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朔方婆姨
刮了幾天幾夜的風,總算停歇。
www.biquge500.com
天氣難得晴好,武懷玉也脫去紫袍玉帶,便服出營,他沒進靈州城,而是在城外附近轉轉。
靈州距離長安不過千二百里。
“長安與靈州之間,主要交通道路有三條, 、寧、慶道尤為主線,從長安到了慶州環縣後,也稱環靈大道。”
懷玉他們來時走的是涇原道,經豳涇出蕭關入靈州。
眼下他們這里,卻是環靈大道的北端,靠近靈州城,路邊有不少攤鋪。幾人做普通商賈打扮,進了一家攤鋪。
路邊上支起的一個茅草棚,一個婦人帶著幾個孩子。
“客官,嘗嘗我們家的剁蕎面吧,好吃不貴又實惠。”
婦人粗布裙荊木釵十分樸素,既要做生意還要帶孩子,背上一個小娃娃,旁邊一個兩歲左右的跟著,灶邊還有三個孩子,大的可能十歲出頭,小點的六七歲,在幫忙干活。
沒看到男人。
“哦,听說剁蕎面也算是朔方特色,定要嘗嘗。”
張承德問,“你家剁蕎面多少錢一碗,大碗小碗,面湯要不要錢?”
“五文錢一碗,大碗,添點面湯不要錢。”
韋思仁則打量了下這簡陋的鋪子,看著那幾個孩子髒兮兮的有點嫌棄,又看了那桌幾也都有層污漬,那粗劣的陶碗甚至還有不少缺口,便想要換個地方。
懷玉倒沒那麼挑,笑了笑,“五文一大碗,那倒真不算貴,你給我們每人來兩碗先。”
婦人笑著應下,卻並沒馬上邁腿去做。
倒是市井里奔走慣了的趙信笑著去摸錢,直接抓出錢袋,上好的開元通寶一個個數在桌子上。
一行七人,數了七十個錢。
那婦人見狀,眼楮放光,連聲說著謝謝,然後趕緊過來數錢,每數十個擺一摞,數了兩遍。
“客官莫見怪,山野村婦愚笨。”
韋思仁皺眉,“我們還會缺你那碗面錢?”
婦人只是賠著笑,然後收了錢,轉身開始忙活。
劉緒看著那個面色憔悴的婦人,“五個孩子,居然都是女孩,看她們年紀,應當還有兄弟什麼的,
這婦人年紀當不會超過三十五。”
“說五十三我都信。”韋思仁見桌幾簡陋又髒,還特意叫個丫頭弄來水和抹布,可看了那抹布後又嫌棄無比。
劉緒倒是挺自然的坐下,見韋嫌棄,還扯了把草給他擦拭了一遍,“這剁蕎面那是朔方婆娘們的拿手本領,這姑娘長到八九歲,作母親的就要手把手的教女兒學剁面,
等到姑娘及笄,剁面技術已學到家了。
www.biquge85.com
在朔方,姑娘會不會剁面,剁的好不好,那可是小伙子們找媳婦時衡量對手手巧不巧的重要條件。
要是哪家姑娘不會剁面,剁的不好,那都不容易嫁出去。
黃土高原上人家,剁蕎面還是待客的上等飯食呢。”
劉緒打小吃百家飯長大的,對這個剁蕎面鋪有著別樣的親切感。
關中的面食種類很多,各有千秋,剁面重點是剁,不過也不算復雜,一般用的剁面刀比較特別,不是普通菜刀。
刀約二尺長,寸寬。
那婦人早就把蕎麥面揉成一個圓團,此時有客人,便把面取出放面案上,然後用 面杖把面團一部分 開,接著雙手握刀,開始由前向後剁。
動作嫻熟,十分麻利。
頓時,一根根面條很整齊的排列在面案上。
剁一次,算一刀面,下鍋里煮,一刀面能撈三四大碗。
婦人動作嫻熟,剁的面根根分明,粗細一致。
她家的兩個大點的丫頭,也跟著揉面、 面、剁面,另一個六七歲丫頭則幫忙燒火。
婦人剁完一刀面下鍋,然後背著孩子過來。
“幾位客官,咱家的剁蕎面若是搭上咱靈州的羊肉臊子,吃起來更是鮮潤滑爽,面香可口呢,可要配上臊子?”
懷玉覺得這婦人挺會做生意,沒有一開始就推銷加臊子,而是面已經下鍋了,這才來推銷。
“多少錢一份,羊肉新鮮不,”趙信笑問。
“都是一早才從屠夫那里買的現宰的羊肉,炖煮一早上,香的 ,不貴,十文錢一份。”
面才賣五文一碗,臊子倒要十文一份。
婦人見趙信沒馬上要,便又加了一句,“大份十文,小份只要五文,大份量很足,小份也不少的。”
“我要先來一份小份的和一份大份的,要是真有你說的量足還新鮮、美味,到時每人一大份。”
婦人見狀,高興的過去準備。
那邊,婦人的兩個大的女兒又開始剁面,刀落面案 急如雨打芭蕉,面條翻動若銀絲飛舞。
看的出,這兩丫頭,大的不超過十一二,小的可能也就十歲左右,可這剁面功夫已經出師,得到母親真傳了。
第一刀面很快煮好,撈起過涼水,兩丫頭端來。
www.kmwx.net
一人端了兩碗。
“客官慢用。”
丫頭個不高,挺瘦,還有點靦腆。
四碗面條,一碗配上大份羊肉臊子,一碗配了小份,還有兩碗,則配的是素臊子,那是不需要另加錢的,是一些當季蔬菜,切成小塊炒煮綿軟,好像還配了豆腐丁,制成臊子湯,佐以蔥花。
確實很香。
趙信先嘗,連連叫好。
“就是這個味,”
羊肉臊子也挺鮮美,那婦人還挺會經營的,雖然兩小份的與一大份的價錢一樣,但一大份的份量,其實要比兩小份的多點,這樣買大份的可能覺得更劃算。
“就這味,每人兩大碗剁蕎面,再各來一大份羊肉臊子。”
蕎面是北方百姓常種的雜糧,產量不高但比較耐旱,所以在黃土高原,尤其是朔方一帶尤其常見。
漫山開遍蕎麥花時很美麗。
懷玉挑起一筷子,發現確實挺不錯。
這早上起來操練兵馬,又騎射一通,接著出來逛,還真餓了。
這人一餓啊,什麼都要香上三分。
武懷玉一邊吃著剁面,一邊還不忘跟那婦人閑聊,主要是問問如今糧價等物價,又諸如安不安全,官府征稅征役攤派情況等。
婦人說糧價還好,靈州可是塞上江南,西北糧倉,這里的糧食相對還算充足,價格也比較穩定。
這剁面五文一碗,也是因為蕎麥要便宜些。
“擱長安,這樣的剁蕎面,起碼得十錢一碗。”趙信道。
婦人便道,“長安那可是京師,皇家的家,可不能比。”
懷玉想起在東市賣蒸餅的鄒駱駝,以前賣二十錢一個蒸餅,後來武士ψ雋艘歡問奔漵褐 沃校 閱切├裊傅穆舯 模 倭艘環 繃思父齔謎鉸掖笏煉諏浮 羌鄣摹 br />
鄒駱駝後來蒸餅都只賣八文錢。
這個時代搞小餐飲,價格主要還是跟糧價息息相關。
武德年間戰亂不止,長安糧價較高,生活成本高,別看一個饅頭賣七八文錢,但許多平民,可能一天也就賺二三十錢。
若是太平安定時期,一天的工錢大概是能買到一斗米的,但在戰亂時期,能買幾個饅頭也不錯了。
靈州富裕,糧價較穩定,再加上是邊關,比長安的物價還是要便宜許多。
一大碗剁面賣五錢。
但這里一斗米也就賣幾十錢,去年長安的糧價,可是從斗米二三百錢,到六七百錢,甚至最高時黑市賣過更高,現在回落了,那也要百多錢。
懷玉簡單的推測了一下,這個婦人在這路邊賣面,僅賣剁面毛利最少有百分之十,不算羊肉臊子和羊雜湯的,這算是小商小販們尋常利潤,追逐什一之利。
賺點辛苦錢而已。
不過羊肉臊子可能利潤高些。
“你這里可有茶酒賣?”劉緒叫婦人拿點蒜來佐面,一邊詢問其它。
婦人的小面攤沒有茶和酒,這些比較貴重,一般來吃面的也不會要酒和茶,她經營相對單一,除了剁面就只有羊肉臊子,羊雜湯還有冷切羊肉,但也更符合她這攤子。
她這樣的小攤子,居然也是要向官府交錢的,不過交的不是什麼工商稅之類的,而是衙門來收的錢,沒有正式名目,但反正得交一筆錢,這是給衙門的,還有給衙門里人的,一般是不良人來收。
當然,慣例還要給地頭蛇交一筆。
這幾筆錢,不多不少,能拿的出來,也不會把他的利潤全拿走,剩下的也還能維持。
這數量,其實也明顯是對方仔細計算過的,什麼攤鋪什麼店,有多少利潤,他們差不多是要抽一成,然後這衙門、胥吏、地頭蛇,加起來就抽三成了。
雖是在城外路邊擺攤做生意,但官的私的黑的白的,那是一點該交的都少不了。
“你男人呢?”懷玉問。
“春耕呢,在家跟我公婆小叔子姑子他們忙著耕田種地,家里還有三個小子,幫著種地和放羊。我們母女六個,則在這里擺攤剁面,賺點活錢補貼家用。”
兩大碗剁蕎面配了一大份羊肉臊子,武懷玉他們吃的是十分滿足,婦人娘幾個也是既忙碌又高興,揉面 面剁面燒火煮面,一刀又一刀,忙個不停。
那小娃都很懂事的不哭不鬧。
這攤子守在環靈大道上,生意不好也不壞,辛苦一些,但也多少能幫襯到家里一些,光靠土里刨食,更難。
家里種的蕎麥、蔬菜,家里養的羊,在這里能夠變現更多。
武懷玉看著那條環靈大道,雖然靈州鬧出了刺客襲擊的事,但路上來的商旅貨物仍然很多。
頒寧慶道由關中平原進入黃土高原後,主要還是以川道為主。
長安過渭橋後,沿涇河到豳州,這里也剛改名 州,以免幽、豳混淆,在豳州沿涇河支流馬嶺河(環江、馬蓮河),進到慶州環縣。
再往北支流減少川道變窄,就不能再沿河川而行,改循山嶺而行,還要經過一段瀚海戈壁。
慶、鹽、靈三州交界處的青剛嶺,是這條路上的關鍵處,要通過青剛峽,出青剛峽,可往靈州,也可至鹽州,還可至原州。
武懷玉他們剛才在聊環靈大道,就聊到這青剛峽,那里處三州邊境,地勢險要,扼守環靈大道必經之處。
武懷玉覺得現在靈州情況不明,要恢復鹽州關鍵還得靠自己,打算帶兵先去青剛峽口,在那里築堡修寨,做為收復鹽州的大本營,背倚慶州,可借助環靈大道的交通和商貨,尤其是以後要以鹽換糧,這交通要道越發重要。
而慶州都督是段綸,也算是關系還不錯的朋友,可以借些力量。
一騎快馬奔來。
“縣公,請快回軍營,任城王來了。”武懷亮進來稟報。
武懷玉听說李道宗又來了,一點不急,最近李道宗天天來找武懷玉,但追查刺客的事情卻沒什麼進展,更別說什麼交待了。
“你就跟李都督說我在外邊呢。”
“縣公,任城王帶來了陛下使者。”
听說皇帝使者來說,武懷玉不敢怠慢,趕緊動身返回。
懷玉離開前,摸出一枚銀開元通寶給婦人,算是給她的打賞。
婦人捏著那枚銀燦燦的開元錢,望著遠去的一行人怔怔出神,還以為他們只是普通商人,沒想到這群大方的食客,居然是位縣公?
連靈州都督靈城王都趕著見他,現在還有皇帝使者來給他宣旨?
這個年輕人到底是什麼來頭?
“娘,這枚錢怎麼白的,私錢麼?”
“傻丫頭,這可不是私鑄白錢,這是銀錢,”她之前听說過這種銀幣,一個重一錢半,能值二百四十文開元通寶銅錢,十分罕見,有人專門收藏,一枚能換到二百五十枚銅錢呢。
五文一碗剁蕎面,夠她們娘幾個剁上五十碗。
大丫頭听說這枚白錢居然值五十碗剁面,驚訝的合不上嘴,“那人好大方啊,居然賞咱這麼多錢?”
婦人看著遠去的背影,“他們可能是城外那鹽州兵軍營的,那年輕人可能是新任鹽州刺史。”
“這麼年輕的刺史?比我阿兄也大不了多少呢。”
“你阿兄能比麼,你阿兄是放羊的,耶是種地的娘是剁面的,上次來收錢的趙四他們聊到這位新刺史,據說出身國公之家,還是位神仙高人的弟子,來上任路上,還把一位要叛亂的王爺殺了,相當了得呢。”
二丫頭听了連連驚嘆,“娘,他們要是以後每天都來吃剁面就好了。”
一碗剁面再配份羊肉臊子,大約能賺到三文錢呢,要是他吃高興了,再打賞一枚銀錢,那都值一頭羊了。
婦人趕緊把那枚銀錢貼身收好,搖了搖頭不去做那不切實際的夢,轉身收拾碗筷洗碗去了。
一碗面能賺上半文錢,一天能多賣上幾碗面,就心滿意足了,至于什麼刺史、縣公那些,離她們這些小民太遙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