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搜索書籍︰
  HOT︰ 極品飛仙

第一卷 幽州烽火 第一百六十八章亂世中的繁華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兵甲三國 | 作者︰湘南笑笑生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早上一更9點後可看,晚上一更19點後可看,如有不便,敬請諒解……)

    公元195年,對于天下依舊是多事之秋。www.83kxs.com

    這一年,漢獻帝劉協脫離了李 凸岬目}疲  轢醚簟br />
    這一年,曹操在擊走呂布,徹底平定了整個兗州,開始將視線瞄準了東面的青州和徐州。

    在歷史上的這一年,公孫瓚被袁紹、劉虞舊部鮮于輔、閻柔等人和烏桓人聯軍所擊敗,退守易京,從此走向等死的道路,但是由于公孫白的橫空出世,使得袁紹雖然對公孫瓚的戰爭逐漸佔盡上風,佔據了大半個青州之地,並開始打算收回渤海和河間兩郡,但是總體上兩軍尚處于均勢。

    這一年,公孫白決意徹底平定遼東半島,將遼東半島之地成為他的大後方,為逐鹿天下做好準備。

    這年四月,天氣逐漸回暖,遼東半島之地,大片大片的黑土地被開墾為耕地,在各郡縣的四周,到處可見屯田兵推著曲轅犁,驅趕著耕牛或馬,將黑黝黝的土地翻轉過來,將那綠油油的草翻倒在地里,到處一片熱火朝天。

    與此同時,曲轅犁、棉花種植術和堅固耐用的鐵器農具也傳入了遼東半島之地,使得原本從青州逃往遼東半島避難的百姓,生產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原本一名青壯勞力只能種五六畝地,現在能耕種十畝以上。

    公孫白除了給遼東半島之地的百姓七折價銷售農具之外,還允許買不起農具、棉種和麥種的百姓賒賬,待到秋後賣糧再償還。

    這時,右北平郡內的精鋼原料已用得剩下不多了,公孫白飛馬回了一趟右北平郡,將積累半年多的鐵礦石,數日之內全部提煉完畢,變成了炒鋼原料。

    此後,境內的鐵礦石的開采也提上了日程,在王烈和管寧等人的組織下,有條不紊的進行。

    而公孫白也開始了春後清算計劃,對于曾經攻襲襄平的高句麗人和夫余人展開反攻。

    太史慈、管亥和田豫三人率著八千墨雲騎,自北而上,越過玄菟郡,前往攻襲夫余人的轄地。

    張、劉政率兩萬太平軍,其中精騎一萬,往東而去,攻往高句麗國都國內城。

    ……

    張和劉政兩人進入高句麗人轄地之後,便展開掃蕩式的攻擊,沿途的邑落,盡皆被張燒毀,邑落中的高句麗人,除了在抵抗中戰死的,余者不願投降的一律現場斬殺,願意投降的則收繳武器和馬匹,跟在大軍的背後,向國內城進發。

    一路襲殺而來,殺到鹽難水(渾江)的時候,張已俘虜高句麗人一萬余,牛羊馬匹近十萬頭,一路浩浩蕩蕩的奔向鹽難水西岸。

    新任高句麗王拔奇及其弟伊夷模糾集四萬大軍,隔江阻截張,並派人傳書表示願意歸順公孫白,接受公孫白的管轄。

    張按照公孫白的意思,提出了歸順的要求︰其一,所有高句麗人必須穿漢服,學漢語,允許兩族通婚,每個邑落由公孫白派駐一名精通漢語和高句麗語的漢人教習,負責教導邑落中的高句麗人;其二,高句麗王除了允許組建一支千人的王宮護衛軍,其余軍隊全部解散,任何軍隊性質的組織不得存在,不得擅自制造和購買兵器;其三,高句麗國以大漢郡國形式存在,由大漢派出高句麗相,治理高句麗國政務。

    這三個要求,無疑是覆沒高句麗人的節奏,拔奇自然不願接受,雙方堅持不肯讓步,于是戰爭繼續進行。

    最後,張一邊和高句麗人對峙,一邊在鹽難水上游地界偷偷搭建浮橋,八千精騎連夜渡過鹽難水,夜襲高句麗大營。漢軍騎兵強弓硬弩,又配備了馬鐙,而高句麗的騎兵,卻是臨時拼湊而成,毫無作戰經驗,故漢騎雖只八千人,卻殺得高句麗四萬人四散奔逃,毫無還手之力,最後拔奇和伊夷模只率得不到一萬人退回國內城。

    張和劉政乘勢渡過鹽難水,一路攻襲到國內城,將整座國內城團團包圍了起來,卻圍而不攻,而是繼續派人對國內城四周的高句麗人進行掃蕩式的攻襲,掠奪人口和財富。

    最後,當夫余王在墨雲騎的攻襲之下,不得不接受公孫白的條件,率眾投降漢軍的消息傳入國內城的時候,拔奇的弟弟在張的挑撥和利誘之下,引兵突襲高句麗王府,殺死兄長拔奇,打開城門投降,同意漢軍的一切條件,而伊夷模自然繼任為高句麗王。而此時,張已俘虜了近五萬名高句麗人(包括鹽難水之戰俘虜的敵軍),繳獲了三十多萬頭牲畜。

    不過兩個月的功夫,公孫白又收獲了近五十萬頭牲畜,七萬多的異族俘虜,兵甲幣增加六萬多達到了二十八萬多的兵甲幣。

    至此,大漢新增兩個郡國,一個為夫余國,由原望平令楊路擔任國相,一個為高句麗國,由原玄菟郡長史邴原擔任國相。

    于是,夫余人和高句麗人,逐漸走向了烏桓人的老路,逐漸被漢人同化,半數土地逐漸淪為耕地,成為半耕種半游牧民族。

    ***************

    秋季終于到臨,對于遼東半島半島之地來說,這是一個碩果累累的秋季。

    這一年的風調雨順,使得數百萬畝新開墾的黑土地獲得了大豐收,到處都是金燦燦的麥田和白花花的棉地。四野之中,到處听得到百姓的歡歌笑語。

    由于這一年的天公作美,加上肥沃的土地,平均畝產麥竟然達到了一百八十多斤,而棉花也平均達到了一百二十多斤,這是在中原膏腴之地都不敢想象的。

    有麥為飯,有棉花為衣,在這個亂世之秋,百姓還能有什麼不滿足的?遼東半島之地的很多百姓和士人,原本還對公孫白處于觀望態度,甚至很多人仍然對公孫度的評價很高,認為他只是個失敗的英雄,經過這個金燦燦的秋季之後,卻已經徹底忘記了公孫度。

    而公孫白,如同在遼西三郡一般,成為了遼東半島百姓和士人心目中的神。

    十三四萬的屯田兵,總共開墾了一百五十萬畝黑土地,產糧達到了2.7億斤,折算當時的單位則是一千萬石糧食,而公孫白則按照三成的市價向他們收購了六百萬石糧食,余下的則供他們明年全年的生活所需,實際上他們的口糧只需三百萬不到,余下的一百萬石是為了讓他們手中存有余糧,心中不慌,更加賣力的干活。

    除了小麥,另外開墾的四十萬畝棉花,也產了五千萬斤棉花,其中三千萬斤棉花被公孫白三折收購,余下兩千萬斤棉花留與屯田兵制作棉被和棉衣。

    冬天雖然尚未到臨,但是可預見,這個冬天並不會很冷。因為除了棉衣和棉被在全遼東半島推廣,遼東半島人還學會了用麥秸稈燒炕,每家每戶的屋外都堆積如山的麥秸稈,足夠他們抵御這個寒冷的冬天了,這將是遼東半島人千百年來過得最溫暖的一個冬天。

    種地所帶來的巨大收獲,將使更多的游牧百姓轉為農耕來,甚至將蔓延到高句麗國和夫余國。

    即便不種地,游牧民族的收益也將大大的增加,大片耕地的開墾,意味著需要大量的畜力,這樣他們放牧的牛羊可以向那些耕地的百姓賣個好價錢,然後再買回足夠的糧食和棉花。

    在這年秋季,遼東郡、玄菟郡、夫余國和高句麗國等邊界之地,增開了許多集鎮,每日都有來來往往的百姓光顧,有賣馬和牛羊的,賣糧的,賣棉花的,還有賣鐵器的,賣皮毛和人參的……使得官府不得不在這些集鎮上駐扎軍隊,防止馬賊搶奪過往客商。

    而與夫余國接近的高顯城,與高句麗國接近的西蓋馬和西安平,原本只是荒涼的小城,如今卻成了僅次于襄平和遼陽的繁華城市,城內商鋪林立,人流量激增。

    遼東半島,歷來被稱為苦寒之地,卻在這亂世之中,成了繁華之地。

    就在整個遼東半島之地一片喜氣洋洋的時候,從南面的樂浪郡傳來了公孫白想要的消息。

    經過半年的戰爭,公孫度已然完全鎮壓了韓樅說吶崖遙 鞣甦齔 拾氳海 扇肜擲絲イ鬧蝸隆br />
    于是,舉兵南下,討伐公孫度,拔掉公孫白稱霸遼東的最後一塊絆腳石的戰爭計劃,也提上了日程。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399xs.com 399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802858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