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搜索书籍:
  HOT: 极品飞仙

正文 第1077章 立项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我在现代留过学 | 作者:要离刺荆轲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1077章 立项

    很快,礼部选定的吉时便到了。www.biquge369.com

    随着正安之乐,进入一个新的节奏,隆隆鼓声,伴随着清脆的击罄之声。

    恢弘庄严,肃穆堂堂。

    琼林宴开始了。

    新科进士们,在礼部尚书王存的引领下,从琼林苑的回廊,鱼贯而行,来到御座所在的殿堂前。

    “臣等恭祝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在王存的引领下,数百名进士,集体跪拜着,端坐在御座上的官家。

    数百人的声音,在琼林苑内外回荡,很有精神。

    赵煦端坐在御座上,居高临下看着这些新科进士。

    已释褐换上了崭新的公服的官员。

    大宋朝的新血!

    和上个月,在崇政殿的传胪典礼上,所见的情况已是截然不同。

    当时的进士们,整体是青涩的,懵懂的、紧张的。

    他们彼此之间也不熟悉,大部分人对于礼仪、制度也很陌生。

    殿堂上,还需要礼官一一亲自引导。

    但在现在,经过了在期集局一个月的磨合与学习。

    他们都已飞速成长成为了一位合格的封建主义官僚战士。

    成为大宋王朝统治集团的一员!

    他们对于体制,对于礼法,对于姿态,都已经熟悉。

    数百人,在御前竟似标兵一般,严丝合缝的完成了觐见的礼仪。

    为首的状元(班首)石公弼,甚至还在赵煦面前,跳起了祝贺的舞蹈。

    仪态和表情,几可和王存比肩!

    只能说,大宋不愧是巅峰的士大夫文官王朝。

    论起对官僚的驯化和调教,领先世界一千年——新科进士集体进入期集局,由国家公款安排吃喝玩乐,并彼此熟悉,互相了解,这样的制度,在西方还要过一千年。

    直到带英殖民印度,为了方便统治散乱的印度次大陆,带英在印度创立各级公务员考试,其中最顶级的公务员,叫做国家公务员,其考试叫国家公务员考试(upsc)。

    这一制度,直接被后来独立的印度所继承。

    赵煦在现代,就认识一个印度国家公务员。

    那是真正的天龙人!

    只要考上,就注定飞黄腾达!

    据其所言——整个印度,一共才七千个国家公务员的位置。

    是现代印度真正的婆罗门!人上人!

    而每一年,通过uPsc考试的国家公务员,在考试通过后,都会集中前往印度政府为他们专门准备的印度国家行政学院进行学习。

    而在那个国家行政学院内所谓的学习,其实就是在印度国家聘请的各种专家、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各种上流社会的礼仪、仪态。

    同时,让这些新的统治阶级,在一个封闭固定的地方,互相熟悉,培养战友情谊。

    等到毕业的那一天,基本上,这些新的统治阶级,就都已经成为了异父异母的兄弟手足。

    彼此之间,遇到事情,都会互帮互助。

    赵煦听完对方的介绍后就乐了——所谓的uPsc,不就是相当于一个要求更严格、更科学的大宋科举吗?

    而考试通过后,前往国家行政学院学习的制度,不就和大宋朝在科举后,安排新科进士在期集局学习、生活一样吗?

    想着这些,赵煦忽然愣住了。

    他看向,在殿堂之前,那密密麻麻的伏跪于地的七百多名新科进士们。

    神情恍惚中,赵煦仿佛又看到了他的那个印度朋友。

    对方神情淡雅,面带微笑,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他在和赵煦的交往和交流中,总是不疾不徐,恰如谦谦君子。

    没有任何刻板印象中的印度人的那些陋习。

    相反,其学识渊博,谈吐不俗,对于国际形势、经济、外交,都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甚至会写中国的草书,还写的不错!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赵煦受其邀请前往印度旅行的时候。

    亲眼看到了他是如何冷酷的处置,在其辖区内‘闹事’的刁民后。

    赵煦对其的君子滤镜碎了一地。

    但他本人,对此却毫无所感。

    一切理所当然,天经地义!

    此时此刻,那个现代的印度朋友,那已经模糊的形象,与在殿堂前的那些匍匐于地的新科进士们的身影重迭在一起。

    这让赵煦吁出了一口气。

    旋即,他就自嘲的笑了起来:“这些人,如何与那位朋友比?”

    人家,可是从录取率十万分之一都不到的uPsc考试中上岸的顶级精英!

    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科学、政治、逻辑,都是顶级的人杰!

    虽然会贪赃枉法,尽管会草菅人命。

    但人家是真的懂治理,也真的懂政治的。

    手底下的人,都被其调教的服服帖帖,对其唯命是从。

    而现在在赵煦面前的这七百多名新科进士,能有一半在未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官僚,都算是侥天之幸了!

    这样想着,赵煦就有些垂头丧气,随意的摆手,吩咐身边的童贯:“童贯,宣敕吧!”

    “诺!”

    童贯领命之后,走上前去,来到殿堂门前,清了清嗓子后,郑重的取出一份早就写好的敕书,抑扬顿挫的念起来:“有敕:朕获皇考之遗命,继祖宗之宗庙,御宇寰中,夙夜兢兢,唯以兴邦育才为念……兹敕:赐闻喜之宴于元祐三年六月乙酉于琼林苑中,并赐诸新科进士官人,御园簪花!“

    “望卿等宴后,勿堕初心,不忘圣人之教,先王之道,行道于职司……”

    随着童贯的宣讲,数百名早已做好准备的礼部官吏,便带着一朵朵一早在琼林苑中选好、摘下来并妥善的放置一个个玉盆上的鲜花。

    送到那一个个新科进士面前。

    然后,由这些新科进士们,将这些鲜花,别到自己头上的帽子上。

    这些花,基本都是牡丹。

    一时,琼林苑中,尽是簪花之人,放眼望去,都是得意之士。

    只有御座上的少年天子,神色淡漠,眼神迷离,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

    琼林宴之后,新科进士们,拿着御赐的诗、书、袍、靴、笏、冰等物,戴着头上的簪花,一一陛辞而去。

    这一场琼林宴,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足以回味一生的荣耀——因为好多人,将来都没有机会,再次回京面圣了。

    百分之八十的进士,都会沉沦选海。

    就算将来回京述职、选官,也是去吏部。

    就算剩下的那百分之二十的幸运儿,也可能只有寥寥数人至多十几人,能成为两制甚至宰执。

    获得辅佐天子,治理天下的资格。

    而赵煦在琼林宴过后,却并没有离开,而是领着宰执元老和与会两制、六部大臣,来到了琼林苑深处,过去赵官家们来琼林苑游玩时最喜欢去的宝津楼。

    此楼算是汴京城周边建筑中最宏伟的一座——仅仅是楼上的宫观,便足有百丈之广。

    是赵佶大兴土木前,赵官家们所创造的最大奇观了。

    率着群臣,登上宝津楼,来到二楼的一处大殿。

    这里,已经摆好了京东路的沙盘。

    群臣入堂一看,便都已明白,接下来就要议京东运河了。

    赵煦也没有让他们多等,在赐座之后,便走到那沙盘前,拿起一根指挥棒,将昨日杨汲入宫禀报的事情,与群臣介绍了一遍。

    然后就道:“京东之地,京畿之重也!”

    “尤其如今北虏,已具水师之雄,其讨高丽、征日本,皆赖水师之力!”

    尽管,现在的辽国水师,充其量是一支运输船队。

    其在海上的战果,全是靠女直义从特别是东海女直义从跳帮取得的。

    而且,以赵煦所知,战果也就十几艘大小不一的日本船。

    这些船基本是近海的小船。

    上面能有几十个人就了不起了。

    这种小规模、狭窄范围内的白刃战,对从小在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的东海地区成长起来的女直而言,简直就是天选战场。

    而他们的对手,大部分是一些连军事训练都没有接受过的日本水手。

    自然一冲就溃。

    但这一点也不妨碍,赵煦拿着这个极力渲染辽国水师的威胁。

    不把辽人吹起来,怎么说服宰执大臣,重注水师和海防建设呢?

    没有海量资源投入,怎么打造一支在十年后可以横扫南洋,将大宋力量投送到马六甲、爪哇,甚至是澳洲的舰队?

    要知道,赵煦可是想要在有生之年,在汴京城举办一场有袋鼠参加的相扑比赛的。

    所以,他素来都是把辽人水师的威胁,往大里鼓吹。

    恨不得将辽人水师描述成天下无敌的存在。

    而,大宋士大夫们根深蒂固的恐辽症,让他的鼓吹,从未被人怀疑——毕竟,大宋的这些士大夫们,可是曾在恐辽症下,做过两次回河的蠢事——要不是赵煦阻止,此刻怕已开始了第三次回河。

    对这些人来说,辽人,比黄河泛滥可怕多了。

    毕竟,黄河就算决堤,淹死的也不会是他们。

    但,辽人若打过来,被抓去上京城里当吉祥物,被辽主评头论足的人里肯定有他们!

    所以,怎么选?

    自不用说!

    这一次也是一样,赵煦把辽人的威胁摆到明面上后,被恐辽症支配的大臣们,就纷纷的开始附和赵煦的决策。

    当然了——宰执和元老们,其实大都是在配合着演戏。

    这些人精早看出来了——赵煦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所谓的辽国水师威胁,只是他拿来恐吓朝野,让朝野配合的戏码。

    但无人敢戳穿。

    就像赵高当年在秦宫中指鹿为马,没有人敢戳穿。

    于是,赵煦见到群臣都赞同了自己想要修建运河,把御河、京东路的济水、汶水以及徐州的大运河连接起来后。

    当即下令,组建会通河项目组——建立会通河修造使司官署。

    以冯京为提举会通河修造使,总责内外诸事,以宋用臣为修造副使,杨汲为同提举。

    要求这些人,用三个月时间,拿出一个详细的方案和预算。

    (本章完)

    <!-- 翻页上aD开始 -->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399xs.com 399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8028581号

XML:1  2  3  4  6  7