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搜索書籍︰
  HOT︰ 極品飛仙

第七百六十八章︰臉都不要了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皇兄何故造反? | 作者︰月麒麟

    不得不說,于謙的果敢和勇氣,是當朝少見的。www.83kxs.com

    雖然沒有直接說明,但是毫無疑問,他所說的“不漏一人”,除了包括使團的一干人等,也包括其木格本人。

    而且,更重要的是,于謙剛剛只是請天子給慈寧宮傳話,請太後收回懿旨,但是,卻沒有說太上皇的旨意。

    換句話說,他這是在打算帶著兵部公然違抗太上皇的旨意。

    其實這麼說也不準確,在場的都是人精,略略一品便明白了于謙的意思,他其實是在鑽一個空子。

    納其木格為妃,屬于後宮事務,照例,是不必下旨給外朝的,又不是冊封皇後,只不過是一個妃子而已。

    何況,這個妃子也不是天子後妃,而是太上皇的後妃。

    還是那句話,大明之前沒有過太上皇的先例,所以很多的制度流程都是模湖的。

    若是冊封天子後妃,自然是要禮部上冊表,尚寶司鑄印,皇後親授冊寶,以全禮節。

    但是,太上皇既居南宮,很多的機構都不比正經的後宮完善,譬如尚寶司,就只有宮中才有,南宮沒有,而太上皇的旨意在南宮有用,可要是出了南宮,就要打個問號了。

    太上皇自己,應當也明白這個道理,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旨意下給位高權重的老大人們,他們或許還會為難,但是,下給後宮里這些捧高踩低的宦官們,就不一定了。

    所以,他很少下旨給後宮的這些機構,這也導致了,如今南宮中的很多妃子,說是冊封,但是實際上,除了太上皇出京前正經冊封的妃子,其他的人,金印寶冊都是沒有的,不過擔著一個虛名而已。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用處,至少,這段時日以來,因為新納了不少後妃,內庫供給給太上皇的財用,也大大增加了。

    不過,或許是顧及著名聲,所以,天子對此並沒有多說什麼,需要支出的財物,只要南宮那邊能說得出名堂,內庫都照撥不誤,只是如此一來,天子倒是得了個敬愛兄長的名聲,但是太上皇驕奢淫逸的名頭,算是摘不掉了。

    回到其木格這件事情上,太上皇之前冊封後妃,都是隨意為之,並沒有經過尚寶司和禮部,這一次顯然也是如此。

    既是這樣,就出現了一個漏洞。

    于謙作為外朝的大臣,不便干預內宮之事,那麼理所當然的,對內宮的諸多事務,也沒有太多的知情權。

    也就是說,在旨意沒有下到六部的情況下,他大可以假裝自己並不清楚有這道旨意。

    如此一來,持著天子下到兵部,要瓦剌使團限期離京的聖旨,于謙便可以按照名單“逐一核對”,“不漏一人”。

    當然,這麼做是有風險的。www.biquge001.com

    說白了,裝不知道只不過是一個掩耳盜鈴的理由罷了,于謙這麼做,其實是在變相的表達朝中大臣對于這道旨意的不滿,重新將壓力給回南宮。

    這種情況下,太上皇能夠做出的抉擇,無非兩個。

    其一是放人出宮,當做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兵部按著聖旨把瓦剌使團遣回草原,那麼一切自然消弭于無形。

    其二則是把人扣下,等著兵部過去要人。

    不過如此一來,這最後的臉皮,就算是撕破了。

    于謙這麼做,雖然冒犯,但是終究是留了最後的余地的,只要太上皇肯退一步,那麼事情就不會鬧大。

    但是,兵部一旦“查出”瓦剌使團人數無故消失或者有冒名頂替者,進而前往南宮要人,那麼,事態就嚴重了。

    不用懷疑于謙有沒有這個勇氣,事實上,于謙敢說出這句話,就代表了他的決心,那就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讓這個蒙古女子留在南宮。

    哪怕是為此得罪太上皇也在所不惜,他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只是為了給太上皇留下最後的面子而已。

    如果太上皇不要這個面子,那麼,就把一切擺到台面上來好了。

    于謙如果真的到南宮去要人,那就不單單是其木格去留與否的問題了,這件事情鬧得這麼大,必然會掀起滿朝議論。

    這種情況下,如果太上皇頂不住壓力,將人放了出來,那麼,要面臨的就是顏面盡失的尷尬局面了。

    而如果太上皇堅持不肯放人,要把其木格留在宮中,那麼結果其實也一樣。

    因為在于謙的帶領下,滿朝上下的彈劾,必然也會蜂擁而來。

    若是太上皇還在皇位上,再多的彈劾他也不怕,皇帝不想做的事,沒有任何人能夠強逼他做,要不然的話,當初王振也不會在朝中橫行多年。

    可問題就在于,太上皇,如今已經不是皇帝了!

    這些彈劾的奏本到最後,必然是要送到天子的桉頭的。

    正常情況下,天子自然是不好“違逆”太上皇的聖旨的。

    但是,如果是在滿朝勸諫的情況下,天子順應群臣之請,親入南宮和太上皇“商談”,那麼結果,其實就不用想。

    其木格,太上皇必然是留不住的!

    當然,這麼做的話,引起的影響就大了,首當其沖的便是于謙,必然會被太上皇死死的記恨,說句不客氣的,真的鬧到這等地步,太上皇對于謙的厭惡,只怕就會僅次于某東廠督公。

    雖然說,有天子的庇護,太上皇動不了他,但是,時時刻刻被這麼一位尊貴無比的太上皇惦記著,換了旁人,只怕要寢食難安。www.kmwx.net

    除此之外,即便是不提太上皇,于謙這種行為,其實也有些冒犯皇權的意味,自古諫臣不好當,尤其是直刺君過的諫臣,尤其難做。

    所有人都敬佩這種人,但是,真的要與之為伍,卻未必有多少人敢,尤其是在如今天家這種復雜關系之下,這種行為到底會帶來何等深遠的影響,誰也無法估量。

    但是,即便如此,于謙還是毫不猶豫的做了。

    他的意思很明白,只需要天子給一道遣返瓦剌使團的聖旨,其他的一切,不論是罵名還是非議,他來承擔!

    不過……

    “于先生稍安勿躁!”

    上首天子的聲音響起,頓時將眾臣的目光吸引了回來。

    只見天子的神色澹然,口氣平靜,目光輕輕的落在于謙的身上,道。

    “瓦剌使團自然是要走的,但是,他們既是來求援的,那麼,我大明若是毫無表示,便將其遣返,未免有失宗主之身份。”

    “且先讓他們在京城再留一段時日,至于其木格,既然聖母和太上皇都想讓她留在宮中,那便留在宮中吧。”

    說著話,群臣罕見的天子臉上瞧見一抹嘲諷之色,旋即,天子輕輕抬頭,目光穿過燈火通明的宮城,落在了遙遠的某一處,口氣清澹,道。

    “既然聖母說,相信朕能定國安邦,保祖宗社稷平安,那朕自然不能讓她老人家失望。”

    這話的意味耐人尋味,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天子對此事心中已然有了定計。

    底下眾臣的神色各異,尤其是于謙,躊躇片刻,正想開口再勸,卻沒想到,一旁的胡趼氏瓤 冢 饋br />
    “陛下聖明仁德,臣等之幸也,此事既然已有處置,臣等便就此告退。”

    說著話,拉著于謙拱手行禮,還沒等後者反應過來,便退了出去。

    一旁的沉翼和王翱面面相覷,最終,到底也沒多說什麼,同樣拱了拱手,道。

    “陛下,臣等告退……”

    被胡尚書強拉著出了殿門,于謙一副老大不高興的樣子,拉著一張臉,道。

    “大宗伯,此事……”

    胡老大人搖了搖頭,止住了于謙的話頭,道。

    “廷益,可有空閑,到老夫府上一敘?”

    如今早已經過了下衙的時辰,若非是于謙等人有隨時出入宮門的令牌,恐怕出宮都困難。

    抬眼看了看燈火通明的宮城,于謙也意識到,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于是,只得悶悶的點了點頭,道。

    “既然如此,于某便叨擾大宗伯了。”

    隨後,朝著胡豕傲斯笆鄭 緩笞 飛狹俗約旱慕巫櫻 願廊送醺 細先ャbr />
    不過,看著于謙上轎子離開的身影,胡躒疵揮芯噸被氐階約旱慕巫由希 嚳吹模  贗房醋鷗嶄綻  奈幕 睿 肫鷥嶄仗熳幼詈笏禱笆保 幸 摶獾納 約旱哪且謊郟 跛坪跬腹蠲牛 吹攪說鈧械哪掣鱟鴯蟺納磧啊br />
    隨後,胡老大人臉上浮起一絲苦笑,似乎是在自言自語道。

    “陛下,這可是第二回了……”

    說著話,胡躒嗔巳嘍 牽 械揭徽笪弈危 綣鋅贍艿幕埃 欽嫻牟幌 誶 饌肪舐吭俁嗨凳裁矗  恰  Γ 嗽諼蓍芟攏 壞貌壞屯釩 br />
    想起自己那個倒霉女婿,胡醪揮商玖絲諂br />
    他這輩子,就是個勞碌命。

    如此想著,胡老大人抬步上了轎子,同樣朝著自家府邸趕去。

    與此同時,文華殿中。

    群臣都走了個干淨,但是朱祁玉卻沒有起身回後宮,而是重新將眼前的國書攤開,細細的看了一遍,隨後問道。

    “南宮那邊,情況到底如何?”

    實話實說,今天發生的事情,雖然有些出乎了他的意料,但是總歸,大體的方向還是在他的把控當中。

    或者說,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對于朱祁玉來說,大多數情況下,即便出了意外,他也有足夠的力量,能夠容納這些意外。

    懷恩拱了拱手,從袖中拿出一份卷的緊緊的紙條,遞到了御桉上,並未做聲。

    朱祁玉拿起紙條,展開一瞧,臉色頓時變得有些精彩。

    懷恩站在旁邊,倒是也不敢問,不過可以想見的是,這份紙條上的內容,一定不簡單。

    于是,他便見到,天子擱下手里的紙條,抬頭遙遙望著南宮的方向,似乎是在自言自語道。

    “朕這位太上皇,可真是夠能給大明抹黑的,這是,連臉都不要了!”

    听到這話,懷恩在一旁心中一驚,這話要是傳了出去,可不得了。

    不過,越是如此,他便越好奇那紙條上寫了什麼,所幸的是,天子似乎也沒有要遮掩的意思,隨手便擱在了桉上。

    懷恩略略抬頭,眼角余光瞥見了幾個字,只見上頭寫著。

    “其木格入宮,攜帶了三十名健婦,七十名已淨身的蒙古侍從,據伯都王所說,均是追隨他多年的勇士。”

    于是,懷恩心中也是驚詫不已。

    一方面,他驚詫于瓦剌竟然能下這麼大的血本。

    要知道,自從上次和談之後,大明對于進京朝貢的人數和次數做出了嚴格的限制,這次瓦剌使團又是匆匆前來,所以數量不多,不過兩三百人而已。

    大明和瓦剌的互市,如今僅止于茶馬,所以,對于瓦剌來說,朝貢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可以通過賞賜的方式,得到大量的物資,這也是當初,瓦剌使團人數越來越多的原因。

    但是,大明的回賜如今是根據人數來定的。

    三十名健婦,七十名侍從,這些人既然被其木格帶進了南宮,自然是要留在大明的。

    換句話說,這些人的賞賜,也就沒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那些蒙古侍從,進宮之前就已經被淨身閹割,說白了,瓦剌這次是早有預謀。

    甚至可以說,他們這次過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將其木格送進宮中。

    至于另一方面,就是關于太上皇了。

    懷恩之前也在疑惑,太上皇為什麼這麼堅持,要留下這個蒙古女子,總不至于,真的只是因為“顧念舊情”而已。

    但是看了這個消息,再想到剛剛天子的話,他心中也大致明白了過來。

    原因,只怕就出在其木格帶來的這一百人身上。

    這些人說是健婦侍從,但是,伯都王既然說他們都是勇士,想必都不是簡單之輩,至少在瓦剌當中,也當是勇武之人。

    而太上皇,說句不好听的,自從回到京城以後,雖然看似平和,但是無時無刻不在防著陛下。

    時至今日,南宮的羽林後衛,沒有一個人能夠邁進內院一步,太上皇日常偶爾出殿散步,也從不許羽林後衛近身,哪怕,如今羽林後衛的頭領,是他自己選的人,但是,對于羽林後衛這支禁軍,他依舊保持著高度的警惕。

    但是,內宮當中只有內宦和侍女,總歸是不方便的,所以十有八九,太上皇堅持要留下這個蒙古女子,是看上了她帶來的這些“侍從”。

    怪不得天子說太上皇“臉都不要了”,在大明的京城大內,不信自己的禁軍,偏要信外族的護衛。

    信也就罷了,為了區區的這一百人,不僅不顧大明和草原的關系會不會因此動蕩,而且還花費這麼大的心思,又是下旨冊封,又是去慈寧宮說服孫太後的,可不就是連臉面都不要了……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399xs.com 399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802858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