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搜索書籍︰
  HOT︰ 極品飛仙

正文 第三百九十五章 梟雄末落(上)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一品富貴 | 作者︰午後方晴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    宋九隱忍了一年多時間,正是為的這一刻!

    其實不能全怪宋琪,當然宋琪也有部分責任。www.biquge001.com

    如果宋九只是普通地說說,也不管用,但說了另一個真相,那就是李繼遷越敗越強,讓大家不得不重視。

    然而此刻所有人不是想著李繼遷,而是看著宋琪與李P的臉色,這是大朝會,雖然兩府九名宰相,可那個不知道宋九所說的兩庸相是誰?這個耳光打得太狠了。

    “卿……”

    “陛下,烽火漸成燎原之勢,陛下難道不著急嗎?”

    趙匡義猶豫著。

    “陛下不見渤海國乎?”

    趙匡義終于醒悟。

    宋九初去烏舍國,烏玄明屬下將士真的很可憐,連一萬人也不足,現在雖然重新打回到遼東深處,可今非昔比,連遼國名將耶律斜軫都感到忌憚。在宋九指導下,烏玄明讓他屬下發起游擊戰,耶律斜軫也沒閑著,派出密使誘惑烏玄明的屬下各部族,但不敢強行用兵遼東。

    這還是烏玄明不听宋九的話,否則當時耶律休哥偽退時,他不追擊,固守咸州城,再加上高麗人策應,可能都真的動搖遼國的遼東。

    趙匡義便道︰“宋李二卿家不知兵事,卿勿要指責,以失朝儀。”

    但有許多大臣心里想,這是宋琪與李P自找的。

    不比歲數,只比資歷政績能力,宋九遠勝于李宋二人,但這段時間中書,特別是宋琪不斷地給西府下絆子,就是泥菩薩,也有三分火氣。

    況且宋九與曹光實關系一向不錯。

    宋九暴怒雖失了朝儀,也情在合理之中。

    趙匡義又道︰“以卿何計?”

    “陛下,國家將來必用兵于北方,若西方有變,後方受到嚴重牽制,臣以為十分不妥,然南河套地域廣大,兵力少,李繼遷東竄西逃,不易擒拿。固臣以為當派六七萬精兵,再詔府豐二州出兵相助,那麼就能一舉掃蕩西北各部叛亂,讓西北永安,國家可以專心用兵于北方了,此乃百年之計也。”

    “不妥,夏收在即……”李P說著說著,聲音弱了下去。

    如今宋朝禁兵並沒有擴張,依然是三十三四萬人左右,前些年陸續地有些戰斗,死了一些兵士,還有一些兵士自開國以來就加入禁兵,漸漸年老,陸續退役。

    朝廷按照宋九制訂的制度,于廂兵里挑選身強力壯者,或者從河北河東陝西的一些壯丁弓箭手中挑選一些兵源,繼續補充。

    總體兵力上下波動不大。

    有人會可能拿北宋最高峰時八十萬禁兵與之比較,但還是不同的,那時北宋人口達到一千多萬戶,幾乎是現在的三倍有余,因此這時若再添加禁兵,朝廷負擔必然變得很沉重。

    所以宋九增加鄉兵,還有一些大臣反對,他們不算是胡攪亂纏,國家承受能力比較有限的。

    這三十多萬禁兵,河東河北駐扎了十來萬禁兵,另外還有西北從渭州到靈州到延州一線,也駐扎了近四萬兵馬,若無宋九提議,僅是勉強三萬兵馬。以及南方少量禁兵,主要是在荊湖地區,還有余下的近半兵馬散于京畿附近各地區。

    對此,宋九那次兵制改革也做了調整,陸續從南方補充了一些新兵,南兵輪戍南方,北兵輪戍于北方,以防水土不服,無辜死了許多士兵。這也是一次具體積極意義的改革。

    史上稱禁兵去荊湖輪戍,死者過半,雖夸大其詞,確實因水土不服,天氣炎熱,導致了一些兵士死于輪戍。

    後方的近半兵士也不全部在鄉下屯田,京城還駐扎著數萬禁兵,大約十一二萬禁兵散于各地屯田。

    一旦用兵于西北,馬上夏收到了,收割的人力會變得很緊張。

    不過這個理由不充分。

    還有辦法解決,如讓家屬代為搶收,或者雇民收割。畢竟兵士屯田僅是為了節約開支,上戰場打仗才是他們正業。

    並且宋九挑明了,你們兩個庸相……

    李P心中苦笑,這個梁子看來是化解不開了。

    宋九果然冷笑一聲,道︰“陛下,此次用兵,臣還有一個想法。國家這幾年承平了,里面有近半新兵,他們根本就沒有上過戰場。西北就是最好的訓練場所,若不練,這些新兵到了戰場,會很不適應。西北派駐這麼多兵馬,大約能解決了,可國家頭號敵人,不是西北,而是北邊……因此臣建議用兵于西北,一為後方安寧,二為練兵。請陛下三思。”

    可是趙匡義仍猶豫不決。

    若如宋九提議,向西北增派六七萬兵馬,西北本身大約可以抽出來兩萬兵馬可以參戰,再加上折王二家的兵力,那將會達到十萬大軍。一會用很多帛,二是用關雲長青龍偃月刀去宰雞了。可是將兵力克扣,可能又如宋九所說的那樣,兵力少了,縱然將李繼遷打敗,但李繼遷仗持著南河套地形的復雜與廣大,到處逃竄,大軍一退,又能死灰復燃。

    甚至張齊賢在西府開了一個玩笑︰“宋公,你說的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烏玄明沒有執行好,李繼遷卻很好地執行,難道他在西北也听到你這八字方策?”

    爭議並沒有多久。

    西北又傳來一個糟糕的消息。

    李繼遷得到銀州,等于將宋九這張網生生撕開一個口子。再加上各個堡砦並沒有全部築修成功,就是築修成功,要商議屯兵與屯田,實際宋九也是有意地將屯兵屯田推遲。

    所以各堡砦就是築成了,還沒有完全派兵士入駐。

    還有一個原因,雖然在築堡砦,修路,構成一張鏈狀防御網絡,朝廷仍以宋琪思路為主,招安為主,殲滅為輔。宋九開始發威,李繼遷不知道的。

    因此他帶著一支輕騎自銀州南下,跨過橫山防線,並且催毀了兩個堡砦,擄走數百民夫,又迅速南下,撕開環慶二州防線,跨過葫蘆川,直抵會州。僅是眨眼功夫,便將不設防的會州拿下。後來秦州宋軍迅速趕來營救,李繼遷考慮到離銀州與地斤澤太遠,于是一把火將會州城燒得一干二淨,城中數千吏民未來得及逃走,全部活活燒死。

    趙匡義大怒,將幾個宰相全部召集。

    宋九說道︰“陛下想制家俱,是用臣來制,還是有木工來制?東府兩相如果寫詩作賦,縱是臣也遠遠不及。但軍事,非他們所長也。臣也不行,然而自信比他們更有遠見。”

    又打臉了。

    李宋二人是首相唉,善長是寫詩作賦,難道首相只會寫詩作賦?

    不但打臉了,說得還十分地粗暴,術有專攻,你們不懂軍事,整天亂叫什麼?

    呂蒙正問道︰“宋公,會州離銀州那麼遠,為何李賊用兵會州?”

    “靈州也。”

    “靈州?”連趙匡義也是不大明白了。

    “去向靈州,慶州道,環州道,延州道,可必須翻越橫山。拓跋李家在定難經營一百多年,不僅是四州八縣,包括周邊地區皆有威信,東北到地斤澤,東南到白馬川、樂山,甚至在靈州也有一定威信。若李繼遷再連連獲勝,諸羌會紛附其帳下。還有李繼捧看到朝廷態度偏軟,也變節了,李繼遷叛變,殺官兵,佔銀州,李繼捧卻不顧事實,上書要求朝廷繼續招安。招安?招到何時?難不成招到李繼遷佔據整個西北,尾大不掉時,朝廷不得不封一個西北王才為止?”

    這句話趙匡義懂的。

    國家無論是內政,或者是軍事,必須要軟硬兼施,恩威並用。

    “因此李繼遷用兵于會州,如讓他得逞,慶環延三道皆被封鎖,朝廷想援救靈州,只有兩道,一是渭州葫蘆川道,二是會州屈吳山道。不過這次用兵,可是李繼遷過于倉促,拿下會州後感到不好,于是焚燒城池,返回銀州。”

    趙匡義臉色陰沉得怕人。

    若是宋九所說的是正確的話,那麼正在構畫一幅很不好的圖畫。

    不用佔據鹽州、靈州與屈吳山,那怕李繼遷重新擁有定難四州,也讓朝廷頭痛了。

    ……

    翻看《楊家將》,有英雄,有殲臣。

    殲臣是潘仁美,這就有些禤br />
    還有一個人,王輟br />
    其實宋九也在注意著這個人,但結果讓他很困惑。

    不說平江南時的宣州之功,就說以後吧,因其人文武皆有才干,朝廷曾經準備讓他討伐梅山蠻,後來到了西北,立即向朝廷奏了一件事。朝廷在西北設置了諸將,節管各族。

    但不可能大小事務皆由各將負責。

    實際有的主將戰功赫赫,可治理能力卻不行。

    因此各將用身邊的牙兵協助,但時間長了,這些牙兵與邊人交結,桀黠難制。王昵肭蟪  哉廡┬辣 ﹦新只弧br />
    趙匡義同意,可這些牙兵不樂意了,王晏粞Σ渲屑父齟紡質碌娜耍 妒資局 br />
    這是在西北,真正的拳頭為大,王暾庋魴枰 蔚鵲鈉橇Γbr />
    所以宋九產生一個懷疑,難道這個王暌彩且桓齪萌耍 彩潛輝┤髁恕br />
    但宋九卻忽視了一件事,所謂的殲臣,那一個不是能臣?

    王昕尤肆恕未完待續。)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399xs.com 399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802858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