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搜索書籍︰
  HOT︰ 極品飛仙

正文 第549章 監國太子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滿唐華彩 | 作者︰怪誕的表哥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第551章 監國太子

    為方便天子處理朝政,大明宮的前朝區域,還設有中書省、門下省、殿中省、弘文館、史館、集賢院、親王院等官署。www.399xs.com

    李琮登基之後,在門下省、弘文館以北,設立了少陽院,也就是太子的居所。

    這與李隆基拘太子于十王宅的做法頗有不同,把東宮設在官署附近,為的是方便大臣們教導太子李俅。

    如今永王之亂平定,禁軍們禮送李俅依舊回到了少陽院住下。

    離開了兩個多月,石階的縫隙里已經長出了荒草,窗柩上也有了雨水夾著黃泥干涸的痕跡。

    “我,還住這里嗎?”

    李俅停下腳步,膽怯地開口問道。

    他身後的禁軍答道︰“殿下是太子,不住少陽院還能住哪?”

    “我哪里還是太子啊。”

    李俅很清楚儲位已經不保,不過是還有流程沒走完罷了。

    沒有人回答他,禁軍們已關上了宮門離開了,隱隱還听到了門外有上鎖的聲音。

    前方的廊下立著四個年老的宮女,頭發灰白,滿臉皺紋,衣著卻整齊得沒有一絲皺褶,臉色嚴肅,不像侍候人的奴婢,倒像是十王宅的家令。

    她們如雕塑般站在那,待李俅走近了便有人開口說道︰“殿下,洗漱就寢吧。”

    李俅嚇了一跳,囁嚅道︰“我自己來。”

    這里本是他的住處,可這趟回來,他顯得比客人都拘謹。

    東宮用度削減了許多,不同用途的各種金盆換成了一個小銅盆用以洗漱,入夜,燭火也只有一根。

    李俅“呼”地吹熄了燭火,屋中陷入一片黑暗,他反而感覺到安全了許多。

    這天夜里,他是縮在角落里睡著的。

    他留意到榻上的被褥是新換的,不敢躺上去將它睡得皺了。薛白必定是要入主東宮了,萬一因那一道皺褶而大發雷霆,要了他的命。

    並不是他仔細分析過因一道皺褶喪命的可能性有多大,而是恐懼迫使他下意識地不敢去觸摸任何將屬于薛白的東西。

    如此過了數日,李俅感到像過了好幾年那麼久。

    他不知少陽院外的事情,始終在擔心下一刻就會有禁軍突然沖進來將他當作叛逆處決。

    也許被處斬本身並不可怕,更可怕的是不知它何時發生。

    終于,這日清晨,屋門被推開,陽光照在蜷縮在角落的李俅臉上,他抬起頭來,見到的還是老宮女那張嚴肅的臉。

    “殿下,聖人召你到宣政殿議事。”

    宣政殿與少陽院很近,但地勢要高得多,建在五米高的石台基之上。

    這是常朝听政之處,大臣們每次來都要登上石階,抬頭瞻仰著這座大殿的恢弘氣魄。

    李俅看著大殿上展翅前伸的飛檐,也看到了屋脊兩端的粗大鴟吻,莫名地因那凶猛的形象而感到膽顫心驚,莫名感覺它們會活過來殺了自己。

    待登上台基,他回過神來,突然因前方遇到一人而驚得魂飛九霄,打了個激靈,身體僵硬。

    “殿下。”

    薛白竟然很隨意地站在那,如普通臣子一般候朝,見了李俅,自然而然地打了招呼。

    李俅緊張得汗水如瀑布而下,想應些什麼偏是發不出聲,又怕不說話會讓薛白震怒,著急道︰“我不是……見過三兄。”

    他竟是對著薛白行了一禮。

    “殿下不必如此。”

    兩人也不熟,沒什麼好說的,淡淡地寒暄了兩句,薛白稍稍抬手,請李俅站到自己前面,儲君自然該列于諸王之首。

    李俅嚇得不知所措,怎麼都不敢,直到薛白問了一句“是要陷我于失禮嗎?”

    “不不不,那我就听三兄的。”

    李俅小邁了一步,終于是躡手躡腳地走在薛白前面,進了殿。

    諸臣都已到了,薛白一到,天子李琮也很快乘著步輿入殿,與群臣的問安聲同時響起的是李琮的咳嗽聲。

    “咳咳咳,諸卿不必多禮,朕躬欠安,雍王主持議事吧。”

    李俅不由自主地縮了縮脖子,深怕搶了薛白的風頭。

    事實上也沒有哪個大臣敢把目光放在他身上,雖然今日讓這位太子前來參與國事,就是薛白要讓群臣看看,以展示並無謀篡之心,簡單來說,就是做做樣子。

    今天議的是賞罰之事。

    薛白先是說奸宦竇文揚及其黨羽俱已伏誅,並陳述了竇文揚的諸多罪證。

    李琮原本故作病態,听了之後驚怒交加,驚呼道︰“這奸賊竟敢如此!”

    他表現得很到位,仿佛從來不知竇文揚之惡,今日才自知受其蒙蔽,震怒之余又有著深深的羞愧。

    難得的是,他鋪滿了傷疤的臉上,能把這些復雜的神情表現得很有層次感。

    因他很清楚,他演得越好,薛白越滿意,越不會動手殺他。現如今薛白要殺他太簡單了,當然不是明面上,而是輕易就可以讓他“暴病”駕崩。

    “朕誤信此等奸邪,愧對列祖列宗啊!咳咳咳……”

    演到後來,李琮淚如雨下,猶不忘展露病態,引得群臣紛紛關切。

    李俅目光看去,見撫育自己多年的養父如此狼狽可憐,鼻頭一酸,眼淚差點就要落下來,他卻是猛地止住了。

    他知道,自己不能表現得比薛白孝順,因此反而退了一步,故意作出冷漠的樣子。

    但很奇怪的是,父子之間原本濃厚的情感仿佛隨著這故作冷漠而真的疏遠了許多,這場小朝從始至終,李琮都沒往李俅的方向看上一眼。

    他們各自保命,根本就顧不上別的。

    最後,李琮欣慰道︰“朕所信非人,疏于國事,致此大亂,所幸雍王與諸卿忠勤國事,有雍王監國,朕便可安心養病了啊。”

    李俅心想接下來便要廢太子了。

    他感到一陣悲涼,心中既感自憐,又暗自舒了一口氣,至少該來的終于來了。

    然而,李琮並沒有提出廢太子之事,迫不及待地就要侍者將他送回深宮,似乎深怕在宣政殿多待一會,就多出一點錯,多一些性命之憂。

    李俅遂指望著群臣中有人指出“太子不孝”,開始易儲,畢竟他方才的表現已經很不孝了,可近來國事繁忙,百官似乎顧不上這頭,或是還猜不透雍王心意。

    “兒臣有本要奏!”

    終于,眼看著李琮被扶上步輿要走,繼續被幽禁在少陽院的恐懼感泛上來,李俅腦中忽然電光一閃,開悟了一般,大喊出來。

    眾人停下,難得地把目光往他的方向落來。

    “兒臣自知愚鈍……咳咳咳……”

    李俅害怕地低下頭,一邊咳嗽,一邊組織言語,慌慌張張地道︰“且兒臣也病了,認為該退位讓賢,把儲君之位,讓于三兄。”

    說完最後四個字,他如釋重負,幾乎腿一軟就要摔倒在地。

    殿中諸人卻都很平靜,仿佛早就預料到了一般,好些老臣們同一時間抬手撫著長須,連連點頭。

    陳希烈意味深長地感慨道︰“殿下有寧王之風啊。”

    這句話像是提醒,緊張得不知所言的李俅于是會意過來,知道該怎麼做了。

    “噗通”一聲,李俅跪倒在大殿之上。

    “儲君乃天下之公器,太平時以嫡長為先,國難時則歸有功,若失其宜,臣民失望,非社稷之福啊。兒臣雖陛下之養子,實與三兄同胞,三兄既為嫡長,又大功于國,人神僉屬,士庶所望,今兒臣敢以死請,請父皇下詔易儲!”

    李琮由人扶著站在那,听了這句話之後更憔悴了,背也塌了下去。

    他無比悵然,走了神。

    是啊,原本就不是自己的兒子,他們都是二郎李瑛的兒子,唯有自己覺得李俅與李倩是不同的,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到了危難之際,李俅寧願認同胞的兄長,也不願認他這個含辛茹苦的養父。

    人沒有自己的親生兒子,到頭來落得孤苦無依,怪得誰來?太上皇說得有道理,沒有子嗣,果然是不配當皇帝。

    許久,李琮才回過神來,耳畔听到的是一聲聲的“臣附議”。

    “臣附議,懇請聖人成全太子拳拳之心。”

    陳希烈這種人,辦實務不行,政治投機卻很擅長,連禮儀體統都不顧,已率著不少人附和易儲。

    李琮的目光就落在了薛白的臉上。

    一瞬間,他心里在想,若這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就好了。

    他忘了高祖皇帝也有太宗皇帝那樣的兒子,親生或不親生,他與高祖的下場又能有什麼區別呢?

    “雍王。”

    “陛下,臣萬死不敢即儲位。”

    薛白很干脆地拒絕,說李俅入繼大統,承宗祧之業,才是聖人之子嗣,而他則是李瑛一脈,該去陵前守孝以慰亡魂,只是國家多難,不得已而入仕,倘若聖人是懷疑他心懷不軌,他願現在就請辭。

    李俅連忙再讓,甚至把頭磕在殿內的台階上,要以死相逼。

    薛白遂自稱惶恐,直接請辭守陵,當即就出了宮。

    群臣都知道拒絕才是正常的,沒有一開始就欣然答應的道理。

    這一來一回之間,也是大家表態立功的機會。

    李俅偷眼一瞥,見了各個官員們目露沉思的樣子,知再沒有一人還支持自己,心中失落。

    他又被送回了少陽院,這次卻是請來了紙筆,再次上表,懇請將太子之位讓于雍王,然後就心懷忐忑地等著。

    有時縮在角落里,半夢半醒間,他能夠想像到薛白躲在府邸里不理會朝政,急得百官們轉轉圈,紛紛前往勸諫,請求他答應為儲君,心里好生羨慕。

    更多時候他則是做噩夢,夢到有人用白綾把自己勒死,于是他把頭埋得更低。

    次日,老宮女還是稱呼他為“殿下”。

    “我還是太子?”

    “雍王回拒了儲君之位。”

    “那我,再讓?”

    李俅遂接二連三地上表懇讓儲位,上演了一場感人至深的兄弟相讓佳話。這次,李琮終于下詔,嘉賞了李俅為國讓賢的誠意。

    “朕之養子俅,以雍王倩之大功,人神僉屬,由是朕前懇讓,言在必行,天下至公,誠不可奪爰符立季之典,庶協從人之願,俅可拜楚王、尚書左僕射、司徒、太子太師,另加實封一千戶,賜物三千段、甲第一區、良田三十頃。”

    李俅听聞聖旨,百感交集。

    然而他並沒有像預想中那樣感到安全,依舊還是擔心受到迫害。

    如牽線木偶般地完成易儲的各項禮儀,告祭了太廟,之後,李俅向薛白看去,只見他身披袞服,器宇軒昂,英武非凡。

    “三兄……殿下。”李俅開口道︰“我能與殿下說幾句話嗎?”

    “一道走吧。”

    薛白對李俅並無太多提防之意,還是那自然而然的態度,招了招手,一並往宮門外走去。

    他們在高高的台基上走過,能俯瞰到長安一角,有種大好山河在望之感,可心境卻是大不相同。

    “我是真心擁戴殿下。”

    李俅鼓起勇氣,終于開口說了起來,以討好的態度繼續道︰“殿下是我一母同胞的嫡親兄弟,文才武功蓋世,是最適合的儲君人選,我早就想讓位了。”

    為了活命,說些奉承之語,並不丟臉。李俅年輕臉薄,說這些並不顯得諂媚,說著說著,反而真有種兄弟相親的感受。

    說實話,以前他也管薛白叫作“薛逆”,事實上卻根本沒去考證薛白的身份,只是從個人利益出發而抵觸此事。

    可一旦利益的立場變了,他並不認為薛白是冒充的,畢竟李隆基都承認了。

    那這份兄弟之情就變得非常可貴了,甚至比與李琮的父子之情還要可貴。

    “不必擔憂。”薛白道︰“只要你老實安份,不違法紀,斷不會有人敢傷你。”

    李俅一愣,沒想到薛白說話這麼直率,徑直戳破了他的心事。

    但也是,如同太上皇對讓皇帝一直厚愛有加,只要讓出了儲位,哪怕是做給天下人看,薛白也該對他好。

    “好好過日子。”

    薛白說著,輕輕拍了拍李俅的背。

    李俅感到背上一暖,那顆忐忑了許久的心也像是被這一拍拍回了心窩里。

    往日看起來十分可怕的薛白,在這一刻也顯得和煦可親了起來。

    他仔細想來,其實薛白確實沒做過什麼刻意要對付他的事,一直就是宦官們在挑撥離間。

    一個氣場強大的人,只需稍稍擺出好態度,反而更讓人感激。李俅竟是在這一刻對薛白還有了一些崇敬,當然,這份崇敬是以畏懼為基礎的。

    “是,阿兄!”

    李俅再開口,又換了稱呼。

    在他看來,他與薛白就是失散已久的親兄弟。

    ~~

    升平坊,杜宅。

    杜有鄰時任東都留守,但可以預想到他被調回朝堂,進入宰相行列的日子不遠了。

    其實以杜家如今的地位,再住在這里已很不恰當了,宅院太小,離皇城也太遠。

    這日就有人跑來給杜五郎說,可以替他置辦到平康坊李林甫原來的宅院。

    “五郎可還記得,你曾經就是在平康坊對著右相府指點了幾下,遭吉大郎毆打。如今若是置下李宅,豈非揚眉吐氣?妙哉。”

    “揚眉吐氣?”杜五郎挑了挑眉,吐了一口氣,道︰“我要揚眉吐氣有何用?宅子嘛住得舒服自在才是正理。”

    “平康坊那大宅,寬闊奢華,出門便捷住得豈不比這里舒服自在?”

    杜五郎想到當時去右相府的情形,對于那個選婿窗的恐懼浮上來,不由搖頭道︰“我可一點都不自在,好不容易逃脫毒手。”

    “五郎莫非是有何顧慮?以你與殿下的關系……”

    杜五郎連忙道,“去去去,我與殿下不過是朋友,可從未有借此平步青雲的想法。我自己都爛泥扶不上牆,想攀附我啊,那你可白費功夫了。”

    “五郎你怎可妄自菲薄?”

    “我偏要,我就是爛泥,你怎樣?”

    杜五郎不由分說,把跑來打攪他清靜的說客一股腦趕了出去。

    宅門處,門房正牽著幾匹駿馬。

    一個身穿袍帶著斗笠的人正好進了杜宅,杜五郎一見,張了張嘴,道︰“無……吳兄來了。”

    兩人遂進了院子。

    “家里倒蠻熱鬧。”

    “我畢竟今日不同往日了嘛。”杜五郎笑嘻嘻道,“我是叫夢蘧蹋 故歉沒僥愕釹攏考喙 櫻 賞緦恕!br />
    話雖這般說,只怕在他心里,並不以為太子有多了不起。畢竟李亨當太子時,他就與東宮打過不少交道了。

    薛白懶得理他,隨身摘了樹上的一棵青杏丟過去,在院子里的搖椅上半躺下。

    “今日怎跑來了?”杜五郎道,“你若是要尋你那些紅顏知己自去尋,阿姐也不在家。”

    “就是來待一會。”

    “哦。”

    兩個人就在各自的搖椅上悠閑地躺著,看著頭頂上果樹的枝葉發呆,薛白漸漸閉上了眼,像是睡著了一般。

    “我這兩把椅子布置得不錯吧?”杜五郎嘴不閑,道︰“我知道你在想什麼。”

    “哦?”

    “你現在有些為難了,終于當了監國太子,大權在握,得給人家名份了,這可是一件大難事。”

    薛白听著也不睜眼,只有嘴角微微揚著,似在嘲笑杜五郎膚淺。

    他過來,是想靜一靜,重新審視一下自己。

    到了大唐這麼多年,唯有這個地方,最能讓他找到自己是誰,而不至于迷失在一個又一個身份里。

    “我都替你算過了。”杜五郎道,“有幾個女子,你還真不好給她們名份。李十七娘反而還好說,不過奸相之後,與你同宗同姓,畢竟輩分差得遠嘛。我二姐這身份卻很不妥當……”

    “可以先出家當女冠。”薛白隨口道。

    “你還真是考慮過了的?”杜五郎頗為詫異。

    但其實這件事遠不是這麼簡單的,以薛白的身份,與杜妗的關系,甚至與楊氏姐妹的關系,肯定是為世所不容的。

    薛白又沉默了。

    杜五郎便不再聊這話題,嘟囔道︰“我就不該多管你的事。”

    他遂說了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或者是他身上發生的,或是街坊鄰居家的瑣事,或是長安市井間的傳聞,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薛白漫不經心地听,想應就應,不想應就不應。

    太陽漸漸移動,樹下的影子也漸短了。

    杜五郎曬到了太陽,懶得起來移椅子,小眼一眯,翻了個身。

    “當年在這里,你問我的名字。”薛白忽然道,“我說名叫薛白。”

    “然後呢?”

    “我一直以來,都是叫這個名字。”

    “名字嘛,現在找回了身世與本名也就是了。”杜五郎體會不到薛白的糾結,隨口應道。

    薛白笑了笑,心想,為了自己的抱負,當李倩就當李倩吧,相比于大唐,名字不重要。

    畢竟,一開始就是這般計劃的,有了這個身份,許多事就順理成章,順利得多……

    “咚、咚、咚!”

    忽有急促的敲門聲響起,接著,院門就被推開了。

    全瑞快步跑進來,見了薛白並未露出驚訝的神情,行禮道︰“殿下,封常清擅自回京了,就在門外!”

    杜五郎一下跳了起來,訝道︰“怎麼會這麼快?!”

    連他都知道,封常清曾經逼著薛白立誓絕不謀篡,算是滿朝文武當中比較固執倔強的一個。這種時候突然不奉詔就趕回長安,只怕是來者不善。

    但算時間,封常清應該不是听聞了薛白被立為太子才趕過來,應該是更早之前,也許是想來勤王的。

    “殿下,是否去見見?”全瑞問道。

    杜五郎轉頭一看,薛白卻還是悠閑地躺在那,似沒听到一般。

    “你今日怎麼這般懶散?都不像是你了。”

    “是啊,我都不是我了。”

    薛白低聲呢喃了一句終于站起身來,往門外走去。

    全瑞腳步匆匆,上前把大門打開。

    “吱呀”一聲,只見大門外竟是站滿了人,也不知是何時來的,居然一直都沒有太大的動靜。

    刁氏兄弟原是雍王府兵曹參軍,如今都被授予了禁軍將領之職,也不嫌重,披著威風凜凜的盔甲領著人立在門前,如門神一般。

    被他們擋著的,則是風塵僕僕的封常清。

    封常清為人儉樸,衣裳陳舊,沾滿了泥,不認得他的人見了,還以為是哪個平民百姓在求見。

    而在封常清身後,既有其帶來的士卒,也有不少聞訊趕來的官員。

    “殿下。”

    隨著薛白一露面,眾人不約而同地行禮呼喚。

    唯有封常清還直挺挺地立在那,道︰“殿下?可還記得在末將與諸將軍面前立下的誓言?”

    薛白沒有馬上回答,而是抬起頭看著院牆處的屋檐……他最初在大唐睜開眼就是站在這個位置,看著長安的雪吐出自己的名字。

    而他也確實曾答應過封常清,不會“以皇孫之名”陰謀暗篡李氏社稷。

    有件事他近來一直在考慮,但還沒想出一個確切的結果,沒想到這麼快封常清就找上門來了。

    薛白終于回過頭,正要開口。

    “封常清!”長街那頭,陳希烈已匆忙趕到,遠遠就須發皆張地怒指著封常清,叱道︰“休得無禮!”

    成王敗寇,事成了,自然有人為薛白背書,什麼誓言不誓言,似乎並不需要薛白親自解釋。

    ()

    <!-- 翻頁上aD開始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399xs.com 399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802858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