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副司令员同志,这一点您可以放心,我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不会给德国人以任何可乘之机。
www.biquge369.com”
对于索科夫的回答,扎哈罗夫满意地点点头:“既然是这样,那我就放心了。”
索科夫停顿片刻,开口试探地问:“副司令员同志,根据我的侦察兵报告,如今很多战斗都发生在伊斯特拉水库以西十几公里的位置,这是否意味着,我军会在水库地区建立新的防御?”
“谁告诉你,我军会在伊斯特拉水库地区建立新的防御?”扎哈罗夫不假思索地问出这个问题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随即解释说:“你瞧瞧我,怎么能问出这么愚蠢的问题?你刚刚明明告诉我,很多战斗在距离伊斯特拉水库不远的地方发生,你应该就是根据这些情报,做出这样的判断。”
索科夫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是的,副司令员同志。我就是根据这些情报,得出这样的判断。”
扎哈罗夫望着索科夫,饶有兴趣地问:“索科夫中校,那你说说,我们是否应该撤到伊斯特拉水库建立新的防御,这样做又有什么好处?”
面对扎哈罗夫提出的问题,索科夫显得胸有成竹,毕竟他曾经不止一次看过罗科索夫斯基的战争回忆录,记得这位元帅对莫斯科保卫战期间,主动要求把部队撤退到伊斯特拉水库地区的原因。
因此,索科夫装模作样思索了一阵,随即说道:“我觉得水库本身、伊斯特拉河及其毗邻地区是最好的防御地区,退守到这一带后,只要使用不大的兵力就可以组织坚固的防御。这样,就可以把某些部队放到第2梯队,建立纵深防御,而将大部分的部队投入克林方向。”
扎哈罗夫脸上露出了吃惊的表情:“索科夫中校,我不得不说,司令员同志说的没错,你的确是一个眼光独到的指挥员,居然能看出撤退到伊斯特拉水库地区的好处。”说完,还朝索科夫竖起了大拇指。
索科夫微笑着摇摇头,继续说道:“可惜,想法是好的,但我猜测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大将,肯定不会同意这个方案。”
扎哈罗夫再次震惊了:“没错,索科夫中校,你说得没错。司令员同志去了方面军司令部,提出了撤退的申请,却被朱可夫大将毫不留情地拒绝了。”
“看来我们集团军只能在现有的区域内继续战斗了。”
“索科夫中校,这一点你不用担心。”扎哈罗夫知晓撤退的命令已经下达,也就没有向索科夫隐瞒此事:“虽然撤退一事,被朱可夫大将否决了,但司令员同志却越过他,直接向沙波什尼科夫元帅提出了申请,并获得了批准。如今撤退命令已经下达到了前沿各部队,让他们在天黑之后,井然有序地撤出现有的阵地。”
见到事情果然如自己了解的那样,索科夫脸上的肌肉抽了抽,他小心翼翼地说:“虽说撤退命令已经下达,难道你们不担心朱可夫大将会阻止部队撤退吗?”
“这怎么可能呢。”扎哈罗夫自信地说:“毕竟撤退到伊斯特拉水库地区建立新的防御,是得到了最高统帅本人的批准,朱可夫大将就算不同意,也只能保留自己的意见。”
看到索科夫朝自己投来疑惑的目光,他继续说:“这一点,是司令员同志告诉我的。他说,依照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的性格,批准我们所提出的请求,肯定是向最高统帅本人请示过的。”
扎哈罗夫的话说完了,索科夫倒没有说什么,而旁边的副旅长别尔金却兴奋地说:“副司令员同志,等集团军部队撤退到伊斯特拉水库地区之后,我们这里的防御力量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如此一来,就不用再担心敌人向我们发起进攻了。”
“是的,中校同志,你说的没错。”扎哈罗夫对别尔金的说法表示了赞同:“伊斯特拉水库的防御宽度远远小于如今的防御正面,多出来的兵力,不但能建立第2梯队,同时还能充实到各个重要的防御地带。”
扎哈罗夫急于赶回克林,没有停留多长时间就离开了。
等扎哈罗夫一离开,卡尔索科夫就激动地说:“旅长同志,等到有更多的部队进入太阳山城,您这位城防司令手里能动用的兵力就更多了。”
但索科夫却淡淡地说道:“副旅长、参谋长,你们两位对这件事未免太乐观了。我有一种不详的感觉,别看司令员同志下达了命令,部队撤往伊斯特拉水库一事恐怕还会有反复。”
“为什么?”两人不解地问。
“原因很简单,以朱可夫大将的性格,就算这次的撤退行动是得到了最高统帅本人的同意,依旧会受到他的阻止。”索科夫望着两人,一字一顿地说:“因为朱可夫大将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我们不同,他无法容忍任何人撤出自己的阵地,从而影响到防线的完整。”
对索科夫的这种说法,别尔金和卡尔索科夫两人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心里却是不以为然。
扎哈罗夫回到克林之后,向负责城内防御的指挥员简单了解情况之后,便派出人手去联系驻扎在绿城的坦克师,和对方商议联合作战事宜。
做完这一切之后,他给罗科索夫斯基打去了电话,一是告诉对方,自己已经安全地到达了克林;二是把索科夫对撤退一事的反应,和罗科索夫斯基聊聊。
电话接通之后,扎哈罗夫简短地汇报了克林城的情况,随后就提到了索科夫对部队撤退到伊斯特拉水库一事的看法。他一字不差地复述了索科夫的话之后,调侃地说:“司令员同志,如果索科夫中校说的话能成为现实,那我强烈向你建议,把他调到集团军司令部,让他担任马利宁的副手,没准将来还能给你提出更多的好建议。”
罗科索夫斯基对索科夫能看出部队撤退到伊斯特拉水库的好处,心里也不禁一番感慨。此刻听到扎哈罗夫说的话,便笑呵呵地说:“副司令员同志,你的这个提议不错,假如朱可夫真的来阻止我们的撤退行动,我的确应该考虑把米沙调到司令部来工作。”
结束和扎哈罗夫的通话之后,罗科索夫斯基却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阵,他对马利宁说:“参谋长同志,虽说我们的撤退计划已经得到了上级的批准,但一下把所有的部队都撤往伊斯特拉水库地区,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我们必须留下一些部队做掩护,确保主力在建立新防御的过程中,不因为敌人的打击而撤退。”
“那您打算留下哪支部队断后呢?”
“我觉得别洛博罗多夫上校的步兵第78师就不错。”罗科索夫斯基说道:“虽说他们在收复沃洛科拉姆斯克的战斗中,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但在整个集团军的部队里,他们是投入战斗最晚,建制保存最完整的部队,由他们来担任掩护任务,无疑是最合适的。”
“司令员同志,我同意你的方案。”马利宁点着头说:“我现在就给别洛博罗多夫上校打电话,让他负责掩护主力撤退。”
夜色降临,早就准备就绪的部队,开始有序地撤出自己的防御阵地,朝着伊斯特拉水库方向转移。
而别洛博罗多夫上校的步兵第78师不但没有跟着撤退,反而派出一些小部队,去接管了那些空无一人的阵地,准备利用这里阻击德军的进攻。
然而撤退行动仅仅开始一小时,就被活动在这一区域的方面军侦察兵发现了,他们立即将这个情报,向自己的上级进行了汇报。
方面军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接到侦察处长的报告,脸上满是难以置信:“侦察处长同志,你的侦察兵发回的情报可靠吗?第16集团军的部队真的在大规模撤退?”
“参谋长同志,这一点我可以完全肯定,我的侦察兵报告的情况都是真实的。”侦察处长用肯定的语气说:“我接到报告后,还准备安排了人手进行核实,发现第16集团军的部队的确在撤退。”
“见鬼,他们这是怎么回事。”索科洛夫斯基听后不禁怒了:“他们这是在逃跑,我要把这件事立即向朱可夫大将汇报。”
索科洛夫斯基拿着电报朝着办公室门外走去,到了门口,他才想起还站在屋里的侦察处长,便停下脚步,冲着对方吼道:“你还站在那里做什么,立即跟我去见朱可夫大将!”
来到朱可夫的办公室门口,索科洛夫斯基没有喊报告,而是直接带着侦察处长闯了进去。
听到有脚步声,朱可夫抬起头,望着闯进来的不速之客,略微不满地问:“参谋长同志,有什么事情吗?”
索科洛夫斯基连忙将收到的情报,放在了朱可夫的面前,随后态度恭谨地说:“大将同志,根据侦察处的报告,第16集团军的部队正在夜色的掩护下,大规模向后方撤退。”
朱可夫的脸上浮现出怒容:“这个消息可靠吗?”
“完全可靠,司令员同志。”听到朱可夫这么问,侦察处长连忙上前一步汇报说:“说实话,刚接到这个情报时,我也不敢相信是真的,还专门派人去核实。确认情报是真的,才专门向参谋长同志进行报告。”说到这里,他还有意朝索科洛夫斯基投去了目光,希望对方能为自己证明一下。
看到侦察处长朝自己投来的目光,索科洛夫斯基哪里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连忙使劲地点点头,说道:“是的,大将同志,侦察处长核实完情况之后,就立即过来向我报告。”
“我知道了,你们先出去吧。”朱可夫有些不耐烦地朝两人挥挥手:“我知道该怎么处置。”
等两人离开房间之后,朱可夫立即拿起桌上的电话,对着话筒说:“我是朱可夫,给我接第16集团军司令部!”
但下一刻,接线员却歉意地说:“对不起,大将同志。第16集团军司令部已经转移了,我们无法接通他们的线路。”
“我知道了!”朱可夫放下电话后,就起身朝门外走去。
几分钟之后,朱可夫来到了位于地下室的通讯室。
见到朱可夫的到来,室内的参谋和通讯人员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纷纷向他行注目礼。
朱可夫背着双手来到了一名报务员的身边,他冲着对方说道:“报务员,立即给第16集团军发电报。”
报务员手忙脚乱地做好准备之后,对朱可夫说:“大将同志,我已经做好准备了,您可以口述电文了。”
朱可夫点点头,随即口述那条著名的电报:“是我,在指挥方面军!我撤消关于把部队调到伊斯特拉水库那边去的命令。我命令在原地据守,一步也不后退。大将朱可夫!”
收到电报的罗科索夫斯基,脸上露出了苦涩的表情。他没想到索科夫又是一语成谶,朱可夫真的不给史达林面子,直接发电报给自己,取消了得到批准的撤退命令。
马利宁盯着罗科索夫斯基,试探地问:“司令员同志,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是按照原计划撤退呢,还是按照朱可夫大将的新命令,让部队留在原地据守,一步都不后退?”
罗科索夫斯基沉默了许久,随后仰天长叹一声:“朱可夫是对的,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的撤退是不合适的。”说完这话,他转头望向了马利宁,下达了最新的命令,“你立即通知那些正在撤退或者准备撤退的指挥员,说原来的撤退命令取消,继续留在原来的阵地据守,一步都不准后退。”
马利宁踌躇道:“司令员同志,部队在夜间行动,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严重的混乱。不如等天亮之后,再给他们下命令,让他们返回原来的阵地如何?”
“不行。”罗科索夫斯基摇着头说:“就算明知道会出现混乱的情况,也必须尽快返回原来的阵地。否则一旦被德国人知晓我们的撤退计划,趁机发起进攻,那么就会有不少的阵地被敌人占领。到时要想再把这些阵地夺回来,恐怕我们就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听罗科索夫斯基陈述了利害关系之后,马利宁赶紧回答说:“好的,司令员同志,我立即给那些接到命令的指挥员打电话,让他们尽快带部队返回原来的阵地。电话联系不上的,我也会派出通讯兵去通知他们。务必让他们在天亮之前,全部回到原来的阵地。”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