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2447章 西征纪实(十四)斯摩棱斯克会战(6K大章)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伊凡大帝钟楼的金顶在朝阳下折射出冷冽的光,额尔德木图身披明黄大氅立于广场中央,脚下的积雪被周边走动巡逻的西哨亲卫踩得咯吱作响。
www.biquge900.com
瑞典特使奥克森谢尔纳的马车缓缓驶入,车辕上的瑞典三王冠纹章与俄罗斯留里克三叉戟纹章交错而过,惊起檐角寒鸦。
“尊敬的顺义王世子殿下,我谨代表瑞典国王卡尔九世陛下向您致意。”奥克森谢尔纳单膝触地,呈上镶嵌着波罗的海琥珀的国书。
他的蓝眼睛扫过广场上列阵的特辖军,注意到士兵肩甲上新旧交替的双头鹰与明式云纹——这支部队的主人似乎正试图在两种文明间找到微妙平衡。至于这位“鞑靼王世子”身边的亲卫,瑞典特使觉得他们的眼中似乎只有警惕与冷漠。
额尔德木图并未太注意这位年轻的瑞典使臣,他展开羊皮纸,卡尔九世的笔迹力透纸背——可惜他看不懂拉丁文,只是扫了一眼便转身递给身边的阿列克谢。
斯特罗加诺夫大公阁下只好临时充当翻译,而在一通翻译之后,额尔德木图只关心其中一句话:“瑞典龙骑兵将踏过涅瓦河,至利沃尼亚牵制北路波军”,至于别的,在他看来都是场面上的客套话,没什么意义。
额尔德木图微微颔首,脑中闪过地图上的涅瓦河弯道——据说那里的冰层每年初春都会因暖流涌动而脆弱不堪,正是兵家所谓“半渡而击”的天赐良机……可惜,瑞典人似乎不打算利用这一点,而是要主动出击,攻略利沃尼亚。
不过这也无妨,瑞典人和波兰人的死活,他都不在意。何况从态势上来看,想要引诱兵力不足的北路波军主动进攻涅瓦一带,确实也有些难度。
“请转告贵国国王,”额尔德木图示意阿列克谢将国书交给亲卫,“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斯科平舒伊斯基公爵将会率军北上与贵军会合,在利沃尼亚的战斗中为瑞典骑兵提供火力支援。”
奥克森谢尔纳起身时,敏锐捕捉到额尔德木图话语中的保留态度——他说的是“提供支援”,可见在这位王世子心目中,瑞典与俄罗斯或者说与明国的同盟不过是权宜之计,米哈伊尔公爵的任务被摆在瑞典军的从属地位,显然不太可能参与攻坚任务。不过,这也并不让他意外,毕竟瑞典与俄罗斯同样经常处于敌对状态,双方之间的互信约等于无。
奥克森谢尔纳微微躬身,态度十分客气,但言语却很直白道:“按照国王陛下的计划,我军渡过涅瓦河之后,将在纳尔瓦短暂修整,然后绕过楚德湖,进攻多尔帕特。我们的打算是将多尔帕特作为进攻里加的跳板,或者说后勤基地。
为此,我们希望贵军的米哈伊尔公爵能从普斯科夫出发进攻多尔帕特,这样贵我两军便能一南一北夹击此处,快速破城的机会很大。只要能快速拿下多尔帕特,里加必然大受震动,说不定等瑞俄联军抵达,里加会开城投降呢……”
“投降倒不指望,但你的计划我同意了。”额尔德木图淡淡一笑,转向亲卫,“下令给米哈伊尔,不必直接与瑞典军队会合,让他从普斯科夫进军多尔帕特,之后跟随瑞典军队行动即可。注意,指挥权在他自己手中。”
奥克森谢尔纳听罢,躬身一礼,“感谢王世子殿下的配合,战况紧急,我就先告辞了。”
“慢走不送。”额尔德木图微微颔首,等瑞典使节离开视线,看了阿列克谢一眼,吩咐道,“传令下去,斯摩棱斯克外围实行焦土政策,城外三十里内粮草尽数焚毁。我军主力明日一早出发,你让特辖军做好准备。”
“是,殿下。”阿列克谢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根本没有在意斯摩棱斯克的焦土政策会带来什么——反正斯摩棱斯克又不是他家封地。
两日之后,已经行至特维尔的的米哈伊尔斯科平舒伊斯基凝视着手中的册封诏书。羊皮纸上的朱砂印泥尚未干透,文中“下诺夫哥罗德公爵”的头衔之后,还用蒙文额外标注着“大明西庭协防使”。
他指尖摩挲着诏书上的纹章,忽然对身旁的特维尔侯爵道:“侯爵阁下,听说您的父亲当年也在利沃尼亚战争中受过伤?”
前些天紧急从舒伊斯基公爵处“跳车”成功的特维尔侯爵淡淡地道:“那场仗打得很是窝囊,很多贵族损失很大,我的父亲……他被瑞典人射死了坐骑,摔断了几根肋骨。”
顿了一顿之后,特维尔侯爵蹙眉道,“我们进军的速度似乎有些慢,您不担心斯特罗加诺夫大公猜忌我们的动向?”
“斯特罗加诺夫是明国的白手套,这一点谁都知道,但侯爵阁下不必担心,因为我们同样是明国的暗棋。”米哈伊尔将诏书收入胸甲,语气平静,“额尔德木图世子是个十分聪明的人,他不会允许俄罗斯只有斯特罗加诺夫一家独大。否则我不会被允许继承舒伊斯基家族的私军,您也不会被认可为只是被我那可怜的伯父欺骗……
侯爵阁下,你我不仅能活下来,甚至还被保留兵权,原因并不是我们忠心耿耿,或者做得有多好,而是额尔德木图世子还需要我们制衡斯特罗加诺夫家族,仅此而已。”
特维尔侯爵沉默下来,良久之后才点了点头,“你很有见地,米哈伊尔公爵。此战,我会听命于你,这一点你可以安心了。”
“世子殿下需要有人在北方牵扯波兰兵力,而我们需要借明国之势重建立留里克的声望——瑞典人觊觎利沃尼亚,那就让他们拼命去吧!我们的目标是在俄罗斯国内形成斯特罗加诺夫无法控制的一派,而且最好还有些战功。”
米哈伊尔公爵抽出明军赠送的隆庆二式火枪,枪管上未磨去的“京华造”铭文在雪中泛着冷光,“记住,我们的目标不是利沃尼亚,而是莫斯科的权力场……战争,不过是为我们创造资历,而不是战绩。”
特维尔侯爵点了点头,未再言语。
华沙王宫的议事厅内,齐格蒙特三世烦躁地踢开脚边的地图。瑟姆议会最终只批准了一万二千人的军费,理由是“立陶宛贵族需要优先保护库尔兰商路”。唯一的好消息是,瑟姆议会“允许国王自行招募军队参战”——去你们玛德,我这国王花自己的钱为王国打仗,打输了你们亏不了多少,打赢了你们倒要占战利品的大头,这世界上的好事被你们占完了是吧?
扬扎莫伊斯基的咳嗽声从屏风后传来,老将军用手帕捂着嘴,指缝间隐约可见血痕。
“陛下,”扎莫伊斯基勉强直起身子,“舒伊斯基公爵与我们的关系被发现,他本人已经遭到软禁,家族的私军被他的侄儿米哈伊尔控制,看起来已经投靠了明国……现在他已率军进入普斯科夫,看起来是要与瑞典人一道,形成对利沃尼亚的夹击之势。”
“利沃尼亚?”国王的手指骤然捏紧权杖,“他们想趁机收复里加?”
“我认为的确如此,而更麻烦的是,”扎莫伊斯基展开另一封急件,“明国与俄罗斯的联军已进抵斯摩棱斯克,城防工事比去年加固了不少,而且将周边各种小城堡里的存粮全部调往斯摩棱斯克。据内线回报,额尔德木图每日派出小股骑兵四处乱转,不知是何用意。”
齐格蒙特三世忽然想起什么,猛地转身盯着墙上的地图看了又看,他忽然意识到,明国这是要拖垮波军的粮草补给——瑟姆议会本就吝啬,长途远征的后勤捉襟见肘,根本难经久战。
“哼,瑟姆议会这个弱点连明国人都知道,”齐格蒙特三世叹了口气,“派人告诉若乌凯夫斯基,尽量找机会与明俄联军决战,不要在斯摩棱斯克纠缠。”
扎莫伊斯基欲言又止,但最终只能答应下来——道理大家都看得懂,但目的能否实现就只有上帝知道了。
斯摩棱斯克前线,阿列克谢斯特罗加诺夫正对着地图皱眉。一名密探单膝跪地,呈上情报:“大公阁下,米哈伊尔公爵在利沃尼亚与瑞典人会师,联军顺利拿下多尔帕特,但在这之后却并未强攻里加,反而在里加城外修筑了临时堡垒,看起来是要困死里加。”
“不,他只是在等。”阿列克谢用银刀刀鞘戳了戳地图上的利沃尼亚,“里加是个海港城市,我军没有海军,瑞典人的海军在失去了丹麦的支援后也不可能封锁里加,所谓困死里加,根本做不到。
米哈伊尔只是在观望,现在波军主力被我们拖在斯摩棱斯克,他要看我们是否能够顺利将之击败。若是我们成功了,他就捡现成的便宜,赶紧拿下里加。若是我们失败了,他也可以立刻率军返回……到时候我们也无法指责他什么。”
斯摩棱斯克的另一座府邸,已经临时成了额尔德木图的帅帐。他展开高务实的最新密信,火漆印在烛火下泛着暗红。信中朱批清晰如铁:“波军上下异欲,战不可久,汝可固守坚城,消磨彼志,空耗其粮,而令伊勒都齐率轻骑绕道,两相合击于彼颓废之时,庶几可胜。”
他抬头望向帐外的星空,脑海中浮现出师相那永远胸有成竹的模样。良久之后,他摸出一枚刻着“书与剑”的铜令牌,递给亲卫:“连夜送往伊勒都齐台吉处,让他不要再和哥萨克人纠缠了,务必在波军断粮前抵达斯摩棱斯克外围。他若有什么异议,就告诉他这是师相的意思。”
亲卫领命而去,额尔德木图再次展开地图。斯摩棱斯克的城墙在月光下如铁铸般森然,他知道,只要再拖十日,波军的面包配给将减至每日半块,而伊勒都齐的骑兵将如神兵天降——伊勒都齐地位确实不低,但他绝不敢在“这是师相的意思”威胁下自行其是。
远处风雪渐紧,额尔德木图吹灭烛火,任由黑暗吞噬地图上的刀光剑影。他知道,真正的胜负手不在冰原之上,而在波军久耗无功,甚至节节败退时的人心向背——当波兰与立陶宛贵族发现东征的代价远超收益,瑟姆议会的争吵将比暴风雪更致命。
时间飞逝,斯摩棱斯克的石墙在一月的暴风雪中泛着青灰色冷光,三十六辆偏厢车早已组装完成,停在城中一角,随时可以推出城外作战。
额尔德木图站在城头,目光扫过城下波军绵延五里的营帐——波兰翼骑兵的银翼战旗在风中低垂,停留在视线最远处,而三万大军的炊烟则仿佛熏黑了半边天空。
“今日波军炮击次数比昨日少了三成以上。”阿列克谢斯特罗加诺夫掀开厚重的熊皮帘,特辖军的锁子甲上凝着霜花,“他们的火药看来快耗尽了。”
额尔德木图默数着城下的弹坑。过去十日,波军发动七次强攻,均被明军架设在城墙上的火炮与火枪兵击退。且不说火炮,毕竟只有三号炮能推上城墙。真正关键的还是万历三式。它的射速比波军火绳枪快太多了,搭配临时加强交叉射击孔,形成密不透风的火网。
最惊险的一次,波军云梯已搭上城头,却被明军掷弹兵的掌心雷炸得粉碎,碎木乱飞之下,十余名波军摔死当场。
“传我的命令,”额尔德木图指向城南三十里的白桦林,“再派四路斥候骑兵外出,不要让波军看出我们查探的重点在南方……一旦发现伊勒都齐所部,立刻回城告知。”
他并不担心波兰人能拦截自己的斥候,波兰立陶宛联邦虽然以骑兵见长,但脱下具装的蒙古骑兵根本不怕追击,而波军兵力有限,也做不到将斯摩棱斯克团团包围,空隙总是有的。
波军统帅斯坦尼斯瓦夫若乌凯夫斯基在中军帐内踢翻空酒桶。斥候的报告印证了他最担心的事:“阁下,瑟姆议会否决了继续拨款的提案,并且要求我们在本月之内结束斯摩棱斯克围城战,否则后续作战将由国王陛下全额支付军费。”
他盯着地图上斯摩棱斯克与利沃尼亚的连线,突然意识到明军的真正意图:借舒伊斯基家族的私军与瑞典人在利沃尼亚不断袭击,造成瑟姆议会中部分贵族的动摇——他们在当年的利沃尼亚战争中获得了当地不少利益,现在利益受损,自然会要求联邦首先确保利沃尼亚的安全。与此同时,他们在斯摩棱斯克前线用焦土政策拖垮波军后勤,迫使波军只得后撤。
“明日必须攻破一门,”他抽出战刀劈向桌案,“否则等冰面开化,我们连撤退的路都没有!”
斯摩棱斯克之战进行到第十三日黎明,额尔德木图终于收到伊勒都齐的密信:“轻骑已抵城南四十里。”他摩挲着信上的火漆印,转向阿列克谢:“让特辖军换上新制棉甲,今日申时开城。”
申时三刻,斯摩棱斯克西门轰然打开。六千特辖军步兵鱼贯而出,快速拉成大横队战列,他们手中的隆庆二式火绳枪在阳光下泛着幽蓝——这些火器已经交由他们适应了一段时间,现在已经能熟练使用。至于特辖军标志性的长柄斧,自然更是让波军眼中生起仇恨的光芒——数十年前伊凡雷帝发动的利沃尼亚战争中,波兰人死在这些长柄斧下的可不少。
阿列克谢本人压阵而出,亲自手持特辖军统帅旗,且故意将旗面转向波军,露出背面绣着的明式云纹。
“明军终于忍不住了!”若乌凯夫斯基误以为明军坚壁清野之下,让自己的后勤也即将崩溃,立刻挥动令旗,一万五千火绳枪兵呈三列横队推进,翼骑兵则在两翼展开成楔形阵。他不知道,额尔德木图的具装重骑正隐藏在特辖军后方,马首铁具上的饕餮纹覆盖着厚厚的雪泥。
波军的火绳枪率先开火,但因为距离太远,几乎没有形成威胁。阿列克谢一声令下,特辖军前排士兵跪地射击,后排士兵同步装填,长柄斧插入地面,然后将隆庆二式架在长柄斧特有的斧勾上进行瞄准——这是额尔德木图亲自为特辖军改良的“双列轮射”,虽不及明军三段击连贯,却比波军传统齐射快了半拍。
当双方步兵陷入混战,额尔德木图的令旗终于挥动。六千具装重骑从特辖军两翼杀出,万历三式短款马枪在阳光下连成银色的线。若乌凯夫斯基瞳孔骤缩——他原以为明军不会在意特辖军的死活,只会在后方督阵,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出战,却不料混战刚刚展开,明军主力就动了。
“翼骑兵,给我碾碎他们!”他嘶吼着下令。三千翼骑兵转向迎击,数米长的骑枪在冲锋中形成密集的矛墙。但明军骑兵并未正面硬抗,而是以斜线机动避开锋芒,马枪专挑翼骑兵的马腹和腿部射击——蒙古马的灵活性在此时展现得淋漓尽致,骑兵们在冲锋中完成两轮骑射,中弹的翼骑兵纷纷落马,虽然实际上人数并不多,但足以导致阵型出现松动。
火枪此刻来不及装弹,眼看着两支精锐骑兵马上就要真个肉搏,关键时刻,南方地平线腾起黑色烟尘。伊勒都齐的轻骑如神兵天降,他们出现的位置十分合适,正好从波军右翼薄弱处切入。
这些来自七河部的骑手因为西征近两年,已经很擅长于冰原奔袭,马蹄铁上的防滑钉刺入冰层,发出刺耳的摩擦声。他们手中的万历三式马枪枪托喷射着火焰与黑烟,目标直指波军的炮兵阵地——那里存放着波军最后的火药。
“是鞑靼人!”波军士兵的呐喊中带着绝望。伊勒都齐的轻骑如黑色浪潮般卷过冰面,专门射击炮兵,而随着距离的接近,蒙古轻骑开始扔出掌心雷——对准存放火绳和弹药的木箱。
当密集的爆炸声响起,若乌凯夫斯基知道大势已去——正面扛住战线的特辖军、两翼杀出的明军具装骑、由南方切入战场的蒙古轻骑,如同精密的齿轮般环环相扣,而波军真正的主力翼骑兵顶多只能与明军具装骑兵连续对撞,且尚未形成优势——就算真能形成优势也没用了,翼骑兵到底人数不够,不可能既用在此处,又用在彼处。
暮色降临前,波军全线崩溃。若乌凯夫斯基在亲卫的拼死护卫下向西撤退,折损三成的翼骑兵收到他的指令,难掩悲愤地返回主帅身边。
若乌凯夫斯基回望斯摩棱斯克城头,只见九斿白纛旗与特辖军的双头鹰旗并列飘扬。冰原上,波军的尸体冻成暗红的冰雕,明军士兵正在收集散落的火绳枪与铠甲——这些战利品将被熔铸成乌拉尔山的铁器。
额尔德木图勒马站在战场中央,阿列克谢驰马而来,脸上溅着血污:“世子殿下,伊勒都齐台吉已截断波军步兵退路,预计很快会完成俘虏任务。另外……米哈伊尔斯科平舒伊斯基报告,已经在利沃尼亚攻占三处重要粮仓,里加城内已经有人偷偷联系他和瑞典人,试图花钱让他们撤兵。”
“传令下去,”额尔德木图擦了擦马刀上的血迹,“快速清扫战场,将波军火器尽数拆解,只留下一批完好无损的送回京华研究。”
他望向南方,那里的冰面上还残留着伊勒都齐轻骑的蹄印,“告诉米哈伊尔公爵,我军在斯摩棱斯克大胜,波军主力损失殆尽,让他和瑞典人别再拖拖拉拉了,赶紧拿下里加,否则军法从事!”
雪越下越大,远处的第聂伯河传来冰裂的闷响。这场持续半月的斯摩棱斯克会战,终将成为大明西征史上的又一块丰碑——它不仅再次击碎了波兰翼骑兵的神话,更让俄罗斯贵族们看清:在大明的火器与军事谋略面前,任何试图抗衡的力量,都将如今日的波军一般土崩瓦解。
返回斯摩棱斯克城内的途中,额尔德木图忽然转头对阿列克谢道:“大公阁下,以你对波兰人的了解来看,此战之后我们是该继续西进明斯克,还是就地等待波兰人的和谈请求?”
“波军主力尽丧,必然遣使和谈,至于是否要西进明斯克……”阿列克谢微微躬身,“全看世子殿下的意思。”
——
Ps:6K大章,但是上半夜写着写着睡着了,所以迟了点。
感谢书友“书友20190605084815175”的月票支持,谢谢!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