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互聯網時代讓人們意識到了一個曾經沒有想過的問題,那便是真相到底是什麼?
當每天都在被過剩的信息轟炸時,不說分辨某件事情內在的成因,光是要分辨真假便已經要人用盡全身力氣。
www.biquge001.com
人們在網絡上發聲的時候,下意識的都會主要敘述對自己有利的內容,即便他說得的確是真相,但最多也就是片面的真相,即便如此也足夠無數人做出錯誤的判斷。要解決這種問題,往往需要媒體人能夠不帶主觀意識,客觀的對所報導的每件事做更完整的描述。
但很遺憾,自媒體時代出于對流量的追求,別說讓媒體人不夾雜客觀情感公正、全面的去報導一個事件了,不為了流量博眼球的選擇性報道,已經算是很有媒體人的節操了。
記者的職業操守中為了防止羅生門的出現有這麼一條規則,即凡是涉及到利益沖突的報道,必須采訪三方;有利益糾紛的兩方,以及了解真相的第三方。這是傳媒專業大一就應該學習的內容。
但公正的報道往往沒了拍案驚奇的效果,偏偏博眼球跟獵奇的標題跟報道內容往往還能很吃香,直接導致想要正兒八經認真做內容的媒體人做出的內容反而無人問津。劣幣就這樣驅逐良幣,于是人們每天都可以因為各種熱搜上的新聞不停感動著、憤怒著、熱血者,直到突然反轉……
到了現在許多人甚至已經習慣了讓各種熱點事件多飄一會,不會在第一時間發表評論,等待著最終情節的反轉。
這次也是一樣。
勁爆的新聞當然要有驚爆的標題。
比如︰“最年輕院士三月獎評語發表出格言論竟然因為他!”、“沉默了三年,寧為終于忍不住了!”
但其實這樣的標題已經很溫柔了,更夸張的也是有的,比如︰“三月獎公平性被世界質疑,竟因為三月獎發起者寧為干出這種事情!”
類似的標題大概就跟曾經“林俊杰、周杰倫演唱會上雙基反目,數萬歌迷見證下互罵對方不是男人”差不多的意思。看標題就讓人感覺腎上腺素飆升,點進去看看內容發現是老周演唱會上邀請了林做嘉賓,兩人同唱了一首做什麼男人。
這種報道其實惡意並不大,主要還是博人眼球,但有些報道不但標題驚悚,內容也挺驚悚的,大概也算是遂了寧為的意了,直接挑明了寧氏學閥的概念,甚至很篤定的給出了結論,“寧為這次評分,需要三月獎多花費十年時間來得到全世界科學家的認同。甚至可能讓三月獎從此無緣成為跟諸如諾貝爾獎、圖靈獎同等地位的獎項。”
更可怕的是還有自媒體直接從這一點引申出華夏國內沒有科研土壤的結論,在好的科學家在華夏這片土地上都得墮落。比如曾經的寧為,多好的孩子啊,評上院士之後,依然是飄了。
曾經的屠龍少年終于活成了曾經最討厭的模樣……
這也就是曾經阻攔屠龍少年最大的反派是一位美國德高望重的教授,不然這些人大概還能引申出更多的感慨。
不過這些消息也成功將這事推上了熱搜,更讓張丁喜這個名字被大眾所熟知。
甚至有人專門把張丁喜的論文付費下載,當然能不能看懂就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了。
總之,寧為跟張丁喜因為三月獎的公布佔到了風口浪尖,連帶著現在寧為手底下第一批博士生也一個個被曝光了出來。人們依然對于他們的研究方向是不太感興趣的,但是對他們這些人還挺感興趣。
所以為什麼是張丁喜?!師生之間有什麼PY交易?
……
對于網絡上輿論被帶歪這件事,其實並沒有給院子里這幫人帶來什麼影響。
如果一定要說有的話,大概是寧為又跟田導談了一次話,然後在學生群里發了句“大家安心抓緊時間做研究,天天上網小心畢不了業”的威脅性話語。
是的,對于寧為來說,三年前他就從來不會把媒體上的報道當回事,三年後更不會因為這些選擇性報導產生一絲悸動的情緒。
有人總想借機抹黑他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習慣了便好。
曾經有了點憋屈就想第一時間懟回去,終究還是不太成熟了。男人有了孩子之後,終歸是豁達了許多,或者說寧為壓根就懶得跟毫無瓜葛的一幫人較勁。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種推波助瀾的報導其實還有些好處。
把張丁喜炒熱,順帶著把現在整套技術解決方案炒熱,這樣等到一套技術標準正式對外公布之後,也能有足夠的熱度。
科技工作其實不需要太多熱度,但對于相關投資的企業做產品推廣來說,卻是需要的。
但寧為顯然忘了寧班那群孩子們還年輕、還熱血、還正處于斗志最為強大的人生階段。他們真實的科研能力可能還不如師兄師姐,但是對于人工智能軟件層面最為理解,更最會使用現有人工智能平台的一幫天才學生。
更可怕的是,他們還有已經成功好多回的寧社做後盾。
是的,在寧為壓根對外界輿論不屑一顧,張丁喜泡在實驗室里壓根沒精力去管,其他師兄師姐們因為寧導一條消息,服服帖帖的忙著大論文的時候,陳典誠決定站出來了。
對于這位寧社的社長來說,最近正好很閑。寧導布置下來最麻煩的任務,他已經交給一位資深研究生去完成了。不管最後交給他什麼樣的成果,過關肯定問題不大。
陳典誠是打算偷懶,但關于那個問題他已經有大概思路,驗證結果也挺好的,可要具體做出來就屬于體力勞動了。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一天到晚在電腦面前對著鍵盤敲代碼的。
有些人就能閑出個妖來。
最關鍵的是,恰好寧社最新的“水晶鞋”項目有了極大進展,這更給了陳典誠搞點大事的資本。
雖然陳典誠跟寧為的家庭環境不同,比如小陳兩老都屬于高知,父親早早的下海,生意還很成功,母親則一直在大學里做教授,家庭很富裕。但兩人搞事不怕事大的理念卻是相通的。
于是,在院子里大家都安心做事的時候,看完網絡上各種報道後,這個被氣到不能自己的孩子要來了企鵝集團章總的電話號碼,發了條短信,收到回復之後,立刻打了過去。
“喂,章總,我是陳典誠。”
“哦,陳社長啊,久仰,久仰,一直想跟你見上一面,可惜去了兩趟京城,都沒踫到啊。”
“章總客氣了,這樣的,我這兩天正好比較閑,你有空來一趟不?我親自帶你看看我們的軟件實驗室,順便給你展示一下最新版的水晶鞋軟件。”
“哦?陳社長,你稍等啊,我看下日程安排。嗯,行,我下午還有個會,會後飛去京城,明天我們在燕北國際數學中心見?”
“別來院子這邊了,這樣你明天來了我們在北門見,我直接帶你進來,別來太多人了。我帶你參觀完,咱們低調的談點事情。”
“這個……”
“章總啊,你難道不知道?我們寧導對于資本的印象一直不太好,所以咱們見面得小心點,別被寧導踫上。”
這話把章志宏說得有些懵。
寧為對資本的印象不太好是個什麼鬼?到是沒听說過,不過寧為很難打交道是事實。企鵝集團幾次想跟寧為搭上線合作,最後都沒能成功。
到目前為止,企鵝集團也只在LP縣未來城的項目上,跟寧為有些關系。出于戰略考量,企鵝集團在未來城中主打運營了互動游戲區,並修了一棟企鵝樓。
現在整個項目已經接近尾聲,預計最多還有半年就能試營業了。城市里許多設計的確讓人嘆為觀止,不過效果如何還需要交給時間來驗證。
不過企鵝集團現在也的確希望能跟寧為有跟深入的合作。尤其是在寧為主導的cPu設計據說有重大突破,可能即將推出的關鍵節點。
雖然並不知道三維 通體cPu市場上有沒有潛力,但對于一家扎根于華夏主打社交的大型軟件公司來說,對于這種新技術還是要有所了解,並做一些準備的。
對于企鵝集團來說,這已經不止是一個市場問題。沒啥別的原因,只看寧思實驗室背後的股份構成就夠了。
當然,還有寧社推出一系列產品本身的影響力。
比如隨機算法,已經廣泛用于企鵝集團自行研發各款游戲之中,許多企鵝集團代理的游戲,大半也在企鵝集團的溝通下,加入了寧社開發的隨機算法。
有了前面的成功案例,企鵝集團自然也不敢小覷寧社開發的水晶鞋項目。
說實話,如果不是寧社只是一個大學生社團組織,還背靠著寧為這尊大佛,企鵝集團是真想把寧社給直接收購了都好。現在收購是不可能的,所以對于寧社的人,企鵝集團還是很稀奇的。
可惜的是別說寧社成員了,就是寧班大二便分流的學生都太過搶手了,即便以企鵝集團的體量,在搶人的時候也不佔優勢。這也是章志宏一直想跟陳典誠見一面的原因之一,除了談合作,談投資,章志宏還想跟陳典誠談談,利用社長身份,幫企鵝集團在校招的時候做做宣傳,比如幫著企鵝集團協調每年在寧社內部做個專場的校招宣傳工作。
目前只有華為佔了跟寧為合作的便宜,每年會舉辦一次寧社內部宣講。其他公司在校招季進駐校園之後,根本看不到幾個寧社成員去投簡歷的,這著實很讓人頭疼。尤其是對于不進則退的軟件公司而言。最頂級的人才永遠是缺的,偏偏現在寧社大概是全世界公認對強人工智能影響最深的一幫頂級人才。
“那行,就听陳社長安排,您看我們明天早上幾點在燕北大學北門見?”
“九點吧。我準時去門口接你。”
“行,那陳社長明天見。”
……
第二天一大早,陳典誠一個人準時來到學校北門,讓他很滿意,章志宏只帶了一個隨行的秘書在北門處等著他了。最讓他滿意的還是兩人沒在車上,足夠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