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搜索書籍︰
  HOT︰ 極品飛仙

《》第一章 NO.429 劉備乞降,這是開什麼玩笑?!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大鳳雛 | 作者︰冰凍一尺非三日之寒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    即便依龐山民所言,這連弩采用流水線作業,亦難于軍中普及,在龐山民看來,如此精密的軍械制成之後,倒可以優先配給陷陣營以及各荊襄上將的親隨,若有此殺傷力巨大的武器相助,像張任那般于汝南戰死的境況,想必也會減少許多。www.biquge001.com

    這制造連弩一事龐山民說過之後,黃月英便拋下二人,興沖沖的奔往工坊,欲將此事告知黃承彥去了,龐山民則又與諸葛亮商議這西涼戰事,欲就當今天水軍馬的狀況,為龐統查漏補缺。

    對于此番大軍征討劉備,二人皆極為上心,此征長安,龐山民早早便囑咐龐統以及軍中諸將,屯于長安的劉備軍馬,將是荊襄大軍東征西討至今,遇到的最應重視,且最為強勁的對手。

    諸葛亮將天水軍報悉數取來,將龐統如何排兵布陣之事,與龐山民詳細說了一通,龐山民觀諸葛亮神情,便知此番諸葛亮對龐統應對這場大戰亦頗具信心,若長安可一戰而定,龐山民轄下再添雍涼之地,這天下諸侯便只余三家,且龐山民可一躍而上,無論是土地廣袤,還是治下富庶,皆可穩壓曹操一頭。

    言及此事之時,便是諸葛亮亦不禁眉飛色舞,若龐山民可成就天下最強的一路諸侯,只是想想日後荊襄威勢,諸葛亮心中便振奮不已。

    龐山民听著諸葛亮口中繪聲繪色描繪出的宏圖霸業,心中也頗為激動,只是龐山民心中清楚,這一切的前提皆要建立在龐統一戰全功,定下西涼局勢,劉備自起兵至今,運道向來不錯,便是太史慈亦可于青州亂戰,大敗郭嘉,若天水聯軍兵敗,想要再尋良機,一舉將劉備殲滅,便是難了。

    這天下諸事,多牽一發而動全身,別看荊襄如今可以強盛兵威,震懾中原,江東,這皆是建立在荊襄軍馬,東征西討難逢一敗的基礎之上,如若此番敗與劉備,曹操,孫權二人,又怎會放過這打擊荊襄的大好良機?

    二人正商議間,又有士卒來報,言天水軍報送上,龐山民聞言,不禁對諸葛亮笑道︰“看來士元比之先前倒是謹慎不少,知道與孔明一道,商議行事了。”

    諸葛亮聞言,微微一笑道︰“亮可不比士元才華,只是小心慣了,于天水運籌帷幄,士元足矣,亮無非是于殘枝末節提點一下士元,應當注意之事。”

    “細節決定成敗。”

    龐山民口中喃喃,說罷便打開信箋,與諸葛亮看過之後,二人面上神情,盡皆愕然。

    半晌之後,龐山民才回過神來,一臉訝異之色道︰“劉備欲俯首稱臣?這是開什麼玩笑?!”

    “兄長勿要忘卻,這劉備于亂世存活至今,便是依仗著這般能屈能伸的本事,昔日劉備曾為公孫瓚,袁紹,曹操等人帳下,如今這昔日舊主,多已覆滅,便是曹操,亦遭劉備背叛,兄長萬萬不可相信此人之言!”諸葛亮說罷,眉頭卻緊緊糾結,顯然劉備信上所言,令他心中亦頗為為難。

    龐山民也壓根沒有收降劉備的打算,雖與劉備並無國仇,卻有家恨,龐山民最先想到的便是若收降劉備,日後如何與貂蟬,玲兒二人相處?且正如諸葛亮所言,劉備此番投誠,顯然是懼怕天水聯軍,兵勢強盛,這般迫不得已的舉動,其中又能有多少誠意?

    只是龐山民與諸葛亮二人心中顧忌的是,如若不接受劉備請降一事,荊襄軍中將士會如何作想?且日後孫,曹兩家諸侯中,再有人想要依附荊襄,豈不會因此前車之鑒,心有忌憚?

    半晌之後,龐山民不禁輕嘆一聲道︰“這劉備倒是又給龐某,出一難題,正如孔明所言,劉備請降之事,龐某本就不欲應允,可是龐某卻甚喜劉備軍中,卻有元直,子龍等人……且一旦劉備請降遭拒,這天下人又當如何看待龐某仁政?世間百姓多厭惡刀兵之禍,若龐某一意孤行,便是佔下長安,怕是于長安百姓心中,龐某與之前馬騰,曹操等強佔長安之人,別無二致了吧。”

    諸葛亮聞言,皺眉許久,半晌之後,忽眼前一亮,道︰“兄長怕是忘了,之前劉備于荊襄之時,兄長是如何毀這劉備的民望的?”

    龐山民聞諸葛亮之言,豁然開朗,只是稍加思索,便搖了搖頭道︰“襄陽毀劉備名望之事,乃是龐某于荊襄經營日久,廣得百姓信任,可長安終究為劉備治下,長安百姓之中,何人識得龐某?便是龐某直言相告長安百姓心中顧忌,又有誰肯輕信龐某肺腑之言?”

    “昔日兄長將劉備反復無常的嘴臉,告知荊襄,如今便將其這般嘴臉,告知天下!”諸葛亮聞言笑道︰“至于長安百姓那邊,若聞往來長安的各地人士流言蜚語,豈不會同之前荊襄一樣,人雲亦雲?”諸葛亮說罷,一臉鄭重道︰“且之前與曹操兩家罷兵,兄長與這曹操,倒是有些善緣,如今正是借勢之時,若當今天子,對劉備心中嫌惡,這皇叔大人,又當如何自處?”

    說到此處,諸葛亮不禁笑道︰“這劉備可立世至今,皆因其乃漢室宗親,可兄長莫要忘記,如今宗室之人,除曹操所挾天子外,景升,季玉皆在荊襄,若漢家宗室昭告天下,劉備這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孝景皇帝玄孫乃欺世盜名之輩,不知皇叔大人,又當如何自處!”

    龐山民聞言,愕然半晌,不禁大笑,對諸葛亮道︰“孔明,此計可過于陰損了些,雖然如今無人知曉,劉備此人身世如何,可若聖上改口,言及劉備皇叔之位,乃是之前宗室謬誤,卻有傷聖上顏面。”

    “天下何人不知,如今丞相之言,便是聖上之言,且如果聖上言及昔日送上族譜之人,是得了劉備賄賂,這劉備怕是更要聲名狼藉!”說到此處,諸葛亮眼中閃過一抹狠辣,對龐山民道︰“曹操那邊,對亮之算計,應當樂見其成,之前劉備連破兩關之事,曹操必然也要與之清算,順水推舟的幫襯兄長一回,也有助于兩家順利履行罷兵一事,只是亮卻不知,這劉備聞此噩耗,會不會當場拔劍自刎……”

    長安,太守府中。

    自龐統至天水屯兵之後,各路探馬便有回報,言這荊襄,西川軍馬已源源不斷的前往天水,天水一城,兵威之盛,世所罕見,且得知其大軍統率,乃龐山民族弟龐士元後,劉備聞之,心中更是驚懼不已。

    徐庶與龐統相交日久,每每言及龐統,眉宇之間多一籌莫展之色,如今龐統統轄大軍,震懾雍涼,便是徐庶也與劉備直言相告,若堂堂一戰,長安軍馬難有勝機。

    連破兩關之喜,須臾之間,便消失殆盡,劉備已召關羽,張飛二人星夜趕至長安,與二人相見之後,劉備心中仍忐忑不已,關張二人雖萬人敵,可便是當真能夠以一敵萬,長安軍馬面對龐統大軍,守御城池,仍捉襟見肘,又將安定城中趙雲軍馬,悉數召回,劉備便與徐庶商議起獻城投降之事。

    于亂世輾轉十余載的劉備比之旁人更加懂得,成就大事的首要前提,便是保全性命,韓信都可受跨下之辱,些許恥辱便能活命,劉備自然樂得為之。

    且投降一事,做得多了,也輕車熟路。

    劉備將這般想法,告知徐庶之後,徐庶卻心中暗道,皇叔此番投誠,倒是有些過于樂觀了。

    之前于荊襄之時,龐山民便莫名其妙的對劉備忌憚不已,如今龐山民盛極一時,又豈會輕易接受劉備的投降?況且早先劉備被龐山民趕離荊襄,便言及劉備之前于各家諸侯間輾轉之事,如此看來,若想讓龐山民接受劉備的投降,千難萬難。

    只是對于此事,劉備卻比徐庶樂觀許多,劉備一直以為,他這大漢皇叔名望,對于龐山民行諸侯之事,用處不小,若劉備再歸襄陽,漢家宗室除天子外,皆于龐山民麾下,且劉表,劉璋二人于荊襄,西川二地經營十余年,門生故吏頗多,若得此二人相助,有朝一日也大有機會將龐山民取而代之。

    比之于長安過著日日驚懼的日子,倒不如委屈一下,在那個荊襄年輕後生面前恭順一些,又能如何?

    且龐山民對關羽,張飛,趙雲這等世之虎將,心中仰慕,于日後荊襄開疆拓土有大作用,如此雄厚的籌碼放在龐山民面前,以龐山民之智,又怎會置若罔聞?

    徐庶被劉備勸過之後,心思亦有動搖,比之劉備的一味樂觀不同,徐庶于西涼這般時日,也有些懷念之前書院與臥龍,鳳雛等至交好友,坐而論道的日子了,之前徐庶早有機會,入龐山民麾下,只是徐庶固執,偏偏投效劉備,如今與劉備相處日久,徐庶雖然對劉備忠誠,一如既往,可是心中卻也不得不承認,龐山民做主荊襄後,其麾下百姓,受益頗多。

    且近些時日,徐庶心中更多的會思索之前龐山民所言,當忠于大漢劉氏基業,還是忠于大漢百姓?

    只可惜至今未止,徐庶心中仍難有所得……自西漢董仲舒後,便有三綱五常之說,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龐山民貌似對儒家至理,甚為藐視,雖漢末亂世,可在徐庶看來,若龐山民可為劉氏所用,便可制衡曹操,以其才華,及如今荊襄的強盛實力,便是迎回天子,光復大漢榮光,亦大有希望。

    而龐山民卻早早便身為人主,質劉表,劉璋于襄陽,顯然已早有打算,將劉氏取而代之,天無二日,國無二君,這龐山民既然不願為大漢之臣,究其本質,亦是亂臣賊子。

    徐庶堂堂七尺男兒,又豈會尋此亂臣賊子侍之?

    可徐庶心中卻也疑惑,龐統乃龐山民族弟,悉心幫扶龐山民倒也罷了,可諸葛亮,石韜,孟建等人,為何也心甘情願,奉龐山民為主?莫非這書院同窗們如今皆以作亂臣賊子為榮?

    “到底孰是孰非?”徐庶發現,當劉備欲投誠荊襄之時,徐庶心中長久以來,堅定不已的信念,似乎也有所松動了,看著高堂之上,儀表堂堂的劉備,徐庶心中,越發的苦楚起來……而許都城中,卻不似長安這般風聲鶴唳,自與荊襄兩家罷兵之後,汝南軍馬頻頻調離,倒是讓陰霾了許久的許都城中百姓,心中安定不少,近些時日,隨著更多荊襄商賈的入駐,許都又漸漸恢復了往日的繁華景象。

    此時相府之中,曹操又召群臣議事。

    只是曹操與諸人商議的並不是復征青州一事,而是看著案幾上那封荊襄送來的龐山民手書,大笑不已。

    郭嘉,賈詡等曹營重臣,見曹操喜形于色,亦心中好奇,自與荊襄兩家罷兵之後,丞相心情雖是不錯,卻少有如當下這般失態的舉動,待曹操命諸人看過信後,郭嘉,賈詡二人面上,皆哭笑不得。

    如此陰損的計策,明顯不似龐山民的手筆,于荊襄之中,也唯有龐統可設此計謀,只是龐統如今卻在天水,莫非荊襄謀臣,又添一強者?

    此計欲使劉備民望毀于一旦,若如信上龐山民所言,曹操依計而行,這龐統便是不譴軍馬,兵進長安,長安士卒也怕是無心戍守了,這縱橫天下十余年的劉備,及至此時,卻忽然成了沽名釣譽,心懷叵測的亂臣賊子,不知其還有何面目,存于世間。

    曹操見一眾謀士,神情復雜,不禁笑道︰“曹某之前怎未想到,對付劉備,還有如此辦法。”

    “此計一出,無論成與不成,劉備與龐山民必不死不休……”郭嘉聞曹操之言,不禁笑道︰“若劉備早知,投誠荊襄會換來如此‘厚待’,怕是早就打定心思,與龐山民決一死戰了!”

    賈詡聞言,亦出言笑道︰“聞此計策,賈某‘毒士’之名,亦當退位讓賢,荊襄此計,實在是太過陰損,只是依丞相之見,會不會幫荊襄一把,順水推舟?”

    “他劉玄德也有今天,若其之前老老實實的苟活長安,曹某也就不與他計較,可劉備趁江東作亂青州之時,連破潼關,函谷關兩道關隘,長安兵馬還敢遙遙虎視洛陽,曹某亦當予其報答,若不落井下石,倒有些對不住玄德了!”曹操說罷,朗聲笑道︰“且曹某對那龐山民感官,尚算不錯,罷兵之事,荊襄行事亦頗合曹某心意,既然如此,曹某當于天子面前,盡言此事。”

    “只是丞相可否想過,若荊襄再得雍涼,其轄下土地,環繞中原,由南至北,日後可出數路大軍,犯我中原!”郭嘉說罷,曹操微微一愣繼而皺眉道︰“可這兩家罷兵時日尚短,若曹某不隨這龐山民心意,其心懷怨憤,復添汝南之兵,曹某又當,如何應對?”

    曹操說罷,郭嘉輕嘆一聲,心中暗道︰丞相又豈會看不清楚當下局勢?只是于臣屬面前,不願提及荊襄強盛罷了。

    如今荊襄之強,與之前河北袁紹,不可同日而語,昔日袁紹強大,只因其兵多將廣,然而軍中謀主,並不同心,且河北物產,又怎可比現下荊襄這般富甲天下?

    便是郭嘉也不得不承認,荊襄如今難尋漏洞。

    “丞相可促成此事,只是賈某以為,與此同時,亦要讓那荊襄,付些好處!”賈詡說罷,對曹操道︰“長安一地,龐山民必不肯防守,然而潼關,函谷關為劉備新得,若我等向荊襄索要,龐山民得了好處,亦當予丞相,這點顏面!”

    “不費一兵一卒,復得兩道雄關,文和這般打算,甚合曹某心意!”曹操說罷,頗為贊許的看了賈詡一眼,卻听郭嘉嘆道︰“依郭某看來,那龐山民最多只會將函谷關,交由丞相,諸位須知,便是不行此計,那龐統大軍揮軍長安,亦可強奪!屆時劉備覆滅,兩道關隘,必被山民重掌!”

    賈詡聞言,思索片刻,亦點了點頭,對曹操道︰“奉孝所言極是,倒是賈某先前思慮欠妥。”

    曹操見諸人皆贊同此番協助龐山民促成毀劉備名望之事,當下便叫上荀  壞勞使 較蚨ュ 牘  螅 懿俳 由矯袼嵋皇攏 肓跣 倒 跣 叛裕 鬧寫缶 br />
    對于劉備這個便宜皇叔,劉協本來還想倚重此人,重掌權柄,可如今劉備卻遭天下間兩大諸侯,共同攻訐,這皇叔許久以來,不聲不響,竟做得如此大事?

    劉協一臉驚色,對曹操道︰“丞相,之前皇家族譜,卻已證實,此人乃漢家宗親。”

    “如今曹某已經查實,那劉備入宮之前,曾賄賂宮人……”曹操一臉鄭重,對劉協道︰“漢家宗室,容不得錯!劉備此沽名釣譽之徒,冒充宗室,莫非聖上還欲縱容此等亂臣賊子不成?”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399xs.com 399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802858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