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鄭陽大學的畢業生對于奕星招工的反響熱烈,連計算機類的重點專業,都有大量的畢業生報名,主要就是因為工作機會非常不容易。
www.399xs.com
奕星實在是太有名氣了,尤其是在鄭陽本地來說,就是最最高端的科技企業,能夠進入奕星工作,就像是和趙院士一起工作,說出去都很有面子。
當有很多畢業生報名的時候,負責的羅永林就有些頭疼了,因為申請的人數實在太多,他根本沒有辦法決定劃掉哪些人。
這可是鄭陽大學的大事件,一定要很認真的進行處理。
羅永林不是普通的老師,而是負責畢業生就業的主管,他很清楚學校要發展,有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
鄭陽大學的就業率不低,但就業質量相對很慘淡。
大部分的畢業生只能找到一個私企工作,哪怕是成績非常好的,畢業以後也很難找到好工作,主要就是鄭陽大學畢業證書的含金量問題。
所以想要上進的學生,多數都參加公-務-員考試,或者努力奮發圖強進行考研備戰。
鄭陽大學還很難留住那些成績非常好的學生,因為他們去考研肯定會考慮更好的大學,而不是留在本校繼續讀研究生。
這些是普通高校存在的問題。
如果鄭陽大學能持續和奕星公司合作,讓一些畢業生就業能進入奕星公司工作,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時候,學歷就不重要了。
哪怕開設個專科專業,畢業就有很大幾率進入奕星,肯定會成為非常火爆的專業,一些高考分數高的學生都會考慮報名,生源變好也會讓學校跟著大大受益。
羅永林知道這次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他看著報名的學生名單,干脆不分學歷、專業、成績,把所有符合條件的學生都推薦過去。
具體怎麼去進行篩選,還是讓奕星公司做決定吧。
最終報名的學生有六百多人,六個人爭一個工作名額,相對于奕星的崗位來說,進入的希望還是不小的。
奕星無限動力公司收到了鄭陽大學的消息,同時他們也在面向社會進行招聘。
鄭陽大學有一百個名額,其他也有一百個名額。
公司第一批打算招兩百個員工,招聘的條件也很直接,必須要有大專以上學歷,應屆畢業生優先考慮,數學成績好的有限考慮。
這個工作確實需要一些數學能力,但要求也並不是那麼高,只要有高中級別的數學基礎就可以了,再進一步可以工作中擴展學習。
在招聘的問題上,奕星無限動力公司開了兩次會,就簡單的決定下來,他們讓招聘報名的人,都參加一次數學考試,錄取四百個名額進入第二輪的面試,通過面試就可以進入公司。
數學考試是公司內部出題,內容和工作直接相關,包括高中的基礎數學、一點微積分的內容,還牽扯到概率學和統計學。
這麼多內容放在一起,多數人肯定考個高分,但成績的要求也並不高,只要排名靠前就可以了。
接下來的工作就不用趙奕參與了,鄭陽大學配合負責的人員,在大學的教學樓進行了一次規模宏大的考試,判了成績以後很快得到了名單,然後就直接進入面試環節。
趙奕沒有再管招聘的事情,但他也沒能輕松下來。
鄭陽大學得到了一百個進入奕星無限動力公司的名額,直接被人傳到了網絡上。
好多人都知道了。
然後就有大學找上了門,首先來的就是鄭陽科技大學,隨後還有兩家專科學校,還包括江城大學也來了,後來煙花大學都打電話過來。
這就有些讓人頭疼了。
趙奕直接把事情推給了教育部門,讓他們去找教育部門來談,而奕星方面只提供教育相關的建議。
其實好多學校都找上來,對奕星公司也是個好消息,因為未來對于空間連接技術相關的技能人才,需求肯定會越來越大,靠鄭陽大學是不可能培養出來的。
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對于教育行業發展也很不利,但也不能讓所有學校都開設相關的專業,否則就會讓好多畢業生找不到工作。
市場需求就這麼大,培養的人才比市場稍多一些就可以,而不需要過多的培養。
很快。
奕星無限動力公司招聘的兩百人,也包括一百個鄭陽大學的畢業生,都進入到培訓階段。
公司負責調試光能接收轉化器的員工,好多都跑去參與員工培訓,相關的工作幾乎停了下來。
但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兩到三周的培訓以後,就會有十幾倍的人,直接參與到工作中,肯定能大大加快生產速度。
因為無限動力汽車還沒有正式發行,也不著急大批量快速的制造,也就不再需要太多的關注,知道能解決問題就可以了。
這天有個好消息。
高層會議通過了高功率z波發生衛星的審批,不出意外的是,衛星的所有權歸屬航空集團和航天局,奕星無限動力公司則擁有‘非緊急狀態’的完全使用權,同時,每一次使用也需要做報告並接受監督。
在審批通過以後,高功率z波發生衛星就可以進入建造階段。
其實建造所需的時間並不長,因為並沒有直接的技術難關,z波衛星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大功率裝置的建造,一個月時間也足夠了。
這個項目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在能源供給端,也就是光能接收轉化器的制造上。
用在汽車上的光能接收轉化器,已經被證明可以使用,汽車行駛超過一萬公里,也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但是,安裝在民用汽車上,和安裝在太空衛星上,還是存在很大區別的,最主要的區別就是散熱問題。
散熱,是個大問題。
無限動力汽車上的光能接收轉化器,可以說就是一個‘電能匣’,是封閉式的設計,開啟依舊就能夠源源不斷供給穩定的電能。
電能匣的設計上不存在問題,因為內部的電能轉化率非常高,哪怕只依靠自然散熱,內部最高溫度也致能達到四百攝氏度,根本無法對接觸的到的壓縮材料造成任何影響,同時,電能匣內部還設計了冷卻裝置,也就直接解決了散熱問題。
如果是放在太空中就不一樣了,太空中的空氣密度非常低,自然散熱速度也就非常的慢。
同時,因為無法供給相關的材料,而制造後服役時間很長,最低預計超過五年以上,太空中的光能接收轉化器,無法使用大部分冷卻設計。
那麼,怎麼解決冷卻問題呢?
這個問題甚至難住了趙奕,但他還是想出了最簡單的解決方案——
開放式設計!
如果把電能匣的外皮去掉,就不會把熱量封閉住,可以源源不斷的自然進行散熱。
哪怕最高溫度超過一千度,也不會影響到壓縮單晶 薄片,也就不會影響到電能的傳遞。
所以冷卻問題只需要考慮電路接點就可以了。
如果設計的冷卻裝置,只需要冷卻壓縮材料制造的電路接觸點,因為覆蓋的面積非常小,用冷卻液直接包裹住都可以,配合其他長期的設計,就可以直接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