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搜索书籍:
  HOT: 极品飞仙

二五九 范家人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崇祯七年 | 作者:竹下梨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这个年代等级观念太过于严重,而且人人都是觉得理所当然。www.biquge001.com地位高的享受自己的地位带来的一些特权,只觉得再正常不过——我是老爷的家丁,老爷是做官,做大官的,我自然就是高人一头。便是朴实如董忠庸,也是这般想的。

    只是没想到,到了第二日下午,县老爷不知道从哪儿得到了消息,立刻便下令提审这两个杀人凶手。

    董忠康二人得了刘三的提点,矢口否认杀人,只说我二人都是将官家丁,最是懂法知法只不过,岂会杀人?是没胆子干犯王法的。当时拿着那刀吓唬人,绝对不敢杀人的,结果那龟公脚下没站稳,自己撞了上来,实在是怪不得别人。

    结果那县令大人大发雷霆,直接下令用刑,大板子打下去,血肉横飞。尽管衙役们手上已经留了力气,董忠康二人身板儿也壮实,但是三十板子下去,也是给打的血肉模糊,趴在地上连惨叫的声音都没了。县令大人眼见如此,便勒令把他们押下去。

    第二日一大早衙役们刚刚上值,县令便又是下令提审,又是把人一顿好打。这一次,直接是给打的奄奄一息。

    董策听完,眼中阴冷之色一闪而过,他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轻轻夹了一口糖醋鲤鱼放在嘴里,细细的咀嚼着。他其实很少吃鱼,因为觉得鱼肉没味儿,寡淡得很,说白了就是不够香,而且还有股子腥气。但是烤鱼和糖醋鱼,却是他很习惯的,原因也很有意思——鱼被这么做出来,就没有鱼味儿了,董策吃的是作料和烹调的味道。

    这种吃法,董策大概是不怎么会吃鱼的。

    他此时心中已经是怒火勃然,恨不能立时提兵杀进去,把那狗官的脑袋给一刀剁下来。不但有愤怒,更多的却是疑惑和不解。

    一般来说,官场上讲究的是一个顾忌和圆融,做事都留三分面子,万万不可绝了自己的退路。董策这个副千户是五品官,而阳和县下令是七品官儿——当然,文武殊途,这个七品文官定然是瞧不起董策这个五品武官的。只是瞧不起归瞧不起,面子上却还是要过得去,不能太过难看了。

    而阳和县这等做法,简直就是在狠狠的打脸。明知道这二人是董策的家丁,却还是如此行事,分明就是在告诉别人:我就是要你难看!

    一般来说,官场上这般行事之人,很少。

    大概是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此人刚正严明,绝对不容许贪赃枉法之行为在自己的眼前存在,这等人,便是海瑞那等人了。只不过这等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些。第二种则是,此人和董策有很深的矛盾,仇怨极大,借此机会公报私仇。

    第二种可能性很大,但是董策思前想后,连阳和县令是谁都记不起来,谈何矛盾?

    他忽然心中一动:“难不成,此人和苏以墨交好?”

    想来想去,这些时日以来,唯一得罪了,且得罪的够狠的文人,也就是苏以墨而已,还能是谁?

    董策沉吟片刻:“这阳和县,可是刚严正直,眼中揉不得沙子之人?”

    刘三一听这话,脸上露出古怪的神色,似乎是那种想笑又不好意思笑的样子:“这位县尊大人,倒是黑眼珠子见不得白花花的银子。什么案子但凡是犯到他的手上,只要给钱就成。而且一旦那人有什么关系,关联到哪位大人,他立刻便是拖着,拖到无事为止。”

    董策闻言一怔,既然这县令是这般一个人,那就说明第一种可能是不成立的,只有第二种可能了——他和自己有仇怨,而且是深仇大恨。官场上,这等明摆着撕破脸皮的事儿,等闲是干不出来的。

    “恕小的直言,您可是得罪了县尊范大人?”刘三观察了一下董策的神色,低声问道。

    董策摇摇头:“我连你家县尊是哪位都不知道,和他实在是素未平生。”

    “这就奇了怪了。”刘三也是纳罕,这县尊老爷可不是个蠢人,蠢人也不可能在这个上有宣大总督衙门,阳和兵备道衙门等众多婆婆的阳和县中立足这些年而不倒,更是财源广进,大发利市。

    董策道:“你把这范县尊的履历来头,可能跟本官说一遍?”

    刘三笑道:“这有何不可?许多人都知晓。”

    他想了想,组织了一下语言,道:“说起来,范县尊出身虽不是名门高低,官宦人家,却也是地方上的豪族。他出身于介休范家。”

    “介休范家?”董策立刻反应过来了:“晋商第一范家?”

    “没错儿。”刘三道:“而且还是近宗,据传现任范家家主范永斗范大官人,便是他的堂伯。”

    董策点点头,像是范家这种大家族,在这片土地上绵延十数代甚至是数十代,早就是枝繁叶茂,子孙繁衍不知几千几万,这样庞大的一个大家族中,其父和家主乃是堂兄弟,这当真是最近最嫡系的那等了。

    说起来,其实早些年,范永斗这一支,才是范家的支脉,远宗。他们老家在介休,但是早在明朝初年,就迁到了张家口。

    晋商若是往上数,大概可以追溯到武瞾之父武士彟,这位日月当空的千古第一女帝,便是出身于山西——当时叫河东——名门武氏。武氏在当时是河东有名的木材大商人,在李渊父子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武士彟是最大的赞助商,从财力上进行了全面支持,提供银钱无数。他跟对了人,李氏父子也不是朱元璋那等酷爱杀功臣,非要铲除干净而后快的冷心人,还是很念旧的。大唐立国之后,便是论功行赏了,武士彟官至工部尚书,进封应国公,并陆续任利州、荆州都督。此人由商人转型官员,算是成功的典型了。

    太原作为大唐龙兴之地,被定为北京,和当时的东京洛阳是同样的地位,唐朝国力强盛,商业极度繁荣,而由于山西处于和漠北甚至西域沟通交流的必经之路,也是繁荣起来。

    宋朝初年太原府成了北汉的国都,这么一个小小的北汉,三万五千二百户人家,硬是抗了大宋十九年。要知道,宋朝初期可不是冗兵冗官冗费,当时那几十万跟着赵匡胤打遍四百军州,南征北战,经验丰富,骁勇果敢,结束了五代十国战乱时代的骄兵悍将们,可是不输给历史上任何一支强军。北汉就像是个又硬又臭的石头,死死的压在宋朝的脑袋上,占据了这片表里山河,而辽军能够借道北汉,直抵黄河北岸,面前就是汴梁!

    直到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御驾亲征,才算是把这个心腹大患给铲除。赵光义对北汉恨到了极处,又顾及到太原出皇帝的传言,便诏毁太原旧城,诏废并州太原府,废太原、晋阳二县。晋阳被火烧水灌夷为废墟,新置平晋县于汾水之东,新置并州军事,移治于榆次。同时依托唐明镇建太原新城。

    不过太原虽毁。河东却是蓬勃发展,河东地处宋辽边境,北宋所需的战马大多数依靠北方的辽来供应,辽也急需要宋的精巧器具,奢侈用具,甚至是米面粮油,绫罗绸缎。宋庆历年间,宋出藏绢两千匹在山西岢岚买马,又出绢三万匹在山西各州府买马,至于没有记载的私底下的交易,更是不知凡几。山西商人和徽州商人并称全国两大商阀,乃是商人第一。

    不过到了明朝,晋商才成长为一直影响深远的力量。

    九边重镇,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山西占了两个——大同,山西,而除了辽东镇、甘肃镇、宁夏镇之外,其它的几个,离着山西都很近,甚至都紧挨着。像是管辖宣府镇和大同镇的宣大总督,驻跸之地便设在山西阳和。

    九边这百万官兵,粮食都需要内地运来,每年消耗极为巨大,因此太祖皇帝便立下了开中之法(前文说过)。晋商的发达,起源便是这开中之法。

    晋商有天然的地理优势——离得近,这谁也没办法,因此他们成了开中法的最大受益者。晋商运送粮食,得到盐引,然后贩盐卖盐,获利巨大。一开始他们还老老实实的运送粮食,至少朱元璋时代是的,到了后来,就是勾结各级管理,直接获得盐引,牟取暴利,同时也构建了极为庞大的关系网。光贩盐卖盐也不行,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时间一长,靠着边关的优势,晋商开始做起对外的贸易。他们的足迹遍布关外,无论是漠北草原还是辽东塞上,晋商运来了铁锅、铁器、盐、茶砖、粮食、丝绸布匹、精巧器具奢侈品等等,换回了当地的骏马牛羊、人参兽皮。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人逐利,其天性莫过于此。

    []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399xs.com 399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8028581号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