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搜索書籍︰
  HOT︰ 極品飛仙

第3707章 謂我宣驕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詭三國 | 作者︰馬月猴年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3707章 謂我宣驕

    嵩山南麓的草木深處,一支約五十人的小隊正借著暮色,艱難的從山腳之中走了出來,精疲力竭的癱倒在洧水河邊。www.biquge500.com

    從嵩山到許縣,直線距離不過兩百里。

    但是這玩意,就像是後世房地產商的畫在廣告上的『距離』……

    而且能不能走,關鍵是要有水。

    司馬懿不可能派遣大部隊繞行嵩山,因為大部隊不僅是會引發警報,而且對于水源依賴性太大,如果稍微偏離一些路線,三四天沒水喝,部隊就會不戰自亂。

    五十人,便是已經算是極限了,而且還是司馬從斐潛支援的山地兵之中抽調出來的精銳。

    即便是如此,當這小隊好不容易走出了山區,摸到了洧水邊上的時候,也幾乎是像是被曬干的肉,若是有幾十曹軍兵卒出現,便是最普通的曹軍兵卒,都能輕易的收拾了這些近乎于口渴力竭的山地精銳。

    可惜啊,曹軍並沒有在此有哨點。

    在經過飲水和進食之後,又經過了大半天的休整,這些山地兵精銳才算是恢復了五六成體力,然後開始試圖順著洧水尋找攻擊的目標。

    不過想要襲擊曹軍的糧道,同樣也是要『踫運氣』。

    這就像是後世大年三十在某些逃犯老家外線的蹲點,今年不來明年可能來,初一不來十五可能來,保不準那天就蹲草叢成功了……

    這一隊的山地兵運氣也算是不錯,在外圍潛藏了十余日之後,就在干糧即將耗盡,不得不用野果和偶爾捕到的山鼠果腹的時候,他們發現了一隊沿著洧水支流行進,護衛較為松懈的曹軍糧隊時,疲憊的眼中便是重新燃起了凶光。

    襲擊往往是發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

    這是人的動物性所決定的。

    這一次同樣也不例外。

    山地兵的目標,並不是殲滅,而是破壞。

    小隊如鬼魅般從黑暗里面撲出,精準地解決了曹軍那些像是有,但是實際上還不如沒有的那些崗哨,然後將火油潑灑在糧袋和輜重車上。

    火光瞬間騰起,押運曹兵從睡夢里面被驚醒,茫然失措的四處亂撞。

    隨著曹軍不成規模的抵抗被迅速壓制,領頭的山地兵小隊長在確認主要目標達成後,就吹響了尖銳的銅哨。

    這是撤退的信號。

    他們沒有戀戰,甚至沒有試圖帶走任何俘虜,只是拿走了一些他們能拿得動的糧草,便是迅速隱入山林,只留下身後沖天烈焰和一片狼藉。

    數日後,糧草遇到襲擊的消息,經過層層傳遞到達了曹軍大營。

    正常來說,一兩隊的糧草被毀,對于大軍來說不算是什麼天崩地裂的大事。

    因為稍微經驗豐富一些的將軍,就不會等到糧草都已經吃到了紅線以下,才急著跳腳要運糧草,所以運糧隊也不太可能一次性運輸太多的糧草。

    這樣一來,即便是損失了一兩隊,問題也不算是很大。

    畢竟糧道漫長,而在大漢這種環境下,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

    比如冷鏈沒保鮮,還沒到手就壞了呢?

    唯一讓曹操不爽的事情,就是他發現糧隊被攻擊,是驃騎軍滲透進來的小隊人馬所為!

    這也是為什麼下層的官僚會一層層上報的原因之一。

    從魏延滲透中條山攪擾冀州之後,現在又要輪到豫州被攪了麼?

    有魏氏攪屎棍還不夠,現在再來添一條司馬氏的?

    曹操掐著腦門。

    關鍵是這被襲擊的消息里面還混進來了一些其他的東西……

    『還有何處遭襲?損失幾何?』

    曹操的聲音帶著一絲沙啞,連續的奔波和南線的巨大壓力,讓他眉宇間凝聚著化不開的疲憊。

    『回明公,除了洧水之處外,在潁陰以西約五十里的野狼溝,也被不明兵馬襲擊……燒毀糧車十五乘,粟米一千三百斛,草料若干……押運兵士傷亡十余人,余者潰散……』

    荀 嶸卮稹br />
    『潁陰啊……』曹操意味深長的停頓了一下,然後才問道,『從何處來的?』

    『陽翟。』荀﹤蚨痰乃檔饋br />
    『一千三百斛……』曹操沉吟了一下。

    這個數值,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若是對于大軍來說,別說上千斛,就算是上萬斛,也都是小數字。

    但是為什麼這麼……

    有零有整?

    『洧水之處……潰兵上報,襲擊人數不多,約數十人,行動極快,一擊即走,不似尋常流寇。所用兵器、戰法……頗有章法,疑是……疑是驃騎軍精銳斥候所為。』荀 納艫土誦  憾隍R踔 Α  蚴鍬雜脅煌   br />
    曹操眯了眯眼,『看來,不僅是驃騎軍啊……』

    荀 聊 訟呂礎br />
    這是潁川,這是豫州,這是原本貢獻了大漢接近三成的經濟來源的州郡,這曾經可以翹著鼻孔看著西涼關中嗤笑鄉巴佬的大漢之地。

    曾幾何時,豫州佬和冀州佬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拋棄那些只會吃財政飯,補助款的涼州,並州等地,然後不就省下錢財可以買陳年佳釀了麼?

    沒錯,曾經他們是驕傲的……

    曹操的目光投向帳中懸掛的巨大輿圖,落在了嵩山的位置。

    『其中一部分定然是司馬氏的兵卒……他是想用這些蚊蚋叮咬,亂我軍心,擾我糧道,讓我後方不寧,無法全力南顧……』

    荀 駒諞慌裕 紀肺Ⅴ盡br />
    他考慮的更深,『明公,此事雖小,卻不可不察。其一,地點在野狼溝,距潁陰僅五十里……若真是驃騎兵馬……』

    『其二呢?』曹操問道。

    『其二,此時……地方多有微妙。』荀 夯旱乃檔饋br />
    曹操默默的點了點頭。

    曹操舉兵南下,正是為了解決荊州困局,結果先前新野出現了糧草被劫燒,然後又有洧水運糧隊被襲擊,現在連潁陰大本營附近都出現了問題。這些『襲擊』,不一定能造成什麼決定性的傷害,但是確實是牽制了一部分的曹軍力量,並且也傳遞出了一個信號……

    『畢竟如今襄陽城中,謠言四起,人心浮動,蔡氏余孽尚未肅清……若是後方不穩……』荀 蛻檔潰 成夏衙庥鍬侵  br />
    曹操沉默片刻,眼神銳利起來︰『文若所言有理。蚊蚋雖小,叮咬不休亦令人煩躁。』

    現在即將要展開大動作,結果屁股上一堆蚊蟲叮咬。

    拍吧,大炮打蚊子,不拍吧,被咬得難受。

    關鍵是誰也想不到,現在從洧水到潁陰,都出現了問題!

    有的是驃騎人馬帶來的,但是也有些明顯不是……

    『明公。』荀 傲斯笆鄭 耗郴匾惶簑4 傘  br />
    曹操沉吟著,最終點了點頭。

    為了穩定後方,保障前線,曹操不僅是派回了荀  一辜憂苛肆傅賴幕ソ饋br />
    號令一。

    所有糧隊增派護衛,行程需提前報備,沿途增設烽燧哨卡,遇襲即刻舉火示警,附近駐軍需迅速馳援。嚴查沿途可疑人等,尤其注意嵩山方向驃騎小隊的滲透。

    號令二。

    著荀   4ㄌ 兀   行J攏 嗲搴蠓酵病6則R踔鼙呱攪紙惺 魘剿閹鰨 癖厙宄羝鍰鉸砭蕕恪D紗磣ュ 豢煞毆7燦型 邢右燒擼 銑筒淮br />
    號令三。

    曹操給曹仁傳信,告知糧草依舊充裕無礙,令其務必穩住襄陽,加緊肅清城內細作,同時可對廖化、李典進一步的襲擾,試探其虛實與聯絡狀況。為大軍出擊做好準備。

    號令四。

    令嵩山駐守鬼哭隘和飛狐堡的守軍保持對司馬懿營地的壓力,持續警惕,做出要進攻伊闕關的姿態,使其不敢輕舉妄動。嚴密監視其營盤變化,若有主力調動跡象,即刻來報!

    號令五。

    再次征調一批糧草,作補充損耗,以及大軍後續回旋作戰的儲備……

    命令迅速傳達下去。

    潁川周邊,氣氛陡然緊張起來。

    巡邏的曹軍兵卒明顯增多,通往各處的路口盤查森嚴,鄉亭之間風聲鶴唳。

    幾支搜索隊被派入嵩山余脈,開始了拉網式的搜查。

    但是顯然……

    命令歸于命令,實際歸于實際。

    曹操加強糧道護衛和肅清後方的命令,如同投入死水中的石子,在潁川郡的官僚體系中激起了一圈圈渾濁的漣漪。

    也就是漣漪而已。

    這麼說或許不太妥當,但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是如此。

    因為隨著曹軍號令的傳達,以及曹操離開了潁陰,對于在豫州的這些官僚來說,如今的糧道『損失』,卻成為了一個絕佳的平賬借口,一個足以讓整個地方權力利益鏈條上下全興奮起來的好引子!

    ……

    ……

    陳郡,富樂縣。

    或許之前叫做扶平,或是扶樂?

    反正這並不重要,畢竟叫什麼名字,並不是老百姓說了算。

    就像是現在,要增收額外的賦稅,也同樣不是老百姓能決定的。

    王朝的敗壞,制度的崩塌,並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天兩天,而是長期的,類似于雞毛蒜皮的一件件事累積起來的……

    而在還沒完全垮塌之前,這艘腐朽的巨船,還能依據其慣性,向前滑行。

    就像是大漢當下。

    縣尉王奎,穿著一身簇新的青色官袍,腰間佩帶象征著權威的綬帶,革囊里面揣著銅印,鼓鼓囊囊的像是他肚皮一樣的突出來。

    他站在臨時搭起的木台上,仰著頭,透過下眼瞼掃視著台下的百姓。

    在他身後是幾個按刀肅立的衙役,面無表情。

    衙役是來保護縣尉的。他們是大漢的衙役,但並不是為了保護大漢,而是為了防備,或是鎮壓有可能出現的百姓騷動。

    王奎的目光像刀子一樣刮過台下黑壓壓、衣衫襤褸的人群。

    風吹得他袍角獵獵作響,也吹得台下鄉民瑟瑟發抖,不知是冷,還是怕。

    王奎清了清嗓子,聲音刻意拔高,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官威,卻又巧妙地混雜著一絲『體恤』的腔調,『父老鄉親們!都听真了!』

    這一點,很有意思。

    死了黃主簿,還有王縣尉。

    大漢山東優秀傳統,代代相傳。

    只要不被抄家滅族,那麼總歸是有機會一本萬利的……

    王奎展開一份蓋著郡守大印的公文,煞有介事地抖了抖,『丞相大軍在前線浴血殺敵!為的是什麼?為的是保境安民,護佑爾等身家性命!然則!』

    他話鋒陡然一轉,變得嚴厲,『逆賊猖獗,偷襲我軍糧道,致使前線將士口糧短缺!將士們餓著肚子,如何替爾等擋刀擋箭?』

    台下一片死寂。

    只有壓抑的呼吸聲和嬰兒微弱的啼哭。

    『值此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王奎的聲音更加洪亮,目光掃視全場,仿佛在檢閱一群待宰的羔羊,『奉郡守大人鈞令,為解前線燃眉之急,特加征「戡亂安民助軍糧」!此乃爾等報效朝廷、保全桑梓之本分!』

    底下總于是有了嗡嗡之聲,但是並不妨礙王奎宣讀那些令人窒息的細則。

    每一句都像一塊巨石砸在鄉民心坎之上……

    首先。

    要『足額』。

    『按丁口、田畝,在原定秋賦基礎上,再加征三成!一粒都不能少!』

    上頭的上頭,只是征收半成,畢竟上頭的上頭的官吏覺得,半成多乎哉,不多也,但是一層層加到了王奎這里,就是三成了。

    其次,要『安穩』。

    『各家各戶,務必安守本分,不得聚眾喧嘩,不得傳播流言,更不得滋擾生事!凡有妄議國策、煽動不滿者,以通敵論處!』

    再次,要『體面』。

    『爾等皆為大漢子民,值此存亡之秋,當知忠義廉恥!即便家中艱難,亦需籌措!縣衙體恤民艱,已曉諭各處,務必……務必……』王奎似乎在找一個合適的詞,最終憋出一個極其虛偽的表述,『務必確保無餓殍現于道途!若有餓死于道者,里正、保甲連坐問罪!』

    王奎也清楚這種加派,必然會導致出現問題,但是不管是有什麼問題,都不能出現餓死人的難看場面,給上面添堵。

    至于怎麼確保,那就是底下小吏,村正里正的事了,反正餓死的指標,是萬萬不能超的!

    王奎話音剛落,一個老農再也忍不住,撲通跪倒,額頭重重磕在冰冷的泥地上,發出悶響︰『老爺開恩啊!去年收成本就稀松,年初徭役抽丁,家里壯勞力都沒了……開春以來,野菜樹皮都快啃光了……又是要三成!還能去哪里要這三成啊!這……這不是要老漢全家的命啊!』

    王奎眼皮都沒抬,嘴角卻向下撇,露出了幾分凶相來,『本官可是代表了大漢,代表了丞相,代表了前線千萬兵將!若是什麼都是顧著自家,全想著自家如何,何來大漢之有?前線將士命在旦夕,爾等竟敢推三阻四?分明是心存怨望,惡意抵抗!』

    一旁的衙役揮舞著手中的名冊,『丁口幾何,田畝幾許,簿冊上寫得清清楚楚!休想蒙混!』

    那老漢還在還在哭嚎,王奎卻已經不耐了,他眉頭緊鎖,不是因為同情,而是因為這哭聲和哀求破壞了他想要的『肅靜』和『體面』。

    『聒噪!拖下去!枷號三日,以儆效尤!讓這些刁民看看,抗稅、哭嚎、擾亂秩序是什麼下場!』

    衙役如狼似虎地撲上去。

    里正村正們拿著蓋了戳木牘,像索命的無常一樣,開始挨家挨戶地踹門。

    『王縣尉的令!三成!一粒都不能少!天黑前交到村口!』

    『都老實點!別哭別鬧別扎堆!誰敢嚷嚷,枷號示眾!死了人?晦氣!自己悄悄埋了!不許聲張!更不許死在官道上!』

    『想想辦法!賣兒賣女,賣房賣地,也得給我湊出來!上面要的是「無餓殍」!你要是餓死了,或者鬧出人命,連累的是老子!老子不好過,你全家都別想好過!』

    一個里正對著面黃肌瘦、家徒四壁的農戶,指著好不容易湊出來的半袋癟谷和一小袋種子,厲聲道︰『就這些?糊弄鬼呢?這點東西夠個屁的三成!』他眼珠一轉,看到農戶家徒四壁的房子,『你不行就把這房子賣了!湊錢抵糧!』

    另一個村正則對稍有薄產的富戶軟硬兼施︰『老哥,知道你也不易。可這「助軍糧」是死命令!你不帶頭,邊上人都看著呢!這樣,「周轉」一下……你先帶頭交了,後面麼,再「周轉」回來……如何?總比被抄家強吧?』

    村口臨時充當征收點的谷場,倉吏拿著特制的、篩孔極小的篩子,面無表情地將農戶千辛萬苦湊來的糧食倒進去。

    秕谷、沙土被無情地篩掉,灑落一地。

    『就這?摻了多少沙土?這糧能吃嗎?前線將士吃了拉肚子,你擔待得起?』倉吏厲聲呵斥,隨手在本子上記下『折損三成』。

    農戶絕望地哀求︰『大人……實在是……實在沒好的了……』

    倉吏眼皮都不抬︰『按規矩,劣糧折價!要麼補足錢帛差額,要麼……再回家去湊足好糧來!日落前交不來,等著枷號吧!』

    王奎縣尉在簽押房里,對著終于『湊齊』的征糧賬冊,滿意地點點頭。上頭只是要一成,所以這多出來的,自然就是大家的辛苦費了,要不然這麼多人,又是堵村口,又是守官道,還要放著民眾到處跑,多少也是要有些勞務費,辛苦錢的麼。

    他提筆蘸墨,在給郡守的匯報文書上鄭重寫下,『富樂縣「戡亂安民助軍糧」已如數、足額征收完畢。民情穩定,無聚眾滋事,亦無餓殍道途。百姓心存大漢,感念丞相恩德,踴躍輸糧,實乃忠義可嘉……』

    死了一個黃主簿算什麼,還有後來人!

    千千萬萬,前僕後繼!

    <!-- 翻頁上aD開始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399xs.com 399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802858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