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搜索書籍︰
  HOT︰ 極品飛仙

第638章 東亞局勢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大明世祖 | 作者︰飛天纜車

    第638章 東亞局勢

    大明在為雲南的收復而歡欣鼓舞之際,朝鮮也迎來了歡樂時刻。www.kmwx.net

    蝸居在平壤年余的朝鮮王李B,正式還都漢城。

    一路上,數千明軍護送,萬余朝軍伴隨左右,浩浩蕩蕩地南向漢城。

    與之相隨的,還有數百名文武,幾千家眷,連綿數十里,極為夸張。

    對于財政單薄的朝鮮王廷來說,如此大規模的還都,錢糧負擔極重。

    吳三桂建言,不如用船,將所有人一股腦打包,從仁川登陸回漢城,順便瞻仰一下他的豐功偉績。

    對此,李B毫不猶豫地拒絕︰“朝鮮民眾備受欺凌,今南還舊都,就是為了彰顯王威。”

    實際上,則是對于海上的不信任。

    似乎也是知曉朝鮮的窘境,明廷將朝貢的銀圓兩萬塊,提前送來,至于十萬石糧,可以押後再付。

    這對于朝鮮來說,可謂是意外之喜。

    要知道,朝鮮銀銅稀缺,在之前民間一直認可布匹,糧食,以物易物。

    壬辰倭亂之後,由于明軍入朝作戰,攜帶了大量的白銀,所以才讓朝鮮開始流通白銀,並且認可白銀的貨幣功能。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由于進口明朝商品太多,導致白銀外流,以至于朝鮮銀貴糧貴。www.83kxs.com

    而且,糧貴的,只是在寄生城市漢城。

    相較來說便宜,反而是黃金。

    因為朝鮮半島,金礦頗多。

    朝鮮缺糧嗎?其實不缺。

    那些兩班貴族的家中,囤積了不知道多少的糧食,但就是因為交通不便,導致運不出去,催升糧價。

    兩萬塊銀圓,對十萬石糧來說,其實並不算虧本,如果明朝負責船只運輸的,直接從八道沿海轉運,反而有賺頭。

    甚至,朝鮮王廷想到,不如將那些距離遠的,如平安道、全羅道等稅糧,轉交給明朝。

    然後直接在漢城,收兩萬白銀得了。

    不僅省了運送費,還得了白銀,一舉兩得。

    松商、灣商也慷慨解囊,獻上了十萬兩白銀,作為還都的費用。

    在這種情況下,李B自然大手一揮,浩浩蕩蕩的南下漢城。

    到了六月初八,朝鮮王回到了屬于他的都城。

    不過這次與上一次的壬辰倭亂相比,朝鮮王不至于太狼狽,景福宮相對完善,宮女宦官一應俱全。

    入住景福宮後,李B面臨了一個政治難題——如何面對太上王李。www.luanhen.com

    以及被滿清推舉到王位,年僅十一歲的弟弟李 br />
    對此,滿朝文武在太上王李的意見上,達成了一致,繼續尊崇為太上王,待遇從優。

    甚至為了突現孝道,殿下也得讓出昌德宮正房。

    李B同意了。

    而在處置被迫登基的李 br />
    有的大臣覺得應該流放江華島,有的則覺得應該安撫人心為要,封個院君,顯示以仁。

    糾結了半天,李B還是決定以仁孝穩妥些,畢竟父親李還沒死呢!

    李 駁梅獍捕 缶br />
    這一次大亂,直接促使君王易主,南北大亂,整個朝鮮王廷痛定思痛,決意效仿明朝,進行改革。

    如,之前斷斷續續推行的大同法(即按田畝收糧),將得到徹底的貫徹,廢除貢物法。

    另外,從明朝引進戰馬、火器,重建禁軍;授權灣商、松,與來朝的明商通商;歷法上,從明朝學習《崇禎歷書》,規範歷法;經濟上,允許明制銅圓、銀圓流通,促進商業發展。

    政治上,因為與明朝通商,所以其效仿明朝,設立商曹,專收來往商稅;設理藩曹,處置咸鏡道、平安道的女真、索倫等部落。

    另外,將中央軍內禁衛、兼司僕、羽林衛,以及平壤義軍,合並為“內三廳”,自之為禁軍,合計兩萬人。

    這一番措施之下,朝鮮竟然呈現許多復興之象,這是自壬辰倭亂以來,少有的現象。

    在通商上,朝鮮的灣商、松商,為了壟斷貿易,也是朝鮮王的酬謝,將通商的地點,放置在永宗島上。

    即,來往的明商,不得擅自入境,只能在永宗島與灣商、松商貿易。

    一如滿清的廣州十三行,日本的長崎,通商和開國,這是兩碼事。

    永宗島位于仁川之外,距離漢城極近,方便收取稅收,位置也極好,臨近漢江。

    當第一波明商,抵達永宗島後,整個朝鮮陷入到了驚喜之中。

    隨著明、朝商貿的繁榮,這讓對馬島大名宗義成大為眼熱。

    對馬島位于日、朝海峽之中,距離朝鮮只有一百里,一直承擔著對朝貿易的職責,甚至,其一僕二主,在日本是大名,在朝鮮是將領。

    如今,對馬大名宗義成眼見明、朝貿易如此火熱,也想討一杯羹。

    從朝鮮進口唐物(日本一直以唐國代稱中國),再轉銷國內,這不算逾越吧?

    他只能上書江戶,匯報了朝鮮的局勢,附帶了唐國的戰事。

    由于朝鮮和日本一衣帶水,加上朝鮮海峽太過于淺薄,日本一直視朝鮮為家門口,極為關切。

    所以,這封奏疏,迅速地來的江戶中奧,幕府重臣保科正之、大老酒井忠勝,老中松平信綱,阿部忠秋,飛速趕來。

    第三代幕府將軍德川家光,此時正躺在被窩中,年僅四十七歲他,眼窩深陷,臉色蒼白,疾病纏身。

    顯然,這位完善幕府制度,閉關鎖國,修訂《武家諸法度》,鎮壓天主教的日本統治者,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你們看看!”雖然身體虛弱,但德川家光的話語,卻重達千斤。

    “是!”幾人不敢耽誤,輪流傳閱。

    身為幕府重臣,唐學休養自不必說。

    “你們怎麼看?”德川家光躺在被窩中,輕聲問道。

    “這場女真之亂,即將平息。”

    保科正之大喜過望,忙拱手道︰“此乃天大的喜訊,女真人雖然憑借一時蠻力,席卷了唐國,但到底是蠻夷,不可長久。”

    “如今其退縮至遼東,但只能苟延殘喘,活不了幾年了,一旦時機成熟,唐國必然伐之。”

    “唐國不愧是天朝,再一次扶立李朝。”

    酒井忠勝也認可這個說法,並且言道︰“朝鮮效仿唐國,一番變革後效果難料。”

    “最近長崎那里也言語,唐商最近也多了不少……”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399xs.com 399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802858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