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搜索書籍︰
  HOT︰ 極品飛仙

正文 第87章 要求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工業之動力帝國 | 作者︰M樓紅袖招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寧叔,我們引進的f4戰斗機,機首下方裝的那個圓柱型部件應該是n/lr—2紅外探測系統吧”梁遠問道。www.biquge001.com

    寧雷在電話里“嗯”了一聲。

    “我在過一份美國海軍十年前做的評估報告,n/lr—2紅外探測系統對打開加力後燃器飛機的探測距離在40公里左右,不過由于經常出現虛假報警的問題,因此美國海軍對其評價不高,在後期生產f4型戰斗機時,就把n/lr—2紅外探測系統換成了n/—戰術攝像偵查系統。”

    “n/—戰術攝像偵查那東西,寧叔也應該用過吧?”

    “用過。”寧雷說道。

    “小遠,你打算讓格魯門把n/lr—2紅外探測系統升級成n/—戰術攝像偵查系統?”

    n/—戰術攝像偵查系統的核心就是一個遠距離的光學電視,在天氣晴朗的情況下,可對距離本機90多公里內的空目標進行自動搜索和遠距離識別,然後顯示在f4座艙的里的平面顯示器上,在rs(注)紅外跟蹤與搜索系統技術上成熟之前,美國現役的海、空軍飛機,一直在使用n/—戰術攝像偵查系統,作為除機載雷達外,戰場事態感知和記錄的一種輔助手段。

    “恩,n/—戰術攝像偵查系統使用條件十分苛刻。在功能上和wg—9多普勒雷達重疊嚴重,美國海軍更多的還是把n/—戰術攝像偵查系統當作戰場影像記錄儀。或是判斷敵方飛行器型號的輔助設備,所以這個技術格魯門放行的幾率還是很大的。”梁遠詳細的解釋著。

    “n/sw—27c數據鏈還好說,對提升機群的戰術效率有著立竿見影的效果,小遠你別的東西不要,盯住n/—戰術攝像偵查系統是為了什麼?”寧雷有些好奇的問道。

    “嘿嘿,寧叔,我辛苦了大半年,總得為自己謀點福利。為以後的飯碗做些打算。”梁遠有些不著調的說道。

    “小遠,難道你要生產光學電視?南湖科技園有這種技術麼?”寧雷無比驚訝的問道。

    “寧姨幫我從鐵道部弄了不少錢出來,剛好把科技園上半年停滯的項目都啟動了,年前哪會就有個留美的科學家打算回國工作,他在美國貝爾實驗室工作時,主要的科研方向就是半導體行業的分立器件,研發類似于光感器件。紅外器件這些東西。”

    簡至康在貝爾實驗室的工作合約,在月底就已經到期了,由于梁遠抽調資金去弄f4戰斗機,導致科技園很多項目暫緩,這給簡至康回國工作造成了很大的疑慮,在甦良宇的極力勸說下。簡至康在貝爾實驗室的工作合約到期後,以打算好好休息一陣的名義拒絕了貝爾實驗室的續約請求,答應甦良宇觀察一段科技園的後續行動。

    梁遠得知發財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通知甦良宇啟動晶圓生產線修復計劃。

    剛剛變成暴發戶的梁遠在電話里和甦良宇意洋洋的吹噓,本少爺剛剛發財了。凡是國內能買來三寸晶圓生產線一條都別放過,哪怕最後一條生產線都沒翻新出來。花個幾千萬就當鍛煉隊伍了。

    甦良宇在確定梁遠至少能撥過來000萬用于晶圓生產線修復計劃後,直接給簡至康去了電話,作為半導體產業的另一大支柱,分立器件的許多生產設備和晶圓生產線有著很大的相似性,特別在集成電路剛剛進入快速發展的八十年代,類似于離蝕刻機等設備完全可以在分立器件和集成電路制造上通用。

    因此進行分立器件研發的人員或企業,一般都有著不錯的半導體生產設備的研發和制造能力,在梁遠決定啟動晶圓生產線修復計劃之後,簡至康才有了用武之地。

    梁遠爽快的承諾截至明年年底,為分立器件實驗室的累計撥款不會低于2億之後,簡至康答應回國工作,可以說鐵道部撥過來租賃款還沒到手,就被梁遠花出去了差不多一半。

    “前幾天剛剛和人家簽了協議,科技園的分立器件實驗室有負責人了,我琢磨著也不能光研發不生產,剛好有這個機會就順路搭個便車,n/—戰術攝像偵查系統的光學電視,和目前已經有了的n/lr—2紅外探測系統剛好是組成光電雷達的兩大核心,國內現在也沒人有心思弄這個,我估摸研發出來後混口飯吃應該是件不錯的事情。”梁遠笑著說道。

    梁遠也沒瞞著寧雷,把自己的小心思說了一遍。

    “小遠,你確定科技園能把光電雷達研發出來?七十年代空軍可搞過這東西,後來失敗了,生產出來的產品根本就無法裝到飛機上,做地面測試時光電雷達的誤報率高得嚇人,505研究所認為三十年之內光電雷達都不可能走向實用。”寧雷的聲音里滿是不可思議。

    共和國早在七十年代就研發了被稱作光電雷達的第一代rs紅外跟蹤與搜索系統,當時是為了偵測美國高空偵察機而搞的項目,限于共和國工業基礎有限,第一代光電雷達的樣品生產出來後根本無法投入使用,當年負責研發的505所,把所有需要改進的問題匯總之後認為相關技術難點獲得突破至少要花費三十年的時間。

    “寧叔,505研究所真的說過要花費0年時間?”梁遠好奇的問道。

    得到寧雷肯定的回答後,梁遠倒是對505研究所的研發人員佩服萬分。基本上505研究所的判斷沒有錯,別說七十年代了。就是在八十年代,限于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水平,rs紅外跟蹤與搜索系統技術也沒發展成熟。

    世界最先研發rs紅外跟蹤與搜索系統的法國和以色列,在八十年代初期都曾試制出樣機,樣機除了誤報率較高外,重量也接近半噸,根本沒有機載的可能。

    實際上,除了逆天的

    美國人把這個進程提前了五年。在95年年定型的f22戰斗機上部署了rs紅外跟蹤與搜索系統,余下的發達國家都是步入新世紀後,才突破了機載rs紅外跟蹤與搜索系統的種種技術難關。

    rs系統如此難產和其需要高等級的半導體工業支持有關,構建rs系統的核心,是強有力的數據處理,數據處理的實質是把rs系統探測到的微弱目標信號,與類似于太陽閃光的偽信號或者和雲層之類的背景信號逐步分開。最終提取出真實目標信號。

    因此rs系統必須具備一枚十分強勁的數據處理核心,可以將紅外、微光大視場強背景下,檢測出的弱小目標和各種偽目標信號、背景信號即時處理掉,形成有價值的、連續的空事態信息,反映到戰斗機駕駛員的座艙顯示系統上,這就要求數據處理核心必須具備瞬間處理幾百萬個多邊形的能力。這才是rs系統成功的關鍵和難點所在。

    以電行業的發展歷程來,直到十年代期,能滿足rs系統的數據處理器都寥寥無幾,當年叱 風雲號稱硬件機能頂級的索尼plyson游戲機,在994年底發售時。多邊形處理才勉強達到三十多萬/秒,距離滿足rs系統幾百萬/秒的需求還有很長的距離。

    “寧叔。我國外的技術獻曾說過,目前rs紅外跟蹤與搜索系統的瓶頸在于數據處理,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處理器的性能一直在翻著倍的上升,早晚會突破這個瓶頸的,到時最讓人頭痛的高偽警率問題就會解決掉。”

    “國內目前在研的處理器只有科技園的c2,我估計在日常電腦的應用上科技園也競爭不過國外的產品,為了c2處理器的前途,只能找些別人不上的活混些湯水喝,像光電雷達這種三十年才出成果的東西,科技園去弄了也不會有人說三道四的。”梁遠笑嘻嘻的說道。

    “科技園要是能把超級計算機研發出來,還用愁c2處理器賣不出去,你就和寧叔胡扯吧,擱一年前寧叔還能信你,現在麼……”寧雷哈哈大笑著說道。

    “寧叔,我說的都是實話。”梁遠大聲抱怨著。

    深悉歷史走勢的梁遠知道,rs紅外跟蹤與搜索系統的突破也就在這十年之內,梁遠之所以要搭上光電雷達這條船,一個是為了向軍工領域滲透,還一個是考慮到分立器件實驗室的競爭力有限。

    像光電器件,紅外器件不比工控類單片機,制程落後些,芯片大點能耗高點都無所謂,這東西都是高精密玩意,性能就在紙面上明擺著,分辨率,壽命等等數值一比就知道了,制程技術落後在民品市場上是絕對競爭不過國外同類產品的。

    除了民用之外就只剩下軍工一條路可走了,玩性能不行還可以玩品質和穩定性,像美國的f22戰斗機也是采用了46,56級別的處理器,軍工級別的半導體元件對性能和制程技術要求不高,對品質的要求卻高得嚇人,恰好符合科技園目前的情況,突破品質這道關卡,總好過跟在英特爾屁股後邊吃灰。

    更重要的是在梁遠來rs系統完全有可能提前面世的,單顆芯片不行完全可以使用刀片服務器嘛,刀片服務器體積小重量輕,在科技園的那顆c2處理器發展三到四代之後,主頻應該接近0mhz,那時將—2顆芯片連接起來組成一個小的計算集群,應該可以滿足rs系統幾百萬/秒的多邊形處理能力,當然采用服務器處理數據的rs紅外跟蹤與搜索系統,上飛機還是有些超重,但安裝在艦船上應該是毫無壓力的。

    有了光電雷達配合上紅外引導頭的攔截導彈和多管速射炮,妥妥地艦艇近程導彈攔截系統,隨著技術更進一步發展,變成程攔截系統也不是不可能的,這個世界還有比賣軍火更賺錢的生意麼。

    雖說梁遠的小算盤打得賊精,不過在前世撐死算個電腦愛好者的梁遠卻不知道,那個刀片服務器要在新世紀才會被發明出來的。

    “小遠,你要的這兩樣東西可比某些人的要求低多了。”寧雷有些感觸的說道。

    “還沒完呢,最後一件。”梁遠笑著說道。

    “寧叔,格魯門公司為我們改裝殲戰斗機的項目里,應該有以個55總線改造計劃吧?”梁遠問道。

    寧雷以為梁遠在美國那邊到了美國政府為2工程舉行招標計劃的資料,爽快的確認了這個細節。

    “前些時科技園給我遞交了一份報告,是關于鐵路方面的,寧叔也知道,25s雙層客車下線之後,後續的改型計劃就提上了日程,由于專長不同,東北機車廠主要負責輪對,轉向架等車體硬件的研發,像26比較欣賞的電動塞拉門就歸科技園研發。”梁遠先扯上一張特大號的虎皮。

    “電動塞拉門研發成功之後,科技園打算把目前由單節車廂分別控制的電動塞拉門,改成統一的集控制型,將來在新型的牽引機車上邊集成全列的車門控制系統,由列車司機控制整個列車的塞拉門開關。”

    “若是能成功做到這一點,由新型機車牽引的全新旅客列車向日本新干線的全自動方向又靠近了一些,不過現在科技園在研發用于列車全列控制的系統總線時遇到了麻煩,科技園在這上邊全無積累,國內也沒有相關的科研機構搞過這個。”

    “剛好格魯門公司為殲八戰斗機進行改造的55總線使用範圍很廣,完全可以用在列車控制上,我合計能不能搭個便車,相關費用科技園可以自己掏,寧叔能不能把這個要求整合到這次談判里。”梁遠笑著說道。

    注︰俄羅斯把這東西叫光電探測裝置,我兔把這個叫光電雷達。

    ps︰宿醉未醒,強撐著碼了一章出來,一會接著睡覺,下周一定要脫離可恥的2k黨,向k黨努力^_^。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399xs.com 399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802858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