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搜索書籍︰
  HOT︰ 極品飛仙

宇宙初倒懸 第五十一章、百足之蟲,不死也僵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勒胡馬 | 作者︰赤軍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安定郡內已經開始規劃和建築堡壘,裴該也不便朝令夕改,但在反復忖度之後,還是同時用了陶侃的中策,遷徙一部分西戎到涇水流域來,以替代原本的盧水胡。www.biquge001.com

    主要也因為南安、金城、西河三郡內的戎部太多,先不論 迸砬己屯鹿然耄 黿雎ソ髂 邸ぐ捱  習渤嗤イ卻η疾浚 褂猩偈訃邑等恕 雍 歡 蛉耍 腿 加導吩詼 鵪較濉ぐ韉絞籽簟 貝 業饋 系窒邐洌 獠壞絞 蚱椒嚼 牡賾蚰冢 偌詠瘢 絲諉芏燃負蹺 }   6雜諞蛔蟪鞘欣矗 食蛐硭悴渙聳裁矗 雜諗└褡謇此擔 猜韻酉 瑁  魑 匭脛鶿 荻擁撓文撩褡濉  淙簧鮮鮐怠ぉ加瀉芏嘁丫   └恕  薔吞 琳 病br />
    西戎既密,就必然會對外擴張或起內部紛爭,這是靠政策解決不了的問題。倘若他們對外擴張,必侵晉土、擾晉民,即便他們內部紛爭,也可能跟養蠱似的,最終廝殺出一個大部族聯盟來。

    故此裴該就遣游遐前往游說,又召姚弋仲前來,推心置腹地懇談,讓姚羌作表率,東遷到安定郡內實邊。就這樣花了大半年的功夫,才陸陸續續遷來六七個部族、十萬之眾,以協助前軍守備安定。

    同時也在這些氐、羌中募兵——當然啦,仍然必須先送至長安附近編練,並且洗腦——以充實各部。此乃後話,暫且不提。

    至于馮翊的防御,就用了陶侃的上策。陶侃在馮翊郡內西御胡漢,北防劉曜,自然會反復派出探子,去勘察前往高奴的山川地勢,為此繪制了一幅詳細的地圖。不過說是詳細,既沒有等高線,又不似沙盤那麼一目了然,他按查地圖解說了半天,裴該才能大致摸到門徑。

    陶侃建議,兩道向北,其東道便是沿著上洛水河谷而行。河谷中有些險狹地域,只要先當道搭起拒馬,再在附近丘陵上建幾座哨塔,便可堵截來犯之敵了。第一座壘設置在境內——雖說這年月的邊境線沒那麼分明——在粟邑以北八十里外,大概後世的黃陵縣附近。當然啦,裴該記不清後世的地名了,他給這座堡壘現起了一個名字,叫做“殺曜”。

    西道起自北地郡境外的漆垣故城——漢代時屬上郡——當殺曜堡西南方八十里,有小路可通東道,用以保障北地郡。等兩壘俱成後,可以再從殺曜堡繼續分道向北方推進,東道仍沿上洛水河谷,到故漢甘泉縣附近,每隔兩日途程、七八十里,再築二堡。西道在東道西三十到六十里,曲折環繞,共築四壘,繞出高奴之後。

    等到這些堡壘全都完工,就大致可以挺進到劉曜鼻子底下去了,並且形成半包圍之勢。且看你劉曜敢不敢來打!

    而在裴該心中,尚有另外一重謀劃,即利用五到十年的時間,無論是關中晉民繁殖,還是從它處遷晉民入關,都可以陸續充實于堡壘間的地段——或許也加上少量西戎——如此則不僅僅將邊境線北推,擠壓胡族的生存空間,還有可能恢復兩漢時代的實際疆域。

    漢代在馮翊以北還有上郡、西河,乃至朔方、五原、雲中等,直抵河套地區,只有真正控扼河套,才有可能阻止大的北方游牧行國的產生。裴該的志向,並不僅僅恢復西晉舊疆而已,他心心念念的,乃是恢復漢疆,甚至于提前建成盛唐一統之勢。

    二人正在埋頭商議築堡之事,突然間有後軍哨探來報,說胡漢兵馬正陸續向采桑津集結,看似有渡河來襲之意。裴該聞報,微微一愕,隨即笑道︰“終于來了。”

    陶侃瞥他一眼,緩緩地說︰“劉粲來得甚遲啊……”

    胡漢所據河東、平陽、河內等郡,乃是黃河以北的膏腴之地,土地開發較早,加上又陸續從河南、關中擄去了不少的人口,就理論上來說,已然取代河南成為全中國最富裕的所在。若僅以紙面上的生產力來論,胡漢政權仍居天下首位,擁有兗、豫和司隸河南地區的祖逖排名第二,裴該的雍、秦二州,與石勒的冀、並二州,大致並列第三。

    江南地區若非裴、祖北伐成功,大群南下移民紛紛北歸,或許有機會躍居第三的,如今卻只能與巴蜀並列第四。而即便裴該再加上遙遠的徐州,石勒再加上新得幽州半壁,論傳統耕地數和戶口數,亦皆難與平陽、洛陽相拮抗。

    所以平陽政權不可能始終窩著不動,而只知防守黃河天險。去歲並州大蝗,波及平陽、河東,加上劉粲、劉曜盡皆新敗,被迫息兵養馬,暫且蟄伏,猶有可說。今年蝗災移去了冀州,平陽和關中一樣,都為平年,那就不可能毫無動靜了。

    再者說了,劉曜南下侵擾,難道就沒有平陽方面的授意嗎?若無平陽之命,即便劉曜敢來,劉虎也未必肯動,這很明顯是對關中地區發起進攻——即便不是全面進攻——的征兆。

    只是,倘若雙方配合密切,當彭夫護才入安定,劉虎方下馮翊之際,劉粲就悍然揮師西渡,則必然對陶侃的大司馬後軍造成強大壓力。陶侃對此已有防範,早便擬定多份預案送到了裴該案前,還計劃萬一戰事不利,便再次退歸大荔,利用牢固的城防抵御胡師,再請裴該將生力軍源源不斷送至前線——甚至于調秦州諸戎從征。

    然而實際事態卻並沒有發展到那一步,劉粲整比劉曜慢半拍,一直要等彭夫護和劉虎全都被擊退,這才姍姍而來。這固然有通訊、交通不發達,相距遙遠的兩支軍隊很難密切配合之故,但其中,難道沒有更深層次的緣由嗎?終究劉粲也不是笨伯啊。

    陶侃因此才說︰“劉粲來得甚遲啊……”裴該則站起身來,背負雙手,透過窗欞遙望室外景色,緩緩地,貌似是自言自語地說道︰“秋之將盡,寒冬降臨,即便百足之蟲,不死也僵。”

    ——————————

    劉曜還在做相國、大單于的時候,剛愎自用,獨攬朝政,但當他終于得償所願,晉位皇太子之後,姿態反倒相對放低起來,肯于傾听諸多老臣的意見了。這主要是因為此前他主要的目標是擠垮劉V,此事不可謀之于眾,老臣們也未必肯幫忙出主意;而當太子寶座終于到手,眼瞧著皇帝大位也非遙不可及,似乎再沒有什麼人可以搖撼自己的權勢了,劉粲才終于把主要精力從攬權轉向了國事。

    再加河南之敗,以及劉V“清君側”,多少也給這個年輕人的雄心壯志兜頭澆了一瓢冷水,使其驕焰漸息。

    因此面對嶄新的時局,劉粲便召太師劉景、太傅任、太保朱紀、大將軍劉驥、大司徒劉勵、司隸校尉喬智明等重臣商議對策,最終得出的方略是︰

    “東用石勒,西撫劉曜,北和鮮卑,南控大河,秣馬厲兵,再謀河南、關中。”

    為此,不但加封石勒為趙公,還拜晉陽守將石虎為征北將軍,封上黨縣公,同時遣使北上,去嘗試與拓跋鮮卑結盟。郁律對此明面上的表態是︰“我為晉之代王,終不背晉也。”私下卻暗示可在邊境互市——因為劉琨的敗逃,使得拓跋鮮卑很難再得到來自中原的物資供給,而他暫時又沒有必勝石虎的信心,那就只好跟胡漢商量著討要了。

    由此可見,在局勢基本不變的前提下,拓跋郁律不大可能再大規模揮師南下,且若局勢向胡、羯方向全方位偏轉,郁律也有許盟甚至于向漢稱臣的可能。

    北線既然暫時無憂,那就要嘗試對南方用兵了。劉粲本人是主張自河內渡河,直取洛陽,或者從河東南渡,爭取切斷河南與關中的聯系的,認為唯此才是掏心之策。他說︰“若司馬鄴在長安,所在遙遠,或不易取,天幸今歸洛陽,與我止一水之隔。若能再破洛陽,或擒或逐司馬鄴,則南人之氣必墮,皇漢復興可期!”

    但是其弟濟南王、大將軍劉驥卻提出反對意見,拱手說道︰“阿兄,今國中糧秣不足,各部人心不齊,不可奢望一戰而敗南軍,只能徐徐侵削之。曩日之所以能破洛陽,為彼重臣不和,司馬越、苟相爭,且其時趙公與王彌尚在河南,則即便無寧平城之勝,我圍洛陽,司馬越等亦不克來救。今則不同,祖逖奄有兗、豫,削平割據,裴該鎮守關中,出關而旬日可抵洛陽城下。則若我攻洛陽時,裴該來救,甚或王敦也自荊州北上,其勢危殆……”

    劉粲擺手搖頭,說︰“卿等尚以裴該為晉之純臣麼?我早便說過,彼歸晉主而留台關中,是欲自王也。”

    司隸校尉喬智明道︰“其唯如此,方才可慮。倘若裴該擁晉主于長安,急受我攻,祖逖未必往救,而必請遷晉主,避之于洛。而今晉主還洛尚不足一歲,豈有還歸長安之理啊?則若洛陽懸危,裴該必不肯袖手旁觀。晉已下詔,使討司馬保,則司馬鄴敗,裴該不能在關中復立司馬保,司馬家余人,聲望也皆不足,彼又豈肯失此大義旗幟,而成為天下之共敵呢?”

    劉粲垂首不語。

    劉驥續道︰“臣弟以為,與其攻洛陽,不如試取關中。如攻洛陽,須請趙公發兵兗州,作為策應,但聞冀州大蝗,趙公未必便肯發兵,則是我獨當南軍,勝算渺茫。若攻關中,則可使雍王南下,以擊其側……”

    劉粲問道︰“若祖逖往援,又如何?”

    劉驥答道︰“可命趙公佯渡河,以牽制祖逖。今晉主在洛陽,祖逖又豈肯虛其都而率主力西救啊?若攻洛陽,則如臣弟此前所言,裴該斷無不救之理了。”

    太師劉景也說︰“今國家精銳,皆在平陽,河東、河內則塢堡縱橫,多晉人世家,只是暫且羈縻而已。則若攻洛陽,必由河東、河內,路途遙遠,倘若彼等晉豪驟起異心,恐怕會斷我運道。而若攻關中,自平陽西向二百里即可渡河,途程既近且安……”

    大司徒劉勵趁機插嘴,說︰“今歲料是平年,然臣預先計點,秋後所得未必豐盈,恐怕難支大軍久征于外。是以臣贊同太師所言,與其遠向河南,不如近向關中。”

    喬智明道︰“晉主前有詔,討伐司馬保,則今歲秋後,裴該或將西征秦州……”劉粲微微頷首,喬智明得此鼓勵,就放心大膽地一口氣說下去︰“若彼不征秦州,則司馬保將再斷隴道,我若西渡,即涼州張氏也不能往救,敵勢必蹙;若其往征秦州,我正好趁機攻取馮翊,馮翊下,一馬平川,可抵長安。”

    劉粲沉吟道︰“我本意攻洛陽,是欲召石勒率師來合,然而大將軍所言甚是,冀州大蝗,石勒或不肯來……”說著話,似有意似無意地從鼻孔里輕輕哼了一聲——“然若攻長安,難道劉曜以喪敗之師,便敢奉命夾擊麼?”

    喬智明笑道︰“臣有一言,或有冒犯,殿下勿罪。”

    劉粲道你放心大膽地說吧,我不怪罪。

    喬智明便道︰“殿下此前因勢所迫,封其雍王,則關中土地,本為雍王所有。今若殿下率師西渡,所得馮翊乃至長安,難道會拱手讓與雍王不成麼?他若肯來相合,尚有可說,若不肯來,正好罷雍王之封。如此情勢,雍王也必然明白,是不肯按兵作壁上觀的。”

    太保朱紀也建議︰“臣意可詔樓煩公(劉虎)南下,與雍王相合,先擊馮翊,而我趁勢渡河西進……”

    劉粲在經過仔細考慮過後,最終還是接受了劉驥等人的建議,于是才剛入秋就開始核算收獲,分派物資,調動兵馬,打算渡河西進了。就此才有了彭夫護的侵擾安定,和劉虎的南下馮翊。

    然而雙方的配合極其糟糕,一直要等彭夫護和劉虎全都撤了,劉粲才姍姍來遲。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其實正如裴該所說︰“百足之蟲,不死也僵。”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399xs.com 399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802858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