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冊封
元 二年二月辛亥(28)。
www.biquge700.com
趙煦親自出宮,在宰執大臣、元老勛貴、宗室外戚們的簇擁下,來到了景靈宮,視察已經竣工的宣光殿。
宣光殿,就是他父皇的神殿。
也是供奉其御容畫像之地。
而在今年之前,因宣光殿未完工,故而他父皇的御容畫像,只能權奉安于仁廟的文德殿中。
趙煦領著宰執文武們,里里外外的,仔仔細細的檢查了一遍宣光殿內外。
確認不存在任何紕漏後,趙煦這才率著群臣來到了宣光殿前的文德殿,那被權奉安于此的先帝御容畫像前,進行祭拜。
自然,這是一場冗長的儀式。
先需在文德殿中舉行盛大的祭奠,祭拜先帝神靈,並祭祀仁廟神靈。
然後還需禮部官員,宣讀祭文,告知列祖列宗,今日宣光殿已竣工,先帝神靈宜當于忌日,正位宣光殿。
然後,就是作為孝子的趙煦,親自宣讀禮部草擬好的上先帝尊號制書。
于是,大宋神宗英文烈武聖孝皇帝,喜迎加謚。
從英文烈武聖孝皇帝,變成了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
這是封建王朝的造神運動。
通過對已故的先帝的神化,從而使得當政的皇帝,獲得神性。
自唐以來,歷代帝王,紛紛效仿。
只是效果已經微乎其微了。
別說是老百姓了,就算是趙煦自己也不信這一套。
所以,到得如今,給先帝加謚,早已經淪為了一種程序。
什麼時候加?加幾個字,都有規矩了。
等這一切程序走完,已是當天的傍晚。
趙煦回到福寧殿,休息了片刻,吃了些東西。
馮景就來報告︰“大家,郭舍人來了,言是奉兩宮旨意,來面奏三月大臣陛見班次安排。”
“嗯!”趙煦睜開眼楮,道︰“叫郭舍人進來說話。”
“諾!”
片刻後,郭忠孝就被帶到了趙煦面前。
見了趙煦,郭忠孝頓首拜道︰“啟奏陛下,臣奉兩宮旨意,特來敬呈三月上旬群臣陛見班次……”
說著,他就將一紙奏疏,呈遞于趙煦面前。趙煦讓馮景接過來,然後拿在手上看了一下,接著他就微微吁出了一口氣,多少有那麼一點緊張與興奮夾雜的味道。
在這張班次表上首先是三月甲寅(初二),資政殿大學士呂惠卿,將于崇政殿陛見。
呂惠卿後是奉恩旨起復,故御史中丞舒于下午陛見。
接著就是在三月乙卯(初三)。
高麗國入貢使、僧統官義天,于紫宸殿陛見。
www.biquge500.com
同日在紫宸殿,元 二年新改朝官文臣及新改大使臣之武臣,由通見司、軍頭引見司,分別引領面聖。
然後戊午日(初六)。
吏部與都堂所舉薦之元 二年館閣試官員,陛見于紫宸殿。
接著在乙未日(初七),樞密院所舉今年應試 門的武臣、勛貴、外戚子弟,陛見于垂拱殿,並由軍頭引見司安排在垂拱殿後殿演武。
緊接著,在庚申日(初八)。
新除中書舍人孔仲平、新除左諫議大夫梁燾、新除試工部郎中兼權管勾元 渾運局公事韓公廉等陛見于垂拱殿。
如此頻繁且大規模的陛見班次安排,不夸張的說,只要加上正常的大臣參朝以及宰執陛見、取旨班次。
那麼,這就是一個正常的成年君主的日常政務活動。
至少,已經能趕上嘉佑時代,身體漸漸多病的仁廟的日常政務活動了。
這在實際上,意味著趙煦將逐漸從幕後走向前台。
過渡期已經開始了。
將班次表放下,趙煦對郭忠孝道︰“卿所奏,甚為合理,便依卿所排班次安排罷!”
“臣恭遵聖意!”
趙煦想了想,吩咐道︰“卿明日將呂學士的乞見札子謄抄一份送來與朕,朕須得看上一看,以便了解這位學士……”
雖然趙煦對呂惠卿是很熟悉的。
但在這一世,他還從未見過,更不曾接觸過。
自然,還是要做做樣子,假裝了解一下。
“諾!”
接下來的兩天是趙煦最忙碌的日子。
因為,從二月壬子(29)到三月癸丑(初一)。
他都需要出宮,前往景靈宮,並主持一系列繁瑣、冗長、辛苦的儀式。
包括但不限于奉安、祭奠、慰靈、祭祖並逐一前往列祖列宗的御神殿,逐一宣讀告列祖列宗,先帝神靈將正位于宣光殿的祭文。
以他如今的身體情況,只能說是勉強支持。
每次忙碌一天後,回到宮中,他就直接累趴下了。
但他樂在其中。
因為,國之大事,唯戎與祀!
……
混同江,遼主耶律洪基行宮大帳。
此刻,一場御前會議正在召開。
“氣煞我也!”耶律洪基當著群臣,一副怒火升騰的模樣。
“此國中人,無君無父!不忠不孝!”他幾乎是咬著牙齒說道。
左右群臣見著,都是互相看了看。
作為耶律洪基如今最信任的大臣之一,同時也是遼國清流領袖的蕭兀納出列拜道︰“臣請陛下暫息雷霆之怒……”
“如今國家,當以征討高麗為要……”
宰相梁穎也勸道︰“陛下萬乘之尊,豈能因一小丑而動怒?!臣乞陛下,暫息天怒……”
蕭兀納和梁穎,自然是已經知道了耶律洪基忽然將日本使團上下,全部投下大獄,還派了好幾個國中有名的酷吏前去嚴刑審訊的事情。
www.biquge700.com
審訊結果,他們也是有所耳聞的。
蕭兀納與梁穎,都已經听說了一些審訊的細節。
什麼日本國國主,自稱天皇,其國主自詡其國為‘日出之國’,將中原視為‘日落之國’……
還有國中權臣藤原氏,架空國主,動輒逼迫國主出家,然後扶立幼主……
他們自然知道,這些事情,確實有些犯自家皇帝的忌諱。
“息怒……”耶律洪基冷笑一聲︰“朕如何能不怒?”
“日本誆朕、欺朕,以為朕是黃口小兒乎?”
蕭兀納連忙道︰“陛下……臣聞昔年漢武之時,有夜郎國國主問漢使,漢與夜郎孰大?”
“漢使並不以為事,漢武亦未曾加罪……”
“日本小國,偏居一隅,一葉障目,臣乞陛下勿與此等小丑計較……”
其他大臣紛紛稱是,你一言我一嘴的給日本開脫起來。
其目的自是昭然若揭——阻止老皇帝,貿然用兵于日本!
要知道,現在的遼國皮室軍主力,基本都在高麗半島。
太師耶律迪烈麾下,如今已有馬步軍二十余萬之眾。
為了支持這二十余萬大軍的行動,遼國的府庫基本都被掏干淨了。
南院的漢人、北院的契丹人、奚人,都背負上了沉重的負擔。
國中已經頗有微詞了。
也就是討伐高麗,滅亡高麗,是遼國的政治正確,同時,稅賦壓力也還沒有加到讓人無法接受。
加上宋遼交子貿易,向遼國國內輸送了大量商貨,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經濟。
不然的話,別說漢人了,北院的契丹人和奚人,早就跳起來了。
現在,高麗都還沒有平定,耶律洪基就又要急吼吼的開闢第二戰場,而且還是需要渡海攻擊的第二戰場?
蕭兀納和梁穎等人在知曉這個風聲後,幾乎是被嚇得冷汗淋灕。
趕緊就來找耶律洪基勸說了。
耶律洪基听著這些大臣們的話,只是冷笑。
他心里面清楚,這些大臣說的對!
日本,東海小國,偏居一隅,困于海上。
只是這天下格局的邊角地,論重要性甚至還不如生女直的山林!
正常情況下,日本人別說關起門來,自稱天皇了。
他就算是自稱宇宙大至尊,三清道祖、如來佛祖在世。
也不會有人去管!
畢竟,自大唐崩潰,天下就沒了至尊和天可汗。
于是,一時之間,昔年的大唐天下,從西域到交趾,不知幾人稱孤,幾人稱帝!
旁的不說,黨項人建立的夏國,就是關起門自稱皇帝/兀卒的。
黨項人不僅僅有自己的年號,自己的歷法。
甚至還建立與宋遼截然不同的制度、體系、文字。、典章。
宋遼兩國對此都是心知肚明,只是假裝不知道罷了。
所以,日本人自己關起門來,學著大唐天子,自稱天皇。
若是過去,耶律洪基即使知道了,最多笑罵一句︰“東海蠢邦,不知天高地厚!”
但現在不一樣了啊!
一個大安島,一個月起碼產銀千余兩。
以此類推那整個日本國,該有多少白銀?
而他現在就缺銀子!
沒有銀子,滅亡高麗就會無比困難。
但只要有足夠的銀子,那就可以去南朝大量采買!
拿著南朝的商貨,犒賞三軍,籠絡女直、渤海諸部,並推恩高麗官民。
于是,耶律洪基看著蕭兀納、梁穎等人,問道︰“縱然諸位相公所言有理……但其國中權臣藤原氏擅立國主,以下犯上,顛倒綱常……”
“朕為天下主,也要熟視無睹嗎?”
這就讓蕭兀納與梁穎等人,一時間都有些語塞了。
畢竟,誰都知道,這位大遼天子的忌諱!
這位陛下年紀越大,就越忌諱、恐懼于權臣當政,禍亂綱常,乃至于廢立天子!
因為,他是真的有一個未成年的皇太孫!
因為,他是真的經歷過權臣亂政、竊國的危機!
但沒有辦法!
蕭兀納只能硬著頭皮道︰“陛下……國中民生艱難啊!”
“幽燕十八州的軍民,前年、去年,皆遭旱災,莊稼歉收……”
“今王師又頓兵于高麗……”
“若再跨海伐國……”
“臣等恐,國中生亂,與他人可趁之機!”
梁穎等人也是紛紛勸告。
耶律洪基听著,卻是笑了起來︰“朕知相公們的擔憂……”
“但是……有個事情,相公們卻是忘了……”
耶律洪基咧嘴笑起來︰“那日本國,文恬武嬉,武備松弛……”
“只消一支偏師,便可不費吹灰之力,將之拿下!”
“正如去年,蕭不噠野所為!”
去年,蕭不噠野帶著兩三千號人馬,渡海追擊逃亡的高麗亂軍,一路追到了日本。
然後就是嘎嘎亂殺!
等他們回來的時候,遼國君臣都震驚了!
因為,蕭不噠野等人不僅僅損失輕微——只折損了兩三百人。
而且大半都是落水而死。
但他們帶回來的戰利品,卻是多到讓人眼花繚亂。
不止有著大量財貨,還有著上千的婦孺。
且,這些財貨和婦孺,都是日本人主動送的,求這些祖宗退兵的退兵費!
當時,遼國軍中就曾起過征討日本的心思。
但被耶律洪基壓了下去——當時的他,心思全在高麗身上,根本不關心小小的日本(主要原因是他看過帶回來的那些日本婦孺,實在沒長在他的審美上,太矮、太瘦也太干癟了,日本的財貨質量也不好,與南朝的商貨相比,簡直是垃圾)。
加上,當時日本人立刻入朝,奉上貢物,言辭謙卑,以臣屬遼國。
耶律洪基面子得到了滿足,自然不願節外生枝。
蕭兀納等人當然知道這個事情,只是他們實在不想節外生枝,去冒風險,正欲繼續勸說。
就只听耶律洪基道︰“不瞞各位相公,蕭不噠野的大軍,如今已經到了日本國!”
“正在那位日本忠貞大臣平正盛引領下,征討逆臣藤原氏,以正本清源,維護綱常!”
“蕭不噠野昨日遣人來報,言已全取日本所謂的築前、築後兩國,正在率軍向著其所謂的豐、肥等國進軍……王師所過之處,秋毫無犯,日本百姓皆簞食漿壺!”
群臣目瞪口呆。
已經開打了?
而且,還已經打下了兩個國?
蕭兀納和梁穎等人都是不可思議。
國,在他們的概念里,還是很大的。
卻不知道,日本的所謂國,與春秋時代的那些百里小國相差無幾。
耶律洪基也同樣不清楚。
但不妨礙他開心!
“故此,朕已經決意,加蕭不噠野,為東面日本招討使兼提舉日本金銀尋礦使,總督大軍,經略日本,正本清源!”
“另外,加封日本忠貞之士,故日本國國王後人,壹岐太守平正盛為開府儀同三司、築前刺史、管內觀察使……”
這樣說著,他就看向了在一旁的翰林學士王師儒︰“便請學士,為朕制詔,隨後遣使渡海,往日本冊封!”
王師儒看了看蕭兀納等人,最終躬身拜道︰“臣謹遵德音!”
打都打了,還能怎麼辦?捏著鼻子認了唄!只是……
那蕭不噠野最好一切順利……
不然,若出了差池,影響到了軍國……
蕭兀納發誓,一定扒了他的皮,將他的腦袋懸首示眾,以儆效尤!
()
<!-- 翻頁上aD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