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安排
看著向宗良、高公繪的神色,趙煦依然是不動聲色,只在表面上做出一副傾听的樣子。
www.biquge85.com
向宗良、高公繪無奈,對視一眼,向宗良就道︰“官家如此厚愛,臣實在是受之有愧。”
“另外,官家這般偏愛臣,臣也擔心外廷的人說閑話……”
趙煦呵呵笑著。
外廷說閑話?
怎麼可能!
外廷的大臣,無論文武,對于外戚都是巴不得這些老爺們就在汴京城里混吃等死。
你像曹佾,這麼多年來,就宅在汴京城,享受著他的富貴人生。
朝野上下都是一片稱頌!
沒辦法!
這大宋的外戚啊,就和現代的富二代一樣。
他們要是只在汴京城里,吃喝玩樂,哪怕跑去欺男霸女。
都好過放他們出去‘建功立業’。
在向宗回、高公紀之前,大宋外戚里最擬人的,也就是張堯佐、高遵裕了。
至于其他人?
出了汴京,盡做各種不擬人的事情。
甚至哪怕就算在汴京,也能做出惹得天怒人怨的事情來。
譬如太宗的女婿柴宗慶。
和這些人相比,水滸傳中的高衙內,都算是道德楷模,廉政先鋒了。
而向宗回、高公紀在熙河,高遵惠在廣西。
說老實說以趙煦掌握的東西來看。
其實也很不擬人。
換一般人,做出他們這樣的事情來,早被彈劾罷官去職了。
比如說章 瘓褪親萑 送了久竊誚恢罕狽劍 繃思父齠潦槿寺穡烤捅蝗舜鈾腦路萋畹較衷 br />
坊間至今提起章 際恰 餱郵幀 婪頡 男蝸蟆 br />
搞得趙煦不得不指示童貫給章 撕眉鈣 吹氐奈惱隆 br />
但高遵惠呢?
誰提過了?
他在這些事情里,完全隱身了。
www.biquge700.com
這其中,既有顧忌慶壽宮,很多人不敢捋虎須的原因。
恐怕也有輿論對外戚的容忍,就是比其他任何人都高的原因。
這個世界就是這麼奇怪,一直如此,也從來如此。
好人,總是比壞人難做。
心中念頭閃過,趙煦就已經開口了︰“舅父的意思是?”
向宗良還想矜持一下,高公繪在一旁,已經忍耐不住的開口了︰“官家,臣也想給朝廷,給官家建功立業,順便為子孫賺些貼己錢……”
“懇請官家恩準!”
說著,他就直接起身,跪在趙煦跟前。
向宗良立刻跟進,也跟著跪下來︰“乞陛下恩準,成全!”
趙煦連忙扶起這兩人,道︰“兩位舅父何必如此?都是一家人,我自是會照顧兩位舅父的……”
向宗良、高公紀頓時大喜。
他們現在最後悔的事情,就是當初臉皮不夠厚,沒有和他們的哥哥一樣,直接入宮找小官家要官。
不然,現在威風的就該是他們了。
“只是……”趙煦瞧著他們︰“熙河那邊,是不大好安排兩位舅父了。”
就算是向宗回和高公紀兩人,這一戰後,是要回朝述職的。
他們或許還能回到熙河,但任期大抵也就剩下那麼十來個月了。
哪怕趙煦堅持,他們能做滿一任,也已經是極限。
再多,別說朝臣就算是趙煦自己也會在心里面犯嘀咕。
永遠都不要考驗人性!
正所謂,王莽謙恭未篡時,周公恐懼流言日!
所以,向宗回、高公紀在熙河至多就是一任。
而且,他們離任之後,向家和高家在熙河地方上的同族,都會被調離。
同時,朝廷方面也會認真的掃清他們在熙河的影響。
這是游戲規則的一部分。
自然,向宗良、高公紀心中都是明白的。
向宗良當即就道︰“官家,臣豈敢謀熙河差遣?”
“臣只是想請官家,委任臣一個差遣,隨便去那里……只要能給官家,能給朝廷建功立業,臣便心滿意足!”
高公繪也道︰“臣也是這麼想的……”
趙煦看著他們,微笑著,道︰“這樣啊……”
他摩挲了一下雙手︰“不知道宗良舅父,可知道明州?”
向宗良立刻如小雞啄米一樣的點頭。
www.biquge900.com
明州?!
他當然清楚。
王介甫的新學的發源地——當年王安石正是在明州下面的鄞縣擔任知縣的時候,一邊興修水利,一邊著書立作,開堂講學。
同時,明州還是大宋傳統的主要海貿港口,貿易繁榮,商賈往來,是無數坊間傳說的發源地。
趙煦輕聲問道︰“不知道宗良舅父可願去一趟明州,做一任提舉明州市舶司兼海運大使。”
“既負責對外商貿,管勾諸司,同時也負責主管明州漕船海運漕糧至海州、密州、膠州等地……”
今年淮南旱災嚴重,導致了漕糧入京受阻,大運河甚至一度斷航。
這是巨大的危機。
但也是機遇,趙煦趁機指示陳睦,在明州招安那些散落于明州外海島嶼之間的外越人,並賜給被招安的海盜一個‘鎮海軍’名義。
如今,已經招安了數千名外越人。
這些人,可都架船的好手。
別說操海船在沿海地區運漕糧了,便是去日本,乃至于太平洋上的那些群島。
他們也熟悉的很。
甚至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經驗。
他們這些人的後代,在元朝時,就是專門給元朝海運漕糧的。
甚至就是元朝征討日本的主力。
如今,不過提前兩百年,干上子孫後代的活計。
在技術差距不大的時候,他們當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這些人把糧食,從明州運到海州、密州。
然後再通過五丈河、金水河,運抵汴京。
這條新的漕糧入京路線,盡管中途需要多次轉般糧食,但其成本依然低于大運河的漕運成本。
在同時,明州海船還通過海路,將漕糧運到河北沿海地區。
這就更是大大節省了朝廷的開支。
盡管如此,趙煦還是覺得,明州那邊的動作不夠利落。
有些事情,陳睦還是沒膽子干。
沒辦法,只好派向宗良去幫幫場子,踩踩油門,加速加速了。
向宗良听著歡喜不已,當即謝恩︰“若得官家差遣,臣定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明州啊……好地方!
向宗良忍不住想起了那些在汴京流傳的傳說。
高公繪見著向宗良居然撈到了明州的差遣。
他頓時眼巴巴的看向趙煦。
趙煦也適時的看向︰“公繪舅父。”
“臣在……”
“不知道舅父知道泉州嗎?”
高公繪咽了咽口水,和明州相比,泉州的知名度在如今,無疑就很低了。
沒辦法!
泉州還未開港,故其還遠不是那個後來的歐亞經貿第一港。
馬可波羅口中的光明之城,世界第一大港。
現在它還默默無聞。
趙煦看出了高公繪的猶豫,便開始畫餅︰“公繪舅父可知,我對泉州有著厚望。”
“是打算要將之建成一個,每歲貿易達到上千萬貫的商港!”
“所以我才要委任蔡相公,出判福建,提舉泉州市舶司,負責泉州開港。”
“但蔡相公終究是文臣,好多事情其實我不放心……”
“而且,蔡相公今年後,也要離任了……”
“蔡相公離任後,泉州市舶司不可無主……”
“舅父是我的至親,思來想去,我覺得也只有舅父能為我梳理好市舶司內外之事了!”
說到這里,趙煦就看著高公繪︰“不知道舅父可願為我去泉州走一遭?”
高公繪再次咽了咽口水,小心翼翼的問道︰“官家,泉州市舶司真的能有每年一千萬貫以上的貨物出入?”
趙煦笑起來︰“舅父放心,一定會有的!”
“況且,福建也不止只有泉州市舶司。”
“建州北苑茶園,是我朝的御茶茶園,舅父若去了福建,可承擔起‘北苑茶園提舉、監造官’的職務!”
北苑茶園是如今全世界制茶技術的天花板。
其所出產的各種茶餅,哪怕是質量最差的,也能賣到數十貫。
其頂級茶餅的價格,是等重黃金的好幾倍。
就這,還供不應求。
這主要是因為北苑茶園的產量很少。
整個北苑茶園,攏共就那麼點地方。
哪怕邊角料的產量,也是極其有限。
原來,北苑的茶,只供應趙官家和朝中宰執、外戚們,勉強還能供應的上。
奈何,現在遼人也在揮舞著交子求購。
這一下子就讓北苑茶園的茶餅供應吃緊了。
好在,趙煦在現代留過學。
所以他知道,可以用洗澡茶。
完全可以拿其他地方的頂級茶葉,送到北苑茶園加工。
然後,打上北苑的商標,賣給遼人。
趙煦就不信,遼人難道還能嘗的出來?
只要這條路走通了那麼,也就可以順勢繼續包裝。
把大批的中高端的茶葉,都打上建州出產、北苑茶葉的名號,賣去世界各地。
遼國、西夏、吐蕃、高麗、日本、交趾、大理……
然後三佛齊、天竺、大食、拂林也不能放過。
“此外,建州的建窯,我也希望舅父可以幫忙盯一下……將我和朝廷,鼓勵窯場燒造,鼓勵出口各國的意思傳達給諸場的場主。”
瓷器、茶葉加上絲綢,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是大宋外貿的明星與出口創匯的主力。
而福建,既是產茶區也是重要的瓷器生產區。
高公繪听著,心緒漸漸激動起來。
泉州市舶司加上北苑茶園以及建窯的事情……
這權力有點大啊!
而且……
他想起了自己的哥哥高公紀在熙河做的事情。
想起了高公紀寫信回來,對他吹的那些牛逼。
高公繪頓時拜道︰“願為官家效死!”
(本章完)
<!-- 翻頁上aD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