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搜索书籍:
  HOT: 极品飞仙

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在外而生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天唐锦绣 | 作者:公子許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5211章 在外而生

    李泰扫视一眼,见一众兄弟当中有惊有喜、有乐有忧,忍不住提醒道:“陛下仁爱,不愿将吾等圈禁于长安城内混吃等死,而是将天下四方予以封建,那么吾等自应感念皇恩,竭尽全力为国藩篱,将来到了封地切不可恣意妄为、无视法纪,否则纵使陛下不忍罢黜汝等,朝堂之上那些御史言官、宗室之内那些除爵之人也饶不得你们。www.biquge85.com

    其实在他来,对于一众太宗子孙来说出外就藩远比身在长安更为危险。

    身在长安之内,周边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自己必是谨言慎行、循规蹈矩,唯恐行差踏错遭致弹劾。

    可身在封地藩国,难免疏于防范、放飞自我,更容易犯下大错进而万劫不复。

    毕竟无论多么遥远之封国,名义上依旧是大唐之藩属,受大唐朝堂之监督、律法之管辖,并不意味着成为国中之国、脱离大唐统治……

    想到这里,他心里陡然一惊。

    一个念头不可遏止的涌上心头,这该不会是一个“阳谋”吧?

    诸王身在长安,若是出现任何意外都会有人将罪名安插在陛下头上,即便不是陛下之错,只因陛下口口声声“仁爱手足”也要对诸王予以维护。

    反之,若诸王出京前往封地就藩,那么若因违反法纪而遭受惩罚,则任谁也怪不到陛下头上。

    换言之,诸王身在长安,陛下想做什么也忌讳甚多、束手束脚;而诸王就藩封国,出现任何意外都不关陛下之事……

    下意识的,李泰扭头看向李治。

    正与蜀王李愔说话的李治似有所感,抬起头,与李泰目光对视,继而粲然一笑。

    李泰便知道,自己这位聪慧绝伦的弟弟也猜到自己所想。

    但看上去却好似无所谓……

    ……

    酒宴散去,诸王纷纷离开晋王府,独魏王李泰留下来。

    晋王妃王氏给两人奉上香茗,知道两人有事要谈,施礼之后退出书房。

    李治抬手,请李泰饮茶。

    李泰也不客气,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水,轻叹一声,道:“雉奴啊……要不,我替你在陛下说一声,就不必前往封国就藩了,稳稳当当待在这长安城享受荣华富贵,如何?”

    无论陛下是否当真宽恕了李治的罪过,对于李治来说,出外就藩危险重重,留在长安才是保命之道。

    李治摇摇头,轻声道:“谢谢青雀哥哥爱护,不过若事情当真是最坏那种情况,我又能躲到几时呢?该来的迟早会来,躲是躲不过去的。”

    若陛下宽恕他是假、秋收算账是真,他又岂能躲得过去?

    为人臣不忠,当死。

    更何况他岂止是不忠?

    他是谋逆!

    李泰急道:“陛下宽仁,必然不会事后追究,可我怕那些别的什么人耍弄阴谋手段,既害了你的性命,又令陛下沾染残害手足之骂名,何如留在长安安守本分、以期长远?”

    一旦出了长安城,那便不是想要守住本分就行的。

    那些个世家门阀对陛下恨之入骨却又奈何不得,必然要拿晋王李治做筏子,各种阴谋诡计使将出来,再加上朝中御史言官默契配合,到时候李治便是一身是嘴也解释不清。

    国法如山,当所有人都说李治该死,陛下又能如何?

    还能再赦免一次吗?

    李泰几乎可以预见,只要李治封国就藩,结局必死无疑……

    李治却笑着道:“青雀哥哥之担忧,我亦有所猜测,但与此相比,我更担忧这一生都在监视之下度过……我不会再对那个位置有任何企图,但我向往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虽然陛下解除他的圈禁并且不限制他的行动,可他身边依旧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窥视,有“百骑司”,有御史台,甚至有大理寺、刑部、中书省……

    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监视之内。

    一堵无形的高墙将他圈禁其内,毫无自由可言。

    按说他既然犯下谋逆大罪,能够被免除死罪、解除圈禁已经是法外开恩,自当心满意足,可既然有了一个远走高飞、封国就藩的机会,又怎能不心生向往呢?

    与其囚困于内,不如求死于外。

    李泰连连摇头,口干舌燥却是劝之不动,有些恼火道:“你怎地不知好歹?这不是侥幸之事,只要你封国就藩,必然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但凡一丝半点的错处都会被无限放大、予以弹劾攻讦,而后置你于死地!”

    李治依旧笑容粲然:“那我离远一些,让那些人看不见、听不到不就行了?”

    “再远又能远到哪里?水师于大海之上横行无忌,到处都是开辟出来的航线,无以计数的商贾往来于这些航线之上,你躲到哪里都有人盯着,消息传输极快。”

    “听闻水师自阇婆以东之海峡向南穿行,有大岛人迹罕至、荒无人烟,若能带领一支亲兵驰骋其上,建立邦国、繁衍血脉,他朝亦为华夏疆土,岂不美哉?”

    “阇婆以南的大岛?”

    李泰倒也听过这地方,不过却蹙眉道:“水师也只是抵达彼处而已,并不曾探索其间,那岛上有茹毛饮血的野人生存,极其愚昧,只知渔猎而不知刀耕火种,荒凉得很。”

    东洋、南洋诸国虽然亦是野蛮愚昧,但毕竟长期遭受华夏文化之熏染、同化,也算是一方文明,与那等野人生存之岛屿不可同日而语。

    长处其间与野人为伍,那是何等凄惨?

    李治非但不以为然,甚至心生向往:“能够活着驰骋于阳光之下,便是与野人为伍又有何妨?”

    李泰说不出话。

    留在长安,便要丧失自由、时时刻刻受到监视监控,出去就藩,还要防备有人阴谋陷害、朝不保夕。

    与此相比,当真能够去往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打下一片疆土、封建一国,似乎还真挺不错……

    “你当真愿意去往那处大岛?”

    “固所愿也,还望兄长在陛下面前为小弟多多美言。”

    李泰摇头叹气:“你若去往那处,怕是这辈子咱们兄弟都难再见了……也罢,既然如此,为兄自然要鼎力相助。不过我想陛下不会轻易答允,他也是心疼你的,等着房俊回京,我求他一并向陛下谏言。”

    无论陛下对雉奴之爱护是出自真心亦或假意,都不会轻易答应其封建那样一处荒凉大岛,否则定会被人攻讦为“无容人之量”“任晋王自生自灭”……

    李治欣喜道:“若兄长与姐夫一同说项,陛下定然答允!”

    李泰埋怨道:“你呀你,当初何必那般糊涂?你看看我,吓得有多远滚多远连边都不敢沾,你却作死到那等地步!”

    李治苦笑道:“青雀哥哥莫说了,我如今也悔之晚矣!只不过当时被舅父所蛊惑,心生觊觎、贪心不足,这才铸下大错!”

    “哼!老贼死不足惜!”

    李泰愤然骂了一句。

    ……

    待李泰走后,晋王妃王氏从外间入内,目光莹莹的看着李治,犹豫半晌,才轻声问道:“当真要远离大唐,去往那等荒凉野蛮之地?”

    李治喝了口茶水,叹气道:“不那样又怎么办呢?留在长安,迟早死无葬身之地。”

    王氏坐在他身边,柔声道:“陛下宽仁,既然宽恕了殿下,想来并不会反悔。”

    李治摇摇头:“你以为身为皇帝便可为所欲为、一言九鼎了?陛下固然对我有爱护之心,但未必人人都愿意成全陛下宽仁之名,不逼着陛下杀了我,又岂能打碎陛下身上的荣耀光环?”

    有着“宽厚”“仁和”之类的光环加身,陛下便刀枪不入。

    唯有将这些东西全部打碎,败坏陛下的名声,宗室里那些人才有机会。

    时至今日,陛下与宗室早已仇深似海,与其说是血亲同族,倒不如说是生死仇敌……

    王氏流下眼泪:“无论殿下去往何处,妾身自是生死相随,只可怜咱们的孩子,要在那等野兽蛮荒之地生长,一辈子无法踏足华夏故土,更再无机会回到这长安、洛阳,看一看他们的祖辈留下的锦绣河山。”

    这一言,使得李治心中刺痛。

    沉默良久,无奈苦笑一声,喃喃道:“时也命也,如之奈何?”

    假若当年父皇并未早早驾崩,或许诸君之位早已落在他的头上。

    假若当初兵变成功,今日他更是已经坐在太极殿里君临天下……

    可惜,时不顺心、事不遂意。

    如今为了保命、为了自由,不得不远渡海外、踏足蛮荒……

    见王氏还在伤心流泪,李治勉强笑道:“倒也不必这般伤怀,你对自家郎君的本事还信不过?那处大岛虽然遥远、荒芜,但也正因此远离世人之视线,以我的本事定能将其经略为一方胜地,十年、二十年之后,繁华兴盛未必逊色于新罗、倭国。咱们夫妻便在那里繁衍血脉,做一对无冕之帝后,言出法随、尊崇无比,不亦快哉!”

    王氏抹了把眼泪,“嗯”了一声,柔声道:“中土也好、海外也好,生也罢、死也罢,妾身永远服侍殿下身边,永不分离。”

    李治握住王氏的手,轻叹一声:“委屈王妃了。”

    王氏露出笑容,泪珠盈盈:“跟着殿下,不委屈呢。”

    <!-- 翻页上aD开始 -->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399xs.com 399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8028581号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