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搜索书籍:
  HOT: 极品飞仙

正文 第3155章 树立正确价值观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大国军垦 | 作者:大强67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离开村庄,亦菲又来到兵团连队,听取了连队干部和职工的意见。www.biquge900.com

    职工们也满腹委屈,认为自己在戈壁上开荒种地不易,水资源本就紧张,村庄的某些用水方式确实存在浪费。

    掌握了第一手情况后,亦菲将双方代表请到连部会议室。

    她没有各打五十大板而是首先肯定了双方都为这片土地的开发建设做出了贡献,都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阿达西(朋友)”她看着双方代表语气平和而有力,“水和土地一样,是养育我们的母亲。

    母亲不会希望她的孩子们为了争夺乳汁而打架。问题出在沟通不畅,出在设施老化,而不是我们之间有什么化解不了的矛盾。”

    她当场提出了解决方案:第一,由兵团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立即修缮和升级共用的水利设施。

    第二,成立由兵团连队、地方村庄和水利部门共同组成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民主协商用水分配。

    第三,建立定期联谊交流机制,比如共同举办文体活动、技术培训等,增进了解和友谊。

    这个方案,既解决了眼前的实际困难,又着眼于长远的民族团结。尤为关键的是,亦菲亲自坐镇,督促各方当场敲定了细节和时间表。

    看到兵团来的女首长如此公正、务实,而且真心实意为他们着想,无论是维吾尔族村民还是兵团职工,都被打动了。

    阿卜杜勒老人拉着亦菲的手说:“首长,您就像天上的月亮,照亮了我们心里的疙瘩。我们听您的!”

    一场潜在的冲突,化为了促进团结的契机。

    亦菲离开时,双方代表一起将她送到村口,气氛已然融洽。

    回到兵团总部,亦菲将这次处理纠纷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向叶倩倩建议。

    在全区推广这种“深入一线、倾听民意、共建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和民族团结工作模式。叶倩倩深以为然,立即部署落实。

    经过新能源联盟筹建和民族纠纷化解这两件大事,亦菲在兵团总部迅速树立起了威信。

    大家看到,这位年轻的女性副总,不仅懂经济,会管理,更善于处理复杂敏感的社会问题,有着一颗公正为民的心。

    就在亦菲全身心投入新工作时,家庭方面也传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一个周五的傍晚,亦菲刚结束一个会议,略显疲惫地回到公寓。推开门的瞬间,她愣住了。

    客厅里,飘荡着饭菜的香气。系着围裙的叶风,正手忙脚乱地将一盘西红柿炒蛋端上桌。

    旁边,坐着一位笑容温和的老妇人——是玉娥。

    而更让亦菲心跳加速的是,沙发上,还坐着一个身影,是远芳。她正低头看着一本杂志,神情平静。

    “妈?叶风?你们……远芳姐?”亦菲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玉娥笑着走过来,拉住她的手:“傻孩子,累了吧?叶风说给你个惊喜,非要自己下厨。远芳是来看望她舅舅的,正好也过来坐坐。”

    叶风有些不好意思地擦擦手:“回来开个董事会,顺便……妈和远芳正好都有空,就一起来看看你。”

    这显然是精心安排的“巧合”。亦菲的心怦怦直跳,她看向远芳。远芳也抬起头,对她微微一笑,那笑容里,没有了以往的疏离,多了几分理解和释然。

    这顿晚饭,气氛起初有些微妙,但在玉娥的巧妙引导和叶风努力的插科打诨下,渐渐变得自然起来。

    远芳话不多,但态度友善,甚至还问了亦菲一些关于兵团工作的情况,听得颇为认真。

    饭后,玉娥拉着叶风去厨房“收拾”,刻意将客厅留给了亦菲和远芳。

    两个女人相对而坐,一时沉默。

    最终还是远芳先开了口,声音轻柔:“亦菲,恭喜你。你在兵团做的事,叶风都跟我说了,很了不起。”

    “谢谢远芳姐。”亦菲谨慎地回应。

    远芳沉吟了一下,仿佛下定了决心:“其实,我这次来,主要是想当面跟你说声对不起,也谢谢您。”

    亦菲愕然。

    “以前……是我太执着于过去了。”

    远芳的目光有些悠远“总觉得是我先认识的叶风,我们之间有过那么多……我放不下,也……有些迁怒于你。”

    “但在米国这些年,看着叶风为事业拼搏,看着你一个人在军垦城,后来又到兵团独当一面,我慢慢明白了,感情不是先来后到,更不是占有。”

    “你和叶风,是互相扶持的伴侣,你为他,为叶家,付出了太多。”

    她顿了顿,继续道:“叶风需要的是你这样的妻子,能理解他,支持他,甚至在某些方面引领他。”

    “而我……或许更适合做他童年和青春的回忆,做一个永远的朋友和家人。”

    “我打算留以后留在米国发展了,国内那边,我会彻底放手。以后,我们……可以像一家人一样相处吗?”

    这番坦诚的话语,让亦菲的眼眶瞬间湿润了。

    长久以来横亘在她心中的那根刺,仿佛在这一刻被温柔地拔除。

    她握住远芳的手,声音有些梗咽:“远芳姐,别这么说。我们……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

    这一刻,所有的隔阂与芥蒂,在真诚的沟通中冰消瓦解。

    叶风从厨房出来,看到这一幕,眼中充满了感动和释然。他走过来,一手揽住亦菲,一手拍了拍远芳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与远芳关系的破冰,让亦菲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温暖。

    她事业的舞台更加广阔,内心的归属也变得更加坚实。

    几个月后,“兵团新能源产业发展联盟”正式成立大会在军垦城举行,亦菲代表兵团出席并致辞。

    看着台下来自各师市的企业代表、科研人员,以及战士能源等龙头企业负责人热切的目光,她心潮澎湃。

    与此同时,由她推动修订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兵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也以兵团D委文件形式下发。

    那份带着戈壁滩泥土气息和水渠边和解经验的文件,即将在广袤的兵团大地上生根发芽。

    站在主席台上,亦菲的目光越过会场,仿佛看到了魏全友守护的边境线,看到了叶万成等老兵欣慰的笑容,看到了叶雨泽、杨革勇等父辈奋斗过的田野和工厂,也看到了叶风、远芳以及更多二代、三代、四代们充满希望的未来。

    她知道,她选择的这条路,崎岖而光荣。个人的那点小情小绪,早已融入了这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

    她不再是那个因身世和婚姻而敏感、彷徨的亦菲,她是兵团副总亦菲,是这片土地忠诚的守护者和建设者。

    “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八一精神的图腾,在她心中愈发闪亮。

    军垦城的故事在内部提拔的新任领导手中续写,而兵团的传奇,正在她和她的战友们脚下,拓展出更加壮丽的版图。

    华灯初上,亦菲走在兵团总部大院宁静的小路上,步伐坚定而有力。

    天上的星辰与地上的灯火依旧交相辉映,照亮她前行的路,也照亮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永不落幕的奋斗与传承。

    说起来体制内有很多诟病,派系,素位尸餐,干事儿越多的人,反而越容易让人诟病。

    而目前的兵团这些事情就少多了,因为毕竟如今的干部都是军垦城提拔上来的。

    即便她们之间虽然也会有一些分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踏实做事,雷厉风行,个人观点服从大局。

    如今的兵团和他们爷爷辈辈那一代相比,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亦菲明白,这都是三代军垦人努力的结果。

    之所以军垦城出来的人被委以重任,那是他们起到了带头人的作用,而不是说,事情都是他们做的。

    一个人能力再大,也改变不了什么,而如果有这个人如果带头,大家一起努力,那这个世界就彻底变样了。

    但随着时代变革,产生的问题和矛盾也同样突出,比如说价值观的改变。

    如今一切可以以利益来衡量,如果这样,那么曾经的奖状,奖章还有什么意义?

    要知道,那是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如果用钱来衡量,那么一切也就失去了意义。

    毕竟,多少钱也买不来命,那是一种精神信仰,先辈们把那一切看的比命还要重……

    因此,亦菲决定,要树立一些榜样,比如魏全友那样的老战士,只为了一个信念,就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她的这个想法很快就得到了叶倩倩的赞同,她们决定在全兵团内部,重新设立价值观。

    毕竟他们是兵团人,来北疆的意义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理想和信念……

    当然,经济发展也很重要,但要建立在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

    两个人意见统一之后,就决定行动起来。

    其实亦菲关于在兵团内部重新树立价值观、扭转“一切向钱看”风气的想法,并非一时兴起。

    这是在处理了大量具体事务,深入基层调研后,沉淀下来的深刻忧虑。

    她看到,在一些团场和连队,年轻一代的兵团子弟中,确实存在一种倾向。

    兵团之所以是兵团,正是因为它超越了一般行政区域或经济组织的范畴,它承载着戍边维稳、建设边疆、促进民族团结的特殊使命,其核心驱动力是信仰、是精神、是融入血脉的责任与担当。

    在兵团党委会议上,亦菲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思考和提议。

    “同志们,”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目标,更不能成为衡量一切的价值尺度。”

    “如果我们兵团人也把金钱和利益放在第一位,那我们和普通的商业公司有什么区别?”

    “我们如何对得起那些长眠在这片土地下的先烈?如何对得起像魏全友老班长那样,几十年如一日守在边境线上,用脚步丈量国土的老兵?”

    她列举了基层调研时听到的一些议论和看到的现象,话语中充满了忧患意识:

    “‘红旗渠精神’、‘兵团精神’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而是需要我们一代代人用行动去传承的血脉。”

    “我建议,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一次‘回归初心、牢记使命’的价值观大讨论和大塑造活动。”

    “核心就是,重树奉献、担当、团结、奋斗的兵团魂。而树立典型,让有血有肉的榜样说话,是最有效的方式。”

    叶倩倩第一个表示支持,她神情严肃:“亦菲同志提出的问题非常及时,也非常关键。这是我们兵团能否永葆本色、履行好特殊使命的生死攸关的问题。”

    “我完全同意开展价值观重塑活动,并且要大力宣传像魏全友老班长这样的典型!他们才是我们兵团最宝贵的财富!”

    其他党委成员也深有同感。大家一致决定,成立以亦菲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牵头负责此项意义深远的工作。

    活动迅速铺开。但亦菲知道,简单的说教和文件传达效果有限,必须让典型人物的事迹真正触动人心。

    她决定,首先从挖掘和宣传魏全友的事迹开始,而且要做得深入、做得感人。

    她亲自带队,再次前往魏全友守护的边境线。很多事儿,没有切身体会,是没有真正的感触的。

    这一次,不是节日慰问,而是带着宣传部门、文艺创作组的骨干,要进行一次深度的“溯源”采访。(本章完)

    <!-- 翻页上aD开始 -->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399xs.com 399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8028581号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