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搜索書籍︰
  HOT︰ 極品飛仙

正文 第五百四十節 駱郢歸心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我要做皇帝 | 作者︰要離刺荊軻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看完細柳營的操演。www.biquge001.com+◆,

    劉徹笑的嘴都合不攏。

    駱郢卻是已經連手腳都發軟了。

    一個十三歲的少年郎,生于深宮,長于婦人之手,想要他心志堅定,屹立不拔,這簡直就是全天下最好笑的笑話!

    好在,有著‘曲線興國’的念頭支撐著他,讓他不至于崩潰。

    駱郢現在最害怕的,就是,中國連曲線興國的機會都願意給閩越。

    一定要完成天下的大一統。

    天下大一統並不可怕。

    實際上,三越諸族中,也不凡渴望生活在一個天下大一統的中國社會中——雖然主要都是被從漢地過來的儒生洗腦了的家伙。

    但漢越民族千余年的交往下來,彼此之間,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最重要的是兩者同文同種,同根同源。

    而且,閩越故地,經過秦代十幾年的統治,早已是書同文、車同軌。

    哪怕是最激進的閩越人,也不會否認自己屬于‘中國人’這個概念。

    真正可怕的是,中國天子要掃平閩越宗廟,廢藩置郡。

    那樣的話,駱氏這閩越的千年貴族,世代王族,就要灰飛煙滅。

    不止是全族上下,都要與塵土為伍,更可怕的是,宗廟祖宗,將無人祭祀,子孫後代,將忘了自己的根。

    在這個時代,民族主義,連影子都沒有。

    所謂國家政權,說的好听一點,是‘負萬民之望。代天牧狩’,說的難听一點。其實就是家天下。

    家天下時代的君王,最著緊的就是兩個事情。

    一是祖宗;

    二是自己。

    祖宗是己身權威的來源。是統治的法理基礎。

    自己……

    這就不用多說了。

    每一個君王,都必定是極端自私的存在。

    哪怕是明君,也是如此。

    駱郢顯然不算明君、明主,也夠不著明君、明主的標準。

    但他到底是閩越王世子,未來的閩越國主。

    對自己的未來,對己身的存亡,對己身的榮華富貴。

    他自然無比關切。

    因此,剛剛跟著劉徹出了細柳營,坐上回程的攆車。駱郢立刻就是跪到劉徹面前,低頭口稱︰“蠻夷小臣,恭問中國天子安!”

    好吧,格調直接從‘下國小臣’變成了‘蠻夷小臣’。

    姿態已經是低到了極點!

    要知道,自詡以禹皇苗裔,勾踐子孫的閩越人,可從沒有將自己看成蠻夷的。

    而且,這個世界也很少有人會承認自己是蠻夷。

    駱郢的低姿態,讓劉徹很受用。

    “愛卿快快請起……”劉徹微笑著讓王道扶起駱郢。道︰“蠻夷小臣?愛卿何出此言哉?卿之祖,系出夏後氏,受過周室冊封,列名于中國諸侯之中……”

    劉徹笑眯眯的走上前去。拉住駱郢的手道︰“且卿祖,卿父,在朕看來。對中國是有功的,對朕這漢家江山也是有功的。翌日青史之上,卿祖卿父。乃至于卿,都可留名于上,供後世子孫瞻仰——一如卿之先祖,越王允常、勾踐,朕就常常對左右說,允常、勾踐,真賢王也,篳路藍縷,為中國開疆,嘔心歷膽,傳播華夏文明之聲,教化百越,功在千秋,利在萬世!”

    劉徹這些話,並無任何夸大之處,是很公正的評價。

    當然——是站在歷史的高度來評價的。

    不管閩越國王室從無諸開始,打的是什麼主意,但是,他們都如南越國的趙佗一樣,在客觀上促進了漢越民族融合,傳播了中國的先進文化與先進理念。

    雖然這兩者都是躺在秦始皇的功勞薄上做出來的成績。

    但成績就是成績,不可否認。

    像福建的山溝溝,兩廣的崇山峻嶺,甚至中南半島上的叢林深處。

    若無趙佗、無諸等人的努力。

    漢室就算動用武力,吞到肚子里,估計也會消化不良。

    而歷史證明——自小豬滅亡三越後,三越故地,就盡為中國之土,三越人民,盡為中國之百姓。

    甚至,連交趾郡這樣的在後世只能從歷史上尋找的故土,也直到五代才分裂出去。

    那完全是子孫不孝。

    換句話說,其實假如不考慮,劉漢王朝與南越、閩越之間的分歧與糾葛的話。

    那麼,其實,南越國和閩越國,都可以看做是中國的分基地。

    雖然,現在,分基地跟主基地之間,有著少許的矛盾和少許的分歧。

    但大家同出一門,系出一源,同文同種同祖,完全可以坐下來談嘛。

    只要能完成統一,劉徹覺得,沒什麼事情是不可以談判的。

    駱家想繼續稱孤道寡,也不是不可以。

    趙氏想繼續稱王稱霸,也沒什麼關系。

    只是,不能在中國的故土上。

    朝鮮半島啊,霓虹啊,印度啊,西域啊,東南亞啊。

    這個世界足夠大,容得下兩個異姓諸侯王。

    更別提放他們出去還有好處。

    周室分封越國在江浙,當初江浙是東夷的地盤,現在卻是雷打不動的中國本土。

    只要他們能發揮祖宗十分之一的能耐,未來的中國疆土,就可以再擴張個百八十萬平方公里了。

    這樣想著,劉徹就語重心長的對駱郢教育道︰“華夏貴冑,從來就不是夷狄!卿要記住,卿的身體里,流著的是夏後氏的血,是先賢允常、勾踐的嫡系子孫,不管卿以後在那里,做什麼,卿都一定記住這一點!”

    駱郢被劉徹忽悠得只感覺血脈僨張,渾身紅熱。

    越人,從來沒有忘記自己得根在何方。

    閩越社稷的祭祀。排在第一位的,永遠是禹皇。

    大禹治水的禹皇!

    當年。楚國滅越,越人寧死不屈。堅決抵抗。

    雖然最後失敗,但是,殘余的越國貴族,帶著百姓,撤向南方的崇山峻嶺。

    這就是閩中越人各族的祖先。

    越人當然也是驕傲的,也是自豪的。

    深埋于他們血液中的不屈因子,更是時時刻刻的影響著他們的所有人。

    是以,即使駱郢為細柳營破膽,為閩越國的前途絕望。但卻也只想‘曲線興國’,而不是徹底歸附。

    跟東邊的樅恕 娣  硨 裙 緯閃訟拭鞫員取br />
    因此,想要讓越人真正歸心,也是無比困難的事情。

    當年,吳威震全越,被閩越各族奉為共主。

    那又怎樣?

    時機一到,各個山頭紛紛棄其而去。

    許多人甚至招呼都不打一聲,真是讓吳傷透了心!

    但越人同時也是感性的。

    即使身在夷狄數百年。越人也從未忘記自己的祖先來自哪里。

    駱郢家的族譜,甚至能一直追溯先王允常時期。

    听著劉徹這個漢朝天子的話,駱郢忍不住淚流滿面。

    天可見憐!

    自從先王允常起,越人就一直想著回歸中國。

    勾踐大王滅吳之後。會盟徐州,稱霸中國,周天子策命勾踐大王為伯。賜踐祚,佐天子。這是越人最接近自己夢想的那一刻。

    可惜,勾踐大王後。國事日衰。

    終滅于楚威王之手,末代大王無強戰死沙場。

    無強死後,諸子爭位,越國在內戰與外敵的相互打擊下,終于四散于江海。

    這些歷史,都是寫在了駱郢家族的族譜上,歷代祖先,不斷訓誡、傳承。

    時光荏苒,勾踐大王後三百載,終于,又有一位中國天子,願意承認越人=中國人。

    這讓駱郢百感交集,涕泣不已。

    當然,這是建立在,一則,駱郢已經徹底喪失了與漢朝為敵的信心與信念。

    二則,他是個少年人,再怎麼聰明,也沒什麼心眼,而且最是容易為熱血支配。

    若無這兩點關鍵,劉徹恐怕嘴皮子磨破了,對方也會無動于衷,最多做做樣子。

    “陛下……臣……臣……”駱郢一邊流淚,一邊笑著恭身一拜,鄭重的道︰“臣郢願永為陛下之臣,永為中國之臣,永為華夏之臣,臣之子孫後世,亦是如此,若有驅策,唯效死而已!”

    劉徹也是長出了一口氣。

    閩越的問題,有了駱郢的這個態度後,實際上已經解決了一大半。

    剩下的事情,無疑就好辦多了。

    文化經濟雙拳出擊,法律傳統鐵拳,三管齊下,慢慢的通過文化同化,推行經濟一體,甚至委派官員(也可以換個馬甲叫顧問),不出十年,福建全土,就盡為中國疆域!

    這可比小豬花了大力氣,打的頭破血流,最後還只能使出絕招——盡遷閩越百姓于江淮,才解決閩越問題可好得多了。

    而得了福建,泛海過去,就是寶島。

    現在可能還開發不了台灣。

    但我們可以先派幾艘船過去佔個碼頭,建個城市,宣示主權嘛。

    況且,台灣海峽以及周邊海域中,巡游著的鯨魚,在這個時代,可不是少數!

    閩越未來可以大力發展捕鯨和近海漁業。

    更重要的是……

    閩越國有著現在漢室極其稀缺的一類人才。

    鐵匠,尤其是優秀的鐵匠。

    自古以來,越人就以善鑄聞名天下。

    青銅時代,越人鑄劍師,堪稱列國第一,所鑄的名劍,不知凡幾。

    著名的越王勾踐劍更是名留青史,讓後人為之神往。

    若能和平統一,得了越人工匠之助,對漢室的工業化積累,是很有好處的。

    你要知道,閩越國雖然小、弱、窮,但他們的冶鐵技術與鑄造技術,並不弱于漢朝。

    不然,歷史上,漢軍也不會在閩越軍隊面前。吃那麼大的苦頭了。

    “卿能這麼想,朕非常欣慰。朕就等著,卿成長為漢室棟梁的哪一天……”劉徹拍著駱郢的肩膀勉勵著。

    回宮以後。劉徹就下令,讓王道親自去少府,重新為這駱郢挑選一位老師和服侍的下人。

    駱郢的洗腦工作,是決不能停的。

    恰恰相反,要加大力度,不停的洗腦,要把駱郢從骨子到身體,完完全全的變成漢人,以漢朝思維考慮問題。以漢臣的方式生活,最好再給他找個老婆,生個兒子……

    駱郢十三歲了,不小啦!

    這樣才算保險!

    劉徹可是記得很清楚,歷史上,那位已經被漢室從頭到腳都洗了一遍的趙胡,回國即位後,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忠臣。

    但獨獨一事︰讓他朝貢長安。卻是死都不願。

    不是今天臣病了,就是明天臣有疾。

    趙胡那樣的鐵桿親漢派,尚且回國後都變臉,為了一己之私。頑固的抗拒統一大勢。

    這駱郢要是洗腦沒洗好,萬一將來回國後,玩什麼花樣。雖然劉徹不怕,但終究是個麻煩。

    吩咐完這些事情。劉徹又讓人把劉閼叫到宮里面來,囑咐道︰“閩越之事。皇弟回國後要用些心思,皇弟不妨強硬一些,強勢一些,對閩越國中的親漢派,一定要保護好!”

    劉閼即將回國,這些事情,當然要交代好。

    至于前腳剛剛與駱郢推心置腹,說著漢越一家,回頭就著手著向閩越國下手,干涉閩越內政。

    這樣沒節操的事情,本就是一個合格的皇帝應該具備的技能。

    所謂,以斗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

    天朝太祖的至理名言,可不僅僅只是在體現在內政上,外交與統一之事,也是同樣的關鍵。

    尤其是統一大業。

    你不先做好,丫要不答應就開干的準備。

    對方就可能會以為你軟弱可欺,有便宜佔,煞筆才跟你統一。

    滿口仁義,手拿棍棒,才是一個真正的統治者應該具備的本能。

    “諾!”劉閼自然很懂自己皇帝兄長的意思,領命道︰“必不負陛下所托!”

    反正真要打起來,也不是他這個江都王能管控和處理的事情。

    必然是由長安方面動手。

    一旦事成,那他就可以離開江都那個大坑,來中國腹地過舒服日子了。

    更關鍵的是,還能青史留名,何樂而不為呢?

    看著劉閼的模樣,劉徹也不得不提醒他一句︰“皇弟也不可太過火了,閩越、東海、南越三國,只要不挑釁、不挑戰、不反叛,皇弟就不要站出來說話,讓主父偃跟周遠去處置!”

    “諾……”劉閼點點頭。

    “皇弟是不是應該考慮立後的事情了?”談完公事,劉徹自然難免關心起劉閼的私人事務了。

    這最重要的,自然就是立後。

    天子有皇後,諸侯王自然就要有王後。

    老劉家的諸侯王,一般都會在就國後,從國中的大臣、貴族里選擇一家的女兒作為王後。

    既是鞏固自己的地位,也是為了跟當地的權貴合流。

    不然你一個外人,融不進當地的圈子,哪怕你是大王,估計也會威信掃地。

    老劉家也不是沒出過被地方官和地方豪強架空的悲劇大王。典型的就是現在的城陽王,過去的淮南王劉喜了。

    當初劉喜被遷為淮南王,高興的三天三夜都沒睡著,結果,到任後,卻被淮南國上上下下給抵制了起來。

    幾乎沒有人認可他這個大王,五年後,劉喜就灰溜溜的滾回了城陽王的位置上。

    把淮南國還給了劉長的兒子們。

    劉閼听了劉徹的話,卻是臉上尷尬了一下,笑道︰“回稟陛下,臣覺得,此事還不需急……”

    劉閼可沒想在江都呆一輩子。

    這王後當然就不急著立了。

    劉徹見劉閼的模樣,笑了笑,也就不提這個事情了。

    畢竟,強行拉郎配,不是不可以,但沒必要為了這個事情,傷了兄弟感情。

    在漢室當皇帝,不管怎麼樣,都要給自己樹立一個兄友弟恭的典型。

    除了劉閼,劉徹還能選擇誰?

    劉閼見著氣氛有些尷尬了,連忙開口道︰“陛下,那吳逆余黨,臣回國以後,該如何處置,還請示下……”

    現在,劉濞的那幾個兒子躲在南越和閩越苟延殘喘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但劉徹這個天子遲遲沒表態。

    下面的人也不敢自作主張。

    劉徹想了想,道︰“那些余孽,自然要好好懲治,不過,南越和閩越之中的逆黨,就暫時不要去管了!”

    劉濞的幾個兒子,可是有著很大的用處!

    即可以在未來拿他們當借口,開戰,也可以借著他們,挑撥三越之間的關系。

    一句話概括就是,對于三越,能和平統一,當然最好,不能,那就開打吧!為了國家統一,沒有什麼手段是不能用的!(未完待續。。)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399xs.com 399小說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802858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