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别尔金的话,让索科夫有片刻的愣神。
www.biquge700.com
了解历史的索科夫很清楚,别尔金的小道消息是真的,此刻最高统帅部派遣的第20集团军和突击第1集团军,此刻就部署在集团军右翼和第30集团军的结合部。不过这两个集团军并不会立即参加战斗,他们的任务,是参与12月7日发起的莫斯科城下的大反攻。
“副旅长同志!”索科夫很好奇,别尔金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友军的调动情况:“你是听谁说的?”
“我刚刚在四营时,正好来了一支运送物资的车队。”别尔金回答说:“这个消息,就是带队的上尉告诉我的。”
如果是运输队长把这个消息告诉别尔金的,那就说得通了,毕竟运输队要给不同的部队运送物资,知道这样的兵力调动,也是情理之中。
卡尔索科夫听到了只言片语,立即凑过来,情绪有些激动地问别尔金:“副旅长同志,既然最高统帅部在我集团军的右翼集结了两个新的集团军,这是否意味着,我军很快就要在这一地段发起反击了。”
但别尔金听后却是摇摇头,说道:“我觉得不是简单的反击,而应该是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因为那名上尉告诉我,那两个集团军的部队都只是在囤积武器弹药,并没有立即参战的迹象。旅长同志,你对此事怎么看?”
索科夫自然不会告诉别尔金和卡尔索科夫,苏军将在12月7日在莫斯科附近对德军展开全面的反攻。毕竟这样的消息,除了集团军级别的首长知晓外,下面的师长都不清楚,索科夫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旅长,更不可能知晓此事。因此他只能装模作样地说:“我觉得副旅长说得没错,最高统帅部真的打算在莫斯科城外搞一次规模较大的军事行动。”
卡尔索科夫脸上的喜悦很快就消失不见,他忧心忡忡地问索科夫:“旅长同志,我军真的在莫斯科郊外展开一场大的军事行动,能取得理想的战果吗?”
索科夫听明白了自己参谋长的弦外之音,维亚济马地区的几十万苏军部队也曾经想向德军展开反击,结果反而被合围,造成了几十万人被俘。
他在脑子里组织了一下词汇,对两人说道:“参谋长、副旅长,如今不是九月,也不是十月,不管是基辅还是维亚济马的悲剧,都不会重演。况且德国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战斗,早已变得疲惫不堪。而我们即将投入战场的部队,却是一支生力军,只要把他们投入战场,就能有机会扭转对我军不利的局面。”
听索科夫说完,别尔金缓缓地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没错,旅长同志说得很有道理。从最近一个月与德军作战的情况来看,敌人的攻势远远不如从前,如果我军在这种时候投入生力军,肯定会给德军造成巨大的损失。”
闲聊了几句,索科夫忽然问道:“对了,外面的战事如何了?”
卡尔索科夫立即走到一名参谋的身边,低头问道:“有最新的战报吗?”
“有的,参谋长同志。”参谋点着头说:“一营和二营已经成功地占领了教堂,就等近卫第八师派人接管了阵地之后,他们就会向市政大楼发起进攻。”
得知部队已经解决了让近卫第八师头痛不已的防御体系,索科夫的心里踏实了许多。别看市政大楼很坚固,但随着附近据点的丢失,坚守在里面的德军便成为了一支孤军,只要攻势猛烈,想必要不了多少时间,就能成功地夺取市政大楼。
“旅长同志!”别尔金得知部队准备向市政大楼发起进攻,便向索科夫提议:“我们不如到屋顶去看看战场上的情况,看我们的部队什么时候能占领市政大楼。”
对别尔金的提议,索科夫很爽快地同意了。
下一刻,两人来到了书店的屋顶,找了个合适的位置,举起望远镜望向远处的市政大楼。
接收阵地的近卫第八师来得很快,随着友军的进驻,一营和二营的指战员又放心大胆地向市政大楼发起了攻击。
面对冲上来的苏军指战员,市政大楼的许多窗口出现了机枪射击的焰火,密集的子弹封锁着战士们前进的道路。
刚刚被推过去的火炮,立即朝着这些疯狂倾泻弹药的火力点开炮,将其逐一摧毁。有些火力点因为角度的问题,火炮打不到,那些扛着火箭筒的战士,就借助瓦砾堆和残垣断壁的掩护,快速地接近市政大楼,寻找合适的位置,用火箭弹摧毁幸存的火力点。
通过望远镜,索科夫看到一名扛着火箭筒的战士,在残垣断壁中灵活地穿梭。很快,他就来到一个断墙的后面,抬起火箭筒准备朝大楼的一个火箭筒射击。但他不幸被楼里的敌人发现了,一连串子弹射过来,他的头身体往后仰了仰,随即就趴在了断墙之上。
索科夫亲眼目睹战士的中弹,心脏不禁抽了抽,同时也感到了惋惜,要是这名战士能在牺牲前,扣动扳机,没准发射出的火箭弹,能摧毁一个火力点,减少更多战士的伤亡。
然而就在这时,趴在断墙上的战士再次抬起头,他抬起扛在肩上的火箭筒,瞄准大楼的火力点扣动了扳机。拖着白烟的火箭弹飞出了发射筒,朝着大楼的火力点飞去。“轰”的一声,火力点被摧毁了,而那名战士则仰面倒在了废墟之中。
“旅长同志!”不光是索科夫,就连别尔金也看到了这名战士的表现,他指着战士躺着的位置,情绪激动地对索科夫说:“你看到了吧?那名战士在中弹负伤的情况下,拼尽全身力气,毅然扣动火箭筒的扳机,摧毁了敌人的火力点。”
“我看到了,副旅长同志。”索科夫说完这话,叫过身边的一名参谋,将手里的望远镜递给他,指引他看了那名战士牺牲的位置,吩咐他说:“参谋同志,等战斗结束,你要去搞清楚那名战士的姓名,对这样的英雄,我们要追授属于他们的荣誉。”
参谋看清楚战士牺牲的位置后,点着头说:“好的,旅长同志,我会查清那位战士的底细,绝对不会让英雄白白牺牲。”
在火炮和火箭筒的掩护下,一营和二营的战士成功地冲进了市政大楼。
又过了几分钟,大楼的顶部升起了一面红旗,代表着城市已经被占领,可以向上级汇报喜讯了。
索科夫和别尔金打了一个招呼,转身下了屋顶。
回到指挥部之后,索科夫立即让通讯兵接通了集团军司令部的电话。
听到里面有声音传来,索科夫开门见山地说:“我是步兵旅旅长索科夫中校,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向司令员或者参谋长报告。”
很快,听筒里就传出了马利宁的声音:“索科夫中校,你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报告参谋长同志。”虽然在城市的制高点插上红旗,只是形式上的占领,但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我的步兵已经成功冲进了市政大楼,并在楼顶升起了红旗。”
正如索科夫所预料的那样,马利宁听到这个消息很是兴奋,他连声说道:“太棒了,索科夫中校,你的部下真是太棒了。真是没想到,仅仅半天时间,你们就成功地占领了市政大楼,还在楼顶升起了我军的旗帜,真是太了不起了。”
马利宁的话刚说完,听筒里就传来罗科索夫斯基的声音:“米沙,你的表现真是太令我满意了。我原以为你们要夺取市政大楼,至少要等到傍晚时分,但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在市政大楼的屋顶升起了红旗。”
夸奖索科夫一番之后,罗科索夫斯基又接着问道:“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你们解决吗?”
“有的,司令员同志。”索科夫想到战场上要想取胜,靠的不是单打独斗,需要的是团队配合。城里的战斗进行到现在,除了近卫第八师不断派人接管自己占领的区域外,近卫第七师却没有半点动静,更别说354师的那个团了。他谨慎地说:“如果城里的友军此刻也能行动起来,就能分散敌人的兵力,使我们的进展更加顺利。”
“没问题。”对索科夫的请求,罗科索夫斯基答应得很是爽快:“除了城里的近卫第七和第八师,以及354师的一个团外,我打算再派一支骑兵部队进城配合你们作战。”
听到罗科索夫斯基说准备派一支骑兵入城配合作战,索科夫心里不免有些失望,在城市巷战中,连骑兵都用上了,说明罗科索夫斯基手里的兵力是捉襟见肘。
“司令员同志,”索科夫接着说道:“如果能得到友军的配合,我想在天黑之前,收复克柳科沃应该还是有希望的。”
罗科索夫斯基让索科夫的部队在天黑前收复克柳科沃,但他对步兵旅能否完成这项任务,却没有多少底气。此刻得知步兵旅在城市内进展顺利,顿时有了几分底气。他对着话筒说道:“米沙,我等着你的好消息,祝你好运!”
索科夫放下电话之后,转头对卡尔索科夫说:“参谋长同志,司令员刚刚在电话里说,他准备让城里的其余部队也行动起来,配合我们向敌人发起最后的进攻,争取在天黑前,把敌人赶出城市。”
半个小时之后,待在屋顶观察战场的别尔金,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见到索科夫,情绪有些激动地说:“旅长同志,好消息,好消息!如今向敌人发起进攻的,不再仅仅是我们步兵旅,还有近卫第八师的指战员,他们在我们的侧翼,向敌人展开了攻击。”
“真是没想到,他们的行动这么快。”卡尔索科夫说完这话之后,向别尔金解释说:“副旅长同志,您刚刚还在屋顶时,旅长和司令员通过话,对方答应,让城里的部队都行动起来,配合我们消灭城里的敌人。看样子,他们此刻正在忠实地执行这项命令。”
“参谋长同志。”索科夫忽然开口对卡尔索科夫说:“立即联系四营长瓦夏少校,让他立即带部队投入战斗。”
“什么,现在就让四营投入战斗?”卡尔索科夫吃惊地说道:“可是,您曾经说过,等我们的部队无力再进攻时,才把四营投入战斗。此刻就让他们参加战斗,是不是有点太早了?”
“参谋长同志,我们做指挥员的,要懂得根据战场的形势变化,来及时地调整作战部署。”索科夫向卡尔索科夫解释说:“假如没有友军的参战,仅仅依靠我们一个旅的部队,来驱逐或消灭城里的敌人,那么把四营晚一点投入战斗是完全正确的。但如今城里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司令员不但命令城里的所有部队向敌人发起进攻,同时还准备从城外调一支骑兵部队进城作战。”
别尔金得知有骑兵参战,不免迟疑地说:“旅长同志,这未免太夸张了吧。骑兵是用来打野战的,让他们进行城内打巷战,不是让他们送死吗?如果我是敌人,肯定会命令自己的部队隐蔽在街道两侧的建筑物,看到有骑兵出现,就朝他们打冷枪,毕竟骑在马背上的骑兵目标太大了,简直就是敌人的活靶子。”
“副旅长同志,我想司令员应该考虑到了这个问题。”索科夫说道:“骑兵进入城市之后,肯定是下马当成步兵来使用。只要他们不盲目地一味猛冲猛打,那么也不容易造成巨大的伤亡。”
原本德军的对手只有一个步兵旅,但随着近卫第七和第八师、354师一个团和骑兵部队的加入,敌人的防守就显得力不从心起来。到处都是苏军在进攻,无数的迫击炮弹和炮弹在街道上、德军的阵地上爆炸。德军指挥官在无奈之下,只能将自己的部队化整为零,分布在城里的各个角落进行抵抗。
而苏军每占领一个建筑物,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肃清里面的敌人。随着包围圈的缩小,敌人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少。明眼人一瞧,就知道再继续打下去,城里剩下的守军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德军指挥官见势不妙,立即通知城里残余的部队撤退。由于部队过于分散,并不是所有部队都接到撤退的命令。
接到命令的部队,采用交替掩护的方式,一步步地退向了城外。而没有接到命令的部队,还在他们所占据的街道上,继续与潮水般涌上来的苏军进行战斗。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