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1962章 登高望远见家乡
电报很短。
www.biquge369.com
程千帆用很短的时间迅速完成发报,然后快速且仔细的将电台收起来,放进暗格里。
重庆。
戴公馆。
戴春风已经入睡,电话铃声急促的响起。
陈桦揉了揉眼睛,就要起身,却是看到戴春风已经起身,他示意陈桦继续睡。
“过来吧。”戴春风说道,挂上电话,他有些疲倦的揉了揉眉心。
陈桦轻轻走到他背后,纤细的手指轻轻按压太阳穴。
“需要我下去帮你招待吗?”陈桦问道。
“不必了,你睡吧。”戴春风说道,“是齐伍。”
陈桦点点头,听话的回到床上继续睡觉。
她懂戴春风这话的意思,齐伍是自己人,不必劳烦她帮着招待。
不过,这只是浅表意思,真正的意思是,齐伍有机密事要汇报,她需要回避。
陈桦便猜测应该是和上海或者是南京有关联,虽然具体内情她不知道,但是,陈桦隐约知道在上海和南京有戴春风亲自掌握的战略级情报员。
她也是戴春风最信任的人,寻常的机密事是不需要回避她的,只有那种由戴春风直接掌握的战略级别情报员,这是连她都不允许触碰的绝对机密。
……
齐伍来的很快。
“局座,‘青鸟’急电。”齐伍将电报双手递给戴春风。
戴春风的表情是严肃的。
深更半夜的,‘青鸟’急电,这令他有些担心,担心出了什么紧急大事。
“唔……”戴春风看了电报,他的眉毛挑起来。
电报很短。
酒井直次在兰溪,此人喜欢亲临前线勘察地形,且喜欢选择高地,或可尝试伏击此獠。
“这个‘青鸟’啊。”戴春风将电报放在茶几上,长舒了一口气,摇摇头说道,“我还以为出了天大的事情呢,害我白白担心了。”
他身体后仰,依靠在沙发靠背上,“这小子啊。”
“我们这个学弟啊,毕竟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肄业的,对军事上的事情一知半解。”齐伍也微笑道,“他误以为凭借这个情报就可以伏击酒井直次……”
“想法很好,不过有些天真了些。”齐伍笑道,“不过,这样才像话嘛,以前这小子表现的几乎无所不能,现在看来,毕竟没有真正的上过战场,对于军事上还是个半吊子。”
……
“话不要说的那么难听。”戴春风摆摆手,“与他而言,他人在上海,还能掌握日军一位师团长在前线的动向,这本身就相当了不得了。”
他对齐伍说道,“至于说,‘青鸟’所提及的这个有些不靠谱的建议,嗯,嗯……”
戴春风的眉头忽然皱起来,然后他看向齐伍,“驻防兰溪的我方部队是哪个?”
“我想一想。”齐伍说道。
戴春风微微颔首。
“应该是我军第六十三师。”齐伍说道。
“六十三师……”戴春风思忖道,“赵介水的部队?”
“是的,局座。”齐伍点点头。
戴春风皱眉思索。
赵介水是黄埔四期生,毕业后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排、连长,第三十二军少校参谋、工兵连长、营长、第三师参谋主任、团长、旅长,二十九岁就成了陆军少将。
此前针对江南新四军叛军的围剿,便是赵介水所部捉住了新四军军长叶希仪,在此番剿红戡乱中立下大功,委员长都对赵介水赞誉有加。
赵介水本人且不说,此人在军中最引人注目的身份是,其是顾墨三的外甥。
……
对于顾墨三,即便是戴春风也是颇为忌惮的。
顾墨三此人屁股很正,他对委员长一直忠心耿耿,视其为绝对领袖,竭尽全力辅佐。
对待委员长,顾墨三是绝对服从,绝对遵令行事的。
在黄埔期间,因犯错,委员长命顾墨三下跪,他整夜未起。
他人欲扶,顾墨三拒不起身。
委员长闻讯,大为震惊,次日他亲自前往将顾墨三扶起。
在‘双十二事变’中,顾墨三更因表忠心而深得委员长信任,随后更是获得重用。
何敬之命顾墨三与刘峙分领两军赴西安备战。
蒋夫人劝阻顾墨三,顾墨三遂拖延未动。
校长后获释归来,得知此事后,对顾墨三的信任倍增。
可以说,顾墨三此人始终严格执行委员长之指示,从不提出异议,亦未曾反对。
因此,在党国内部,顾墨三有两个绰号:一是“上将传令兵”,二是“顾百顺”,有人籍此挖苦顾墨三对委员长言听计从。
但是,与戴春风而言,这样的顾墨三,才是他格外忌惮的,盖因为他戴春风的荣辱才是系于委员长之身。
不过,也正因为他戴春风系委员长亲信,顾墨三对他和军统虽然谈不上亲近,却也并未有什么诘难之言行。
……
“去电顾司令长官,请他转一份电报与赵介水。”戴春风沉吟片刻说道。
“是。”齐伍说道。
然后他接过戴春风亲手拟定的电文,有些惊讶。
“局座是打算如‘青鸟’所建议,试一试?”齐伍问道。
“仔细思之,‘青鸟’所言,初窥有些荒唐,再思却未尝没有机会。”戴春风说道。
他微笑着看着齐伍,“你可知道赵介水在军中的绰号?”
“赵地雷。”齐伍想了想,笑了说道。
国军第六十三师师长赵介水乃是军中出了名的悍将,此人虽然骄横,但是,在战场上绝不含糊。
他曾经率军参加南昌会战、第一、二次长沙保卫战,以及此次浙赣战役。
赵介水是国军中能攻善守的悍将,面对日军,他的军队可以用悍不畏死来形容。
而第六十三师面对日军的时候,也素来以擅长打硬仗著称。
两年前,第二次粤北会战的时候,第六十三师作为主力参与战斗,该师在良口、吕田等地与日军展开殊死拉锯战,战役中毙伤日军八百余人。
此外,正如他回答戴春风的问题,赵介水的部队素来以擅长埋设地雷著称,盖因为赵介水本人推崇地雷作战,认为在敌我军事装备悬殊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己方士兵伤亡的需求下,地雷杀敌是最惠而不费的方式。
电报中很明确了,戴春风的意思是请顾墨三将军事情报转交赵介水,提供关于国军第六十三师之当面之敌暨日军第十五师团师团长的动向、习惯:
‘可尝试多多预埋地雷,或可有机会伏击敌酋酒井……’。
……
“司令,密电。”
“哪来的?”顾墨三放下手中的铅笔,问道。
“戴春风。”邱明上前,压低声音说道。
“嗯?”顾墨三有些惊讶,他接过电报,仔细看,然后冷哼一声,“他戴春风还来指挥打仗了。”
将电报放在桌子上,顾墨三冷笑道,“他怎么不来电请我把重机枪向前沿阵地移动十五米?”
“司令,虽然这份电报来的有些突兀,别的且不说。”邱明劝解道,“不过,对方将敌方的军情通报我方,总归是好意。”
听了邱明的劝说,顾墨三沉思片刻。
“将电报转发介水。”他对邱明说道,“令他酌情考虑。”
“是。”邱明立正敬礼。
“等一下。”顾墨三说道。
“司令?”
“告诉他,收到电报后注意保密。”顾墨三说道,“戴春风那边竟能捕获敌方前线师团长的动向,这殊为不易,要是他戴春风的情报员因为我方失误而失陷,他戴春风可不是胸怀宽广之人。”
“职部明白了。”
……
兰溪。
国军第六十三师前沿指挥所。
“这里,这里,这里。”赵介水指着地图,正在下令,“都要埋上地雷。”
“师座,这里是一片烂泥地,日本人不会走的吧。”
“你晓得个屁,日本人写信告诉你,他们不会走那里了?”赵介水骂道。
“记住了,小日本最阴险狡诈,最不可能的地方,越发要小心。”赵介水沉声道。
“是。”
“去吧。”赵介水摆摆手。
……
“师座。”电报员急匆匆进来,“顾司令长官急电。”
赵介水整理了一下军装,又扶了扶帽子,这才接过电报。
“嘿,他戴春风一个搞暗杀的,还来指挥赵某人打仗了。”赵介水冷笑一声。
然后,赵介水咦了一声,啧啧道,“看来咱赵地雷的名头连他们军统都晓得了。”
“师座,这个,要不要……”师参谋长接过电报,看了几眼,说道。
“要,当然要了。”赵介水笑道,“不过是多埋一些地雷的事情,万一呢,那咱可不就赚了。”
他对参谋长说道,“传令下去,各部仔细研究地形,对于那些地势略高,可能被敌人用来作为勘察瞭望之所,都给我埋上地雷。”
“师座,那这工程量可不少,而且地雷……”参谋长思索着,说道。
“埋上,埋上。”赵介水一摆手,“留着地雷生崽啊?大战在即,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他丢了一支烟卷给参谋长,压低声音说道,“这次要是真格儿能炸死酒井那老畜生,不管其他地方浪费多少地雷,那都是赚了。”
“明白了。”参谋长点点头。
“等下。”赵介水喊住了参谋长,“只下令埋设地雷,其他的不必多说。”
他指了指电报,“顾长官说了,要保密。”
“明白。”
……
民国三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国军第六十三师某连二排。
凌晨时分。
“排长,都埋上了。”一名士兵低声说道。
排长点点头,趴在地上,伸出一根手指,眯着眼睛打量着。
“那里埋了没?”他问道。
“埋了。”士兵说道,“三岔路都埋上了。”
这是一条三岔路。
一条路通往兰溪。
一条路是日军运送补给的线路。
另一条路通往蒋宅的。
可以说,三条路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埋设地雷。
“那里呢?”排长指了指,说道。
那是在三岔路口旁边,还有一座小高地。
“没有。”士兵摇摇头,“赖皮说了,那里三不沾,走哪边都不会爬坡走那里,用不着浪费地雷。”
“赖皮知道个屁,地雷是他家婆娘啊,不舍得用。”排长骂道,“没听长官说了,但凡高点的地方,都给老子埋上地雷。”
“啊?”
“啊什么,快去。”排长瞪了一眼。
“是!”
……
“傻吊,笨不拉几的。”
排长看着士兵忙不迭的去补埋地雷,笑着骂了句。
他心中琢磨的明明白白的呢,那三条路虽然都是埋设地雷的好地点。
不过,对面的日军十五师团也是老对手了,他们知道这边擅长埋地雷,一直都很小心。
可以说,日军对道路的排查也是很严密的,把地雷埋在三条道路上未必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把地雷埋在由三岔路口登上高地的路线上,也许能收到奇效。
因为按照习惯,指挥官往往都会站在高地上观察战场,万一碰到个日本少佐乖乖去那块地方勘察,那可就赚大发了呢。
……
上午十时许。
日军第十五师团师团长酒井直次,亲自带着一大批随行人员准备到兰溪前线督战。
由于三战区尤其是对面之中国军队六十三师这个老对手,他们擅长埋地雷,所以,第十五师团还是非常小心的。
酒井直次也是三令五申,要求所部要小心中国军队的地雷。
所以,此次行军,第十五师团的安排是,工兵在前,骑兵、步兵随之。
酒井直次更是夹在队伍中间,要炸也是先炸死走在前面的人。
上午十时四十五分,师团长酒井直次一行人走到距兰溪以北大约三华里地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三岔路口。
“地图。”酒井直次说道。
立刻有参谋从公文包中取出地图,两个参谋展开地图,以供师团长阁下看。
“师团长,这条应该是通往兰溪的。”
“不对,这里才是通往兰溪的,那条是通往蒋宅的。”
“错了,你们都说的不对,中间这条才是通往兰溪的。”
一众参谋争吵起来。
无他,这个三岔路口实在是不够起眼,就是三条小路向外延伸,除非是当地人,一般都很容易弄混。
而素来以侦查仔细、确切著称的军用地图,竟然没有标记这个三岔路口。
……
“不要争吵了。”酒井直次没好气说道。
他不禁皱起眉头,他也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了三岔路旁边的那个小坡。
酒井直次心中一喜。
“吆西。”他一摆手,对一众手下说道,“随我去勘察。”
“支那有一句古话。”他微笑道,“登高望远。”
“离开家乡,为国征战日久,常常有思乡。”酒井直次面带笑容说道,“站在那里,或可以看到家乡呢。”
“哈哈哈!”
一众参谋、官佐都是附和着,哈哈大笑起来。
说着,众人簇拥着酒井直次,阔步迈向那小坡。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票,拜谢。
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票,拜谢。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