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1353章 进展
谷旗市局送来的案件相关资料,有足足四个箱子,看得出来,是真的做了相当的工作。
www.biquge500.com
但是,凶手的纵火行为确实是大大增加了破案的难度,尤其是在当年,周围邻居自发形成的救火队,虽然成功的扑灭了大火,也在客观上造成了证据的损失。
对于一起16年前的案件来说,没有监控的情况下,又失去了现场证据,想要破案的难度是极大的。
不过,也是因为现场有许多邻居在场,犯罪嫌疑人有被目击,并且,最终做出了素描图。
“凶手身材高大,微胖,男性,看着比较年轻,眼神很凶狠,皮肤较黑,短发……”徐泰宁读着卷宗里的描述,轻笑了一声:“跟江远的判断是符合的。不过,谷旗市局最后也没找到人。”
“应该是流窜作案。凶手很可能一次作案后就跑了,这应该是他躲过历次侦查的主要原因。”柳景辉看完谷旗市局和梅洋市局的两起案件的相关信息,推理能力逐渐上线。
徐泰宁是只要确定性答案的人,遂道:“现在就说流窜作案,还有待证明吧。就这个案子的情况来看,他的习惯是作案后纵火,那么,相关的纵火案件,其实都有嫌疑。另外,谷旗和梅洋的案子,都是入室抢劫杀人,那有没有可能,入室时无人的一些盗窃案也是他犯的,总不能专挑有人的房子盗窃吧。”
“他可能没有开锁类的能力。”柳景辉回答的却很肯定:“梅洋的案子不是很确定,谷阳的案子,受害人在家经常是开着门纳凉的,因为住的是单位自建的楼。抢劫出租车其实也差不多,凶手选择的都是不需要技巧,对武力要求比较高的项目。”
徐泰宁缓缓点头:“身高体壮,喜欢使用暴力解决问题。”
“也符合出租车抢劫案嫌疑人的典型特征。他们如果有入室盗窃的犯罪技巧,也不至于要搞出租车。”柳景辉说的是一个很残酷的真相,就算是犯罪,有犯罪技术的人也以更低的风险获得更高的收益。
“所以凶手先是寻找一些便利机会,进入人家暴力犯罪,那也没必要开始就杀人吧。”徐泰宁接着问问题。
柳景辉“嗯”的一声:“你要问我,凶手是怎么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这是犯罪侧写类的玩意,我能回答的就是,在凶手开始杀人以后,他是有意识的选择了流窜作案的,否则,以15年以前,甚至更久以前的交通条件来说,跨市区的流窜容易,跨省的流窜,而且是全国性的流窜?不是有意识的行为的话,不太容易解释。”
柳景辉设身处地的为凶手考虑,道:“他每次做完案,首先就是一个逃亡的身份,其次还要销赃,能忍住不连续犯案一次性销赃,而是先流窜,算是有点脑子的。到了李慧敏案,都可以视为再一次的犯罪升级了,他是面对两名受害者,还是胁迫受害人驱车千里,这个过程,很难把握。当然……他也可能是有团伙。出租车劫杀案经常是有团伙的。”
某种类型的典型特征,往往是有其内在成因在里面的,就好像远嫖近赌一样,抢劫出租车也最好是团队合作的模式,不仅仅是因为当年的出租车司机被抢多了,容易藏着武器反击,主要是为了震慑司机,多人抢劫容易使其放弃反抗,也降低抢劫人员的成本。
“流窜作案在当年确实是个好主意。团伙的问题也要考虑。”对徐泰宁来说,流窜作案也是非常麻烦的。事实上,对任何一名警察来说,流窜作案都是比较难以处理的案件,侦破经常凭运气和审讯。
话说到这里,两人不约而同的看向江远。
江远适时抬头,他刚刚一直在pad上扫照片,此时让王传星将标记的几张照片放出来,道:“我刚刚看了下另外几起评价c的案件,其中一起找到的足迹,符合嫌疑人特征,能够认证同一。”
“我看看。哪一起?”徐泰宁立即问。
“立元市的案子。”江远让王传星去打印资料,同步说明道:“也是杀人焚尸,但是在野外,用的汽油,尸体焚烧的很厉害,现场没有车辆,但有足迹给烤硬了留下来了。”
“李慧敏案也是野外。”柳景辉补充了一句,再微微皱眉,道:“这个凶手,当年应该是在做尝试。”
“研究杀人吗?”徐泰宁问。
“差不多意思吧。有的凶手是喜欢用一成不变的杀人方式,有的人就喜欢试验。”
“试验也是有风险的。”徐泰宁也不等打印了,让人拿了PaD,也开始在上面翻。
一时间,现场都是翻阅页面的声音,或者PaD,或者纸质文件。
“巴江焚尸案,就是那起B级相似度的案子,我认为在侦查阶段,也可以暂时判定为是同一系列案中的一起。”柳景辉此时发言,接着就开始说一些字里行间的细碎的信息,以推理凶手相同。
江远和徐泰宁听了一会,都表示认可,于是,李慧敏案升级为系列案,涉及地点分别是梅洋、谷旗、立元、宁台和巴江,总计五起案件。
五起案件都是命案,但除了宁台县的案子,其他四起案件都没有焚车。不过,谷旗和梅洋的案子是入室,立元和巴江的案子都是野外焚尸,虽然不确定交通工具是什么,但劫车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徐泰宁于是一边安排人手正常跟进这几起案件,一边又派人去立元和巴江,调查相应时间内的失车案。
与此同时,徐泰宁又将凶手身高1.8米,180斤,现年42岁到46岁的信息通知了出去。这条信息得到了多重验证,到现在,就又是一条线索了,与十几年前的命案积案、入室盗窃和劫车类的案件比对,说不定又能发现新的线索。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除非人多。
徐泰宁这边一条命令,放到任何一个市县,起码需要好几个人排查,重视的有余力有想法的说不定要派出十几个人搜故纸堆,粗粗一算,这就是上百名警力的投入。
换成普通的专案组,总共二十多三十名警员,就算有这样的线索,最多一个县市派两个人去跟进,还得求爷爷告奶奶的请对方配合,最好再借一两个人陪同,即使如此,没日没夜的刨,除非全员出动,否则,几十个县市跑几个月是很正常的。
有的专案组,追这么两条线索就算是到头了,追上了继续,追不上就差不多该结束了。
但对徐泰宁来说,这不过是万里征程中的一段罢了,他还多方征集足迹线索,以求江远能有新的突破,另一方面,还专门派人重捋时间线,研究凶手的逃亡路径。
最重要的是,徐泰宁直接重启了梅洋、谷旗、立元和巴江的四起命案。
立元和巴江的两起案件都是野外焚尸案,主要的线索就是尸体,当地调查的也比较深入,但它们没有相应的嫌疑人的身份信息,梅洋和谷旗的两起案件都是入室抢劫杀人,着重调查了销赃的情况,还利用了特情等消息,但如果考虑到这四起案件其实是系列案的一部分的话,很容易想到,凶手不仅会采取异地销赃的方式,还可能跨省销赃。
这在当年的环境下,调查起来就太困难了。
但对徐泰宁来说,这些都是新线索。
专案组像是一辆重型盾构机,在茫茫大山的致密山体中穿行,看似势不可挡,哪里都能去得,实际上非得经过周密的计划,精致的设计,才能达成目的。而它内部飞快转动的无数齿轮,最终表现在外的,只是每小时几米的程度罢了。
线索飞快的集聚,再被徐泰宁重新派发出去,再重新集聚……
几天后。
江远早起来上班,就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安湾市局的门口。
“江主任。”魏振国看到江远,不等他开口,连忙道:“我知道我不适合参与专案组的行动,但我也希望专案组不需要避讳我。我在跟前租了房子住,专案组有什么需要询问的,我随时可以提供。”
说完,魏振国也不等江远的回答,转身就走。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