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546章 漫长的终结
下坠感猛然袭来,光与影的碎片如风暴般卷过视野,庞大的信息洪流涌入脑海,又轰鸣呼啸着远去。
www.biquge369.com
于生不知道自己在一片混乱中“坠落”了多久,只觉得自己好像瞬间经历了不知多少次生与死的切换,但又好像只是单纯被搅乱了意识,失去了对生死的感知——而后,他的意识才终于停止了这近乎永恒的坠落,轻飘飘的,仿佛被“送”到了某个地方。
他在黑暗中睁开眼睛,首先看到一座城,城中有高耸的尖塔如林,仿佛想要撑住天空般高高伫立,尖塔之间又连接着无尽的锁链,皆被染成黑色,模仿着蛛网的形态。
城市之上,天空阴沉,群星稀疏,遍布着细密猩红条纹的古怪天穹就像一层厚重而压抑的壳,包裹着整个世界。
而后他又看到一群人,聚集在庞大的建筑物里,簇拥着某种巨大的计算设备,人群在厅堂中来来往往,紧张忙碌,他们皆无面目,只有朦胧的虚影,五官难辨。
最后他看到一座山,极高极高的山——仿佛要探向星空一般高耸着。
山脚下的城市无边无际,城市中高塔林立;山顶上的庙宇恢弘而令人敬畏,神庙各处装饰着蛛网的印记。
长长的台阶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神庙前的平台上飘扬着颜色暗沉的旗帜,有僧侣的身影聚集在平台上,仿佛簇拥着某种观测装置,一个声音正在高喊,嘶哑而模糊的嗓音重复了数次,于生才能勉强听懂那句话的意思——
“他们成功了!临近的那些……他们建造了一颗太阳,用世界残存的质量与信息重塑了生息地……灰烬是可以存续的!”
于生的意识飘飘荡荡,不知何时落在神庙前,他穿过了那个呼喊的身影,听到周围的人群窃窃私语——他们讨论着某个庇护所,讨论着灰烬、锚点、观察者效应以及世界的存续。
但忽然间,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整个世界都凝滞在这一刻。
于生下意识抬起头,看到眼前的神庙大门敞开着,里面一片昏暗混沌,一个庞大的影子在那黑暗深处注视着自己,他看不清那影子的模样,只能看到祂有着宛若蜘蛛的下半身和一副女性的躯体,眼眸猩红……就像天空那些细密诡异的条纹一样的颜色。
一个声音突兀地在于生脑海中响起——
“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原来并不是每个世界的末日都持续了那么长时间。”
于生此时反而平静下来,他没有走进神庙,而是干脆在大门前的石板地上坐了下来,看着阴影中那双猩红的眼睛:“末日还有时间长短的区别吗?”
“有的,”那个声音听上去温和而充满耐心,“有的很快,红色的伤痕瞬间贯穿了整个世界,于是所有人都来不及意识到末日的到来,一切就已经结束;有的慢一点,他们尚有时间哀悼与恐惧,可以痛哭一场,或派出一支拯救世界的队伍,进行一次徒劳但并不漫长的挣扎;有的更慢一些,他们便可以好好规划一次体面的道别,在恸哭与混乱之后迎来平静,或是做一些……希望渺茫,但卓有意义的尝试。”
于生犹豫了一下:“那……你们呢?”
“我们的更慢一些,”温和的声音轻声说道,“持续了六千六百六十年——恰好在我们第一次观测太空时开始,之后,伴随了我们的整个文明进程。”
于生轻轻吸了口气。
而那个声音却仿佛并不在意地继续着。
“所以,从文明开化的那一天起,万物的终结对我们而言就是一个摆在所有人面前的倒计时——不需要什么虚无缥缈的预言,不需要什么喋喋不休的阴谋论与争执,它就在我们头顶,缓慢,真实,日进尺寸而不息……
“可观测宇宙正在崩塌,很慢很慢的崩塌……而我们,差不多在它的正中心。
“学者说,这个宇宙也曾经稳定过,因为背景辐射的噪音中还留有那些美好的痕迹,他们说那岁月里群星繁盛,空间的尺度大到不可思议,群星间没有那些代表倒计时的猩红条纹,而只有一片静谧祥和的深黑,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族群是有福的,他们甚至不知道末日何时到来,以至于可能还需要编造一些世界末日的惊悚故事来吓唬自己……
“但我们没有赶上那样的好日子。”
有尖锐硬物摩擦地面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于生看到一条长长的节肢从神庙大门里慢慢探出——覆盖着漆黑的甲壳,表面又遍布着细密、繁复而优雅的纹理,令人畏惧,却仿佛散发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圣性。
节肢在于生身旁停了下来。
没有恶意。
“怪不得一个族群会以‘噩兆’为信仰,并围绕‘噩兆’构筑了整个世界观和信仰体系,”于生若有所思地说着,目光却放在了神庙前那些凝滞的身影上,“但看上去那些把你创造出来的人……并不想就这么认命。”
“生存,是生物的本能,末日缓至的岁月里,脆弱的人会先死去,而剩下的,尤为想要活下去。”
“……计算?”于生忽然想到了什么——静林疗养院病房中那些密密麻麻的公式,黑石空间站里那个不断计算的“人偶”,黑点集团所追寻的某个终极真理,“……你们在尝试找出‘造物主方程’的解?”
“我们尝试过很多东西,也为此分裂过,内战过,甚至曾险些在末日到来前就陷入灭种危机,有人前进就有人后退,有人寻求真理,就有人拥抱痴愚,这座神庙前流过很多血,而你所说的‘计算’……只是最后胜出的路径之一。
“但至少大部分人在这条路上达成了共识——要想理解‘毁灭’,就要理解‘创造’。”
于生:“创造?”
那条纤长的节肢轻轻抬起,指向了神庙广场上那些凝滞的身影。
温和的嗓音在于生脑海中响起。
“在末日的第三千年,我们观察到世界的‘墙壁’正在变得稀薄,而随着可观测宇宙不断坍塌、缩小,这种现象也愈发明显起来,甚至渐渐的,学者们发现可以通过特定的方法捕捉到一些仿佛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信息’。
“所以我们建造了大量的观测装置,以期能够观察到那层猩红之外的情况。
“但最初的观察结果……几乎击垮了我们中最坚强乐观的那些人。”
“你们观察到什么了?”于生下意识开口。
“残骸,宇宙的尸体,万物毁灭的呼啸在千万个已终结宇宙的尸群中回响,化作令人疯狂的噪音,”纤长的节肢有些不安地划动着地面,仿佛昔日信徒们第一次观察“外部”时所感受到的恐惧绝望仍然印在这位神祇的记忆里,“一切都结束了,世界之外,唯有余烬。”
巨大的震撼让于生一时间没有开口,而他紧接着想到的,却是安卡艾拉与衍星体的记忆——以及曾经在幻象中所见的、晦暗天使环伺罗列的一幕场景。
过了好几秒,他才猛地反应过来:“但你们后来好像又观察到了别的……”
“是的,总有不放弃的人——所以在一次又一次致命的疯狂和畸变之后,我们终于发现了一个……‘幸存者聚落’。”
“幸存者?”
“一群余烬,数个世界毁灭之后的残骸堆积在一起,有人在那些余烬中重新点燃了火,升起一轮新的太阳,”纤长的节肢轻轻敲击着地面,“观察得来的信息很模糊,更不可能与之建立通讯,在数次尝试之后,我们只模模糊糊得到了相当有限的信息,还得到了一个名字……
“‘无垠海’。
“这是他们为自己的庇护所起的名字。”
那个温和的声音在这里停顿了一下,而后才继续说道:“尽管信息有限,但这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因为‘无垠海’庇护所的存在证明了一件事——在世界终结之后的再‘创造’是有可能的。”
“创造……”于生下意识又重复了一遍这个字眼。
他已经觉得自己已经猜到了“他们”所观察到的那个庇护所是怎么回事。
百里晴曾经说过,在“二次奇点爆发”之前,本宇宙的上个时代,即“旧世界”,曾被称作深海时代。
“于是,我们的计算便开始了——为了万物终结之后的‘再创造’,”那古老的外神轻声说道,“我们并没有那么多聚合在一起的余烬,也没有像他们那样多次试错的机会,唯一有可能承载庇护所,充当‘观察者效应稳定锚’的,只有一个‘神祇’……
“机会只有一次,时机稍纵即逝,所以不敢出任何差错,我们开始在仅存的宇宙空间中设置大量的观测装置,以精确丈量时空的偏移,总结万物生灭的转化规律,信徒们小心翼翼地调整了宗教仪式的流程与教义,好让我能够理解他们的意图,并为新世界做准备……
“学者们日复一日地计算,寻找造物主方程最终的解,工程师们则开始在母星深处建造一台庞大的引擎——当那最终的日子到来,引擎将以末日为扳机,制造出我们自己的庇护之地……
“这样的日子又持续了三千多年,终于,一切均已齐备。
“然后,我们解开了造物主方程。
“在如此漫长的挣扎之后,我们终于得出了余烬重燃所需的所有数据,得出了最终的结论——”
于生不知不觉屏住了呼吸,他仿佛想到什么,却还是下意识开口:“结论是……”
那条纤长的节肢轻轻搭在了于生手上。
“宇宙的质量不够了。”
(本章完)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