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搜索書籍︰
  HOT︰ 極品飛仙

第224章 元字典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我在現代留過學 | 作者︰要離刺荊軻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224章 元字典

    耶律琚看著自己反復修改了五次的奏疏。www.kmwx.net

    他微微吁出一口氣,將其用火漆封好,然後喚來一個親信將這份奏疏交給他,說道︰“立刻快馬送上京城天子御前!”

    遼使在宋境,活動會受到嚴格限制。

    但根據盟約,書信往來不受限制。

    當然,速度慢一些,從汴京到上京,奏疏往來最快也要十幾天。

    但耶律琚覺得,自己是等得起的,也必須等,等到上京回復!

    這可是天大的前程!

    ……

    在都亭驛的另一邊。

    西夏使者嵬名謨鐸,煩躁的解開了自己左衽的衣襟。

    汴京城太熱了!

    熱的他受不了!

    而汴京的南蠻君臣,遲遲沒有通知他入宮。

    更讓他煩躁!

    最煩躁的,莫過于他剛剛听說的事情。

    南蠻和北朝,似乎在談一個新的盟約!

    盟約似乎涉及了三百萬貫銅錢!(他能得到的消息有限,所以不可能知道全貌)

    三百萬貫!

    南蠻子想做什麼?

    約北朝一起對付大白高國嗎?

    這讓嵬名謨鐸開始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

    他很清楚的,即使當年,景宗皇帝(李元昊)在世時,大白高國也不敢更不能同時獲罪于南蠻、北朝。

    當年,北朝入寇大白高國,景宗立刻就和南蠻求和。

    然後才回過頭去,與北朝作戰。

    即使如此,也只是賴天之幸,才勉強靠著運氣贏了一回。

    而且,打贏了後,立刻求和請降。

    景宗皇帝時的大白高國尚且如此,何況是現在的大白高國?

    “不行!”嵬名謨鐸說道︰“我必須寫信回國,向太後、兀卒稟報此事!”

    “若南蠻北朝果然聯手,大白高國危矣!”

    在他的理解中,南蠻肯花每年三百萬貫給北朝,肯定是要求北朝一起夾擊大白高國。

    不然,難道南蠻子傻了?拿錢不當錢看?

    就算南蠻的太皇太後、皇太後傻了,南蠻大臣們也不會做這樣的事情!

    所以,真相只有一個︰滅亡大白高國!

    ……

    文彥博府邸。

    大宋太師,听完文貽慶的描述,也是微微吁出一口氣︰“這位少主……可謂才同成王,智若漢明……”

    他所言所說的交子條貫,在文彥博眼中,已經很完善了。

    剩下的都是細節了。

    譬如防偽,譬如發行方式,譬如儲備金的兌換流程以及何處、何時兌換……

    而這些東西,本就不該是天子要考慮的。

    甚至,天子只需要提出一個可行的想法,其他一切臣子來負責就好了。

    不然,天子事必躬親,要宰執做什麼?!

    于是,文彥博站起身來走向內宅,他要去見他的妻子王氏。

    讓王氏後日坤成節入宮,給十三娘帶些話。

    ……

    隔日,丁未(十五)日。

    趙煦剛剛吃完早膳馮景就來報︰“大家,翰林學士承旨鄧潤甫剛剛遞了帖子,請求御前獨對!”

    “讓鄧學士到崇政殿便殿等候,我一會就過去!”趙煦吩咐著。

    如今,趙煦已經在向太後的支持下,在太皇太後的默許下,得到了可以單獨召見大臣的全部權力。

    這是以沈括為缺口,一點一點擴大缺口,漸漸染指的權柄。

    到現在,他已經在事實上得到了這個權力。

    通見司也不再先將那些大臣指明請求獨對或者上書的奏疏,送去保慈宮,而是直接送到福寧殿來。

    兩宮對此都很放心。

    因為趙煦會主動跟她們說召見大臣的事情,以及大臣上書的事情。

    趙煦通過自己的表現,讓兩宮都相信,他有能力做好,並可以應付這些事情。

    當然,現在知道這個事情的人很少。

    除了趙煦身邊的人,以及沈括之外,就是一個鄧潤甫。

    這是趙煦特意控制的結果。

    他還小,正在長身體,雖然心智已經成熟,手腕也足可駕馭群臣,但生理上他還沒有做好準備。

    一刻鐘後,趙煦就在御龍左直的護衛下,到了崇政殿的殿堂上。

    鄧潤甫已在殿中等候,見了趙煦入殿,便持芴恭迎︰“臣恭迎官家……”

    趙煦坐到御座上,看向鄧潤甫,問道︰“鄧學士,可是朕之前委托學士的事情有了成果?”

    鄧潤甫恭身拜道︰“回稟官家,臣自六月丁亥(25)奉詔以來,臣與學士院上下,日夜不休,今幸不辱命已初具樣書,乞進御前……”

    趙煦開心的說道︰“快快上呈,朕要親自閱覽!”

    但心中,多少有些失落。

    御史台的那些激進派,居然偃旗息鼓,沒有和他上上輩子那樣追著他不放。

    可惜!可惜!

    好好的窩子,居然沒有魚進窩。

    無論王覿還是劉摯,竟都能忍住!

    <div class="contentadv"><div id="txtmid">

    這讓趙煦真是好生失望!

    因為,他們若是咬住趙煦看《字說》不放,那麼今天,就是他們的死期!

    鄧潤甫不知道這些,他從袖子里,取出一本厚厚的裝訂起來的書冊,恭敬的呈在手中,奏道︰“臣奉官家之詔,效漢許慎舊事,以為字典……”

    “今已初具成效,錄常用之字,兩千七百一十六字,典故、詩文、出處等計三千余條……”

    “以聖旨之意,用偏旁部署列為索引,以筆畫多寡為順序,更于書頁之中,以數字為頁號……”

    “已編書目計有七卷,此乃第一卷樣書,乞陛下閱覽!”

    趙煦歡喜不已。

    馮景走到鄧潤甫面前,接過他手里的書,然後恭敬的呈遞御前。

    趙煦拿起來,放在自己面前欣賞。

    鄧潤甫是個聰明人,在趙煦吩咐,並親口確認是要獻給兩宮慈聖的聖節賀禮後。

    所以這一卷裝訂起來的書,非常講究。

    封皮以絲綢織造而成,點綴著黃金的紋路。

    其上,用著金線繡著四個豎排的字︰元字典!

    翻開書冊,里面的紙張選的是上等的宣紙。

    潔白無暇,晶瑩透亮。

    其中的字,則是鄧潤甫親筆所寫的標準館閣字體。

    一個個字跡端端正正,按照著趙煦的要求和給他的模板,首先列好了偏旁部首的索引頁。

    因為是為了趕在太皇太後明日聖節之前,搞的獻禮工程。

    所以,只列了常用字和一般的釋義和比較出名的典故,以及官方的切韻、注音詞。

    即使如此,這也依舊是一部皇皇巨著!

    鄧潤甫帶著學士院上百官吏,花了整整十天,幾乎日夜不休,才終于編訂好了第一卷。

    當然,這也只是打個基礎而已。

    真正要編訂好‘元字典’,趙煦估計,沒有五六年的時間,調動大量人手是不可能做好的。

    這可不僅僅是趙煦的獻禮工程。

    也是將來用來安置致仕宰執,優容元老重臣,甚至可以拿來安置那些自己不喜歡但又實在沒有借口打發的大臣的大工程!

    當某個大臣,讓趙煦不喜歡或者單純感覺他可能阻礙自己施政的時候。

    趙煦就會將他請來編纂《元字典》。

    在現代,把人打發去地方志、科技辦,是典型的流放。

    但在大宋,被天子任命主持編輯類似字典、文庫之類的工程的大臣。

    這是榮耀!

    多少人打破腦袋,都爭取不到的天恩!

    這是所有士大夫,都沒辦法拒絕的!

    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嘛。

    現在,朕給卿一個青史留名,流芳百世的機會,卿還不趕緊說聲︰謝謝官家?

    所以,趙煦其實已經想好了,向永樂和弘歷學習。

    將來搞一個元大典!

    一方面,搶救傳統經典,保護先人典籍給子孫後代多留一點遺產。

    另一方面,則可以維護朝野的穩定。

    不再需要用貶官的方式來激化矛盾。

    元大典,這樣的國家級文化工程的主持者或者參與者,足以安撫人。

    同時還能叫他感激涕零。

    趙煦將手里的元字典翻閱了一遍,然後滿意的點點頭。

    這部字典,是趙煦特意吩咐的,第一卷以太皇太後七月十六日坤成節為數,一共七百一十六頁。

    第二卷則是以向太後生辰八月二十二日為數,一共八百二十二頁。

    將書頁合上,趙煦帶上這部厚厚的字典,對鄧潤甫道︰“學士隨朕一同去保慈宮,向太母獻禮吧!”

    鄧潤甫再拜︰“臣謹遵聖旨!”

    他雖然是在學士院,可昨天的事情,他也听說了。

    于是本來就很恭敬的態度,現在變得更加恭敬,甚至可以說是戰戰兢兢。

    至少,在趙煦面前他是這樣做的。

    趙煦也懶得去管這個事情。

    鄧潤甫是他信任的忠臣,絕不會背叛他——上上輩子,元時代後期,鄧潤甫在範純仁等人的建議下召回後,就一直通過種種途徑或明或暗的和趙煦表忠心了。

    事實證明,他也確實是忠臣。

    召回章  椒床倘貳 綏旱仍┌福  羯蓯Э蓯齙南群櫻 際塹巳蟾σ皇治  br />
    帶著鄧潤甫,到了保慈宮。

    兩宮還在帷幕中批閱奏疏,看到趙煦帶著翰林學士,手里還拿著一本厚厚的書。

    兩宮都有些驚訝。

    趙煦卻已經將那本厚厚的書,勉力的舉在手中,然後跪下來,拜道︰“太母明日聖節,因皇考喪期而不能慶賀……孫臣惶恐,乃命翰林學士臣潤甫,效漢許慎之《說文解字》,以偏旁部首為索引,按筆畫多寡為順序,編《元字典》以為太母賀壽!”

    “恭願太母千秋!”

    說完,趙煦就再拜俯首。

    而坐在帷幕內的太皇太後,已經欣喜若狂,甚至感動的都要流下淚水了。

    本來設計過,劉摯、王覿跳坑的劇情,但我想了想,然後代入了這些人的想法,覺得他們不會跳坑。

    原因?

    現在帶頭大哥在陳州,而且他們也沒有得到兩宮信任。

    真頭鐵的沖塔,那也太蠢了些!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399xs.com 399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802858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