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搜索书籍:
  HOT: 极品飞仙

第257章 生意火爆,没钱了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随身博物馆 | 作者:和光万物

    “好了!别的话,我也不多说了!

    这是我亲手雕刻的平安牌,一个小玩意,你们拿去玩吧!”张俊平训完话,随手拿出四块玉佩作为见面礼送给四个人。www.kmwx.net

    这四块平安牌,就是常规的461玉牌。

    461指的是宽4cm,高6厘米,厚1cm,这是玉牌最常见的尺寸,也是按照黄金比例进行分割的。

    除此之外,还有58牌和随形牌。

    461是最美的玉牌也是最珍贵的玉牌。

    玉石总难免会有裂,完美无缺的461玉牌,价值不比羊脂玉差。

    张俊平雕刻的平安牌,一面是浮雕,刻着平安无事四个字,另外一面则是一副配诗画,画同样是浮雕,一个身穿蓑衣的人,在风雨中前行,旁边还有一句词:一蓑烟雨任平生。

    在平安无事四个大字的下面,还有两个小字,李文娟的是贤月,夏国祥的是贤云,怀志两兄弟的则分别是贤瑾、贤瑜。

    这两个小字,就是张俊平给他们取的字,李文娟的字,是取自千里共婵娟,婵娟指的是月亮,贤则是张俊平从自家的字辈里面取的,他下面是贤声继祖功。

    张俊平懒得再去想字辈,索性就把自己下一辈的贤字拿了出来。

    组合起来还挺不错,惟独周铭志,因为考虑要和两兄弟的怀志两个字相合,所以取了瑾瑜这两个字。

    结果,周铭志的字就成了贤瑜。

    瑜没错,错的是两个字组合起来,容易和咸鱼混淆。

    不过,张俊平也懒得再改,希望这个小徒弟,以后不会真的变成咸鱼。

    送完礼物,收徒仪式也就结束了,毕竟这是新时代,又是七十年代末,不适合大搞收徒仪式。

    中午,张俊平在知味斋请客。

    知味斋就是张俊平在广安门外开的那栋酒楼。

    酒楼的牌匾,自然是张俊平亲自题写,并且亲自雕刻制作的。

    比写了字,让工匠去雕刻,更见功底。

    “这酒楼是我家里的产业,今天你们算是酒楼的第一座客人。”张俊平笑着对众人说道。

    李文娟和夏国祥的父母已经被惊呆了,今天的拜师,给他们太多的震惊。

    先是一座三进的四合院,接着又是这么大一栋酒楼。

    自己的女儿/儿子这是拜了个什么样的神仙师父啊?

    原本李文娟和夏国祥的父母,对拜师还是有些抵触的,毕竟是新时代了,还搞旧社会这一套,心里有些反感。

    但是,耐不住闺女/儿子的央求,只好同意。

    现在,他们有些庆幸了,自己闺女/儿子还真是好眼光,找了这么一个厉害的师父。

    相比他们,刘大爷更是震惊,心里五味杂陈,谁能想到,平日里对大家都很和气,整天笑呵呵的小年轻,居然不动声色的搞出这么大的产业。

    周老太和田淑梅倒是比较淡定,毕竟她们对张俊平的本事早就有所了解。

    能随口交代一句,就让她们赚到几万块钱的人,产业会小了?

    “同飞,这牌匾是你提的字吧?很好,很见功力,一笔一划入木三分。字写得好,雕刻的也是一位名家。”站在酒楼外面,吴新平看着牌匾点评道。

    “师父过奖了,这牌匾是我自己做的!”张俊平笑着说道。

    心里也忍不住腹诽,这取得什么字啊!

    在文化素养上,还真是和师爷白石先生一脉相传,当年启功就是因为白石先生乱作诗,感觉实在尴尬,才逐渐疏远最终脱离师门,自称一派。www.biquge001.com

    “哦?你还会雕刻?”吴新平惊奇道。

    “会一点,我以前学的比较杂,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拳法、医术、玉石雕刻、瓷艺、木艺都学了一点点。”张俊平谦虚的说道。

    “没想到,你还是个全才!”吴新平愣了一下,才开口说了一句。

    吴新平心里自我安慰着:这个徒弟,什么都好,就是喜欢吹牛,不过瑕不掩瑜。

    “全才不敢当,杂而不精罢了。”张俊平也没多解释,邀请众人进酒楼。

    进了酒楼,张俊平笑着对众人说道:“酒楼还没正式对外营业,所以今天只有咱们这一桌。

    也没有服务员,你们四个小家伙就充当服务员吧!”

    “知道了,师父!”

    “照顾好你们小师弟!”张俊平又叮嘱一句。

    “放心吧师父!”李文娟笑着答应道。

    拜师结束后,转天就到了正月初七,上班的日子。

    张俊平一早从温柔乡里爬起来,洗漱之后,出门买了早点。

    和邱文燕一块吃了早点,才骑着自行车出门上班。

    画店,这种商业店铺,按说是不放假的。

    以往都是这样,和新华书店一样,哪怕过年,也有人值班。

    不过,现在画店不归新华书店管辖了,归新闻出版社管。

    又遇到张俊平这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自然该放假放假。

    不仅放假,还比别人多放了好几天。

    加上年前发了那么多福利,让他们在亲戚邻居面前,长足了脸。

    四九城的满清贵胄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活的就是一张脸。

    老BJ人受满清贵胄影响很大,很多人都有这个观念:活的就是一张脸。

    短短一个来月的时间,张俊平在画店已经站稳了脚跟,威望仅此于老店长吴新平。

    不过,吴新平现在是他师父所以约等于他在画店说一不二。

    张俊平一到画店就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营业厅的大姐们,对他那叫一个热情。

    一口一个张店长叫着。

    “各位大姐,今天第一天上班,大家只有一个任务。

    那就是清理卫生,好好打扫干净,才好开门营业。”张俊平笑着说道。

    “鲁科长去买打扫卫生的家伙事去了。

    以前画店没关过门,没这么多灰尘,也没那么多抹布拖把啥的。”陈丽君笑着汇报道。

    “嗯,不错!积极主动,这一点值得表扬。”张俊平笑道。

    要是买几块抹布拖把,也要等着请示批准,那张俊平不用干别的了。

    上了二楼办公室,李文娟和夏国祥已经提前到了,把张俊平的办公室打扫的干干净净,还给张俊平泡好了他爱喝的茉莉花茶。

    张俊平坐到办公椅伤,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爽!

    早上,吃完饭之后来一杯浓茶,茶香在口腔中弥漫,整个人都感觉精神一震。

    “师父,今天干什么?”

    “你们先下去帮着打扫打扫卫生,和她们打好关系。www.kmwx.net

    正月里估计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你们多把心思用的功课上吧。

    我这里的书,给你们一年的时间,全部看完。

    不是看完就完,要理解书里的思想,还要有自己的见解。”张俊平随口给两个徒弟布置下作业。

    至于另外两个徒弟,暂时就是练字,一人一本楷书字帖,让田淑梅和周老太监督者练字。

    再就是马步要从小打基础。

    正月十五之前,没什么事。

    张俊平除了第一天上班,到画店报了个到,然后去新闻出版局给领导拜了个年。

    然后又去物资局给前领导们拜了年。

    第二天,就躲起来了,躲在大栅栏四合院里专心打家具。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把家具做。

    其实,也不是真的不闻窗外事,每天李文娟和夏国祥都会过来,向张俊平汇报,画店一天发生的事情。

    初七还算比较安静。

    从初八开始,画店就热闹起来。

    一天到晚,不断有人来拜访吴新平,目的自然还是为了那个世界巡回展。

    与此同时,每天都有人抱着一大堆字画作品,来画店出售。

    此时,画店对名人字画的收购价,已经按照张俊平的要求,提高了一百倍。

    原本几毛钱、几块钱一副的字画收购价变成了几十,几百块钱。

    这让众多前来卖画的艺术家,心里稍微平衡了一点。

    这个价虽然不高,但多少配得上他们的辛劳了。

    毕竟,国内的经济形势就这样,知名艺术家,一幅画能卖到一百到几百块钱,比他们一个月的工资都高。

    这也让画店的生意,一时间火爆起来。

    刚过正月十五,张俊平就不得不回到画店。

    按照张俊平的要求,这段时间,画店里的画,只收不卖。

    这样一来,就出现一个问题,画店的资金不够了。

    年前给的二十万启动资金,花没了。

    要不是张俊平年前从画店里买了一批画,连正月十五都撑不到。

    可想而知,这段时间收了多少画。

    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就收了上千幅,还有一些青年艺术家的画,收的更多,足有大几千副。

    这都是过去这些年,这些人积攒下来的存货。

    其实,这很正常,换成张俊平,张俊平也会这么做,我的画卖给你画店一副才几毛钱,几块钱,只要有机会出国,这些画立马就能卖出几百倍几千倍的价格。

    这个年代出国的机会虽然少,但还是有的。

    尤其是成名的艺术家,经常会应邀出国交流,去参加一些国际艺术胜会什么的。

    这时候,随身带个十几二十多副作品,很正常。

    出去把作品一卖,几万外汇到手了。

    对这个,张俊平很能理解。

    他自己也做不到大公无私,把自己的作品贱卖给画店,怎么好意思要求别人。

    那些知名艺术家,好歹每年还会拿出几幅作品卖给画店。

    张俊平是一副作品都没往画店里卖。

    理由也很充分,为了避嫌,怕别人说自己占公家便宜。

    张俊平赶到画店,拿上最近一段时间购买字画的数据,然后马不停蹄的赶到新闻出版局。

    此时,曹局长办公室里正有人在汇报工作。

    张俊平在门外等了大约半个多小时才进去。

    “小张,最近你们画店搞的挺红火啊!”一见面,曹向前就笑着说道。

    “领导见笑了,都是小打小闹。”张俊平谦虚道。

    “说吧,你来找我什么事?”曹向前也没多说别的,直接开口询问张俊平的来意。

    “来向领导求援的。

    这一周,画店一共收到名家作品一千一百五十二件,青年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五千六百六十七件。

    仅此一项就花费三十多万。

    账上没钱了。”张俊平两手一摊很是皮赖的说道。

    “呵呵!你个小张,没钱,想起来找我了?

    我怎么听说,你们画店现在只收不卖啊?

    你这样多少钱够你折腾的?”曹向前笑着问道。

    因为张俊平是常委副市长的女婿,曹向前对画店还是比较关注的,自然清楚画店现在的情况。

    “领导,不是我们不卖字画,您也知道,市里把画店要过来,目的就是为了用艺术品换外汇。

    我们要是在国内把这些艺术品贱卖了,有点舍本逐末啊。

    我打算,等市里把那个计划批下来之后,就搞一个中国艺术品世界巡回展。把咱们的艺术家辛苦创作的作品,全都卖到国外去。

    您想啊,现在画店的艺术品有三万多件,都运到国外去的话,哪怕一件只卖一百美元,那也是三百多万美元的外汇。

    要是有十万件,那可就是一千万美元。

    国外的艺术品市场很庞大,我请国外的朋友做了调查,一年的艺术交易额能有上千亿美元。

    您想想,现在几百万RmB的投资,就能换来一千万甚至更多的美元外汇。

    局长,我个人感觉,这样的生意,如果不去做,对不起党和国家对我的信任!”张俊平义正言辞的说道。

    “呵呵!你的意思是,我要是不给你批个几百万的资金,就是对不起党和国家对我的信任了?”曹向前被气笑了。

    要不是因为这小子是顶头上司的女婿,曹向前都想直接把他轰出去。

    “领导,您误会了,新闻出版局上上下下的这么多事情,都需要您来操心。

    一千万美元的外汇,对我们画店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对您来说,那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笔小钱。”张俊平嘿嘿笑着说道。

    “新闻出版局也不是开银行的,几百万,亏你说的出口。

    整个新闻出版局一年的财政预算才多少?

    最多给你五十万,要就要,不要·······你可以去想别的办法。”曹向前没好气的说道。

    潜台词就是告诉张俊平,就五十万,嫌少找你老丈人去。

    “那个,领导!您误会了,我没想着找您要钱!”

    “不要钱?那你要什么?”曹向前愣了一下,笑着问道。

    “我要政策,要授权!

    只要您同意,我可以联系银行,申请贷款!”张俊平说出自己的目的。

    新闻出版局,是行政事业单位,吃的是全额财政,哪能说随随便便就能给画店批几百万资金。

    所以,张俊平一开始也没打算直接问曹向前要钱。

    “从银行贷款?人家能贷给你?”

    “领导,那些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价值是有目共睹的,他们很多人都在国外开过画展,他们的作品在国外值多少钱,稍微一调查就能调查出来。

    我拿那些艺术品作为抵押物,进行贷款,他们怎么会不同意?

    如果,国内的银行不肯贷款给我,我就联系国外的银行贷款。”张俊平信心十足的说道。

    “行,只要你能说服银行贷款给你,我这边可以给你授权!”曹向前点点头说道。

    “谢谢领导的支持!”

    “还有别的事吗?”曹向前笑着问道。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有事说事,没事赶紧滚蛋。

    “领导,我们还想申请办两份杂志!一份叫《BJ画店》一是为了纪念BJ画店,二是宣传书画艺术;一份叫《中国传统艺术》,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宣传咱们的传统艺术。”

    “嗯!我知道了,你打个报告上来。”曹向前点点头,很痛快的说道。

    办杂志搞宣传,这个在之前的计划书里面提到过,所以曹向前很痛快的就批准了。

    主要是,他也收到了消息,张俊平的那份计划书,市府已经通过了,并且市委那边也没有意见,只能在会上过一下,就会批下来。

    提前办两个杂志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办杂志,在一般人看来,千难万难的事情,在曹向前眼里,根本不叫事。

    谁让新闻出版局就负责这个的。

    离开新闻出版局,张俊平又接着来到中国银行BJ分行。

    张俊平没有去前面的营业厅,而是转了一圈,上了后面的办公楼。

    “同志,你找谁?”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的青年拦住张俊平问道。

    “我找咱们银行的领导!我这边有一笔大额外汇业务需要办理。”张俊平笑着说道。

    “办理外汇业务去前面营业厅。”

    “我这是几千万美元的外汇业务。”张俊平说着拿出一张在车上开好的支票,给对方看了一眼。

    “那你跟我来吧!我是行长的通讯员,我带你去找领导。”青年人一看支票是真的,再看张俊平气度不凡,于是很客气的把张俊平带到行长办公室。

    几千万美元的外汇,可不是一个小数额。

    即便是后世,几千万美元,也能直接和市级分行的行长对话。

    这个年代,完全有资格和首都分行行长对话。

    “同志,咱们行长姓什么?”

    “行长姓刘!说来也巧了,我正好到这边来打印一份文件。

    不然,你想见到行长,还真不容易。”青年笑着说道。

    “我这人一像运气比较好。”张俊平笑道。

    不一会,就到了行长办公室。

    “你等一下,我进去汇报一下。”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399xs.com 399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8028581号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