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639章 “忧国忧民”的肉喇叭
在这个思想越来越透明的时代,年轻人厌恶虚伪,厌恶过度包装,厌恶精心设计的亲和力,厌恶卖惨的营销话术。
www.biquge500.com
易格格这种特立独行的主持方式,虽然有点「剑走偏锋」,但营销效果居然出乎意料的好。
哪怕陈着亲自上场,可能也就是这个水准了。
可是陈主任的风格始终太虚伪了,他很容易被架在那里,导致社会大众会给企业很高的期待和道德标准。
虽然前期能尝到流量的甜,以后一旦达不到期望效果,也很容易吃到反噬带来的苦。
所以陈主任始终觉得,雷布斯迟早要在这个方向上吃亏。
易格格的表现,肯定不算是尽善尽美,但是这种留点批判余地的行为和发言,陈着感觉也挺好。
古语都有云,天道忌满,人道忌全。
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完人,太执着于走这条道,终将被自己树立的丰碑所压垮。
接下来的发布会,陈看都没有进行任何阻拦,干脆随意格格自由发挥。
有人问:易小姐,你们的产品介绍中,为什么要在4.7英寸背后加注(11.94厘米),这是担心我们中国人看不懂吗?
易保玉:不知道,应该不是担心看不懂,而是为了让消费者一目了然。你去菜市场,菜农说一斤,你非要换算成500g,有区别吗?
再问:这是科技产品,和买菜可不一样,咱们还是要追求一点工匠精神吧。
易保玉:呵呵,所以厘米是形式主义,英寸是工匠精神?你别说中国话了,来两句流利的英文,让我听听你的伦敦腔。
有人问:易小姐,柚米手机没有像诺基亚那样可拆换的电池啊,要是没电了,我们是不是只能拿看数据线干等看充电?
易保玉:是。
再问:这样岂不是很不方便?
易保玉:那你非要把手机玩到没电了再充吗?
有人问:易小姐,这款手机的定价是多少。
易保玉:3399。
再问:普通人花一个月工资去买个手机,会不会有点奢侈了?
易保玉:花一个月的工资,去买能陪你好几年的国内首款安卓手机,这很奢侈吗?还觉得贵就别买了,没人逼你。
发布会结束后,所有会场观众都心满意足的离开。
对于普通人来说,实在是太值了,第一次见到让记者下不来台的产品主持人。
对于媒体报刊来说,这更是绝佳的新闻素材,无论持何种立场,今晚的冲突都为他们提供了大书特写的空间。
唯一不同的是,那些对易保玉抱有好感的媒体反倒不急于发稿,而是从容梳理着观点。
而《第一财经》明杰,散场后急急忙忙返回酒店,连厕所都没上就打开笔记本电脑。
指尖在键盘上飞舞,要说明杰功底确实扎实,半个小时不到,他就敲出一篇关于这次发布会内容的报道。
「呼~」
明杰吹了吹因快速打字而微微出汗的掌心,满意的看着屏幕。
你以为这是报道?
错!这是激文!
非要让那群跋扈傲慢的混蛋见识一下,文字同样可以化作锋利的匕首。
明杰当即拨通报社栏目主编的电话,要求将这篇报道临时加进今晚的版面。
大丈夫报仇不隔夜,当如是也!
明杰是报社可以排进前十的笔杆子,所以栏目主编只是简单的瞅了一眼。
特约评论溯回发布会:一场精心策划的傲慢狂欢当会场灯光熄灭,最后一个观众带着看戏满足的表情离开,我们不得不反思:
今天的柚米手机发布会上,究竟见证了什么?
一场科技创新的盛宴?还是一个被精心包装的傲慢主义宣言?
号称「国产首款安卓手机」的柚米,选择了一位与科技圈毫无瓜葛易小姐担任宣讲人,她那生涩且毫不专业的主持风格,无不彰显着这次发布会的业余。
更令笔者焦虑的是,现场部分年轻观众对这种傲慢表现的追捧。
当专业质疑被之以鼻,当理性探讨被娱乐化消解,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发布会的失格,更是一种扭曲价值观的盛行。
据最新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在电子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8.5%,这一数字彰显了整个行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
柚米电子作为一家新兴企业,本应该聚焦于核心研发,而非专注展现拙劣风格的个人舞台。
故,笔者认为。
发布会可以落幕,但产业的征程仍在继续,我们乐见品牌方勇于探索多元的营销方式,但更希望类似柚米电子的企业能牢记:
在科技领域,真正的话语权永远来自技术创新,唯有扎实的技术底蕴,才能支撑中国电子产业在全球化竞争中行稳致远。
(明杰《第一财经》特约评论员)
这就是一篇典型的看似「客观中立,实际上充斥着大量误导」的高水平经济文章。
字里行间,动辄「反思」,闭口「焦虑」,通篇都是故作深沉的陈词滥调,并且还有数据支撑,像个肉喇叭一样充斥着忧国忧民的思想。
实际上把这些没用的话语剔除,一点能落地的建议都没有,并且对溯回这种国内新兴企业充满着嘲讽和击。
但是因为水平过高,别说普通人了,越是读了一些书的人,反而越容易信以为真。
《第一财经》的栏目主编看完后,只是简单修改几个字,微笑着让印刷部门把报道加进去了。
明杰也是很「机智」,他担心这篇文章见报后会惹怒溯回,于是连晚饭也不吃了,匆匆收拾东西回上海。
他是这样觉得,广东是你们的地盘,但上海你们总鞭长莫及了吧。
就算想远洋捕捞,可别当我们报社领导是吃干饭的!
但是明杰忘记一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两个多小时的航班落地后,明杰刚打开手机,一连串的提醒便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汹涌弹出。
「这么多未接电话?」
明杰有些惊讶,那二十多个红色的未接电话标识,像是一串被点燃引信的炸药包。
但他并没有什么危险意识,甚至因为报完仇的缘故,心情正好着呢。
按照这些未接电话的重要程度,明杰先给报社的社长回了过去。
「社长,我刚才在飞机上,手机关机了。」
明杰解释道。
「哦,没什么事。」
听筒里传来社长杨闻爽朗浑厚的声音,他还带着点笑意:「就是吴雪出差,报社用车送了她一下,司机说正好可以梢你回来。」
「是吗?」
明杰心想还有这好事,虽然有点罕见,一把手领导居然会关注这些小事。
不过作为报社笔杆子之一,享受些特殊关照也说得过去,他欣然给司机打了电话,顺利坐上了回报社的专车。
明杰以为这是领导对他的器重与关怀。
他哪里知道,领导实在是担心这小子跑了,否则就自己背锅了啊。
此时,《第一财经》报社顶楼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社长杨闻、总编贝梵宇、副总编毕秋白齐聚一堂,三人沉默地抽着烟,脸色凝重。
同意发表那篇报道的栏目主编康哲,正脸色惨白的坐在会议室角落。
因为他身边是报社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伍彬。
伍书记平时身体不太好,总是休假,一年都见不到几次。
但他每次出现,必然伴随着一场「地震」。
(阿珍,你们来真的?为什么突然这么多票,5万月票我就是写一下,老柳原来感觉很难达到的。今晚还会有一章。)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