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搜索書籍︰
  HOT︰ 極品飛仙

正文 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假無敵真無敵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劍來 | 作者︰烽火戲諸侯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歲除宮。www.kmwx.net

    岸邊鸛雀樓,水中歇龍石。

    吳霜降親自待客,出門迎接師徒三人,他們悄然而至。

    飛升境劍修,女子鬼仙寶鱗,青冥天下候補十人之一。

    一起走在江畔,吳霜降已經施展了隔絕天地的手段,防止隔牆有耳,當然這堵牆有點厚就是了,一邊是歲除宮一邊便是白玉京。

    寶鱗神色淡然道︰“吳宮主,他們是我新收的弟子,呂蟻,邱寓意。這麼多年,就只收了他們兩個弟子,以後就交付你們歲除宮了。”

    兩位年輕劍修,見到這位大名鼎鼎的歲除宮宮主,眼中都充滿了好奇。

    倒是沒什麼畏懼臉色,畢竟他們是寶鱗的嫡傳弟子。

    師父都敢與那位真無敵問劍一場接一場,做徒弟的,總不能只是見著一位十四境大修士,就畏畏縮縮吧。

    吳霜降笑著點頭道︰“我會親自為他們傳道,將來等到他們擁有自保的本事,就可以去開宗立派了,會分出兩座山頭兩條道脈,一脈劍修,一脈符陣。符陣法一道,我勉強能算登堂入室,比起那一小撮靠這個吃飯的山巔道官,我當然遜色不少,但要說躋身天下一流之列,還是可以的。相較而言,邱寓意更適合兼修符陣,呂蟻可以專心練劍。”

    寶鱗從袖中摸出一本珍藏多年的秘笈,說道︰“一定要教會邱寓意這些。”

    吳霜降接過手,笑道︰“丑話說在前頭,我當然能教,可以保證不比某人親自傳授差,但是問題在于以邱寓意的資質,他窮其心智和山中歲月,都未必全部學得會,估計就是七八成的火候。不過等到以後開山立派了,邱寓意傳下的符陣一脈香火,收個好徒弟就是了,親傳弟子不行,就寄希望于再傳弟子。”

    在白玉京還只有三城六樓的歲月里,青冥天下曾有四位摯友,一起行走天下。

    余斗,精通符的“垢道人”劉長洲,道號“天墀”的陣師邢樓,女子劍仙寶鱗。

    結果就是余斗成為道祖的二弟子,最終進入白玉京擔任二掌教。而如今紫氣樓樓主姜照磨的前身,就是劉長洲。

    那麼今天寶鱗送給吳霜降的那本秘籍,所載道法,自然就是陣師邢樓的畢生心血了。

    寶鱗以心聲問道︰“吳霜降,你上次說,要想動搖白玉京的根基,至少需要三個殺力足夠的十四境修士,而且必須做好一去不回的準備。現在是不是可以與我照實說了,除了你,還有玄都觀孫懷中,最後一人是誰?華陽宮的高孤?他與你一樣,在必要時候就可以躋身十四境?”

    吳霜降搖頭道︰“孫觀主並不在三人之列。”

    言外之意,那位道號“巨岳”的高孤,就在這三人之列。

    寶鱗幽幽嘆息一聲,問道︰“我與他是私仇,你也算,孫觀主和高孤……好像還是。”

    吳霜降搖搖頭,“只有你我是那種純粹的私仇,孫道長和高宮主則並非如此。”

    寶鱗也懶得刨根問底,既然心意已決,就不計較這些了。

    高孤雖然弟子眾多,但是他此生無道侶子嗣,而他最寄予厚望的那個小弟子,出身幽州弘農楊氏,高孤一直將其視為己出。

    而玄都觀孫道長的師弟與師佷,

    尤其是師姐王孫與她那個師弟的關系,就連寶鱗這種最不喜歡打探山上消息的劍修,都有所耳聞。

    雖然天地隔絕,但是江風依然撲面,輕輕拂動女子劍仙的鬢角發絲,一雙秋水長眸,眼神異常堅毅。

    這位飛升境巔峰的女子劍仙,就算做了鬼,依舊深愛道侶,此心不移,千年復千年,此情不減絲毫。

    吳霜降轉頭望向江水東流。

    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當天下再不是一人的天下。

    那麼接下來到底是誰家的天下,就不好說了。

    道祖散道,大掌教寇名未歸,真無敵余斗住持白玉京事務一百年,陸沉尚未夢醒,道祖關門弟子青山短時間內無法服眾。

    缺一不可。

    吳霜降笑道︰“余斗若是不足夠無敵,我如此大費周章,謀劃了這麼多年,如此處心積慮針對他,但是始終不敢與之正面廝殺一場,豈不是比跳梁小丑還不如?”

    天下人,處處拿“真無敵”說事,只因為唯一能夠詬病余斗的,就只有這件事了。

    何況真無敵這個綽號,本就是當年外界送給余斗的說法,並非余斗自封。

    察覺到天外的異象,寶鱗神色復雜,好奇問道︰“我知道白帝城的那個鄭居中很厲害,但是他真有這麼厲害嗎?”

    “鄭居中到底有多厲害,不成為他的大道之敵,是永遠不知道那個真相的。”

    吳霜降沒有抬頭,笑道︰“道心,道法。斗心,斗力。鄭先生都很擅長。”

    寶鱗唯有沉默。

    吳霜降說道︰“寶鱗道友,既然是精誠合作的盟友了,我就帶你去個地方,我們歲除宮里邊,這麼多年以來,好像除了小白,還沒有誰去過,比起祖師堂和鸛雀樓,此地的門檻要高出很多。”

    寶鱗點點頭,“長長見識也好。”

    吳霜降率先跨出一步,寶鱗跟著挪步,白霧茫茫中,來到了一處山水秘境,小天地內竟然沒有一絲靈氣。

    至于宛如一雙璧人的兩位年輕劍修,就被留在了原地。

    一座小山,不高,雲遮霧繞,山腳有一座鋪子,有個容光煥發卻眼神黯淡的老人坐在桌旁,曬著日頭,抽著旱煙。

    吳霜降笑著與寶鱗解釋道︰“此山名撮合,這間鋪子叫定婚店,還是人間第一座,很有些年月了。”

    屋內有一張做工精美、繁瑣至極的架子床,吳霜降每年親手打造出一個小部件,悉心雕琢,急不來。

    是他給女兒準備的嫁妝之一。

    吳霜降笑著打招呼,“蔡先生,我身邊這位貴客,是劍修寶鱗。”

    姓蔡的老人瞥了眼寶鱗,輕輕嘆息一聲,眼神憐憫,緩緩道︰“如你這般情根深種的女子,不多見的。”

    寶鱗一時間不知如何作答。

    她不是那種博聞強識的修道之人,一輩子就只是專心練劍而已,所以什麼撮合山定婚店,姓蔡的老人,知道了跟不知道沒兩樣。

    吳霜降從袖中摸出一只寶光流溢的綢緞袋子,輕輕放在桌上,“白玉京那邊,近些年盯得緊了,所以收成一般。”

    老人瞥了眼袋子,點點頭,“無妨,有五彩天下的女子頭發,就成。青絲一物,從來不在數量。”

    說到這里,老人便抬起眼簾,望向寶鱗的發髻。老人原本渾濁的眼神,霎時間熠熠光彩起來,如見至寶。

    吳霜降笑道︰“寶鱗道友,你是否願意裁剪下一縷青絲贈予蔡先生?”

    寶鱗竟是半點不懷疑吳霜降的用心,也不詢問對方索要自己頭發的用處,直接雙指並攏,割下一縷青絲,放在桌上。

    需知修道之人的魂魄與血肉,甚至是發絲和指甲,一旦落入仇敵之手,很容易就會招來一場防不勝防的飛來橫禍。

    吳霜降與寶鱗坐在桌旁,老人已經收起裝滿女子發絲的那只綢緞袋子和寶鱗的一縷青絲。

    吳霜降微笑道︰“蔡先生曾是掌管人間姻緣簿子的遠古神靈,神位不算高,但是蔡先生所職掌的,就是或牽起那根紅線,于我們人間男女而言,重不重要,不言而喻。而女子青絲即是情思,是蔡先生坐鎮撮合山定婚店,用來煉制紅線的幾種關鍵材料之一。女子動情越深,青絲品秩越高,煉制出來的紅繩當然就更好。”

    其實吳霜降說得還是不夠詳細,世間的痴男怨女,或是由愛轉恨,頭發都可以煉制為紅繩,只不過男子發絲的品相不如女子。

    此外“情思”,是有年份的,用情越深、年份越久,品秩就越高。

    不過這里邊存在一個悖論,首先,山下俗子的百年陽壽,就是罕見的高齡了,再者如何保證一份情愛眷念,不會隨著歲月的推移而由濃轉淡?其次,山上的練氣士,往往清心寡欲,結為山上道侶的男女,用情深與淺,並不因為當了神仙就更深沉,甚至反而不一定比得上市井男女,故而如寶鱗、還有如今就在歇龍石練劍的程荃這般的,實屬罕見。

    蔡先生欲言又止。

    吳霜降點頭笑道︰“如果能夠早點獲得寶鱗道友的青絲,當年那樁牽紅線,神不知鬼不覺,說不定真就僥幸做成了。”

    寶鱗疑惑道︰“吳宮主和蔡先生,原本是想要幫那兩位大修士牽紅線?”

    吳霜降面帶笑意,以心聲說道︰“道號‘太陰’的女冠吾洲,與道號‘純陽’的道士呂恰!br />
    一個青冥天下以殺力著稱于世的十四境女修,一個是自己退出十四境的外鄉雲游道士。

    蔡先生瞥了眼寶鱗的發髻,扯了扯嘴角,欲言又止。

    吳霜降忍俊不禁道︰“若是真要如此涉險行事,恐怕就要委屈寶鱗道友,至少十幾年不用出門了。”

    寶鱗沒覺得這有什麼,只是好奇問道︰“為何當年不與我直說?”

    吳霜降說道︰“一來是涉險行事,我方才說了‘僥幸’,一著不慎就會樹敵,落個弄巧成拙的慘淡下場。吾洲跟呂牽 腥橇慫  疾緩檬埽 慰齷故峭 繃礁觥T僬叩蹦昴鬮一共皇敲擻眩 也輝敢 紡鬩環萏齏蟺娜飼欏︰慰瞿閌牆P蓿 歉 智常 由弦翁旎氖佷我恢筆嵌貪澹 液退瓿 莧菀滓蛐 G蟆!br />
    寶鱗笑道︰“吳宮主直接說我愚笨就是了。”

    吳霜降點點頭,“劍修不用太聰明,太聰明的成為不了純粹劍修。”

    寶鱗感嘆道︰“吳宮主,你真敢想!”

    那位道號純陽的呂牽 皇翹倒壞鬮淳 ス檔拇 擰?墑俏嶂拚飧銎乓蹋 え綰危 偈瀾災  鬮饉﹦狄哺宜慵疲空娌慌濾瓿 環 θ纈曷涓苯釉頤渙耍br />
    吳霜降微笑道︰“山上修道,一向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偶有例外,只要不成為例外就行了。”

    若是果真木已成舟,後知後覺的純陽呂牽 佬募崛停 誦 箍梢曰勱U肚樗浚 胛嶂薏壞筆裁吹纜隆br />
    但是女冠吾洲,卻未必舍得親手斷去這樁姻緣,說不定還要捏著鼻子感謝吳霜降的當月老,牽紅線。

    寶鱗無奈道︰“這種話,你說還行。”

    吳霜降說道︰“余斗只是因為道力太高,根本不屑與誰勾心斗角。”

    寶鱗感到一絲別扭。

    吳霜降微笑道︰“都說久病成醫,那麼長久為敵,雙方便成知己。”

    一般練氣士,可能事後听聞鄭居中與余斗問道一事,興許還會調侃一句,背劍穿羽衣的真無敵,好不容易出門遠游一趟,就這麼沒有牌面嘛,當年停步于倒懸山捉放亭,不敢去往劍氣長城見陳清都,如今連鄭居中這麼個山上晚輩,道齡相差了足足三千年,都敢挑釁一番、斗法一場了。

    但恰恰是吳霜降這種注定要與余斗不死不休的山巔大修士,同樣是十四境,反而小心再小心,謀劃已久。

    吳霜降笑道︰“修道之余,閑來無事的時候,我曾經做了幾場加減法的小游戲。”

    寶鱗說道︰“洗耳恭听。”

    吳霜降沒有賣關子。

    說在那蠻荒天下,最被山上練氣士認可的存在,排第一的,當然是白澤。

    但是第二位的,就比較有意思了,不是任何一位舊王座大妖,也不是共主斐然,而是劍修綬臣。

    但因為崇拜白澤的多,恨白澤的也為數不少,故而兩者加減之後,那個作為結果的數字,或者說比例,未能與綬臣拉開距離。

    至于浩然天下,山上練氣士,獲得最多“人心”的,更是有趣至極。

    甚至不是禮聖,而是白帝城鄭居中!

    只說人間多少不在譜牒之列的山澤野修,在各自心中,由衷將那座白帝城視為心中唯一的聖地?

    恨鄭居中的練氣士,整座浩然天下,寥寥無幾,甚至真正意義上反感白帝城和鄭居中的譜牒修士,還是不多。

    但是禮聖,談不上恨,可是厭惡那些繁文縟節和重重規矩的練氣士,自然不在少數,這種對規矩、對文廟的內心排斥,當然都得算在禮聖頭上了,這就導致排在第二的禮聖,就與鄭居中差距很遠了。

    青冥天下這邊,在大掌教寇名失蹤之後,就沒有哪位道官,擁有鄭居中或是白澤這樣一騎絕塵的人心所向。

    陸沉能排第一,但是與之後的九人,差距不會太大,只說後者加在一起,大致也能敵一個白玉京陸掌教。

    寶鱗疑惑道︰“計算這個,有什麼意義?”

    吳霜降笑道︰“所以說只是個打發光陰的小游戲。”

    蔡道煌雖然看似面無表情,實則心情復雜至極。

    小游戲?!

    當年半個家鄉的驪珠洞天,就是這麼個差不多的小游戲,最終決定了誰是那個一!

    決定了青童天君擺下那張賭桌留下的最後一人。

    但是那會兒在小鎮開喜事鋪子的老人,哪敢在青童天君的眼皮底子,為孫子胡灃泄露這份天機,一切福緣造化,只能自取。

    小鎮每一個剛出生的孩子,龍窯都會燒造出一件本命瓷器物。

    先抓鬮。

    這就已經有了命好命壞之分。

    但這並不能決定最終的結果。

    還得命硬。

    驪珠洞天墜地之前,是一場小考。

    墜地之後,與天地通,才是大考。

    人間得道的練氣士,可以道化無數術法神通和奇景異象,以“道力”不同程度影響世道人心。

    那麼人心當真不會逆推回去再“合道為一”嗎?

    若是當真不會,這邊的閏月峰辛苦,蠻荒天下的“女子晷刻”,浩然天下昔年那位與至聖先師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擺渡客,為何存在?

    寶鱗問道︰“合道十四境之後,風光如何?”

    吳霜降微笑道︰“不足為外人道也。”

    寶鱗再問,“合道之路,唯有一條?”

    吳霜降指了指高處,反問道︰“現成的例子就擺在天外,你覺得呢?”

    寶鱗又問,“真身,陰神,陽神身外身,至多是同時走三條登頂大道?”

    吳霜降搖頭道︰“只能說明至多是三個十四境的‘自己’,單獨來看,若是兩條大道之間架起橋梁,同樣可以合道,也可以形容為兩條江河的匯流‘合龍’。我甚至一直懷疑,這就是‘合道’之說最早的意義所在,所以與道契合之路,肯定是多多益善。比如那位碧霄洞主,合道之路,就不能劃入某個單一的範疇。合道地利,之所以被視為三種合道方式中最下乘的,除了受限最多,還有一點最為致命,就是再難轉去合道天時、人和了。”

    “反之則不然。”

    “但是每個十四境修士,腳下可走的道路,數量多少,與修士合道之後的殺力高低,並無絕對關系。”

    “合道之路,也分新舊。”

    遠古天下十豪之一,有女修蘭,她是天下煉師的開山祖師。故而後世便有了一個“武庫禁兵,設在蘭”的說法。

    蘭是女修,吾洲也是。這位女冠,竟是最終將自己都煉成了一件本命物,“人貌而天虛”,形態介于至人與神靈之間。

    而十豪之一,猶有一位率先修行鬼道的練氣士,他是人間第一頭陰靈鬼物。

    而徐雋就是鬼物。吉人自有“天相”。

    就像某條道路的盡頭,就有一個空懸出來的位置,在等著後世的某位練氣士落座。

    再比如周密主動讓位于離垢。

    寶鱗問道︰“蔡前輩,冒昧問一句,你們當年是如何看待這座天地的?”

    哪怕是一位躋身天下候補之列的女子劍仙,今天的寶鱗,更像是一個終于踫見兩位老學究的蒙童,充滿了疑問,想要解惑,得到答案。

    “沒什麼冒昧不冒昧的。”

    老人自嘲道︰“可惜道友此問,跟問道于盲沒什麼兩樣。”

    寶鱗愈發疑惑不解。

    老人只得解釋道︰“我當年神位低微,根本看不到那個無限。”

    寶鱗倍感奇怪,忍不住問道︰“難道‘無限’,也能看全?”

    吳霜降笑道︰“我們應該首先慶幸整座人間,並非是某本‘一字千金’的書。”

    誰能改動一字,便可獲賜千金。

    老人猶豫了一下,說道︰“只能說是神位越高,所思所想,眼界所見,越接近無限。但是……”

    吳霜降提醒道︰“蔡先生,就別‘但是’了,今日處境,多說無益。”

    老人點了點頭。

    寶瓶洲上空,有一座至今無主的秋風祠。

    進我秋風祠,入我相思門。

    能夠成為秋風祠主人的,必然是一雙真正的痴情種。

    所以這才使得秋風祠現世多年,至今無人可以佔據。

    而這座秋風祠,其實就是吳霜降與柳七,再加上失去神位、卻保留下一本姻緣簿子的“月老”蔡道煌,在一座上古破碎秘境的基礎上,合力修繕、打造而成,即便有心人推衍此事,至多只能上溯到柳七就止步。何況柳七又不是什麼易于之輩,大妖仰止對此體會最深。

    寶鱗大大方方道︰“需不需要我剃光頭?對我來說,很無所謂的事情。”

    摸了摸發髻,覺得這個說法有趣,那般場景更是滑稽,寶鱗自顧自大笑了起來。

    她都忘記自己有多少年,沒有這麼開懷而笑了。

    吳霜降笑著搖頭道︰“一縷青絲就是完整的一份情思,不在發絲數量多少。”

    蔡道煌突然看了眼他。

    吳霜降眯眼而笑,雙手十指交錯,稍作思量,便知緣由。

    曾經親手斬殺道侶的歲除宮吳霜降,合道所在,卻是一句“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桐葉洲。

    一處前不久才有訪客來了又走的秘境。

    秘境之內唯有一座小山坡,山頂矗立有一道古老石碑,最為出奇之處,在于古碑,上寫“地”字下寫“天”。

    石碑內容是一行豎寫古篆,“永世不得翻身”!

    在那石碑頂部,擱放著一把袑騑陷釭獄刐劍。

    一碑一劍,將秘境內的煞氣悉數鎮壓,困在山坡地界不至于外瀉,一旦無此壓勝,別說是這座秘境,恐怕秘境之外的桐葉洲萬里山河,都會被這股磅礡煞氣“一洗而空”,如決堤的洶洶洪水漫過千山萬水。

    一個身材魁梧卻身形模糊的男子,穿著一件粗布麻衣,來到山坡底部,緩緩登山,一步一個腳印。

    古碑篆文熠熠生輝,被男子一次次揮袖打散金光,古銅錢劍的劍氣激蕩不已,開始在石碑頂部蹦跳,同樣被男子一抬手再下壓,將那把古劍強行貼在石碑頂部的“地面”。

    山頂那邊,現出一個同樣模糊的身影,卻是女子,手挽一只竹編籃筐。

    就像上次見到誤打誤撞進入此地的鬼物鐘魁,她好像覺得自己應該記起什麼,卻偏偏就是記不起來了,今天這種縈繞心境揮之不去的古怪念頭,依舊讓她微微皺眉,還是歪頭想了想,依舊無果,她便想要退回去。碑上的文字,沒有絲毫漫漶的磨損痕跡,但是其中蘊含的道意,卻隨著年份的推移,一年年清減流溢了,上次她就想要伸手取走那把銅錢劍,但是做不到。

    只要她的指尖觸及古劍,天地就會“起火”,熊熊火焰如水流走,遮天蔽地。

    當時是一個“書生”,幫忙收拾了爛攤子,還與她說了一句,說很快就可以離開了,好像是短則半年長則一年?

    男人怔怔看著她,她茫然看著男人。

    這是一場萬年之後的重逢。

    男人盡量讓自己的嗓音輕柔些,道︰“一直很想你。”

    女子搖了搖頭,皺了皺眉頭,怔怔看著那個奇怪的男人,不知為何她就是有些傷心和愧疚,喃喃道︰“記不得你了。”

    男人笑道︰“沒事,我始終記得了。”

    她問道︰“為什麼不早點來這邊找我呢?”

    男人輕聲道︰“以為你不在了。”

    沉默片刻,他抬起手,握拳,砸在心口,男人嗓音沙啞道︰“以為你只能在我這里了。”

    女子手挽竹籃,踮起腳尖,伸出雙手撫摸男人的臉龐。

    男人握住她的略顯冰涼的縴縴玉手,攥在手心,輕輕搓暖幾分,自言自語道︰“待我如何,都沒什麼。我是你的男人嘛。”

    萬年之前,技不如人,謀求落空,該是什麼下場,就遭什麼罪,男人從不在這件事上有什麼怨言。

    頂天立地大丈夫,受點委屈沒什麼。

    被共斬就共斬了。

    神志不清,魂魄不全,記憶混亂,肉身分離散落各地,都沒什麼。

    但是被共斬後,他有過很長一段時日的混沌不明,在那之前,他曾經與三教祖師有過約定,不許牽累道侶,他們答應了。

    後來恢復一定程度的神魂清明過後,得知她走火入魔,還曾在人間,準確說來是冥間,闖下一場大禍,隨後她便自行兵解離世了,他並不懷疑這是三教祖師的什麼算計,何況小夫子,和那位三山九侯先生,都可以佐證此事並無任何陰謀,所以他只是詢問她的“下落”,但是小夫子也好,三山九侯先生也罷,都沒有給出任何答案。

    其實他很清楚,境界越高的練氣士,兵解離世得越是覆水難收。

    男人低頭凝視著她,“但是你受苦,我很傷心。”

    她嫣然一笑,“想來總有為難處的。”

    比如還能見到你,一個她暫時還是記不起是誰的男人,大概就歸功于這座看似殺氣騰騰、責罰深重的禁地了。

    若無此地可以棲息,人間不管陰陽兩界,都不會有她的立錐之地。

    男人沉聲道︰“我不管這些。任他們有萬千理由,我都不管。”

    女子抬了抬那條挽竹籃的胳膊,柔聲笑道︰“不知為何,竹籃內始終存有一滴水,不知道多少年過去了,不增不減。”

    男人驀然一震,定楮望去,道行高如男子,依舊需要如此凝神端詳,才能發現竹籃內確實存在著一滴水珠。

    男人小心翼翼伸出手,將那滴水珠凝聚在自己指尖,再輕輕點在女子眉心處。

    一粒水滴,在女子眉心處,散若一朵蓮花開。

    剎那之間,她身形一晃,被男子伸手攙扶站穩,讓她先坐在地上休歇片刻。

    男人站起身,深呼吸一口氣,面朝西方,雙手合十,低下頭去,心懷虔誠,喃喃低語,“謝過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

    青冥天下,幽州。

    地肺山,華陽宮。

    山巔祖師堂附近,有一個青年容貌的道士,常年在此結茅修行,閉戶著書,道士在年少時一棵手植松樹,樹皮早已作龍鱗。

    今天這個駐顏有術的道士,喊來了三位親傳弟子,道齡大的,已經將近三千年,年紀小的,真實年齡不過百年。

    分別名為尹仙,南牆,高拂。

    尹仙是一位仙人境,是地肺山除祖庭華陽宮之外最大的翠微宮宮主。

    女冠南牆,是大木觀的觀主,玉璞境瓶頸,劍修。

    高拂年紀最小,境界最低,但是在元嬰境停滯多年,在地肺山和華陽宮都無任何世俗職務、頭餃。

    但是高拂在當年結丹之時,就被師父領到山頂,親手種下一棵年幼松樹,那會兒松樹才是等人高而已。

    除了三位嫡傳,還有一個外人。

    是個身材高大的年輕道士,他從華陽宮祖師堂另一側的藏書樓走出。

    樓內藏書一萬卷,山中覽古三千年。

    書樓名為萬卷樓,是華陽宮初代祖師的讀書處,要說藏書萬卷,在山下還算藏書豐富,但是在山上,似乎不算什麼。

    可是樓內所藏皆是山上的靈書秘笈,當然絕大多數都是那種版本有異、內容相同的道書,即便如此,仍是極為可觀了,故而懸匾額“天下壯觀”,名副其實。

    此外萬卷樓的頂樓,也是那座第六洞天的入口,所以這個地肺山的陌生面孔,作為看書的回報,就是當個看門人。

    可事實上,誰敢擅闖地肺山,就算有人敢,又有幾人,能夠活著走到山頂,站在書樓外?

    由此可見,宮主高孤,一點都沒有把這個外人當外人。

    石桌松蔭下。

    四人剛好各坐一方。

    尹仙幾個,都是第一次見到這個高大道士。

    師尊不道破身份,就沒誰敢去問詢和探究。

    一身最普通的棉布道袍,恐怕就連最籍籍無名的小道觀,里邊那些尚未授的所謂常住道人,都穿得起。

    高孤淡然道︰“舊注虛觀道士,化名毛錐,道號‘白骨’。”

    三位嫡傳弟子頓時悚然,心弦緊繃起來。

    雖說這屆青冥天下候補十人的人數,確實有點多,但是沒有誰覺得任何一位登榜道士,分量不夠。

    事實上本次的許多候補,在歷史上都曾躋身正榜十人,或者說公認有實力入選,只因為各種原因不曾登評而已。

    而這次榜單上唯一一個只有道號而無本名的候補,就是白骨真人。

    最玩味的,就是整座青冥天下,甚至所有天下,山上都知道這位白骨真人,就是那位白玉京陸掌教的五夢之一!

    高孤開門見山問道︰“毛錐,你覺得他們三個,誰適合當下任山主?”

    毛錐神色自若道︰“山主?不是華陽宮的宮主?”

    高孤說道︰“是山長。”

    “如果只是當個地肺山的山主,南牆相對合適。”

    毛錐便直截了當說道︰“高拂資質足夠,其實要比南牆更好些,但是很可惜,高拂的道心太過孱弱,經不起一點風吹草動,落在姓陸的手上,稍微試探一番,就道心崩碎了,或是踫到歲除宮那個姓吳的,更可憐,恐怕連自己是誰都弄不清楚了。”

    尹仙小心翼翼看了眼師尊,外人這麼說小師弟,真沒事嗎?

    女冠南牆听到那位充滿傳奇色彩的白骨真人,竟然“舉薦”自己擔任山主,道心起伏不大,只是好奇一事,這個化名“毛錐”的家伙,可別是想與自己結為道侶吧?否則一個玉璞境,來當地肺山的山主?虧你想得出來!

    “至于尹仙,年紀太大,境界太低,除了尊師重道,最少在我看來,一無是處。”

    尹仙松了口氣,毛錐調轉矛頭,說自己幾句難听話,老天君倒是全然無所謂。

    不曾想那個毛錐又開始貶低小師弟了。

    “高拂修道如此不堪,得怪你這個師父當得太不稱職,總是心不在焉,不願對他悉心雕琢,板子打得少了,高拂只是听說和見過外邊的風雨,年輕氣盛,眼高于頂,百年修行,太過順遂了,旁人對他捧臭腳的又多,忘乎所以,其實年紀不大,就已經滿身腐朽氣,跟塊臭豆腐似的,成天不是覺得白玉京張風海就那樣,就是覺得劍氣長城的陳隱官未必名副其實,不知天高地厚,真遇到這兩個,再結了仇,沒了作為高孤關門弟子的身份庇護,在外邊狹路相逢,哪怕跟他們境界相當,高拂還是怎麼死都不知道,若是能活著返回山中,我可以給高拂磕幾個響頭,道個歉,以後他走出門,我可以趴在地上,拿雙手給他鋪路,靴子沾了丁點兒灰塵,就算我道歉的誠意不夠。”

    “太平盛世里邊,沒什麼,只需躲在山中安穩修行,佔據一座洞天作道場,得個飛升境了,再出去吃虧,也不算太容易死翹翹。可一旦亂世到來,他來當山長,被人一巴掌打死還好說,就怕連累整座地肺山和華陽宮,都變成一頁老黃歷。”

    “高孤,我就納悶了,你是怎麼想的,你就這麼總喜歡拿他跟另外某個弟子作對比,一個大活人,怎麼跟死人比?”

    毛錐說到這里,笑道︰“我說完了,可以回去看書了吧。”

    至于那個被毛錐說得比師兄尹仙更一無是處的高拂,並沒有生氣,只是面朝山外那邊,滿臉委屈。

    是啊。

    他又不是傻子,豈會不知毛錐說師父的那份心不在焉,千真萬確,師父就是喜歡拿他跟那個死了的小師兄比,從自己上山修道第一天起,一開始就是這樣了。

    所以很多的小錯,其實是高拂故意的,他就是想要跟師父多說幾句話,哪怕挨幾句罵也好,但又不至于讓師父對他感到失望。

    毛錐剛要站起身。

    高孤說道︰“那就讓高拂當山主好了。”

    毛錐氣笑道︰“好個高孤,你既然心中早有定論,浪費我口水麼?”

    高孤笑道︰“一個外人的指手畫腳,听听就好了。”

    毛錐站起身,朝那高孤豎起大拇指,“姓高的,以後再想讓老子放個屁,就算我毛錐是傻子。”

    高孤微笑道︰“山主人選,已經有了。華陽宮的新任宮主,毛宮主,你就不坐下多聊幾句?”

    毛錐死死盯住那個高孤,確定對方不是在開玩笑之後,一屁股重新落座,輕聲問道︰“何至于此?”

    高孤站起身,“你們三人繼續聊著,我還有事。尹仙,隨我下山,邊走邊聊。”

    尹仙眼眶通紅,站起身,打了個稽首,“弟子謹遵師尊法旨。”

    師徒兩個,一起走下祖峰。

    尹仙顫聲道︰“師尊,都怪弟子愚鈍,時至今日,還是未能證道飛升。”

    高孤淡然道︰“道士只談境界高低,沒什麼意思。這麼多年來,地肺山里里外外,都是你在打點,不對的地方也有,做得好的事情更多,有你這麼個弟子,是為師的福分。”

    尹仙寧肯听不見這些暖心的言語,哪怕晚幾十幾百年也好啊,最好是他尹仙這輩子都听不見這種話,哪怕弟子都不在了,師父還在。

    高孤笑了笑,伸手輕拍身邊弟子的胳膊幾下,“為師就是這麼個冷臉冷話的拗性子,喜歡跟自己跟外人犯別扭,你們這些當弟子的,就只能多擔待些了。”

    尹仙霎時間老淚縱橫,情難自禁,竟是舉步維艱,剛要想要穩住道心,強打精神,陪著師父下山去。

    不曾想高孤拍了拍弟子的肩膀,然後率先坐在台階上,微笑道︰“尹仙,陪師父一起看看舊風景。”

    高孤輕拍膝蓋,抬頭微笑道︰“人身難得,良劍不終朽于匣。眼大如天,月黑風高夜,掩鼻人間臭腐場。”

    “尹仙,你們千萬別讓這座地肺山,淪為這般只會令路人掩鼻的田地。修道的心氣,得道的仙氣,當然得有,俠氣,熱肚腸,同樣不可缺,肯去山外的爛泥潭里邊打幾個滾兒的俗氣和膽氣,你們要多珍惜這樣的傻子,好好護道,讓這撥華陽宮道士的境界更高些,再高些。”

    地肺山是一處公認的絕佳道場,既是七十二福地之首,又擁有一座躋身三十六小洞天之一的第六洞天。

    山外靈氣匯聚成雲海滾滾,一收一放,如人呼吸,不過吞吐的,並無清濁之別,皆是天地間精粹的靈氣和道氣。

    浩然龍虎山天師府,與青冥地肺山華陽宮齊名。

    同樣是各自天下獨一份的高真輩出,羽流雲集。

    地肺山中宮觀殿閣、樓台法壇、茅庵道院、丹井橋梁各種大小建築,僅是記錄在冊的,就多達八百余處,號稱屋舍總計九千九百九十九間。

    每逢廟會期間,來此祈福消災和燒香還願的善男信女,多達數十萬人。

    現任地肺山的山主兼華陽宮的宮主,正是青冥天下十人之一,道號“巨岳”的高孤。

    其實地肺山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喧賓奪主的事情,曾有道觀,力壓華陽宮一頭,搶去山主頭餃。

    是等到高孤接任宮主,才重新替自家道脈奪回山主稱號。

    今日地肺山地界,開了一道大門,步入其中,便是另外一座地肺山。

    是高孤施展大神通,心相所化小天地,足可以假亂真。

    大門之內的這座洞天福地,就像山中數萬道官都已遷徙一空,除了山中各座宮觀的祖師堂並不存在,其余建築、景象,甚至是流轉有序的天地靈氣,都與真相無異。修道之人若是在此煉氣,都是有真實效果的,但是只要走出大門了,就會落個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下場,一絲一毫的靈氣,都會一一歸還高孤。

    地肺山之外的練氣士,在今天紛紛過門登山,浩浩蕩蕩,魚貫而入,粗略估算,得有數千人之多。

    上山之前,門口會有華陽宮道官,給每位外人分發一顆丹藥,當然可以不收,但是不論身份和境界,幾乎所有遠道而來的道官都會默然收下丹藥,再打了個稽首,作為對華陽宮的致謝和還禮。

    地肺山華陽宮自初代祖師開山立派以來,就訂立一條祖師堂規矩,後世歷代山主,都需要每甲子舉辦一場道會,修士不拘身份,只要不是那種窮凶極惡之輩,都可以來地肺山听取華陽宮宮主的傳道。

    與此同時,每一位進入地肺山地界的外界練氣士,都可以無償獲得一枚華陽宮秘制的珍稀丹藥。

    故而歷史上的青冥十四州,許多練氣士,尤其是境界不高的山澤野修和小國道官,絕大部分,純粹就是為了那顆對他們來說堪稱價值連城的丹藥,專程趕來地肺山。與此同時,也不乏資質不俗、只是欠缺了一樁仙緣的道官,在地肺山聆听華陽宮宮主傳道之後,修行路上渡過難關,打破瓶頸,勢如破竹,勇猛精進。

    等到傳到高孤手上,道會規模擴大,且有了分類,為下五境、中五境和上五境練氣士,每甲子各有一次道會。

    所以六十年之內,高孤每隔二十年,就會親自住持一場道會。但是最出奇之處,在于高孤的傳道之法,有不近人情的嫌疑。

    因為高孤每次為下五境練氣士傳授道法,卻只講中五境的修行訣竅,為中五境練氣士傳道,卻是說上五境的修行風光,等到為上五境練氣士“授業解惑”,就轉去說下五境的修道關鍵處。在高孤成為地肺山主人的初期,就因為這麼不著調,給華陽宮招來非議無數,但是久而久之,

    加上每一場道會,都會贈送不同品秩的獨門秘制靈丹,

    所以即便所傳道法是虛,于己修行一無是處,可丹藥卻是實實在在的,哪怕自己用不著,轉去折算賣錢,或是贈送給晚輩,都無妨。

    虧得高孤是青冥天下公認的煉丹第一人,否則光是這筆丹藥損耗,恐怕除了那座白玉京,任何一座頂尖宗門都折騰不起。

    當高孤坐在台階上的時候,

    其實猶有一副高孤陽神身外身,就站在萬卷樓的頂樓廊道內,與另外一個白骨真人憑欄而立。

    因為已是十四境,所以這些年來,高孤偶爾外出,都不是陰神陽神俱全的真身。

    高孤說道︰“亞聖曾有一句夫子自道,吾善養浩然氣。所以那個劍客阿良,才能改善出一種劍氣十八停。”

    亞聖曾經游歷青冥天下多年,最後從這邊帶走了那個元。

    白骨真人點頭道︰“單論煉氣一道,亞聖是最頂尖的高手,而且就算公開了,儒生之外,修士境界越高越學不到。不知道那個阿良是怎麼做到的,讓劍修都能學。”

    白骨真人好奇問道︰“你的合道之法,不是靠煉丹吧?”

    高孤說道︰“也算,也不算。”

    白骨真人輕輕跺腳,疑惑道︰“不會真是煉化了這個吧?”

    高孤道號“巨岳”。

    青冥天下,山運遠遠多于水運。

    以地肺山作為一條祖龍山脈,煉化地肺山以及隨之蔓延出去的眾多支脈。

    高孤笑道︰“真要鬧出這麼大的動靜,白玉京會听之任之?”

    白骨真人見他不願多說,就不再多問。

    畢竟十四境修士的合道之路,外界知道得越少越好。

    高孤問道︰“如果你要斷絕陸沉的合道十五境之路,自己能夠成為自己,再無半點後顧之憂,你會怎麼做?”

    白骨真人伸手撫摸欄桿,沉默片刻,緩緩道︰“依葫蘆畫瓢,學蠻荒天下那邊的老大劍仙和老瞎子,在閏月峰躋身十四境,依靠武夫辛苦,得到一份可以不講理的大道庇護,穩步穩固境界,不斷道化周邊天地,成了氣候,形成尾大不掉之局面,如美人臉面,多出一塊疤痕。各大宗門,在青冥十四州境內紛紛揭竿而起,不斷脫離道官譜牒,自立門戶,與白玉京徹底劃清界線,憑此……

    似乎想要說出一個最恰當的比喻。

    高孤接話說道︰“切割天下。”

    先前在皓彩明月之中,碧霄洞主就曾與“師佷”陸沉有過一番開誠布公的復盤和論道。

    要殺陸沉,何其難。

    一人道法分出五夢七心相,氣象何等壯觀。

    但是更早之前,陳平安看似無心隨意的“校書”一說,恰好命中陸沉的軟肋。

    三千年來,依托一座白玉京,掌教陸沉卻始終超然獨立于天地,青冥天下就像一本道書,順其自然的陸沉,可以隨意翻看書籍內容,也可以隨意合上。

    這就是翻書人的好處,但陸沉一旦必須親身入局,宛如成為一位筆耕不輟的寫書人,陸沉處境,就是一場……被請君入甕!

    就像整座青冥天下,就會是陸沉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的一座爛泥潭。

    任你陸沉道法再高,手段再多,結果做什麼都是錯,此死局之無解,無解在即便天下大勢可平,唯有陸沉一顆道心不可平。

    市井坊間,有些人會有潔癖,或是一種極其強大的、屬于自我約束的強迫癥。

    對于修道之人而言,追求的道心無瑕,其實就是一種最大的潔癖。

    女冠吾洲,高孤,玄都觀的孫懷中,歲除宮的吳霜降,劍仙寶鱗,等等,這些與白玉京很不對付的大修士,與陸沉其實都關系不錯。

    陸沉在這座天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敵人。

    余斗,能夠以殺止殺,有錯糾錯,與其自身道心無礙,大可以穿法衣,背仙劍,或現身十四州,或坐鎮白玉京,說不得真被余斗平定大亂,真就憑此功德圓滿,躋身十五境了。

    但是唯獨陸沉不行,最不能行此道路。

    若說大掌教寇名的無為,是一種最契合道祖以無為大有為的化境,但是陸沉其實與師尊道祖,本身就存在著一種極為微妙的大道分歧。

    只要天下大亂,你陸沉只要自身道法的高度,無法高出作為師尊的道祖,陸沉終究還是一個白玉京道官,天下硝煙四起,十四州紅塵滾滾,陸沉必然會浸染因果無數,還怎麼合道十五境,如何順勢補缺道祖留下的位置?

    明月道場中,碧霄洞主曾經有過一番大道推演,一條條脈絡相互牽引,由點及線,由線及面,

    如果順著那位老觀主的脈絡走下去,陸沉心中的整座青冥天下,就是一位原本絕代佳人,一覺醒來,變成了個滿臉麻子的女子。

    最終一塊棋盤之上,除了高孤這撥注定要與白玉京、余斗掰手腕的大修士,還有閏月峰辛苦,鴉山林江仙,山海閣楊傾,徐棉,米賊余孽王原,脫離白玉京、自立門戶的張風海,還有青神王朝的雅相姚清,道號復勘的朝歌……他們都將是白玉京和陸沉的仇寇。再將這塊棋盤豎起如牆壁,就是一堵望之生畏且滿心厭惡的“疥壁”,就那麼擋在陸沉的道路之上,繞不過,陸沉除非打破牆壁,才能繼續大道前行。

    “幾乎所有人,都無法用實力支撐起各自心中某個最大的想法。”

    “眼高手低,比如我就是,道友你也是。”

    “可以心想事就成的,萬年以來,看遍歷史,屈指可數,蠻荒周密,思慮縝密,無所不用其極,瘦天下而肥一己之道,再登天離去,竟然還能反哺蠻荒。白帝城鄭居中,明明白白以魔道自居,估計他很快就可以做成一樁萬年未有的壯舉了。繡虎崔,將事功做到極致,如果崔稍有私心,恐怕後果不堪設想。年輕一輩里邊,好像唯有斐然和張風海了,徐雋只能算半個,他更多不靠自身,還是得看運勢。”

    白骨真人終于插話一句,“不還有個名氣很大的末代隱官,陳十一?都不入道友的法眼?”

    高孤笑著搖頭,“他太過婦人之仁,心慈手軟。當然,如此人物,世道之上多多益善。當然了,他畢竟還很年輕,實在是太年輕了,所以將來他會如何,未來成就到底有多高,道友你倒是可以拭目以待。”

    “白玉京,成也余斗,敗也余斗。”

    “青冥天下,無錯也是余斗,有錯也是余斗。”

    “真是豪杰。”

    “以前一萬年,以後一萬年,道祖,余斗,尚未確定的某人,真豪杰,僅此三人而已。”

    白骨真人嘆息一聲,“余斗確實無敵。如果把陸沉換成余斗,我就乖乖回去白玉京任憑差遣了。”

    高孤微笑道︰“與他為敵,不枉此生。”

    書樓內白骨真人與那松蔭中的毛錐,幾乎同時說出一句“何必至此”。

    高孤卻同樣沒有給出答案,只是岔開話題,說了一句可算讖語的話。

    “毛錐,我幫你選好開山大弟子了,他姓茅,名列前茅、茅草之茅。他暫時還不曾趕來地肺山修道,你耐心等著就是了。”

    白骨真人輕輕點頭,“高孤,你們一走,人間就愈發寂寞了。”

    高孤灑然笑道︰“毛宮主,多學學我。今天人不說明天事,除非是值得期待的好事,心想事就成,美夢可成真。”

    白骨真人無奈道︰“學不來。我這個人比較悲觀。”

    高孤說道︰“道友你也不是人啊,就是一副白骨架子。”

    白骨真人愈發無奈,“高孤,這個笑話並不好笑。”

    高孤點點頭,“確實非我所長。”

    白骨真人低頭一瞥,調侃道︰“也不短,可惜了。”

    此話一出,白骨真人便挨了一袖子,瞬間橫飛出去,一架骷髏真身差點當場粉碎,好不容易站穩身形,所有關節咯吱作響。

    此次道會,按例是高孤為下五境練氣士傳授道法。

    一講凡俗夫子與修道之人的魂魄學問。

    二講練氣士人身小天地之內,關于那些“儲君之山”氣府的開闢和搭配。

    三講白玉京掌教陸沉的說劍篇和齊物論。

    好像與高孤的以往傳道不太一樣。

    此次道會所說內容,似乎三種境界的練氣士,都用得上。

    高孤坐在山巔一張蒲團上,身前是一只香爐,高孤在傳道之前,身體前傾,在底部篆刻“宣德”二字的銅爐內,點燃一炷山香,香霧裊裊升起。

    數千道士只需在地肺山中隨便挑選一地即可,身份各異,一座地肺山,聆听高孤傳道者,神仙精怪鬼魅奇異皆有。

    “山下凡俗,人身蘊藏三魂七魄,宜如膠似漆。夜深不可深思某事,容易奪魄。白晝不可凝視某物,容易傷神。”

    “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故而魂不可飛,魄不可降。修道之人,人身小天地,原本與此無異。我輩修道之人,有守心,有煉氣,有了登山修行,道不在高,在心中,腳下,路上。之所以與俗子不同,在于反其道行之,故而有心齋,有坐忘,有屏氣凝神,呼吸吐納靈氣,煉外物化為己用,勾連兩座天地,結金丹,塑元嬰,魂飛身外即天外,陰神出竅遠游,魄降至腳踵作真人別竅呼吸,陽神與地脈牽連,返璞歸真,起橋登天,就有了長生。”

    只是今日傳道的開頭,如一篇文章的楔子而已。

    一座虛假的地肺山,數千道士听得全神貫注,一些個原本只是奔著丹藥而來的,就都開始聚精會神。

    那座真實的地肺山,與弟子並肩坐在台階上的那個高孤站起身,面帶笑意,喃喃低語。

    “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

    由于各種問題地址更改為請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愛閱app 閱讀最新章節。

    新為你提供最快的劍來無防盜更新,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假無敵真無敵免費閱讀。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399xs.com 399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802858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