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搜索書籍︰
  HOT︰ 極品飛仙

第332章 絕不可能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我的姐夫是太子 | 作者︰上山打老虎額

    第332章 絕不可能

    朱棣唏噓短嘆著。www.kmwx.net

    徐皇後卻沒有繼續追問。

    不是她對外朝的完全沒有興致,而是她自覺地自己管好宮中的事即可。外頭的事,自有自己的丈夫和兒子們去操心。

    只是這時天已微微亮了。

    朱棣打起精神︰“朕今日要去棲霞,要見識見識,既是要當著天下人的面,對棲霞上下進行旌表,也是想親眼去看看。”

    “張安世這個小子……”朱棣頓了頓,繼續道︰“這些時日,可都沒有來覲見過,朕還听說他經常忙得家都沒時間回去,可見為了操持這太平府,他是真的是盡心竭力的。”

    “哎,朕難,他也難啊!群狼環伺,虎視眈眈。可成大事者,這些又算得了什麼呢?楊卿說起良家子,朕倒想見識一二九縣良家子是什麼模樣的。”

    朱棣絮絮叨叨。

    這讓徐皇後細看,朱棣確實老了,行動不似以往那般的便捷,眼角生了魚紋,發梢處多了白絲。

    其實以往,他也是如此,只是今日的絮絮叨叨,卻令徐皇後意識到,當初那個不可一世,意氣風發,胸有千萬兵的丈夫,確實隨她一樣,垂垂老矣了。

    朱棣沒有發現徐皇後眼神里的深意,只命值夜的宦官進來,洗漱更衣。

    隨即下旨百官至大明門。

    當然,這道旨意,又別出心裁,為了不驚擾百姓,一切從簡,便衣即可。

    百官已得了消息,宮里的事,是藏不住的,所以當許多大臣來到大明門的時候。

    卻有不少人,用奇怪的眼神看向楊榮和胡廣。

    胡廣的人緣,本是最好的,大家都覺得他謙虛待人,如沐春風。

    可今日,雖也有不少人與之行禮寒暄,只是……今兒卻像是多了幾分生疏。

    胡廣再蠢,也能體察到這些,心頭憋屈起來,于是他禁不住低聲對楊榮抱怨︰“楊公,吾身敗名裂也。”

    楊榮微笑道︰“浴火方能重生,不慕虛名而處實禍,此方為人杰也。

    胡廣︰“……”

    好吧,他總說不過楊榮這家伙。

    大明門開了,隨即,眾臣隨朱棣行色匆匆而去。

    大量的大漢將軍,以及抽調來的東廠番子,錦衣衛校尉,個個便裝,潛藏各處,或有騎便衣開道,又有一隊禁衛,奉旨以校閱名義,浩浩蕩蕩地抄另一條路,直奔棲霞。

    朱棣很滿意這樣的安排,在他看來,排兵布陣的至高境界,並非是列隊沖殺,而是發動奔襲。

    只是奔襲,對于組織力的考驗極大,排兵布陣時,統帥盯著諸將,諸將盯著千戶、百戶,千戶、百戶監視士卒,誰有異動,亦或者誰停滯不前,可以立即發落。

    可歷來奔襲卻需百戰精兵,這是因為奔襲為了講求突然性,即便不是在夜間行動,也是一路疾行。

    如此一來,用將盯兵的辦法,就沒辦法使用了,這要求最底層的士卒,都能主動性。

    在無人盯梢的情況之下,還能不折不扣地完成命令,身後沒有眼楮,依舊可以做到令行禁止,這才是真正的精兵。

    東廠的番子少,可錦衣衛散出去,潛伏各處,井然有序,朱棣這一支人馬所過之處,他們都做好了周密地安排,確保萬無一失。

    這一點,令騎馬而行的朱棣大為感慨。

    于是對隨後的亦失哈道︰“當初紀綱在的時候,奉朕的旨意,建了這錦衣衛,號稱親軍,非同凡響,可現在看來……也不過爾爾,倒是朕見這些騎和校尉,卻個個不凡,教人刮目先看。

    亦失哈也由衷地道︰“這是官校學堂的功勞,東廠那邊,也從官校學堂里挑選了不少的番子,招募來了,即可用。”

    朱棣頷首︰“張安世那邊,知會了沒有?”

    “已經知會了。www.83kxs.com不過……”

    這話說到一半,頓了一下,亦失哈才又道︰“不過他本是在操辦一場盛會呢。誰料陛下要去,因此……不得不……”

    朱棣道︰“他忙他的,朕又不是孩子,還需他來擺布嗎?叫個人,快馬去傳朕的口諭,太平府平日是什麼樣子,今兒還是什麼樣子。手頭的事,誰也不可耽擱,朕此番……只是踏青閑游。那家伙若是敢耽擱了他手頭的大事,跑來接駕,朕先罵他。”

    亦失哈笑了笑,便連忙吩咐一快馬去傳訊。接著又回來道︰“陛下,已經叫人去了。”

    這時,朱棣倒是帶著幾分好奇道︰“你方才說他在操辦盛會,他在鼓搗什麼盛會?”

    亦失哈懊惱地道︰“好像……是什麼詩詞大會,奴婢對這個不甚懂。”

    “莫說你不懂,朕也不懂。”朱棣挑了挑眉道︰“這張安世,什麼時候又和讀書人廝混一起了?這不是……才剛剛………和人反目嗎?怎麼,這個小子還以為,弄一個詩會,人家就會念他的好?”

    “這……”亦失哈道︰“奴婢……也猜不透他的心思,想來……也是威國公他心善……”

    “這是糊涂。”朱棣不禁大發牢騷︰“他還太年輕,沒有真正去過戰場錘煉過,更不知這世上有一種恩怨,是無法化解的,他張安世都刨了人家的祖墳了,還指著能重修舊好?”

    說著,他嘆了口氣︰“哎……這一點,他就不如姚師傅。姚師傅行事就很老辣,謀定後動,可一旦動手,就絕不指望能夠和解,務求做到除惡務盡,必斬盡殺絕,絕不留下任何的後患。”

    朱棣說著,突然提及到了姚廣孝,驟然之間,心情都不免低落起來。

    畢竟多年來,姚廣孝都一直陪著他,突然說沒就沒了,直到現在,他都覺得還沒接受過來。

    亦失哈似乎也感受到了朱棣的心思,于是便忙故意岔開話題道︰“是啊,威國公沒見過戰場,若是什麼時候陛下親征,將威國公也帶上,好讓威國公也感受一下,這心性也就能磨礪出來了。”

    朱棣只嗯了一聲,眼楮落向別處,臉微微揚起,抬頭看天色的模樣。

    此刻,清晨的曙光如金輝一般的灑落,天空驟然發白,那一道金芒,落入朱棣濕潤的眼里,驟然間,這曾總是殺氣騰騰的眼眸深處,涌出無數的哀思。

    亦失哈默然。

    …………

    張太公興沖沖地來到了棲霞。

    他上一次來棲霞,還是一年多前,那時候覺得還算熱鬧。

    可今日卻發現,暫別一年,這里又變了一番模樣。

    林立的碼頭,一處處的棧橋自江面伸出,數不清的客船和貨船,那碼頭處,又是一座座的貨棧。

    更遠處,是熙熙攘攘的市集,市集已是從前的簡陋,這原本的不毛之地,如今……竟當真成了一處府城,一座沒有城牆邊界的城邑。

    不,這比尋常的府城,要熱鬧得多,人聲鼎沸。更遠處,若是自此遙望,便可見遠處,是恢弘的圖書館,是一座座巨大的建築,還有許多的建築,施工的支架尚未拆除。

    從陸路和水路抵達此地的人流,川流不息,猶如無數的溪水,奔入汪洋一般。

    碼頭上,是各色的口音在吆喝,大家都竭力地說著官話,可這官話,卻難免帶著幾分家鄉口音,因而……細細去听,竟覺滑稽。

    數不清的馬車,馱載著貨物,寬敞的街道,朝著四面八方延伸。

    每隔一些時候,竟有報時的鐘聲,那鐘聲悠揚,卻可從敲擊的頻率來判斷時辰。

    人們或奔集市,或往學堂和圖書館,或至工坊。

    李秀才因為經常來,因而先接引張太公下船,而後雇了一輛車轎。

    張太公怫然不悅之色,他不喜歡這樣的喧鬧,于是他扶了扶自己的綸巾,帶著驕傲的神色。

    只可惜……在這里,沒有人因為這個綸巾儒衫且明顯有功名的老讀書人多停留片刻,人們行色匆匆,哪怕眼神,都不曾有過停留。www.luanhen.com

    這在其他地方是不可想象的,張太公覺得自己最驕傲的東西,好像被人踐踏了。

    ”世風如此,真令人憂心。”張太公帶著幾分憤慨道。

    “眼不見為淨吧。”李秀才看出了張太公的心思,這種感受,他也有,只是有的人……無法接受,有的人慢慢習慣了,也就慢慢泰然處之了。

    “此地有傷風化啊。”張太公指摘著,想舉幾個例子來罵幾句。

    卻發現這里除了行人如織,人們行色匆匆,且沒人高看他之外,好像也指摘不出什麼來。

    主要還是一時情急,看來得回頭慢慢地想一想。

    “太公,時候尚早,要不要去瞧一瞧……糧價……”

    “罷了。”張太公收起那令他不悅的心思,便又氣定神閑起來,道︰“今日乃詩詞盛會,何需拿那些東西來攪了清淨呢?”

    李秀才訕訕一笑,他發現自己終究還是世俗了,當下便道︰“也好,昨日跌了一些,今日必定回漲,看不看都一樣,再者說了,只怕宮中的利好也要出了,現在各府都減產,這太平府若是再減產,這價錢……”

    張太公帶著幾分不耐煩道︰“好啦,不議這些,這畢竟是外物。”

    當下,二人啟程至會場。

    這會場的規模很大,如今有許多的彩旗,倒是頗顯新鮮。

    再者,此處臨江,至這里可以眺望長江的美景,這樣的樓宇,似乎是花了大價錢修建的。比之黃鶴樓、滕王閣、岳陽樓更顯恢弘。

    主要是佔地更大,高二十丈,有七層,采用的乃是滕王閣的樣式,也是主閣也是采用“明三暗七”格式,且又設回廊,在不同樓層,可眺望遠處江景。

    此樓之下,鋪設地磚,佔地更大,就像……一個廣場。

    最奇異的是,這個廣場,竟是不禁絕外人出入,于是乎……竟有不少人清閑之余,來此閑游。

    于是當張太公等人來到這里的時候,卻發現這廣場上,已不下千人。

    今日來的讀書人尤其的多,也有一些今日不必上工的好事者,也沒別的,就是來湊趣。

    “此閣叫什麼?”

    “叫群儒閣。”李秀才道。

    張太公來了幾分精神,道︰“不曾想,此等污濁之地,竟還有這樣雅致的所在,群儒閣……卻不知此樓的主人,又是何人,這必是一位身居高位的高士吧。”

    李秀才顯得尷尬,老半天沒吭聲。

    張太公看他這反應,便問︰“你為何支吾不言?”

    “咳咳……太公……此樓,是威國公的產業,這是為了紀念……京城六儒而建……”

    張太公頓時感到窒息。

    老半天不吭聲。

    李秀才苦笑一聲。

    緩了緩,才道︰“京城六儒,是哪六儒?”

    李秀才認真地思索道︰“我想想,張安世是一個,還有朱勇,此人乃成國公朱能之子,還有一個張,此人乃故去的英國公次子,還有丘松,此人乃……”

    張太公已經捂著自己的心口,口里發出︰“呃呃呃……”的聲音。

    李秀才忙關切地道︰“太公,迷趺戳耍 閽趺戳恕!br />
    張太公一臉痛苦地道︰“別說啦,別說啦,別污了我的耳朵,這……這定是假的,老夫不信。”

    “不敢欺瞞太公,那群儒閣…下頭有一處石碑,就是這樣刻著的,還說是為了紀念六儒光大儒學,迄今為世人傳頌,因此才不惜重金設此樓,供天下游人,在此觀賞棲霞江景。”

    張太公很努力地深吸了一口氣,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讓他還能堅強地站著。

    可這番話,直接把他干沉默了。

    “張公。”

    就在此時,有人喜滋滋地上前,朝張太公來,作揖行禮道︰“張公,許久不見了。”

    張太公的臉色,這才勉強恢復了一點紅潤。

    他定楮一看,卻是縣里的舉人,姓周。而這周舉人,和他是世交。

    于是便忙回禮道︰“周賢弟也來了。”

    “湊湊趣罷了。”周舉人微微一笑道︰“只是不曾想,張公竟也有如此雅趣。”

    二人見面,分外親昵,于是便索性結伴,等進了這群儒閣,便見詩會已開始了。

    這其實采用的乃是猜燈謎的形式。

    這里預備了許多筆墨紙硯。

    來此的讀書人,只要提筆做了詩詞,便可張掛起來。

    而後,大家在此駐足看張掛起來的詩詞,做出品評。

    此時,已有許多的讀書人,揮毫潑墨了,牆壁上也掛了許多的詩詞。

    張太公不急著作詩,而是先看別人的大作。

    總算,他終于能將方才的煩惱,忘了個干淨。

    而且張太公驚喜地發現,在這里,他遇到了許多的故舊,此時見面,個個分外的親昵。

    甚至還有一個老者,乃他年少時的同窗,都曾拜入名師門下學習,只是大家都在各縣,雖有書信往來,卻幾乎難有見面的機會。此時見面,分外的親熱,彼此拉著手,敘舊了許久。

    “怎還有商賈來?”張太公瞥眼,卻見有穿布衣、布鞋之人進來。

    他皺眉,商賈是很好辨認的,太祖高皇帝不許商賈穿戴絲綢,所以許多商賈,便讓人裁剪上好的松江布來穿戴,有的好布,價值並不比絲綢要低。

    “據聞此次詩會,誰都可以來,並無門禁。”周舉人在一旁低聲道。

    張太公嫌棄地搖著頭道︰“大煞風景,大煞風景。”

    正在此時,卻有一行人步入其間。

    這些人不多,只有七八人而已。

    朱棣為首,隨之而來的,有楊榮、胡廣、夏原吉、金純、金忠人等,除此之外,還有兩個翰林學士。

    朱棣也只是想看看這詩會是什麼樣子的,因此,大隊的人馬即將抵達棲霞的時候,便先行一步,等到了群儒閣,又撇開了隨行的扈從,只帶著幾個重臣進來。

    “群儒閣……”念著這三個字,朱棣有些無語。

    好在在這兒,沒有什麼是張安世干不出來的,他習慣了。

    眼前見這里張掛的許多詩詞。

    許多讀書人駐足,激動地竊竊私語。

    更有人看完了詩,意猶未盡,又開始說到了太平府。

    “太平府這一次,怕是要遭殃了,听聞……胡公昨日就入宮了。”

    “朝中諸臣,胡公至賢,有他在……”

    後頭的話聲音越來越低。

    讀書人嘛,湊在一起,就愛討論這個。

    听說有人討論胡廣,朱棣將目光笑吟吟地落在了胡廣的身上。

    胡廣︰“……”

    “現在糧價漲得這樣的厲害,依我看……”

    糧價……

    朱棣若有所思。

    卻又有人興奮地道︰“怕還要漲,至少得是十兩銀子,等到了十兩銀子之後……”

    不知是誰,談到了糧價,幾乎所有人,都變得興奮起來。

    在此的,大多是士紳出身。

    這一次,加倉糧食的不少,本來讀書人不該言利的。

    可糧價關系到的,卻是太平府和威國公,卻不禁讓人滋生出無窮的興趣。

    朱棣默默地走到一處角落,落座,詩會這邊主辦的人,立即有人奉了茶來。

    朱棣呷了口茶,依舊沒有發出什麼響動,只安靜地听著其他人的話。

    “听說……許多地方已經出現餓殍了,這糧價不瘋漲才怪,我看不只十兩,便是十二兩、十三兩也有可能,前幾日,老夫听聞鳳陽出了餓殍,立即便又東挪西湊加了一倉的糧,等著吧,現在天怒人怨,這是天災人禍的征兆,到了那時,糧食就是金銀。”

    “你也加了一倉?我加了三倉。”

    “劉兄大手筆啊!”

    “掙錢是小,捍衛名教是大,現在外間有許多人說,什麼太平府今年糧食大熟,老夫就不信了,他太平府………這樣胡來,還能豐收!必定是有人急了,知道這太平府要出大事,到時無糧,所以想辦法放出這些消息,好低價購糧,想要緩解燃眉之急。”

    “只是你這購糧的資金……”

    “我是抵了地,籌措來的,哎……真恨平日里沒有多少金銀在手,反而便宜了錢莊。”

    “無妨,無妨………”

    大家議論得越來越熱烈。

    一時之間,竟無人關心詩詞了。

    那張太公見許多年輕人說得興高采烈,他年紀大,沒有急著去討論,心里卻也是樂不可支,只是不好表露,只是含蓄地帶著微笑。

    “當今陛下……糊涂啊!”有人極小聲地竊竊私語︰“歷來大奸似忠,太平府此等欺上瞞下的手段,這是歷朝歷代的奸臣慣用的手法,可陛下竟不能察覺。”

    “這你就不懂了……”有人聲音壓得更低︰“依我看,有些事啊……人家不是不知道,就如那章  鐶罪瘢 鏤蘅繕猓 晌 嗡  啵 叢滋煜攏坎換故且蛭   br />
    說到這里的時候,這人用手指了指房梁,意味深長的樣子。

    有人便接口道︰“這倒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朱棣依舊喝茶,只是听到這里的時候,身子稍稍頓了一下。

    “無論如何,此番……等夏糧征上來之後,真相大白,一切奸邪,便無所遁形。到了那時,朝中有胡公等這樣的君子,必要仗義執言,我等小民才有出路。”

    眾人紛紛點頭,張太公也听得激動。

    此時,卻听這回廊那邊有人傳出聲音︰“那是什麼?”

    眾人听了這人的話,便也朝回廊那里看去。

    回廊那里,可以眺望江景。

    于是有人踱步而去,一看,竟沉默了。

    張太公見狀,自然也上前,便見那江面上,浩浩蕩蕩的,竟都是貨船。

    無數的貨船,前後餃接,浩浩蕩蕩,數之不盡,竟是充塞了整個江面。

    有人細細看那貨船上張掛的旗幟,雖然旗幟上的字是不可能辨認,可是這旗幟的款式,其實許多人卻是熟悉的。

    這是糧船特有的旗幟,官府征糧,運輸途中,必用糧旗為標志,示意沿途的差役和巡檢,不得橫加阻攔。

    于是有人驚呼︰“糧……糧船……”

    “何處來的糧船……”

    人群有些騷動。

    越來越多人出現在回廊上,許多人扶著欄桿,認真地瞧著那些貨船。

    卻見那糧船數百上千,猶如江面上的長龍,一個個的在各處的碼頭靠岸。

    “這像是……像是……能運來棲霞的糧船,應該是那太平府九縣的吧。”

    “不可能,絕不可能,怎麼會有這麼多!”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399xs.com 399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802858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