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新年致辭過後,氣氛就要輕松許多了。
www.luanhen.com
本來這也是一個很輕松的賜宴,畢竟這一年才開始第一天,新年還沒有什麼煩惱呢。
待到景和帝坐下,太子就先出了席,對著皇帝叩拜道︰“兒臣銘宇祝父皇在新的一年里順利安康,克服一切困難,帶著我大康繼續前行。”
景和帝笑了起來︰“太子有這份孝心很好,朕也希望你像是去年在兩湖地區做的那樣,積極的為朝廷,為朕多分擔一些責任。”
“兒臣遵旨!”太子正色的道︰“兒臣一定竭盡所能,再也不犯去年的錯,努力做好每一個事情。”
他這麼一說,下面禁聲听著他們說話的一群人中,好幾個番邦部落的使者都暗自發笑。
太子去年在兩湖地區錯斬葛池的事故,已經傳遍了天下,甚至是番邦海外都曉得。
堂堂一個太子,做事情如此不認真仔細,也頗讓人感慨。
乞勒都埋就對著耶律安翔道︰“我總覺得如果是這一位上位的話,我們的目標就至少能更進一步了。”
耶律安翔笑了笑,“太子雖然能力中庸,性格中庸,但他主要能听得進去臣子們的話,以大康的體量和實力,還是不可小視。”
“是啊。”
乞勒都埋感嘆著道︰“如果像是去年這樣的大災年份更多一些,那就更好了。”
兩人說話之間,太子已經回到了自己的位置,換成了七歲多的壽王站了出來,手上還拿著一個小的鐵喇叭。
下面的人看著他這樣,許多人已經忍不住在發笑了。
壽王在朝廷內外可是一個笑話,這是嬌生慣養的典型例子,和太子簡直是兩個人。
這樣的紈褲,听說最近被裕王世子給收拾了,倒是顯得要老實一點。
可他拿著這個鐵喇叭出來,又是怎麼回事兒?
壽王沒听到笑聲,不過他很明顯的也感到羞恥。
見到壽王扭扭捏捏的樣子,景和帝樂了︰“銘安,你這是干什麼呀?”
壽王咬了咬牙,下拜道︰“父皇,兒臣最近新學了一篇文章,想在這兒背給您听听。”
“哦?”
景和帝聞言驚訝不已,這個兒子以前可沒有這麼老實。
雖然在這樣的場合背誦文章不大合適,但既然兒子有一顆向學的心,還是不要打擊他的好。
“嗯,那朕就洗耳恭听了。”皇帝微微點頭道。
壽王深吸了一口氣,把鐵喇叭對準了自己的嘴巴,開始背起了已經滾瓜爛熟的《勸學》來。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繩, 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使之然也。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壽王背誦得並不快。
在柳銘淇的棍棒教育下,他還背得是抑揚頓挫,配合著他的童音,頗有美感。
在場的人剛開始還在嫌棄無聊,不知道這個小毛孩會弄出什麼稀奇古怪的文章來。
可只是听到第二句的“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無數人便挺直了身軀,臉上露出了鄭重的神色。
听完這一段,幾乎所有的人,都停下了一切的動作和聲音,認真聆听了起來。
現場又是一片安靜。
在鐵喇叭的助威之中,壽王的聲音讓全場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別懷疑,這就是柳銘淇專門為了這次背誦準備的,就是想要所有人听得清楚明白。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
詩曰︰‘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爾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長于無禍。”
“嘶……”
飽學之士無不是倒吸了一口冷氣。
這個……
這是什麼東西!?
這是何家聖人所寫文章?!
為什麼听起來就好像聖音洗滌一樣,讓我的心靈都受到了震撼?
本來以為壽王只是背了一篇慶賀新年詩詞的景和帝,此時也是莫名其妙的。
這是我兒子?
這是我頑劣不堪的小兒子?
假的吧?
相比起他的驚駭莫名,壽王之母陳貴妃,卻是目光閃爍連連。
她不算是飽學之士,可看到在場人的表情和震驚,心中有了一股驕傲的感覺。
這是我兒子!
管他念的是誰的文章,這就是我兒子!!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 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听到這里,一個穿著翰林院小官衣服的年輕人,從自己的座位站了起來,快步走到了正中間的走廊上,拱手下拜,直接跪在了地上。
什麼叫做媽媽問我為什麼跪著?
這就是!
大家一下子明白了,這位年輕人是在以此表達對這篇文章的尊敬,覺得這是聖人之言,不能坐立而听。
但是無數的儒生看清楚是誰後,卻在心中狂罵。
混蛋啊!
鐘固謙你這是什麼意思?
明明這是我們儒家經典啊,你一個法家學子如此惺惺作態,難道把它當成了你們法家聖人的文章?
做夢!
不要妄想張冠李戴!
于是乎,好幾個翰林院的儒家學子跟著走了出來,就一樣的跪伏在他的身邊。
跪著听。
翰林院編修鐘雲翔根本就沒有在意他們的小動作,而是一臉虔誠的望著那台子上面的小小身影。
壽王已經進入了狀態,也不管身後發生了什麼事情,繼續的背誦著文章。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睫長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睫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 硬喚 瞬環 br />
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闢而近中正也。
……”
隨著壽王背誦得越來越抑揚頓挫,越來越入神,無數的儒家、法家官員都站了起來。
連墨家的官員也一樣。
墨家是最不服氣儒家的。
可听到這篇文章,覺得這里面有著太多深刻的人生道理,為這樣的文章喝彩,完全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至于景和帝,已經完全驚呆了。
他旁邊的太子更是目瞪口呆,像是不認識這個弟弟一樣。
這還是那個頑劣不堪的弟弟嗎?
怎麼忽然變成這樣?
怎麼忽然能背出一篇注定千古傳頌的文章來?
等等……
千古傳頌……
太子眼楮驀的一頓,轉而便望向了下面。
那邊的一個少年,也正在听著壽王背誦,不過他臉上卻滿是洋洋自得的笑容。
果然是這個小子啊!
太子心頭先是一沉,旋即又釋然了。
這家伙,真是太能折騰了!
此時不僅僅只有太子想到了是柳銘淇的手筆,陳貴妃也是滿眼異彩的頻頻望向柳銘淇。
她知道柳銘淇在教自己兒子文章。
卻萬萬沒想到,柳銘淇居然教了自己兒子一篇這樣的文章。
陳貴妃不是沒有見識。
她一看在場的情形就曉得,有了這麼一篇文章,自己兒子必然會名滿天下,日後成為了親王,也必然是備受尊崇,絕對不會有什麼風險。
這便是這篇偉大的文章的重要性!
想到了這里,陳貴妃對柳銘淇忽然沒那麼討厭了。
……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 鋼 掄擼 蘚蘸罩 Α br />
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
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听而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