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搜索书籍:
  HOT: 极品飞仙

评定职称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统计师 | 作者:付均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1980年5月16日,国*院批转了国家统计局拟订的《统计干部技术职称暂行规定》。www.biquge001.com这期间国家人事部颁布了《七种业务技术职称暂行规定若干问题的说明》,之后省里也下发了《关于会计统计干部技术职称评定工作有关问题》。鞍山市人事局也对职称评定做了部署。这对于我们这些在那个时代有评定职称资格、特别是学历较高、自诩知识分子的人来说,乃是一生中非常特别重要的机遇!

    1980年12月末,研究我局1980年工作总结和1981年工作计划的时候,局里决定于1981年开始在全市进行统计技术职称晋级工作。

    12月28日,星期天。谭局长、邴庸副局长、柏健副局长、韩富贵科长和我,在局长室研究当年工作总结和明年工作计划。当天研究了工作总结。星期一下午,我们几个人开始研究1981年工作计划。技术职称晋级工作列入了全年第二项工作队伍建设之中。包括举办技术职称晋级学习班和评定工作进行步骤、方法等。大体安排是一季度局内评定,上半年在工业系统进行,下半年在全市铺开。会上决定评定职称工作由我负责具体工作。之后,凡是市里召开有关评定职称的会议都是我去参加,进行落实。局内的实际进展情况是一拖再拖,并没有如计划设计的那样如期实现。

    直到1981年7月14日,局务会研究三季度工作,再次提出职称晋级工作。此后,在全局工作安排和综合科工作计划当中,经常说到技术职称晋级问题,并没有做具体安排。

    两个月之后,9月21日的一次局务会,总算是把职称晋级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开始做具体部署和安排。

    在这次会上,根据省里评定职称的做法和市人事局的布置,我介绍了职称晋级的基本做法和要求。据此,局务会决定:

    要求晋升职称的同志:(1)参加考试;(2)写统计业务工作自传;(3)写一篇论文。

    评定方法。实行业务知识考试、论文答辩、群众评议和组织(技术职称评定小组和局领导)考核相结合的办法。

    群众评议采取分小组开会评议。对申请晋级职称的人要求陈述如下内容:(1)统计业务工作经历;(2)学历,学识水平,业务能力;(3)承担过的统计业务,统计工作成果。

    分组小组会只听申请人讲述,参会人员不做面对面评论;然后,背靠背评论。评论时,不评论本科的同志。会上决定要求小组会要在国庆节之前开完。

    论文答辩要求讲述:(1)命题,选题的意义,主题思想;(2)论文的内容及论点;(3)论据,包括材料的来源,应用了哪些统计方法;(4)结论。

    21日局务会之后,召开了全局大会,学习了国家、省和市里评定职称的有关文件。会上公布了技术职称评定小组名单,讲了局内评定职称的做法和要求。

    会后有30个人(有资格)报名申请职称晋级。其中,申请统计师16人,助理统计师10人,统计员4人。

    群众评议开始,全局分为四个小组,工业科和家计调查科一组,基建科和财贸科一组,农业科和物资科一组,综合科和劳动工资科一组。9月25日,我参加了综合科、劳动工资科小组会。会上有6名申请晋级职称的同志做了自我讲述。

    11月下旬,在局内组织职称评定考试。考试题目由我起草拟定。确定6个题目,其中政治经济学方面2题,统计学原理3题,专业统计1题。以下是我保留的11月21日我起草的出题草稿。正式的考试题由职称评定小组通过,可能与我保留的草稿略有出入。

    统计师考题

    一、政治经济学:

    1。试谈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2。简述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

    二、统计学原理:

    1。目前我国关于统计学对象的研究中的分歧意见。你有什么看法?为什么?

    2。某地区粮豆播种面积、总产量、平均亩产如下:(资料省略)

    根据上述资料,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粮食和大豆的平均亩产都提高,而粮豆合计平均亩产却减少26斤?

    3。计算下列两题:1)根据下列资料,通过计算,说明哪一组的工人技术等级差别较小?(每一组给了每人平均生产零件数和均方差)。2)举例说明强度相对数和平均数的区别。

    三、专业统计:

    1。结合本专业实际,设计某项统计调查方案。

    ***

    助理统计师考题

    一、政治经济学

    1。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2。市场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

    二、统计学原理

    1。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和影响抽样调查误差的因素。

    2。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

    3。某企业本年和上年的总产值、平均人数、劳动生产率资料(数字省略)如下。分析平均人数和劳动生产率变化对总产值的影响程度。

    三、专业统计

    1。(工业统计)什么是工业产品?反映工业产品总量的指标是什么?怎样计算?

    2。(农业统计)计算农业净产值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3。(物资统计)物资平衡表的基本内容和编制方法。

    4。(商业统计)社会商品购买力统计的意义及内容。

    5。(劳动工资统计)工资的概念、种类和工资总额的构成。

    ***

    统计员考试题

    一、政治经济学

    1。解释:商品货币资本复杂劳动社会必要劳动

    2。物质生产过程三要素及其关系。

    二、统计学原理

    1。什么是统计分组,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分组?

    2。什么是平均数,什么是强度相对数?二者的区别。

    3。给出4组粮食平均亩产及其比重计算总平均亩产。(资料省略。)

    三、专业统计(略)

    ***

    考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在19个参加考试的人之中,只有两个人及格。报考统计师5人中,最高分数48分,最低20分,平均助理统计师10人中,一人及格,62分;最低7分,平均统计员4人中一人及格,74分;最低30分,平均

    考试成绩虽然总体分数较低,倒是反映出参考人员的真实的素质状况。考试分数低一点的人,基本是业务工作能力较弱、文化根底较浅的人。及格的两位同志,是我们局年轻同志中思想、学习、工作等各方面表现的佼佼者。可叹的是近几年毕业的6名工农兵大学生,没有一个考试及格,最高分数50分,最低33分,平均

    12月上旬,开始论文答辩。参加答辩的13个人当中,90分以上的1人,70到80分的3人,60分的3人,60分以下的6人;有一半的人,对自己所写的论文不能够自圆其说,他们基本是没有受过专业教育,文化水平较低的、年龄稍大一点的同志;也是考试成绩较差的那几位同志。

    这些同志大多数是地方统计部门的业务骨干。他们完成国家的报表任务一般说来不需要具备财经学院所教课程的“高深”知识。他们能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方式把国家的统计任务和报表布置到基层。他们可以根据领导部门的需要编写一些数字文字化的统计分析报告;制定一些实用的统计调查方案。他们之中多年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已经成为科级领导干部。当然,也有只会做报表的同志。

    局内人员职称评定结果是:统计师1982年批准7人,其中*革前财经学院毕业的(免试)同学丰岷、柏健、广晟和我等4人;1983年批准3人;1985年批准和1985年批准的几位统计师,都是在局内考试成绩不及格和论文答辩水平较差、工作能力很强的统计业务骨干。1983年批准助理统计师5人。

    1987年开始实行职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全市统计系统成立了鞍山市统计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鞍山市中级统计职务评审委员会;我(已经是副局长)自然成为了这两个组织的成员,且是职称评定的实际负责人。统计职务评审、聘任、考核等办法、方案以及统计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等等的制定和文件的起草工作,也是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我的身上。职称评定的具体工作安排给综合科宋学武同志负责。

    据鞍山市统计志记载,早在1951年东北人民政府曾颁布过《统计人员暂行评级标准》。评级标准为6级:统计研究员、副统计研究员、主任统计员、统计员、助理统计员、计算员。当时统计局的23名工作人员有20人获得评级,统计员5人(现在只有铁城还在局里),助理统计员8人,计算员7人。

    1963年3月国*院作出“四四决定”,同时颁布《统计工作试行条例》。《条例》第七章《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中的第三十八条“……为了保障统计人员专业化,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应该统一规定统计人员的技术职称和级别待遇。统计人员的技术职称分为:(1)助理统计员;(2)统计员;(3)统计师;(4)高级统计师。各种技术职称人员的级别待遇,另行制订。”

    当时局里按照国家和省统计局的布置,认真传达学习了这个文件。听了传达之后,令我们几个有高等学历的人十分兴奋。在党要把我们培养成“有文化的劳动者”的年代,国*院文件竟然提出统计人员专业化,要给统计人员规定技术职称及级别待遇,可谓是雪中送炭。多年来祈盼统计专业人员有一个技术职称和技术级别的梦想终于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但是,正如王一夫主编的《新中国统计史稿》第165页所说,“不幸的是,中央和国*院的《决定》、《条例》,还未来得及深入贯彻实施,就被社会上人为地扩大了的阶级斗争形势、统计部门中的‘主辅’的争论和‘统计革命’所干扰,使日益发展的统计工作大好形势遭受到挫折。……”1964年的“四清”,1965年统计部门内部“路线斗争”的“主辅”争论,对《决定》和《条例》持批判态度;1966年的*革,宣布停止执行《决定》和《条例》,“这就是说,在尚未得到彻底贯彻执行之前,就被宣布停止执行。”

    经过近20年的漫长等待,八十年代之初的今天,终于让统计人员有了技术职称和技术职务。

    1988年,我到经济研究中心工作(另一章专门讲述)。到了工作岗位不久,省经济研究部门开始评定高级职称。省研究中心领导特为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做好准备,通过市(人事局)职称改革办公室,向省里申报。这样的好机会,我当然不敢错过。按照评定职称的要求,把我的申报材料送到人事局、报到省里。很快就批了回来。

    个人的技术职称除了在市人事局备案,还给本人发了证书。我手中现在保存两本证书。一本是1985年6月补发的绿皮、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业务技术职称证书》,劳动人事部制发,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红色印章;授予职称:统计师;授予单位鞍山市人民政府。一本是1988年6月发给的红皮、辽宁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任命)书》,辽宁省科学技术干部局制发。职务:高级经济师,专业:经济专业。有聘任单位领导(计委主任)签章和单位公章。任期两年。

    (2014年5月11日16:57:03)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399xs.com 399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8028581号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