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搜索书籍:
  HOT: 极品飞仙

正文 第1502章 三月仲春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晋末长剑 | 作者:孤独麦客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1502章 三月仲春

    隆化五年(346),仲春时节。www.biquge85.com

    洛水潺潺流淌着,滋润着两岸的农田、果园、草地。

    邵勋坐在金门坞前的晒场上,一点没有帝王的架子,语气温和地与所有人说着话。

    「陛下,他说见过你哩。」乡人们推出了一个老实巴交的农人,说道。

    农人低着头,看着有五六十了,但真实年龄兴许还没满五十,他嘿了两句,说道:「昔年在爷娘怀中,远远见过陛下,还吃过陛下给的肉脯。」

    邵勋高兴地说道:「宜阳三坞迁过两次住户,你家都没走吗?」

    「没走。」农人说道:「堡下就有田,在家里能看到,安心,便不走了。」

    「也好,时日久了,总有感情。」邵勋笑道。

    农人嗯了一声,又低下头不说话了,眼珠子微微转了转,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邵勋嗮然一笑,让邵贞取来两匹白麻布,递给农人,道:「拿去吧,回家扯两身衣服农人欣喜地接过,千恩万谢离开。

    走出去十几步后,他忍不住停了下来,扭头回望。

    天子又坐回了胡床上,眼晴似乎闭上了,右手有节奏地轻拍着一旁的案几,好像在品味着什么。

    农人有些疑惑。

    在金门坞住了几十年了,这里最多的便是嘈杂声、土腥气,以及烧炭、制墨产生的烟火气。如果时候不对,当乡人们搅拌堆放了许久的粪堆时,还有浓烈的臭味。

    难道比洛阳、汴梁的皇宫还好。

    眼见着亲兵们都向他这边看了过来,农人赶紧加快脚步,捧着麻布走了。

    其余坞堡民们渐渐散了,场中一时间安静了下来。

    「朕所以成事,皆赖宜阳三坞。」邵勋闭着眼晴,轻声说道。

    邵贞侍立于侧,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

    邵勋不以为意。

    他想起了当年一手一脚搭建坞堡的历程,想起了在这收拢流民、平整田地的艰辛?

    而今名满天下的张硕小时候就在这住了很长时间。

    五户坞堡民养一位银枪军士卒,几乎挤出了所有资源,最终有了崛起之机。

    一切脉络可寻,一切皆有缘由。

    仲春的阳光和煦无比,春风拂在脸上,轻柔无比。

    耳边传来了绵羊乱叫的声响,难道坞堡旁边的那条水沟还没有被填平?以往一到冬天,就见到脏兮兮的羊在水沟积雪下翻找草根。

    金门坞多了两台羊毛纺机,那些毛应该能利用上了吧远处隐有「」伐树声。

    一棵棵松木被砍倒,制成优质的墨水,这是雕版印刷的必备之物。往常是金门坞的专利,现在已扩散到宜阳三坞乃至更多的地方。

    闻着顺风飘来的烟味,邵勋竟然异样地安心,盖因这意味着金门坞又多了一些收入,

    百姓们的日子能过得更好。

    洛水河面上似乎响起了船夫嘹亮的号子声。

    曾几何时,这条大河曾经断流,河谷赤地千里,百姓待哺。到了隆化五年的今天,春水大涨之下,木排、小船往来如织,给两岸数百里的百姓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通过这条河,他们直接沟通上了洛阳。

    商业的繁荣,是乡村经济提升的标志,原来大家的日子都好起来了啊。

    更远处似乎还有琅琅书声。

    作为邵勋起家的地方,每一座坞堡都有官员管理一一比如管理金门坞的就是云中尉,

    相当于县尉一一梁县武学定期派学生过来教授孩童读书识字,算是一项福利。

    坞堡民们一开始有些不情愿。

    哪怕只是一个小孩,也能放羊、割草、捡树枝、浇菜园、采桑叶等等,可以帮家里不少忙,做很多琐事,一旦去读书,家里活就没人干了。

    不过坞堡到底是军事化的管理体制,强制执行之后,人们倒也慢慢习惯了。

    在第一个人进武学并当上官之后,最后的阻碍也消失了。

    就这样,邵勋感受着市井百态的声音,心情反而愈发平静,困意渐渐上涌。

    曾经有那么些年,他就想着在一个温暖的午后,一个人静静躺在田边、林下,感受着一切与他记忆关联的熟悉事物,优哉游哉一天就过去了。

    他曾经以为这样很简单,很容易,毕竟他已是皇帝,但让他始料未及的是,看似简单的心愿却充满着各种现实阻碍,直到今天才达成。

    够了,满足了。

    ******

    「陛下,陛下—————」耳畔传来了几声轻呼。

    邵勋醒了过来,睁开眼睛,看着盖在身上的毛毯。

    「陛下,太阳要落山了。」邵贞提醒道。

    邵勋听完,笑了笑,道:「竟然睡了一个半时辰,唉,从未有过之事。」

    「陛下累了。」邵贞说道。

    「哦?」邵勋看向他,说道:「我一不上阵厮杀,二不躬耕垄亩,何言累也?」

    「陛下心中装着事。」邵贞正色道:「虽无筋骨之劳,然心神耗费极多。」

    「什么事都瞒不过你。」邵勋轻笑一声,站起了身,看着渐渐为暮色笼罩的山林,

    道:「还有何事?方才半梦半醒间,听到马蹄阵阵,隐有呼喝交谈之声。」

    邵贞让人取来一份奏疏,禀道:「韩王自河北回来了,漳水、白沟河尽数疏浚完毕。」

    「春郎啊,他确实辛苦了,这些年领了一个又一个使职,不是查这个就是督办那个。」邵勋朝金门坞堡墙内行去,说道:「我待会写封信,你遣人发走。春郎也该好好休息下了。」

    「是。」邵贞应道。

    邵勋遂不再多话。

    老五是个要强的性子,这些年经过自己开解,他已慢慢放平了心态,减少内耗,与自已和解,不再像以前那么拼了一一大夏天的,直接挂个蚊帐睡在武库门口,简直不是一个皇子能做出来的事情。

    现在的他已经三十一岁了,做出了不少成绩,再也没人在暗地里嘲笑、讥讽。甚至于,畏惧他的人非常多,因为老五出了名地不好说话,不讲情面,让人咬牙切齿的同时,

    又下意识不想招惹他。

    他算是为自己闯出了一片天,三弟邵很喜欢他,说将来可让春郎接任黄沙御史一职,继续为邵梁王朝谋福祉。

    收回思绪后,邵勋来到了熟悉的那个小院,进了房间,推开最后面的窗户。

    可惜,因为担心乐岚姬舟车劳顿,没带她来这边,

    晚风吹进了房间内,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邵勋竟然感受到了些许琴声。

    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满天星河与四十年前几乎一模一样。

    洛水也安静了下来,静谧之中带着点潮声。

    邵勋轻拍着坚实的窗台,无声地笑了。

    他在这里完成了人生中重要的历程,仔细回想起来,余味悠长。

    有些记忆,平日里隐藏在深处,你本以为已经忘了,可一旦想起,却出乎意料地清晰邵勋离开窗台,又看了看屋内。

    昏黄的灯光中,墙上的弓梢、刀鞘异常显眼。靠墙的书柜中,依然摆放着当年留下来的一些档籍。

    邵勋随手翻阅了下,这是《农事辑要》的早期版本,汇集了从各个世家大族手里漏出来的农业技术,汇总成册。

    当然,他自己的功劳也有,比如用河底淤泥搅拌粪便堆肥。

    这项技术不起眼,或许前人早已做过,但正经强制推广却是由他邵某人完成的。

    到了现在,不光这种了,就是羊圈、牛棚、猪窝之中,都会经常铺上一层细土,时时清扫。

    充满肥力的泥土一层层撒在农田里,为北方两年三熟制农业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原来,自己早年也做过这么多事情啊。

    邵勋暗暗感慨看,将档籍放回原处。

    金门坞的农田养护非常出色,一直是标杆之一,原因或许便在此间一一风调雨顺的情况下,每亩地每季可收六斛左右的小麦,大部分都被养护成了上田。

    很多百姓不愿离开这里,不是没有原因的。

    邵勋的思绪继续发散。

    他想到了正在江南如火如茶推广的稻麦轮作制度。速度或许算不上快,但不可抑制,

    因为所有人都看到了好处。

    只要你提前育秧,打一个时间差,麦收后就能种上水稻,一年收两茬主粮,两年便是四茬,而北方大部分地区只有两茬半。

    这是他给江南百姓的礼物,只要持之以恒下去,不断寻找养护农由的办法,就能以更少的田地养活更多的人一一如果肥力实在跟不上,那就休耕一年或轮作其他作物。

    农为国家之本。

    他建立的大梁朝,农业生产力应该是远远高于历史同期的,长期积累之下,带来了显著的变化一一金门坞那成群结队、满地乱跑的孩子就是明证。

    人口的增加是幸福的烦恼,全看你如何处置了。

    太子邵瑾已然认识到了户口滋长所带来的利弊。

    他最初是通过左龙虎卫府兵家庭的状况了解到这一点的,经历了三年度田生涯后,他看到了部分人多地少区域的状况一一颖川某些乡里,一户百姓耕作的田地已不足二十亩。

    他将这些地方称为「狭乡」,建议迁徙百姓至「宽乡」。

    虽然迁徙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贸然提出这个稍稍有些值得商榨,但他确实认识到了问题的本质,这就足够了。

    三月十九,邵勋离开了金门坞,直接翻越南侧的山道,前往襄城、广成泽。

    <!-- 翻页上aD开始 -->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399xs.com 399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8028581号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