩句話語極多,以朝露來比人生的,曹c o不是第一個,秦嘉也非第一個,較早的又有“浩浩**陽移,年命如朝露”之句,李芬話里所說之“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這兩句慨嘆人生苦短的句子亦是出自近代詩人之五言詩
文丑沒有想到他居然知道自家早年盜版的曹c o的這首《短歌行》,見他短短的幾句話里接連引用前人的詩句,听完他這番話,心道︰“此人好文辭”又想道,“‘貴在建功,並享食s ’,這話如是他的心聲,那這個李芬可謂是一個不沽虛名順意而為的人了”
他說道︰“如此,請問姚令,治民安境的這件公事姚令可辦好了麼?”
李芬答道︰“早已辦好”
“如何安排的?”
“N從本縣大戶家里籌得糧米若干,每三天設粥棚放食賑濟流民一次”
“為何三天一次?”
“冬將至,鄙縣乏糧,N籌得的糧米不多,不夠每ri賑濟,所以三天一次,昨天剛賑過一次”
籌得的糧米不多,所以三天賑濟流民一次文丑心道︰“這李芬有遠見啊”這說明李芬看出了亂世還在後頭,看出了流民會越來越多,故此省著用糧食
“人一ri不食尚可,兩ri不食將急,姚令每三ri賑濟一次,難道就不怕有流民犯法觸禁,哄搶糧倉,以至生亂麼?
“N選了數十jing干吏卒,令之ri夜巡邏城內,並張榜募勇,召得了三百鄙縣壯士,使之與縣卒一並登城戒備。
www.biquge001.com又於月前傳檄諸鄉亭,令各薔夫亭長組織鄉亭jing壯保境防賊”
李芬的這三條舉措從內及外,井井有條,雖說不上是什麼驚世妙策。卻勝在四平八穩,以此三策為武備,再以三天賑濟一次為文輔,文武兼備,足以應付流民了
文丑對他的第二策很感興趣。說道︰“姚令說貴縣乏糧,只能三天賑濟一次流民,然則請問姚令,你招來的那數百貴縣壯士是以何為食的?”
“N將此數百壯士分為十隊,分別借食在鄙縣的豪強大戶之家”
“噢?貴縣的豪強大戶又是借糧給姚令,又是供食給這數百壯士,真是仁義”
“非也非也”李芬笑道,“N聞中尉昔在潁川時嘗為郡吏,當知豪強大戶的嘴臉,向他們借個糧簡直比割他們的肉還難!”李芬家是州郡冠族。也算豪強大戶了,可說起豪強大戶的吝嗇卻是直言不諱
“那姚令是如何籌得糧,又是如何叫他們供食壯士的?”
“卻是N鼓三寸之舌,借州牧請得朝旨,減免了本州一年田租的良機,陳以利害,用情動之,費了數唾沫星子才說動了鄙縣的那些豪強大戶,籌來了些糧,並讓他們答應暫代縣里供養N招來的壯士”
俗話說“唇亡齒寒”若是欒城縣有失。縣內的那些豪強大戶也就難痹身,料來李芬便是由此入手,再輔以皇甫嵩已經請來了聖旨,本州明年可以少交或者不用交田租這件大好事。兩相結合,說服了這些大戶
文丑心道︰“這李芬在欒城的威望很高啊”
唇亡齒寒的道理人人皆知,而能在危難時捐家獻糧為郡縣的人卻少之又少,縱然皇甫嵩請來了聖旨,明年可以少交或者不交田租,可減免下來的都是自家的。十個豪強大戶里邊八個都是自私貪婪,真能用“唇亡齒寒”和“明年減免田租”來說服他們卻也是李芬的本事
元氏榮坐在側席,嘆道︰“我要有姚君的口才就好了!”
李芬笑問道︰“為何突發此感嘆?”
“郡府也缺糧啊我如有姚君的口才,三言兩語,得糧千萬,就可以為中尉分憂了”
元氏榮卻是因見文丑似不喜李芬,故將話題轉開,說到元氏也缺糧上
李芬笑道︰“能言善辯,君不如我,果敢奮厲,我不如君文武各行其道,君不能憑口才得糧,卻足能以‘奮厲’為中尉分憂”
文丑左顧荀 ぐⅡЮ br />
這李芬雖有貴家紈褲子弟的喜好,然而確實有才能
文丑放松坐姿,撫頷下髭,改顏笑道︰“我聞公宰言,君常慨嘆甦秦之功甦子,古之縱橫家也,君自言善辯,較之甦子如何?”這話帶著說笑的意思
李芬答道︰“N雖常慨嘆甦子之功,然大丈夫生不逢時,縱胸懷干將,復有何言!”
“縱胸懷干將”,李芬把自己比作了名劍干將
“君在給公宰的信上寫道︰‘國事ri艱,此丈夫建立功業之秋’,既以為當下是建功立業之秋,卻又為何說‘生不逢時’?”
李芬熟視文丑,長嘆說道︰“現今的確是國事ri艱,可要說建功立業,卻只有像中尉這樣的英雄才能順時而起建立功業,如N者,一個小小的百里令,何談建功業!”
“百里之地雖鞋卻也不是不能建立功業啊”
李芬領悟了文丑的意思,試探說道︰“中尉迎秋寒,微服私行,N斗膽,敢問中尉︰是準備要再擊賊了麼?”
通常而言,郡國的長吏行縣多在chun天,故行縣又被稱為“行chun”,而且在行縣時還得儀仗齊全,像文丑這樣微服私行不講究漢官威儀的,如被州刺史奏報給朝廷,是要受到懲處的
文丑就職還不到一個月,現在又非chun季,他便就微服行縣,考慮到他“中尉”的本職,他的次行只能是和軍事有關了
“君果機敏!確如君言,我此行正是為了擊賊做準備我打算在入冬前擊一次山中寇賊”
“N斗膽,再敢問中尉︰是yu擊我縣西邊山中的賊寇麼?”
“然也”
李芬大喜拍案,說道︰“N近月有兩憂,一憂流民,一憂山賊流民之事,N可自理,山賊之事。N卻難為今中尉有意擊鄙縣山賊,此誠天將之喜!”
他離席撩衣,下拜堂上︰“N不才,為鄙縣之令。願為中尉馬前驅”
文丑起身,上前把他扶起,說道︰“豈敢勞煩姚令?有貴縣的縣尉協助就可以了”
“中尉有所不知,說起鄙縣的縣尉,有八個字可以形容他”
“哪八個字?”
“只知其位。不知其人”
“噢?”
“今chun黑山起,賊亂趙郡,chun夏間,鄙縣被黑山圍了三次,鄙縣的縣尉空居縣尉之職,一御賊之策,二登城之勇,唯知汗流浹背,戰戰兢兢,惶恐言而已。要非N聚吏民死守,臨城戰斗,這欒城縣已不知被黑山賊攻破了多少回了!”
“貴縣的縣尉居然這麼能?君請放心,待我回郡,我必劾他,請朝廷換一人來”
“N再又斗膽,懇請中尉千萬不要劾他”
“為何?莫非君與他有舊?”
“這倒不是,只是他雖能,不過卻有一樁好處”
“什麼好處?”
“听話”
文丑愕然︰“听話?”心道,“這算什麼好處?”
“與其換一個不听話又且能的縣尉。不如留著他姑且充位”
縣尉在縣中的地位與中尉與國中的地位較為相像,首先,二者同為武職,其次。二者雖非一縣一國最高的長官,位在縣令長與國相之下,卻均有一定的dulixing,與縣令長國相同為地方長吏,皆有單獨的治所因此之故,也就如國中的中尉與國相時躇權一樣。縣尉與縣令長時常也會在權力的爭奪上發生矛盾,或是縣令長侵縣尉之權,或是縣尉侵縣令長之權
單獨地放到欒城縣來看,很顯然,是李芬侵奪了縣尉的權
郡縣的長吏們互相爭權之事很常見,可像李芬這麼坦白的卻就不多見了在座的荀﹫鐶 憬躍 滴某笠皇被翱傷擔 儆至 氳嚼罘曳講哦院狼看蠡H鈉烙錚 牡潰骸罷娌恢 盟嫡飧隼罘沂翹鉤現甭駛故茄蘊訃傘 br />
元氏榮知李芬的脾
李芬這個人就是這樣,他出身州郡冠族,才高有能,二十多歲就被舉為州茂材,年才三十余便是千石令,以他的政績,再待上幾年,等在欒城縣的任職期滿很可能就會被直接召入朝中為官或者再遷別地被擢為二千石的國相郡守,既有家世,又負才干,而且又如他自陳所言,他認為人生在世,貴在不矯揉造作,順意而行,所以說話向來是所忌諱
不過他的這個所忌諱並不惹人厭惡,不像某些橫行忌之人,一見就令人反感,反而讓人覺得他很坦蕩,因為他的態度很誠懇
元氏榮再度出來打圓超故作發怒,說道︰“縣尉者,中尉之下吏也!姚君,你怎能當著中尉的面侵奪縣尉的權呢?”跪請文丑,“姚令侵權當劾,等回到元氏,請中尉傳檄國相劾他!”
文丑笑道︰“姚君坦蕩蕩,所隱,此君子也,公宰何來劾之請?”
李芬沒把元氏榮的故作發怒當回事兒,笑道︰“你這個公宰!我兼勞了縣尉之責,御賊守土,功勞大焉,你不請中尉傳檄國相表彰我,反請中尉劾我,豈有此理!”
文丑哈哈笑道︰“姚君所言甚是,待我回去元氏,我就傳檄國相,請表彰君之功勞”
請李芬歸座
等李芬回到座位,他正容說道︰“君在欒城兩年,必熟貴縣的地貌賊情,不知有何以教我?”
見文丑談起正事,李芬亦收起嬉笑,嚴肅地回答說道︰“常山國五縣,沒有一個縣像鄙縣這樣多山多水的河水不必多言,只說山,鄙縣西北西西南皆山大者如黑山西山,俱綿亙數百里,幽深險絕小者如百岩山孤山石井崗黃榆嶺湯山磬口山馬嶺等等,百岩山高聳,有岩百余,乃是我境諸山之望,黃榆嶺險峻,山頂平闊,惟一徑可通,賊若佔之,一人當道,萬人難進……。山中之賊,實不好擊也!”
文丑心道︰“黃榆嶺?”
他記起甦人亭的亭長徐榮就是黃榆嶺人,見李芬把黃榆嶺說得這般險要,問道︰“黃榆嶺上可有賊寇?”
“嶺上現有的賊寇不多。數十人罷了,不過N听說有一股在月前敗亡入我縣境內的黑山余部想要奪據此嶺”
“哪一股?”
“渠帥名叫黃髯,眾約千許,是鄙縣境內最大的一股賊寇黃髯初來我境時原是逃入了西山,N聞人言︰他因喜此嶺名‘黃’。與他姓同,又見此山險峻,以為是天賜予之,遂yu奪據之”
文丑說道︰“黃髯欲奪據黃榆嶺?”
“是”
左須黃髯王當這三個常山國境內近月來最大的寇賊,左須已死,黃髯王當還活得好好的王當主要活躍在真定九門兩縣西邊的山中,黃髯主要就是活動在欒城縣西邊的山中
文丑這次行縣,本就是把黃髯作為一個考察目標的,有進攻黃髯的打算,只是還沒做出最終的決定他沉吟說道︰“西山已很險要。听君剛才的描述,黃榆嶺雖不及西山深幽,但是卻比西山更加險要,要被黃髯奪佔此嶺,此賊恐將難制了”
“可不是麼?黃榆嶺山腰有水,可以飲用,山中有林木果實狐兔狼豹,可以取獵吃食,山頂平坦,有昔曰山民留下的山田。可以墾田自種,山下近處又有鄉亭,如有衣鹽諸物之短缺,隨時可以下山搶掠更要命的是。它離湯山磬口山馬嶺諸山嶺均不遠,不但可以與這幾座山中的賊寇遙相呼應,而且可以取磬口山的鐵,鑄冶兵器”
太行山東麓產鐵的地方不少,中山辰常山國趙國均有鐵官,其中尤以常山國之鐵器最為精良。與南陽的宛縣汝南的棠溪等地齊名早在戰國時,常山國就有以冶鐵致富的郭縱卓氏等大鐵商,入漢以來,作為一個被分封的諸侯國,常山國國土狹鞋只有數縣,又山多水多,農業不如內地,畜牧業不如邊地,更是只能以冶鐵為業,前漢武帝時,“趙王數訟鐵官事”,可見冶鐵對常山國的重要姓常山國的鐵官現有兩處,一處在郡治元氏,一處便是在磬口山
磬口山的鐵很出名數十年後,冀州巨鹿人盧植之幼子盧毓寫過一篇《冀州論》,其中專門提到“淇湯磬口,冶鑄利器”,淇湯說的是趙國南邊的淇水,磬口說的就是趙郡的磬口山
黑山亂後,山里多了賊寇,磬口山的鐵官被棄置了,沒有了好鐵的來源,元氏的鐵官也有好幾個月不曾升爐開火了
這黃榆嶺山勢險要易守難攻,山中有水有食,山下有鄉亭,又離湯山磬口山等山嶺不遠,可成犄角互援之勢能采鐵冶煉兵器這地方如被黃髯奪據去,不止會像文丑說的“恐將難制”,說不定黃髯的勢力還會發展壯大
原本文丑荀 鐫 ┬皇前汛朔 鞫 髟艫牡氐閶≡諏髓 竅兀 允腔骰器滓只蚴腔鞅鴯稍艨苡行┬淘ヴ瘓 br />
擊黃髯有好處,也有壞處
壞處是︰黃髯部眾多,上千人,多是經歷過幾次血戰的黑山老卒,他們佔山為守,居高臨下,不好攻打好處是︰正因黃髯部眾多,一旦將之擊破,那麼文丑上任沒多久就先滅左須再破黃髯,接連消滅掉國中兩股較大的勢力,必會震懾西邊山中的群盜
此時听姚升說出“黃髯有意奪據黃榆嶺”這個情報,為防黃髯曰後難制,文丑做出了決定
他心道︰“此番入冬前的進擊就拿黃髯開刀!”
決定了拿黃髯開刀,他不覺又想起了入縣寺前想過的一個問題
在縣寺門外的塾中等姚升出來時,他曾暗自尋思,他的義從部眾從沒打過山地戰,如果硬打,傷亡會不鞋期望姚升這個地頭蛇能給他一點助力如今決定了擊黃髯,黃髯的部眾多,不是尋常寇賊可比的,若是硬攻,傷亡肯定會更大,他也就更期望姚升能出一個破敵的妙計了
他先前不喜姚升貴家子弟的做派,現下卻是絲毫不在意姚升的這點小節了,斂衣端坐,懇切地對姚升說道︰“我此次欲擊之賊正是黃髯黃髯部眾不少,藏身西山山谷中,憑山為險,以高臨下,我如強攻之,不易擊破,君熟知貴縣事。可有破賊之良策麼?”
欒城縣西的山賊甚多,姚升初以為文丑只是打算選其中不大不小的一股擊之,卻沒想到文丑竟選擇了最強的黃髯,驚喜不已。由衷贊道︰“君入趙郡不足一月,方滅左須,不旋踵又欲擊滅黃髯,‘鷹隼奮翰發揚威猛’,說的就是中尉這樣的人啊”
“我若是鷹隼。擊黃髯也就易了”文丑笑道,“姚君可有妙計麼?”
元氏榮荀﹫鐶 劬 嶸瘢 紉ι 鞀 br />
荀 鐫 ┬蔡致酃 飧鑫侍猓 糜檬裁窗旆 魃街械摹霸艨塴輩拍蘢齙郊饒芷頻杏幟薌跎儔靜康納送觶刻致哿撕眉復危 蘗疾 br />
姚升說道︰“本來是有個妙計的,現在卻用不了了”
“此話怎講?”
“要想輕松破賊,唯有誘敵出山半道伏擊一策,可此策已被中尉用過了一次中尉於馬服山設兵伏擊,陣斬左須,悉滅其部。大獲全勝,威震境內料來王當黃髯之輩早已喪膽,如果故技重施,黃髯必會生疑,肯定不會上當”
姚升說的這是實話
文丑默然,心道︰“如此看來,只有強攻這一個辦法了”
行軍打仗,兩軍對壘,不可能每次都能用計取勝,當無計可用只能強攻之時。做主將的不可遲疑,得下決斷他說道︰“誠如姚君言,誘敵出山之策確是難以成功的”
姚升目注文丑,問道︰“誘敵之策既難行之。敢問中尉,可還欲擊黃髯麼?”
“黃髯不除,終成大患,絕不能被他奪據黃榆嶺不能智痊強攻就是”
“中尉如憂黃髯會奪佔黃榆嶺,何不搶先遣兵上山?現下嶺中只有數十賊寇,滅之易矣!”
“黃榆嶺這般險峻重要。我回元氏後當然會遣兵搶佔它,然這只是治標之策,非治本之法”
文丑麾下的義從部曲有兩千余,郡卒有步騎四百余,加到一塊兒,不到三千
不到三千人,需要負責元氏的城防,需要顧及其余四縣的安危,需要應付山中近萬近萬的“寇賊”,分不出多少兵卒去設防黃榆嶺
設防的兵卒少,就擋不住黃髯的進攻,擋不住進攻,這黃榆嶺就還會被黃髯奪去歸根到底,要想徹底滅此後患,就必須得在黃榆嶺被黃髯搶佔前先把黃髯滅掉,這才是治本的辦法
姚升大喜,霍然起身,再一次行至堂上,拜倒文丑案前,又一次說道︰“升不才,為鄙縣之令,願為中尉馬前驅”
同樣的話,姚升說了兩遍,兩遍的含義不同
上一次他這麼說,是喜文丑欲擊欒城縣境內的“賊寇”,可以化解他的一個煩憂
這一次他這麼說,卻是敬佩文丑的決斷與膽氣,明知黃髯難擊,在難以智取的情況下,卻半點也不愁懼,依然堅決進攻,這份堅毅沉勇令人敬服
文丑再次離席,把他扶起,笑道︰“君非俗士,何必如世間凡夫那樣多禮?”
姚升慨然說道︰“鄙縣西諸賊,黃髯最強,此賊實為我欒城大患升為縣令,久欲擊之,惜無能也,今中尉有意擊之,升怎能不效犬馬勞?中尉但有何需,請盡管言之,升必竭盡全力”
“我還真有幾件事需得賢令相助”
“中尉請說”
“諳熟西山山勢的鄉導數人,此其一”
“此事容易其二呢?”
“我部義從不熟山戰,我想請賢令從賢令門下的吏卒及賢令招攬來的貴縣壯士里選揀一些善能山斗可堪用之的給我,一來,請他們教教我部義從在山行山斗時該注意些什麼事項,二來,擊黃髯時,他們也可為我之助力”
“此事也易,升明早就選吏卒壯士送給中尉,還有其三麼?”
“有”
“是何?”
“其三,我想向賢令借一個人”
“何人?”
“甦人亭亭長徐榮”
姚升先是楞了下,旋即大笑,說道︰“中尉縱不提,升也要向中尉舉薦此人!……,中尉可是在來鄙縣的路上見到的此人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